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24岁就去世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儿子?后面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有隐情。顺治24岁去世,却有8子6女,一共14个孩子。之所以生这么多孩子,要感谢皇叔多尔衮的成全和母亲孝庄的刺激。另外还要感谢挚爱董鄂妃,没有她,也不会有后来的4个儿子。

24岁这个年龄,放在我们现代,可能还在读研究生,甚至刚大学毕业,女朋友都不知道在哪里呢。

可在古代,这个年龄已经喜当爹,后面的娃也可能凑齐了七个葫芦娃。

就像6岁做了皇帝,24岁就驾崩的清世祖顺治帝,他在生前,已经有了14个孩子。

一提到顺治帝,可能很多人就一下子想到了《康熙王朝》,他不就是里面那个放着江山不要,要死要活非要出家做和尚的痴情皇帝吗?

没错。

顺治帝,是历史都承认的情种。

1656年,19岁的顺治帝纳娶18岁的董鄂氏为妃,封她为贤妃,四个月后更是直接封她为皇贵妃。

皇贵妃这个封号,再往上就是皇后,一般来说,为了尊重皇后,只有死后才会追封皇贵妃,或者皇后去世,后位悬置,临时封个皇贵妃来管理六宫。

18岁的董鄂妃,入宫就是妃位,又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升为皇贵妃,足见顺治帝对她的宠爱。

其实,封皇贵妃不是尽头,顺治还想着让她做皇后。

只是当时,顺治已经废掉了一个来自科尔沁草原的皇后,如果再废掉一个,就算孝庄同意,科尔沁恐怕也得和他翻脸吧。

这个道理,贤惠的董鄂妃也懂。

她跪求顺治不要废后,如果真要废后,那就是不给她留活路。

因为董鄂妃的强烈反对,直到她死后,顺治才追封她为皇后。

1660年,22岁董鄂妃病逝,死前她叮嘱顺治她的葬礼从简,顺治却为她大操大办。

在她死后几个月,也就是1661年的正月,24岁的顺治驾崩。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英年早逝的顺治,却有14个孩子,这已经是两对葫芦娃了。

难不成,顺治的痴情是假的?

其实,痴情和生娃完全画不上等号。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本身,顺治24岁就去世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儿子(孩子),后面有没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有隐情。

我们先说众所周知的原因,隐情放在后面聊。

顺治成亲早

1651年8月,14岁顺治大婚,迎娶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皇后。

同年11月,也就是大婚三个月之后,顺治帝的长子出生,生母是宫女巴氏。

只是,这个孩子并没有活太久。

《清史稿·皇子世表》记载:“牛钮,世祖第一子,早卒。”

在史料中,牛钮只活了83天。

但关于顺治这位皇长子的死,后世史学家却认为有疑。

史料多倾向于,牛钮并没有死,而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微,为宫斗中败了下来,为了保命,有人秘密把牛钮送出宫外养育。为了掩盖家丑,对外声称早夭。

康熙帝六十年,出现了一位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牛钮被,实际上就是顺治帝的皇长子牛钮。

因为他已经流落民间,无法认祖归宗,雍正在位时,建了一个嘉应观,正是为牛钮所建。

如今,嘉应观是个旅游景点。

实际上,牛钮的出生,也是名正言顺的。

在清朝,皇子成亲前,是需要先娶试婚格格,来作为启蒙老师,提前温习功课。

牛钮的母亲巴氏,就是顺治帝最早的试婚格格之一,后来她还生了两个女儿。

顺治妃嫔多

顺治虽然只活到24岁,却有37位有名分的妃嫔,她们包括3位皇后,8位正妃,9位庶妃,17位格格(侍妾)。

看顺治后宫这阵容,37位妃嫔,10年间,生14个,数量也不算多,如果顺治多活几年,34个都有可能。

顺治帝的儿子康熙,在生娃上,比顺治还要猛。

康熙24岁时,已经是16个孩子的父亲,一生更是生育了55个孩子。

康熙之所以这么多子女,一是因为结婚早,他比顺治成亲还要早,11岁就已经大婚。二是因为妃嫔数量多,康熙后宫的女人,远超顺治。三是康熙活的时间够久,长寿也是多子多女的一个重要因素。

董鄂妃不善妒,劝导顺治雨露均沾

董鄂妃是历史上都承认的偏爱,但她却没有恃宠而骄,享受专房之宠。

或者,从头到尾,我们理解的“独宠”,并不是为一个人守身如玉,而是心给了你,肉体还在放飞。

虽然顺治爱董鄂妃爱得如痴如狂,却并不耽误他翻其他人的牌子,并没有耽误他生孩子。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

同年十月,顺治的皇六女出生,同年十一月,庶妃陈氏生皇五子常宁。

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董鄂妃的皇四子和皇六女、皇五子几乎前后脚出生。

顺治帝之所以能在爱着董鄂妃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和其他女人生孩子,和董鄂妃的不善妒分不开。

试想,如果董鄂妃是个善妒的女人,只要梨花带雨哭一哭,恐怕就会把顺治帝的心哭个稀巴烂,哪里有心情去翻其他人牌子。

相反,董鄂妃是个知书达理,识大体的女人,她受宠期间,时常劝导顺治帝要雨露均沾,不能冷落了别的姐妹。

如此善解人意,恐怕也是顺治帝爱他的一个原因吧。

董鄂妃生的儿子是皇四子,而顺治一共8个儿子,也就是说,没有董鄂妃的大度,可能就不会有这4个孩子的出生。

以上,是顺治能生14个孩子的主客观因素,那么顺治这么多孩子,有没有隐情呢?

隐情当然有,但却也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那种“隐情”。

顺治6岁继位,在他亲政前,有差不多8年时间,都受制于多尔衮,自己只是一个摆设,不但没有任何决策权,甚至于多尔衮还千方百计阻止顺治学习帝王之术。

大权在握的多尔衮,更是设计害死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把豪格的家产据为己有,强娶了豪格的妻子。

多尔衮是否也染指了顺治帝的后宫?

从时间来推断,多尔衮在顺治生孩子这事情上没有做任何手脚。

1650年,多尔衮意外坠马去世,1651年11月,顺治帝的长子出生。

即便多尔衮活得久一点,他也不可能“助推”顺治帝多生娃,因为他自己不行。

多尔衮一生,娶了不少女人,却只有一个侧福晋生了一个女儿,其他人都没有孩子。

也就是说,多尔衮结婚二十几年,直到39岁坠马死亡,一生之中就只有一个女儿。

是什么造成了多尔衮子嗣凋零?

我想,大概率是因为多尔衮常年征战,在战场上受过伤,导致他的生育功能受损。再就是他光忙着为顺治打江山,没啥时间和妻子们卿卿我我。

顺治帝这一生,其实挺不容易,他能做皇帝,实际上是捡了个便宜。

皇太极去世时,顺治才六岁,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却在皇叔多尔衮和皇兄豪格的争储中坐收渔利,也实属意外。

多尔衮同意顺治做皇帝,野史上说是因为多尔衮钟情孝庄,为美人舍弃江山。

但我觉得,这更像是多尔衮布下的一个大局。

当时的局面对他不利,如果为了争夺皇位,和豪格真的大动干戈,他虽然有胜算,但大清国本会动,因为内耗,大清入关可能要推迟数年。

再就是,当时还有外患,如果自己人先打起来,难免给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识时务者为俊杰。

先让顺治做皇帝,等到时机成熟,自己再称帝,不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好办法。

只可惜,多尔衮太短命,一生都在为顺治做嫁衣。

如果非要说隐情,有这样一个:叛逆期的顺治,用多生娃来反抗母亲孝庄对他的控制

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孟古青,这桩婚姻是满蒙联姻,可顺治却很抵触。

婚后没多久,顺治和皇后分居,三年后,顺治废后,结果,第二任皇后还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

更有意思的是,顺治的后宫内,有五位来自科尔沁的后妃。

因为这些蒙古女人都是孝庄给他安排的,顺治很反感。

如果仔细看史料,会发现顺治的两任皇后都没有生育,来自蒙古部落的其他几位妃嫔也没有生育过。

顺治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母地位多不高,除了皇四子是董鄂妃生的,其中还有一个儿子是董鄂妃的族妹董鄂氏生的,康熙的生母佟妃在当时地位也不高。

应该是顺治帝故意的,处在叛逆期的顺治,本来就对母亲强势介入自己的婚姻有意见,后宫里名分比较高的基本上来自蒙古科尔沁,顺治反感孝庄的安排,也就导致他厌恶这些蒙古妃子。

为了气孝庄,顺治就故意招幸那些地位不高的妃嫔,光庶妃巴氏一个人,就生了三个子女,这翻牌子的几率,真的大啊。

写在最后

顺治帝虽然英年早逝,却生了那么多孩子,我觉得,顺治最该感谢的还是多尔衮。

因为多尔衮承担了所有,帮着他打天下,顺治才能享受后来的岁月静好,才能有机会一边和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一边又有闲情逸致和其他妃嫔生孩子。

也就是说,顺治帝亲政后,局势已经稳定,刚好可以采摘胜利的果实,没有外患,也没有内忧,可以安心造娃。

你说呢?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顺治皇帝去世。

尽管顺治在去世的时候只有不到24岁,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先后诞育了8个儿子和6个女儿,共计是14位子女。

以如此年轻的岁数,就诞育了这么多的子女,顺治在生育子女的领域绝对算得上的“高效率”。如果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觉得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普遍传统,再结合顺治的皇帝身份,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奇怪”。


顺治皇帝年纪轻轻便子女众多,是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是顺治皇帝大婚时年龄非常的小,这就使得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诞育子女了。

顺治皇帝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到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顺治极为“幸运”的登上了皇位,就此开启了其帝王生涯,此时的他只有5岁。顺治七年(1650年),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权臣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也得以正式亲政。

然而,根据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传统,对于一位帝王来说,只有完成了大婚,才标志着他已然成年,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亲政,进而掌握最高权力。

于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顺治皇帝履行了在此之前由多尔衮为其订立的婚约,与自己的表姐,也就是自己母亲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完婚,此时的顺治皇帝还不满14岁。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顺治迎来了他的第一位皇子牛钮,只不过牛钮也并非顺治的皇后孟古青所生,他的生母是出身并不高贵笔什赫额捏福晋。

对照一下14岁时候的我们,基本都还在学校中享受着美好青春时光,而顺治皇帝则已为人父,相比之下,顺治皇帝确实非常的“早熟”。

其次,顺治大婚之后,也在不断充盈自己的后宫队伍,这就使得能为其诞育子女的后妃数量非常的多。

在顺治皇帝的后宫之中,有封号和级别的后妃就超过了20位,包括4位皇后(其中包括了被追封为“孝献皇后”的董鄂妃,以及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上其他没有得到正式册封以及没有任何名分的格格和宫女,总数差不多有四五十人。

其实,按照孝庄太后的意思,他非常顺治皇帝能够有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为此在她的主持和安排下,顺治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并且都与孝庄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而除此之外,顺治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几位妃子,也皆出自蒙古部落。

然而,由于此时的顺治皇帝是极为“叛逆”,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张,甚至两人之间经常性的爆发争吵,这就使得顺治对于自己的一众蒙古后妃充满了厌恶,以至于还将自己的发妻孟古青废为静妃,所以直到顺治去世也没有诞育出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

而在所有的后妃中,董鄂妃无疑是最得顺治宠爱的,之后董鄂妃也为顺治生下了一位皇子,这也令顺治喜出望外,并将其视为是自己的“嫡子”,并且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要将皇位传给有董鄂妃所生的这位皇子。只不过,这位皇子在出生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顺治皇帝是非常的伤心,不仅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更是在蓟县的黄花山下,专为其修建荣亲王园寝以示纪念。

尽管顺治皇帝是独宠董鄂妃,但是董鄂妃本人还是非常的温良贤惠,她不断劝谏顺治皇帝要“雨露均沾”,并没有仗着宠爱而“霸占”顺治,这就使得其他的后妃也不断诞育子女,特别是顺治皇帝有三位皇子都出生在董鄂妃所生的“荣亲王”之后。

而实际上,顺治的14位子女,分别由11位不同的后妃所生,而他的8位皇子更是有着8位不同的生母。

由此可见,后妃数量的充足以及顺治皇帝的“雨露均沾”,也是他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诞育如此数量子女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某些“阴谋论者”说顺治皇帝的众多皇子中,有着多尔衮的子嗣,这确实是无稽之谈,且不说即便是多尔衮权倾朝野,也不可能直接闯入顺治的后宫行如此大胆之事,单从时间上说也是根本对不上的。要知道,多尔衮在顺治七年(1650年)底就已经去世了,而顺治大婚以及诞育子嗣都是顺治八年(1651年)以后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观点纯属子虚乌有。


论生儿育女,顺治比起自己的儿子康熙,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其实,顺治在其24年的生命时长里就拥有了8儿6女共计14个孩子,这在清朝时期并不是“个案”,他的儿子康熙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存在。

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他一共诞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计55位儿女,远超他的父亲顺治皇帝。

或许这个时候有人会说,康熙在位61年,顺治只在位18年,没有可比性。

如果真的是这样算起来的话,那么康熙同样的更胜一筹,因为康熙在24岁的时候,就已经现有了11个儿子和5个女儿,共计16个儿女,比顺治皇帝的还要多。

究其原因也是和顺治皇帝相同,一是结婚时间早,二就是后妃数量众多。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皇帝登上皇位,当时的他只有不到8岁。到了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在其11岁的时候,就与他的结发妻子,也就是后来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完成大婚,所以康熙比顺治大婚时的年龄还要小上3岁。

顺治皇帝生育长子牛钮的年龄是14岁,而康熙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承瑞降生的时候,更是只有13岁。不过同顺治皇帝一样,康熙皇帝的这个儿子也不是由皇后所生,而是由当时非常得宠的荣妃马佳氏所生,并且也没有活多久就早殇了。

而纵观康熙的后宫,数量上更是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这包括了皇后4位(包括被追封为皇后的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皇贵妃3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三人均为追封)、贵妃1位、妃11位、嫔10位,包括其他地位较低以及没有名分的后妃,总数据说是超过了200人。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康熙皇帝成为了清朝历史上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帝王,相比之下,顺治皇帝在其24岁时就诞育了14个子女,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顺治皇子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善待。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登上皇位。

在此之前,顺治的长子牛钮以及董鄂妃所生的“荣亲王”,所以这个时候还有六位顺治的皇子在世,即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绶,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

这其中,奇绶,于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年仅7岁;永干,也于康熙六年(1667年)早殇,时年也只有8岁。

于是,除了康熙皇帝之外,在世的顺治皇帝的皇子也仅仅剩下了福全、常宁、隆禧三个人,活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也就是康熙皇帝“智擒鳌拜”,将大权收归到自己手中的时候。

三人中年龄最小的隆禧,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被康熙皇帝册封为纯亲王,此时他也只有15岁。之后隆禧病重,康熙亲自前往探望,并安排御医进行诊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仅20岁的隆禧去世,康熙皇帝非常悲痛,特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安排其子富尔祜伦袭承其爵位。

另外两位顺治皇子福全和常宁,不仅仅是康熙非常信任的兄弟,更是康熙极为倚重的大臣和将领。

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就被封为裕亲王,并命参与议政,而福全也在此后平定“三藩之乱”,以及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亲授福全抚远大将军,并让其担任主帅,而包括皇长子胤禔、大国舅佟国纲等一众皇亲国戚都在军中效力,由福全统一调配,足见康熙对于福全的仪仗与信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病故,终年五十岁,赠谥号为“宪”。福全死后,康熙还特命画工精绘一张像,为他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以此表达对福全的思念之情。

至于常宁,他也在康熙十年(1671年)就被康熙封为了恭亲王。随后在康熙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常宁被康熙封为“安北大将军”,统领西路军,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常宁的大女儿也是从小寄养在皇宫之中,后来还被封为了固伦纯禧公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常宁病故,终年四十六岁,而他的去世日期与他的兄长福全仅仅相差了十多天。




顺治帝六岁继位,十四岁结婚,他一共当了十八年皇帝,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事实上,二十四岁的年纪搁现在也就大学毕业一到两年,事业才刚刚起步,别说有孩子了,很多人可能连女朋友都没有。

与现代人不一样的是,顺治帝虽然只活了二十四岁,但他一生干了不少事,在事业上是十分成功的,而且他还留下了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一共十四个孩子,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


顺治帝一生十四个儿女在清朝皇帝中是什么水平水平呢?我们来看看清朝(含后金)历代皇帝的子女人数:

努尔哈赤(16子8女)、皇太极(12子14女)、顺治(8子6女)、康熙(35子20女)、雍正(10子4女)、乾隆(17子10女)、嘉庆(5子9女)、道光(9子10女)、咸丰(2子1女)、同治(无子)、光绪(无子)、溥仪(无子)。

我们可以发现,顺治帝的子女人数只比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帝,乾隆帝和道光帝要少,与嘉庆帝持平。

但顺治帝活的时间比这几个皇帝都短,依然还能有14个子女,我们就不得不佩服顺治帝的生育能力了。

那么,顺治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子女呢?

第一,顺治帝结婚早,妃子多,还能做到雨露均沾,所以子女才多。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出生于1638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其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1643年,由于皇太极暴毙而亡,所以没有留下传位诏书,多尔衮和豪格对皇位展开了激烈地角逐,但因为种种原因,两人都没能当上皇帝。在孝庄文皇后的谋划下,虚岁六岁的福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清朝第二位皇帝。

福临登基之后,掌握实际权力的人物一直是多尔衮,福临要想取得权利,必须是在他结婚之后才有可能。


1650年,多尔衮意外去世,当时福临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因为皇权长期旁落,所以他在孝庄太后的支持下提前亲政,开始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顺治帝亲政之后,开始了对多尔衮的清算,也采取了很多稳定国内局势的措施,大大加强了皇权的稳固性。

在此过程中,顺治帝展现出来的才能与十二岁的年龄不相匹配。我们由此可以发现,顺治帝其实是非常早熟的,这或许跟他长期生活在多尔衮的阴影之下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心理上的早熟,也为了进一步稳固皇权,所以在顺治帝十三岁的时候,他就娶了自己的表姐,也就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妻,并封其为皇后。

就在顺治帝结婚的这一年,他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牛钮,不过牛钮不是孟古青的孩子,而是顺治帝的福晋笔什赫额捏所生。

事实上,早在顺治帝结婚前,他身边已经有很多女人了,她们之中有些被封为福晋,有些则是庶妃,甚至还有些人只是侍奉他的格格或者宫女,而笔什赫额捏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很多人就很好奇了,为什么顺治帝年纪这么小,身边却有这么多女人?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古代人结婚年纪本来就早,民间十三四岁结婚的大有人在,顺治帝作为皇帝,有延续子孙传承江山的重担,所以结婚只会更早不会更晚。

因此,在顺治帝结婚之前,他身边有些女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说了,顺治帝是满人,满人结婚生子的年纪比汉人更早,所以顺治帝13岁就有孩子这件事,也是十分寻常的。

顺治帝结婚之后,与皇后的关系不是很和睦,但因为孝庄太后的干涉,所以顺治帝不能废掉皇后,只能将其当一尊佛供起来,自己则不断填充后宫,以此来对抗孝庄太后。

到顺治帝去世之前,他的妃子一共有过皇后四人(含追封),正妃七人,庶妃九人,格格十七人,没有名份的女人还有很多,总人数据说是达到了二百人左右。

因为结婚这么早,妃子还特别多,所以顺治帝子女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顺治帝与孝庄太后的“对抗”了,这或许就是顺治帝子孙多的一个间接原因。

按照孝庄太后最初的想法,她是想要顺治帝多几个有蒙古血统的儿子的,所以她就找了好几个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嫁给顺治帝。


但顺治帝长大之后逐渐表现出了叛逆的一面,他不但经常跟孝庄太后发生争执,还对那几位身居高位的蒙古妃子正眼都不瞧一眼,到后来他还直接废掉了皇后,但同时也不得不立孝庄太后的侄孙女阿拉坦琪琪格为新的皇后。

因为这一缘故,顺治帝才不断填充后宫,用宠爱其他妃子的方式来对抗孝庄太后和那几位蒙古妃子,而这些被顺治帝宠爱的妃子也确实争气,为他生下了不少孩子,那些蒙古妃子则没有给他生下哪怕一个孩子。

就比如说,顺治帝最宠爱的一个妃子是董鄂妃,另有宁悫妃董鄂氏和贞妃董鄂氏,也都比较受宠。

董鄂妃就曾给顺治帝生下一个儿子,顺治帝直接无视出自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位更高的皇后,恭靖妃,端顺妃和淑惠妃,想要改立董鄂妃为皇后,让他的孩子变成嫡子,未来还要立这个孩子为皇太子。

只不过这个孩子一岁多就去世了,但依然被顺治帝追封为荣亲王,还为他修建了豪华的陵园。

很显然,孝庄太后并不喜欢董鄂妃,所以她也无法成为皇后。但董鄂妃性格温和而,为人善良,并不介意自己的地位,还时常规劝顺治帝不要专宠自己,要做到“雨露均沾”,以此来更多地延绵子嗣。


因为董鄂妃是个识大体,顾大局之人,所以其他地位并不高的嫔妃也有机会得到顺治帝的临幸。

而事实上,顺治帝的所有子女,多数都是地位并不高的妃子所生。

就比如说康熙帝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她就是个地位很低的妃子,最多只是个格格,很难得到顺治帝的临幸。但因为有董鄂妃在,佟佳氏这才有机会为顺治帝生下孩子,康熙帝继位之后,她还成为了皇太后。

而且,顺治帝的孩子多数都是不同妃子所生,前后一共有十一位妃子给他生下孩子,但只有笔什赫额捏福晋生下一子二女,陈图塞尔福晋生下一子一女,这或许跟她们入宫比较早有关,而其他几个妃子都只生下过一个孩子。

所以说,顺治帝子孙多之所以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顺治帝妃子多,他还不专宠某一个或者几个妃子,而是做到雨露均沾,全面开花,所以他最终才能在十年之内就有了多达十四个子女。

第二,顺治帝创建了选秀制度,他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妃子,这也他子孙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从汉代到明代,皇帝选择妃子的方式都是在全国各地选择良家子入宫,优秀的女子选为嫔妃,其他女子则成为宫女。

清朝虽然继承了这一制度,但也做出了一些改革,就比如说顺治帝规定,嫔妃原则上只能是八旗官员的女儿,而宫女更是只能在上三旗中选择。


这么做的好处是,因为旗人更加可靠,可以防止诸如壬寅宫变之类的事情发生,也可以让更加优秀的女子成为皇帝的妃子,从而更好地延绵子嗣。

清朝时期,选妃子叫做选秀女,是一套十分繁琐且严谨的过程,只有出身清白,品貌俱佳,身体健康的女子才能成为皇帝的妃子。

这就意味着,从顺治时期开始,皇帝的妃子整体质量开始得到提高,她们在各个方面都是优中择优,基因自然也是最好的了,整体生育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顺治帝的第一次选秀女,发生顺治八年他将皇后孟古青废除之后。

据记载,孟古青不但是孝庄太后的侄女,也是多尔衮为顺治帝制定的皇后人选,她虽然出身高贵,长得也很漂亮,但性格十分任性,妒忌心尤其强,“每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顺治帝因此十分讨厌她,最终在顺治八年的时候废掉了她。

为了杜绝孝庄太后为自己指定妃子,顺治帝便下达了一个旨意,说自己要亲自从八旗中选择妃子,这后来成为了宫廷定制,也就是选秀女制度的起源。


不过,为了给孝庄太后面子,顺治帝选择的第一个秀女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被封为皇后。

除此之外,其他妃子都是顺治帝自己挑选的喜欢女子,就比如说他最心爱的董鄂妃,她就是以选秀女入宫的。

因为顺治帝有了妃子的自主选择权,所以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妃子;再加上这些妃子是优中择优,普遍有着良好的基因,所以顺治帝才能有那么多子女。

顺治帝之后的康熙帝和乾隆帝,他们都是选秀女制度的受益者,子孙都非常多。只不过到了清朝中后期,国家变得内忧外患,皇帝压力也开始逐渐加大,还出现了不少昏聩和荒唐的皇帝,这才造成皇帝子孙变少,甚至是绝嗣。

第三,根据推断,顺治帝的孩子或许不止十四个。

清朝初期,宫廷制度其实并不完善,因此宫斗时常发生。只不过后来宫廷制度变得越来越严格,妃子之间的宫斗才逐渐销声匿迹,因此我们看电视剧中的宫斗,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

以顺治时期为例,顺治帝的第一个孩子牛钮,他的母亲是宫女笔什赫额捏,生下牛钮之后才被封为福晋。

因为笔什赫额捏地位低下,皇后又是个妒忌心极强的人,所以母子二人时常担心性命不保,生活得十分悲惨。


根据史料记载,“牛钮,世祖第一子,早卒”,说牛钮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

但根据后世学者考究,牛钮其实并没有去世,而是为了活命被迫出宫,流落到了民间,只不过清朝皇室为了顾及颜面,才说他夭折了而已。

据说,牛钮虽然出宫了,但并没有跟皇室失去联系,后来还被康熙帝接入宫中,以兄长的礼仪相待。

康熙帝六十年,牛钮被任命为治理河道的大臣,因为政绩突出,被供奉在嘉应观,成为了彪炳史册的15位历代治河功臣之一。

与其他功臣不一样的是,嘉应观中牛钮的雕像被供奉在大殿正中间,他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享受亲王的待遇。

试问,如果牛钮不是皇亲贵胄,哪位臣子能有此待遇?只不过因为牛钮身份特殊,所以他的生平被人刻意抹去了,没有留下太多记载。


有了牛钮的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顺治帝的儿子之中,跟牛钮经历相似的绝对不止他一人。

就比如说,有些妃子怀上了顺治帝的孩子,但因为宫斗而没能生下来;有些妃子甚至在怀孕期间就被迫出宫了,这些孩子自然就无法记载下来了。

要知道顺治帝那时候很年轻,正处于生育力最强的时候,而且他的妃子众多,他又是个雨露均沾的人,因此他的孩子不止十四个是极有可能的。

第四、戳穿阴谋论,多尔衮不可能“助力”顺治帝延绵子嗣。

多尔衮在私生活上确实有不检点之处,早年他就抢了不少别人的女人当小妾,就比如说豪格的福晋。多尔衮甚至还跟孝庄太后传出了不少故事,更是有孝庄下嫁的传说一直流传到今日。

而且多尔衮在顺治帝时期一直把控着朝政,将孝庄太后和顺治帝母子死死压制,因此很多人就觉得,顺治帝的孩子之中,有些其实是多尔衮的。

这个其实是无中生有的,且不说多尔衮敢不敢跑到皇宫中去秽乱宫闱,就单说时间也对不上号,因为多尔衮在顺治七年就去世了,而顺治帝的第一个孩子牛钮出生于顺治八年十一月,距离多尔衮去世有一年多,不太可能是多尔衮的孩子。


再者说了,多尔衮一生之中只有一个女儿东莪,她出生在1638年,后来多尔衮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受过战伤,也劳累过度,因此失去生育能力,也再也没有过其他孩子,所以他是不可能去“助力”顺治帝生孩子的。

但凡多尔衮能够有自己的儿子,我想他早就自己当皇帝了,怎么可能让顺治帝白得了自己打下的这大好河山呢?

总结一下,顺治帝的子女之所以多,其实是多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有政治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的话,或许子孙会更多。




从顺治14岁大婚到他24岁去世,这10年间,他的后宫先后有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和17位没有名分的姬妾,换句话说,这10年间,顺治娶了37个妻妾。

这37个妻妾,总共为顺治帝生了14个子女,其中8个儿子,6个女儿。10年,37个妻妾,只生了14个孩子,不算多吧,平均一年一个半不到。

顺治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才14岁,这一年也是他的大婚之年。也就是说,顺治从14岁就娶了第一个老婆开始生孩子,换成现在,14岁还在上初中,还是个孩子,所以有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古人不到二十岁就为父为母了。

顺治婚前初试云雨情,大婚之后三个月,他第一个孩子出生,这个孩子的母亲是谁?

顺治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他的母亲是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后来有名的“孝庄太后”。

有意思的是,皇太极娶了三个博尔济吉特氏,还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他的正妻和他正妻的两个侄女。顺治的母亲在这三人中,是最不受皇太极宠爱的。皇太极最宠爱的是孝庄太后的姐姐海兰珠,因为海兰珠的死,皇太极还意志消沉过一段时间,后来他又骂自己,为了一个女人不吃不喝,不像个男子汉,呵呵。

福临6岁那年,皇太极死了,却没有留下遗诏,也没说让谁继承皇位,这立马就成了一个问题,福临的叔叔大爷哥哥们便开始争夺皇位,6岁的福临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皇位最终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争夺皇位的主要有三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堂弟郑亲王济尔哈朗,一个是福临的叔叔睿亲王多尔衮,还有一个就是福临同父异母的大哥豪格,三方势力相持不下,多尔衮一看自己没有胜算,最后决定把这个皇位交给只有6岁的福临。

多尔衮把皇位给福临,当然是因为福临年纪小容易控制,从而他就可以以辅政的名义专权跋扈了。最后,多尔衮确实把自己操纵成了辅政王。

从此,福临虽然是清朝的皇帝,却完全笼罩于多尔衮的阴影下。福临当皇帝是1644年,当年多尔衮就带领满清铁骑从山海关杀到北京城,并正式建都北京。

在顺治亲政前这些年,朝廷里的大事都是多尔衮说了算,孝庄和顺治母子为了生存,只能暂时忍耐,不断给多尔衮加官进爵,多尔衮从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从皇叔父摄政王,升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不但把持朝政,还想控制顺治的个人感情生活。

顺治继位不久,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做主,把孝庄太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许配给顺治,这就是顺治帝十四岁大婚时娶的人,官方认证的第一个老婆,也是他第一任皇后。

皇帝大婚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至少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皇帝可以亲政了,二是皇帝可以“正式”生孩子了。皇帝亲政可能会令有些人不高兴,可是皇帝开始生孩子,太后和满朝文武都特别期待,因为皇帝生了孩子,表示这个王朝有接班人了,可以延续了。

在顺治大婚以前,他已经慢慢懂事了,也越来越反感多尔衮,甚至对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开始疏远。顺治认为,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给自己安排这桩婚姻,是他们控制自己的一种工具,所以顺治并不喜欢这个孟古青,两年之后就把她的皇后之位废了,降格为静妃,顺治跟这个皇后孟古青也没有生过孩子。

不管怎么说,顺治十四岁这年大婚了,开始“正式”准备生孩子。为什么说正式呢?因为,顺治帝在大婚之前就跟一个女子有了那方面的经验。

顺治七年八月,顺治皇帝大婚,他的长子却在三个月后的十一月就出生了。也就是说,在大婚之前,顺治就有了其他的女人,只不过顺治当时还没大婚,没给这个女人名分。

这个女人是谁,我们是知道的,她有一连串的名字,最常被叫的是宫女巴氏,一听名字我们就知道她是个宫女。不用说,当时只有14岁的小皇帝顺治,已经懂了男女之事,就像贾宝玉跟袭人初试云雨情一样,顺治也跟这个宫女有了一番贴身交流。

其实我怀疑,这可能是清朝宫廷特意给顺治安排的一场教育活动,怕顺治真的大婚那天,不懂怎么做。明朝大臣沈德符在他的《万历野获编》里就记载,明朝皇宫为了在皇帝大婚之前对他们进行那方面的教育,会给小皇帝们看一些春宫图,还准备了欢喜佛之类动态的教学工具。明朝万历天启期间的太监刘若愚在他的书中也讲到,这个欢喜佛动起来栩栩如生。当然,他是个太监,未必特别懂。

顺治跟这个宫女不久就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叫爱新觉罗·牛钮,按照清朝官方记载,他只活了83天就死了。可是,这个孩子的死,成了一个疑团,有人认为他并没有死,而是被送出了皇宫,原因自然是宫廷的权斗。

清朝不像别的王朝有什么嫡长子继承制,他们不管汉王朝那一套,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顺治、康熙、乾隆,这些皇帝都不是嫡子,一样可以继位。

皇帝刚刚大婚,却跟一个宫女生了孩子,这个皇子成了皇长子,作为皇后,多少会认为,这个“皇长子”将来可能会影响她的孩子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猜测,牛钮要么是被顺治的皇后害死的,要么是有人担心这个皇子会被人害死,将他偷偷送出宫了。

其实这类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就比如明朝吧,明神宗万历皇帝年轻时,有一天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在慈宁宫看到一个宫女颇有姿色,万历一时性起,把这个宫女临幸了,不久这个宫女怀孕了,而且被万历母亲李太后发觉,李太后高兴万分,因为万历大婚好几年,光生女儿不生儿子,大明朝还没接班人,李太后很是焦急,这下好了,万历有后了。

谁知道,万历皇帝提上裤子不认账,她认为这个孩子的母亲是个宫女,地位低微,不愿意承认,太后让太监们拿出记录万历皇帝行为的内廷起居注查看,上面明明白白写得很清楚,某月某日某个时辰,皇上临幸了某个宫女,事实摆在面前,万历也不得不承认。

这个孩子就是明朝的一月皇帝朱常洛,后来,为了太子的位子,万历帝宠爱的妃子郑贵妃阴谋派人打死朱常洛,引发了明朝有名的“梃击案”,郑贵妃为什么敢这么干?还不是欺负朱常洛是宫女生的。

顺治生儿女的频率也就属于正常水平,远不如他儿子康熙,康熙曾经一年生4个孩子,连续六年内生13个儿女。

无论怎么说,14岁的顺治皇帝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这一发不可收拾了,从顺治14岁生第一个孩子开始,每过一两年,他就有一两个孩子出生。

虽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十年生了14个孩子,很是夸张,其实仔细看顺治孩子的出生日期,也就一两年生一个孩子,这算不上多离谱。

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在以前的时候,也有这种能力,就像我家有个邻居,一辈子生了九个孩子,年轻时也是间隔一两年生一个,只是到后来隔得时间长点,最后的时候,他的长孙都比他最小的那个儿子大,他最大的外孙也比他好几个孩子大。

只不过老百姓一般就一个妻子,这就苦了这位妻子,而顺治帝有37个妻妾,十年间才生了14个孩子,跟他儿子康熙一比,还是不够努力啊。

康熙一生跟他的妃子们生了55个孩子,其中35个儿子,20个女儿,这比顺治多了41个,表面上看是因为康熙的妃子更多,活得年纪大,可仔细一研究,康熙实际上是比他爹更努力,生儿女的频率更高。

比如1680年,这一年是清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27岁,他竟然有三个皇子出生,分别是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然后第二年,1681年,皇八子胤禩也出生了,也就是康熙在一年之内有三四个孩子出生。

再比如,1674年,康熙21岁,他的皇后为他生下第二个皇子胤礽,后来封为太子,跟太子胤礽同年出生的,还有康熙两个女儿,皇四女和皇五女,同样是一年之内有三个孩子出生。

再比如,1683年,这一年,康熙皇帝有两个皇子和两个皇女共四个孩子出生。

单看一年之内,康熙就有好几个年份有三个孩子出生,如果是连续几年呢?

1680-1685年这连续六年内,康熙总共有13个孩子出生,快赶上顺治一辈子了。

况且,康熙一生中还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等战争,可谓南征北战,还六次下江南,竟然还能生几十个孩子,实在是猛啊。

实际上,到24岁那年,康熙已经有了16个儿女。同样,生育能力特别强的宋徽宗,在24岁时,也有14个子女了。更牛的是,宋徽宗被俘前后,生38个儿子,42个女儿,共计80个孩子。

所以我们看,顺治皇帝24岁去世时生了14个孩子,在古代封建帝王里,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更加没有什么隐情。

顺治皇帝确实特别宠爱董鄂妃,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再无子女出生。

清朝顺治时期,可能是满清刚入关的缘故,有很多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和谜团,比如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他的叔叔多尔衮,比如他的宠妃董鄂妃的身份一直没有定论,甚至民间传说是董小宛,还有顺治到底是死了,还是做和尚了。

可以肯定地说,董鄂妃并不是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于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她曾经跟明朝复社的明末四公子等人有交往,后来嫁给了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董小宛嫁人的时候,顺治还穿开裆袄呢,实际上董小宛比顺治大了15岁。

根据冒辟疆说,董小宛于顺治八年去世,这一年也是顺治皇帝14岁大婚之年。

董鄂妃的身份,现在大部分人认为是清朝时期内大臣鄂硕的女儿。

董鄂妃受顺治喜爱到什么程度?一进宫就被封为西宫妃、贤妃,一个月后直接升为皇贵妃。

要知道,清朝的妃子是有等级的,而且多达八个等级,皇后之下是皇贵妃,皇贵妃之下是贵妃,贵妃之下是妃,妃之下是嫔,嫔之下是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等。

董鄂妃一进宫就跳过几个低等级,直接封为贤妃,过一个月封为皇贵妃,相当于连升三级,地位仅次于皇后。此时的皇后,也是孝庄娘家的人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的侄孙女,那个被顺治废掉的孟古青的堂侄女。

其实,顺治封董鄂妃为皇贵妃以后,紧接着要废掉皇后,立董鄂妃为皇后,结果孝庄太后和董鄂妃本人都反对才作罢。

董鄂妃入宫一年后,就为顺治生下一个皇子,此时皇三子玄烨已经出生,所以这个孩子是皇四子,顺治帝本来有意立这个皇子为太子,可惜的是,这孩子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了。

自此以后二人再未有子女。主要原因是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儿子死后又悲痛欲绝,从此董鄂妃便一病不起。

顺治帝毕竟是精力旺盛之人,董鄂妃病重期间,顺治帝又有几个儿女出世,只是这几年间,董鄂妃没有儿女出生。

董鄂妃去世时,顺治帝几乎崩溃,甚至打算让侍候过董鄂妃的宫女和太监全部殉葬,幸亏孝庄太后阻止了他。四个月后,顺治帝也去世了。也有说当和尚去了。

总之,顺治帝活了24岁,在婚后10年生了14个儿女,不算很稀奇的事儿,更没有什么违背常识的隐情。




在历史上总是存在一些精彩的故事,让人们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然而就是这些搞不清楚真假的问题,反而越是让人感兴趣,尤其是一些野史泛滥的故事,更是让人感觉倍加有兴趣。

在这些精彩的故事当中,尤其是关于清朝时期顺治皇帝,以及顺治和他的叔叔多尔衮之间的野史,就更是五花八门,经常让人分不清谁真谁假。有人觉得顺治帝才24岁就去世,却能生下8个儿子,这样的事情有些匪夷所思,是不是背后藏有什么隐情呢?带着这样强烈的疑问,今天我就跟大家来说一说吧。


顺治生下8个儿子奇怪么?

在回答顺治生8个儿子是否有隐情之前,我先来讲一讲顺治生8个儿子是否奇怪呢?大家都知道,作为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实际上皇位得来的也是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在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因为没有提前立太子,所以皇太极才去世,就乱成一锅粥,大家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在这些虎视眈眈的人群中,以皇太极大儿子豪格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最为突出。

两人为了争夺皇位,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支持豪格的鳌拜等人以军事力量震慑多尔衮,再加上孝庄太后的原因,最终大家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年仅6岁的福临当皇帝,然后豪格与多尔衮双方一方派出一个代表做摄政王辅佐福临。

其中豪格方的摄政王是济尔哈朗,而多尔衮这方的摄政王就是多尔衮本人。在福临正式登基称帝之后,多尔衮就开始在暗地里对豪格这方进行收拾,没有多久豪格就被从八旗中弄出去了,并且豪格还被弄死,济尔哈朗等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多尔衮把这些人都处置完之后,自己彻底成为唯一的摄政王,也真正掌握了实权,顺治皇帝反而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什么事情都要听多尔衮的。顺治在位18年,从6岁到24岁,一共生下8个儿子,这正常么?

其实在皇帝当中,这是十分正常的,远的不说,我们就说清朝时期的几个皇帝,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雍正也有十多个,年代更远一些的皇帝,就更不用说了,有的有四五十个儿子。

单纯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对于活了24岁的顺治而言,能够生下孩子是很正常的,再加上他结婚年龄比较早,在仅仅13岁左右的时候就在多尔衮的指婚情况下与吴克善的女儿结婚,次年又与佟国维的姐姐佟佳氏生下一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顺治还有一个自己十分喜爱的妃子就是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的时候两人结婚,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给顺治生下一个儿子,可惜仅仅3个月就去世,随后董鄂妃也因为悲伤过度,抑郁而终。

顺治十八年,顺治因为得天花无法治疗,最终驾崩,在去世之前,顺治选择了年仅8岁的已经得过天花的玄烨为接班人,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从生孩子的年龄来看,顺治14岁就开始生孩子,到24岁,也已经有10年,就算一夫一妻,也能生好几个,更何况是顺治作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还有的是时间生孩子,当然生8个很正常和简单。


顺治帝生8个儿子与多尔衮有关么

网络上传说多尔衮是没有子嗣的,所以人们更加觉得顺治生8个儿子与多尔衮没有子嗣之间是有关系的,更加觉得背后有隐情,实际上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多尔衮与顺治生8个儿子之间,没有任何隐情。

并且更加关键的是,多尔衮并非没有子嗣,多尔衮生前有一个女儿,名叫爱新觉罗·东莪,还有一个养子,是当初从多铎那里过继过来的,这就是关于多尔衮的子嗣情况,除了这两个之外,多尔衮一生有9个多老婆,但是没有生育记录,至于具体原因,应该是因为多尔衮常年在外作战,没有时间生孩子。

当然,如果非要说顺治生8个孩子与多尔衮有关系,我觉得最大的关系就是,顺治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得以有多尔衮南征北战,保证了大清江山的稳定,从而让顺治有更多的时间去生孩子。并且因为多尔衮专权,顺治很少有自己处理朝政的独断权,所以就干脆去生孩子,懒得继续处理朝政,这也是其中一个关系,要说其余的关系,就几乎没有了。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传说

有很多野史记载说,顺治帝在董鄂妃去世之后,就选择出家当和尚,从而没有了踪影,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来看,顺治皇帝在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去世之后,确实十分悲伤,并且他对佛教也有特殊的感情,可是没有出家记录,只是因为悲伤过度,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就感染上天花最终不治而亡,至于出家一说,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皇帝,不至于那么为所欲为。

可是关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之间的爱情,那倒确实是值得一说的,毫无疑问,顺治肯定是特别宠爱董鄂妃的,我们就从以下2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第一个细节是对董鄂妃的册封速度十分快,顺治十三年,顺治与董鄂妃结婚,同年八月,顺治就封董鄂妃为贤妃,又过了几个月,顺治就以董鄂妃“敏慧端良”为由,将董鄂妃封为“皇贵妃”。

顺治不仅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还破天荒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在典礼上大赦天下,这在清朝整个历史上,因为册封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董鄂妃是唯一一人,足以见得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

第二个细节就是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对董鄂妃的特殊待遇,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皇帝亲自下旨:

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皇太后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脱仰承慈渝,特用追封,加之送号。

董鄂妃的谥号是“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这个谥号中没有附帝谥,就是为了体现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特殊的爱,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了,由此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确实用情极深。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才会那么悲伤,以至于染上天花,英年早逝,要不然可能顺治还不至于那么短命的。


结语

关于顺治帝与多尔衮之间的爱恨情仇,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一些野史的渲染,更加让人觉得有趣,不过事实上,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权力的对立而已,顺治最后也是因为多尔衮专权所以在多尔衮去世之后都不放过多尔衮,但是多尔衮为顺治和大清江山付出的一切,也是历史见证过的,我们没法忽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顺治   生下   皇帝   儿子   太极   蒙古   皇位   隐情   皇子   妃子   宫女   太后   不为人知   皇后   康熙   子女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