四年级的女儿说「老师说,人都是自私的。」,该怎么跟孩子解释这个问题呢?

跟女儿说:你老师这话说极对了,也对也错了。把万事一分为二的哲理讲给她听,问黄继光、董荐端、刘胡兰、雷锋等等英雄为啥为国献身;问解放军为啥冒着枪林弹雨不怕牺牲向前冲;问一方有难为啥八方支援…并向她说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需要有家有财产,人人都想要过幸福生活。同时讲讲有国才有家,国强民富的中国历史。




问孩子,你觉得呢?先看看孩子的想法。不要急着否定,也不要肯定老师的说法。我们知道其实老师不应该过早给孩子灌输这种观念。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对事情的看法。让孩子自己去慢慢了解周围的任何事。不用过多解释,说多了反而加深孩子的误解。这种话,一带而过就可以了。




孩子太小心智未开,无法理解成年人对于世界的判断。告诉他老师课文以外的话都不要相信。




如实回答喽,老师说的没错




老师说得没错,人都是自私的,所以那些愿意去分享,去帮助别人的人才更值得敬佩。

我们要原谅天性里的自私,当你面对实在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的事物,不愿意去为对方做的事情,要勇于说“不”。

只是在你说“不”之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把整件事情再考虑一下。然后再问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说“不”真的值得吗。

假如有一天你带回来了一盒很好吃的糕点,妈妈很想吃一块,但你不同意,一个人全都吃完了,妈妈会不会有一点难过?

尤其是在你并不是只有那一块糕点,也并非必须要留着那块糕点的情况下。

第二天妈妈拿到一包巧克力的时候是不是也会犹豫要不要分给你?

但如果第一天妈妈选择了与你一起分享,那我们两个人不仅都品尝到了糕点和巧克力的味道,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对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怀抱着善意去分享和接受分享的,我们会因此感到快乐。失去的是一块糕点,能换来的是别人在未来分享和帮助你的几率以及长久的友谊。

假如有一天要上交手工课作业,你同桌没有带,要求你把你做的风车写上他的名字交上去。站在对方的角度再去想,他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自己被惩罚,丝毫没有在意过你的感受你的下场。

之所以敢对你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觉得你软弱、好欺负。

而你花了好几个小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手工作品只有这一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如果失去这件作业,你自己难过不说,老师也会生你的气,妈妈知道了也会为你担心为你愤愤不平。

你无私了,但什么也不会得到,更体会不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无私”,不然他只会越发猖狂,觉得你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因此,“自私”与“无私”都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人是自私的,我们才更要感谢其他人的慷慨与无私,不然也不会有“互帮互助”“见义勇为”“舍己为人”这些词语的出现。

而我们自身,首先要认可自己的“自私”,自私不是罪过。别人希望你分享不代表你一定就应当分享,这件事情会让你难过,会极大损伤你的利益,那么不要管其他人说什么,坚守你的原则。

不管是上学期间还是未来工作,都要学会拒绝,否则你的无私将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变成别人揉捏的软肋。

在原则以外的事情上,我们要慷慨大方一些,既能替他人解围,也能获得自我价值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无私”是奉献,更是心甘情愿地奉献,遵从本心,量力而行,做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软肋   国强民富   自私   孩子   作业   糕点   四年级   无私   巧克力   手工   其他人   角度   想法   事情   妈妈   老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