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七十岁了,有三十万存款,是交给子女,还是自己留着?

作为一名年近花甲的老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三十万存款应该交给子女了。


可能有的老人会说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过河钱,哪能轻易交给子女呢,万一他(她)不孝顺,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大家有这份顾虑可以理解。但您是否想过,七十岁的人了,自己的身体说不上啥时候出点状况,万一得了老年痴呆,或者不幸离世,子女或者不知道你有多少存款、都存在哪里,或者虽然知道有存款但没有密码,会给子女带来多大的麻烦吗?搞不好,一辈子辛苦攒下的一部分血汗钱那就真捐给银行或者老鼠了!

不要以为我是危言耸听,给您举个例子吧。

我母亲的姐夫,也就是我姨夫,在职时是乡政府食堂的大厨,退休后专门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做红白事儿的大锅饭菜。老人家一直忙碌到七十多岁才卸“勺”归田。

姨夫当了一辈子“挣现钱、吃卡片”的公家人,在上世纪的农村是人人羡慕的“大神级”人物。再加上他有一门出神入化的厨师手艺,乡亲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有钱的主儿。

虽然姨夫是个有钱人,但却是一个葛朗台,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的口头禅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姨夫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那年,他豪横了一把,陪送了一台价值一千多元的彩色电视机。放在现在,一台彩色电视机不算什么,可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呀!一普通上班族可能要花去两三年的工资才能买上一台。

对女儿出手如此大方,对儿子可就不一样了。可能是仗着老爹有钱吧,我那个表哥从小不好好学习,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姨夫看他年龄小,舍不得让他去生产队干活,就让他跟着自己学厨艺。这小子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姨夫一不留神,他就跑得无影无踪,把老头气得一到晚上回家,就得胖揍他一顿。久而久之,姨夫对儿子失去了信心。

表哥二十岁结婚,姨夫在自己的房子边上,给表哥盖了三间大瓦房。订婚时,表嫂知道姨夫是个土豪,指名要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不然就不结婚。要知道,这三大件在当时可是城里人的专利呀。姨夫的脾气上来了,当着媒人撂下了一句:“冰箱可以有,彩电没有,我给买一台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在农村不适用,不买,结不结婚,随便!”

表嫂虽然内心里有一百个草原神兽在奔跑,但哪儿舍得丢下姨夫家这块肥肉啊?于是,在满肚子怨气中嫁给了表哥。婚后,表嫂对姨夫不冷不热的,有时还顶撞老人。这下,姨夫对表哥一家的戒心更重了,手里的钱攥得更紧了。

天有不测风云。姨夫做梦都没想到,他在七十三岁那年突然得了心梗,还没送到县医院就离开了人世!

办完了丧事,表哥表嫂就开始到姨夫家翻箱子了。都说老头有钱,可两口子挖地三尺只找到了两个存折,加一起不到五万块钱。表哥长吁短叹,一个劲儿问我:“表弟,你姨夫不可能只有这么点钱,我现在咋办呀?”我给他出主意:“拿着姨夫的身份证去乡里的信用社和城里的几家银行查查吧”。

表弟很听话,真去查了。乡里的信用社主任认识我表哥,同意给查,可城里的银行不干,让表哥回村里开证明。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表哥又查到了三笔存款。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三笔存款没有凭证,没有密码,不能取款!要想取只能先去公证处办理遗产公证手续,然后才能取出来。

没办法,那就办公证吧。表哥自己去县里的公证处,人家头都没抬,直接问道:“让你姐姐一起来,带着老人和你的户口本、身份证”。灰溜溜地回家了,原本不想告诉姐姐存款的事儿,怕节外生枝,姐姐和自己争财产。这会硬着头皮也得找了,于是,拎了两瓶好酒和一箱牛奶,到了姐姐家。见到姐姐姐夫满脸陪笑。好在有惊无险,姐姐大方地放弃了姨夫的遗产,表哥最终拿到了姨夫的所有存款。

从姨夫和周边一些老人的亲身遭遇中,我觉得人到了七十多岁,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为了保险起见,即使身体健康,最好是也让子女了解自己的财产情况,把密码告诉子女。实在不放心,可以自己把着存折、银行卡。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你已经七十了,有三十万,是交给子女还是自己留着?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不糊涂,会把密码告诉子女,自己拿着三十万的存单或银行卡。假如有糊涂的症状,马上把钱交给子女。自己的孩子都信不着,还能把钱奉献给银行吗?!




老何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今年72了,老伴儿70岁。这两位七旬老人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两个儿子家里轮流住,每天吃饭睡觉要看儿媳的眼色。

按理说老何作为国企退休职工,每个月退休工资够他和老伴儿租房生活的了,可是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老两口要分开在两个儿子家轮流住呢?这不得不说起三十年前的事了。


他以前有一处宅基地,盖有几间大瓦房,虽说不是南北通透,但也可以算得上光线充足,住家那是十分的舒适的。

老何两个儿子错前错后地上了大学,家里的所有开销就靠老何一个人的工资。何嫂是个勤快人,经常出去做钟点工。现在为了给两个儿子凑学费,也是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给用光了。

这两个儿子就是老何两口子的命根子,他们要提前给两孩子买房,准备娶媳妇的钱。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就把老房子给卖了。卖房子的钱一部分给两个儿子分别付了两套商品房的首付,剩下的钱就这日后娶媳妇用。

而他们两口子呢就住到单位的宿舍里去啦。给孩子买的两套房,每个月的按揭贷款都用老何的工资去还。

这样一来,老何的工资全部用来还贷款,何嫂做钟点工挣的钱用来她两个生活开支。


后来孩子们大学毕业,都考上了乡村教师,又到了娶媳妇的年龄。

好在老何提前把房子和结婚用的钱他全都给准备好了。

两个儿子成家之后,日子还算过的和谐。

过了几年,老何退休了,也从单位宿舍搬了出来。老何两口子自己的房卖了钱都花在两儿子身上了,这下他两没地方住了。

刚开始在大儿子家住一阵,又在小儿子家住一阵。

60多岁的时候,她们老两口还能给儿子儿媳帮着做做家务,带带孩子。

随着年龄增大,行动也变迟缓了,家务也干不动了,孩子也领不动了。


两个儿媳妇嫌老何两口子太脏了,每天指桑骂槐,嫌这嫌那,逼得老何两口子没有容身之地,两个窝囊儿子对自己的媳妇不敢吭声。

无奈之下,老何将儿子儿媳告上了法院,法院调解让老伴和他分开,轮流在两个儿子家生活,每个月换一回。

好端端的把老两口给整成了两地分居。但是依然要忍受儿媳的冷眼。

即便如此,老何还依然承担着给两个儿子房子的按揭贷款。


老何只要遇到单位的同事就会哭诉自己的难处。

同事们很同情他的情况,给他出主意说,你自己每个月好几千退休工资,你和大嫂应该出来自己租房子住,剩下的钱也够你们两个养老的了,为什么还要看他们的眼色啊?

老何又哭了,“我现在身无分文,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两个儿子付了按揭贷款了,哪里有钱租房子啊……”

当有人问到两个儿子有工作,他们怎么不自己还贷款呢?

老何又说孩子们也不容易,他们的钱也不够花。

中国式“巨婴”,怪不得老何两口子是现在这个样子。


题主问:如果你已经70岁了,有三十万存款,是交给子女还是自己留着?

从上面老何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人到了老年,自己没钱没房是多么的可怜?

亲生的两个儿子,有了媳妇忘了爹娘。忘记了爹娘为了他们两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卖了自己的房子,还要用自己的工资来给他们还房贷。先如今却落得几乎要流落街头的下场。

但是他们呢,竟然对自己媳妇虐待老人不敢过问,良心何在?

像这样的,“养儿防老”的意义又何在?

这个事例充分证明,人老了手里一定要有钱,一定不能没有房子,否则你将无安身立命之所,生活没有保障。

如果我70岁了,手里有三十万存款,我首先是要自己留着养老。孩子有他自己的工作,也也有能力养活自己,我就不为他操心啦。




如果你己经七十岁了,有三十万存款,是交给子女,还是自已留着?谢邀。

题主提这问题,我觉得好有意思,其实这亊也许三岁小孩也明白,还别说己经七十岁老人。

七十岁,三十万存款,就是一百万我也自己留着,除非我花剩,不能花哪是另回亊。

也许过来人也都十分清楚,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俩口子还要伸伸手,别说儿女了,虽然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己经七十岁的老人,离开钱万万不能,老伴今年也都七十岁整,再住两年我也要七十岁,外孙女和孙女,一年年再长大,外孙女今年就要考高中,我们这作姥姥,奶奶的,人家都真大手法,无论哪家的孩子考上高中,不是给一万块钱,就是两万,我也想当个好姥姥和奶奶,自己留着钱,自由的支配有多么好。

头条的所有朋友,也都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其实最喜欢实话实说,人过七十后,各种疾病不找自来,虽说七十多岁的老人平时真的花不多少钱,吃什么也吃不动,营养过盛还不行,穿衣服也实再花不多少钱,只怕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需看个病吃个药,假如说有什么病需住个院,你提前把钱交给儿女们,到时侯要急需,他们能拿出来吗,我看是个问题,不太好说。

奉劝朋友们,我也再内,千万别办糊涂事,也别太天真,真的是不能相信任何人,我可有这主意,自己无论多少存款,一定要握紧啰,才万别撒手,以免到时侯后侮莫急。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钱是交给子女,还是自己留着。

我的堂哥是部队专业干部,堂嫂是企业退休职工。堂哥退休后的每月养老金9200元,堂嫂退休后的养老金每月3600元。他们有两个女儿,生活条件尚可。堂嫂70岁那年脑梗瘫痪,有堂哥照料。

堂哥觉得反正最后将钱全部给两个女儿的,因此将老俩口的工资卡分别给两个女儿,由她们支配,并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分给了女儿。

刚开始两个女儿待老俩口还可以,可时间一长两个女儿相互攀比,都不想在父母身上花钱,结果因没有营养致使堂哥贫血,无力照顾堂嫂,最终离世。

左右邻居说,他们老俩口的养老金每月有一万多,如果不交给子女,自己有支配权,日子过得挺舒坦,也可以雇佣保姆服侍,晚年生活肯定很好。




说到存款这件事,不少老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有这样的疑惑,那就是“人老了,是把存款交给子女,还是自己留着?”大家都知道养儿防老不管用,我们也不可能依靠子女而活。可是人老了,记忆力急剧下降,很容易忘记手里的钱财放哪了。假如突发疾病,在危机关头,自己也没办法拿钱看病。

可如果把存款交给子女保管,又怕子女会打这钱的主意,钱就成了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因此人老了,如何处理存款,才算妥当呢?

下面是李大爷的做法,我觉得很睿智,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


李大爷今年74岁,是一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有六千多。老伴的退休金不高,有两千多。他们有三个儿子,因此未退休前所有的收入存款都用来给儿子们结婚买房用了,基本上没有盈余。

两人退休后,除了正常生活,偶尔出去旅游玩一玩,再没有别的经济负担,身体还都不错,因此大部分的退休金都可以攒起来了。老人很节俭,积少成多,五年过去了,老两口竟然攒了有四十万。足够两人养老了。

李大爷说,真希望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幸福地过下去。可惜祸从天降,有一天晚上,老伴突发心梗,睡着睡着就突然离世了。李大爷幸福的生活就被打乱了。


老伴去世后,三个儿子纷纷要接他去自己家里住,李大爷都婉言谢绝了。他的身体还好,也不想麻烦子女。一个人生活虽然会有些寂寞,但很自在。李大爷会做饭,日常生活没什么问题。他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和一群老人打打球、跳跳舞,一日三餐也自己动手做,蛮不错的。

可毕竟上年纪了,李大爷的身体还是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尤其是记忆力越来越差,有时出门都会忘记带钥匙,有一次竟然忘了关天然气,差点酿成大错。

这让李大爷有些后怕,记性不好了,如果忘记存款放哪了,或者被不法分子骗了怎么办?交给儿子吧,又怕儿子不孝顺,把钱给他们保管,把钱花光了,怎么办?再说即使交给儿子,交给哪一个呢?

李大爷于是找自己的好友张大爷商量。张大爷说,这有啥难的?怕儿子不孝顺,你可以拿点钱去试试不就知道了吗?谁孝顺谁可靠就把钱交给谁保管,不就行了吗?

李大爷觉得这法子不错。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然后取出10万元,对三个儿子说,这是我和你们妈妈攒的养老钱,现在平分给你们三个帮我保管。余生的这段日子,如果平安度过的话,那么这些钱就归你们三个,如果我生病了或者有事需要钱,希望他们能第一时间拿出来给我。


三个儿子的表现各不相同,大儿子听到每个人才分3万多,脸色立马就不好看了,说:“老爸,怎么才3万元,你和妈妈这些钱才攒了十万元吗?”老二也是一样,觉得李大爷没有把钱全部拿出来。只有小儿子比较懂事,对李大爷说:“老爸,你不用把钱交给我。您放心,你需要用钱时,我会给你钱的!”

通过初试,可以区分了三个儿子对李大爷的孝心是怎样的。为了预防万一,确定自己的判断,李大爷决定再试一下。过了几个月,李大爷告诉儿子们自己生病了,请他们把钱还给他。

大儿子说:先给你拿一万,都拿去丢了怎么办?如果不够了,我再给你拿。

老二一听到李大爷要拿钱,一大堆各种理由,最后说钱都存定期了,一时半会拿不回来,而且也会损失利息,要李大爷先找别的儿子。

老三一听李大爷生病了,立马和媳妇带着钱来到他家,问我得了什么病,需要怎么治疗,还说不管花多少钱,一定会把病看好等等。

李大爷看到老三两口子这样有孝心,感到特别欣慰,自然就有了答案。老大虽然拿了一点钱出来,但很不情愿,也不怎么靠谱;老二最不靠谱,知道老爸生病了还一分钱都不肯还给他;唯独只有小儿子是真心关心孝顺李大爷的,所以李大爷就把剩下三十万的存款,交给老三保管。

老三不肯收钱,他怕兄弟三人因此而闹矛盾,还说他是老小,不应该替老爸保管。为了不为难老三,李大爷就立了个遗产分配协议,等他百年后,房子以及剩余的存款都由兄弟三人平分。有了这个遗产分配协议,打消了小儿子的疑虑,决定答应替他保管。

小儿子也没有辜负李大爷的期望,交给他保管的30万元,他从未动过,连每月产生的利息,都给李大爷存着。还经常给他买这买那。

这让李大爷感到很欣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没把钱交错人。而把钱交给小儿子保管后,李大爷也很开心,每个月就花退休金,假如需要花大钱,跟小儿子说一声,会立即过来替他办理,非常舒心,不会再为存款的事而烦心,李大爷的生活也自在了许多。

我觉得李大爷的这种方法,尤其是对多子女多的家庭来说,非常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存款   子女   表嫂   老两口   姨夫   小儿子   两口子   老伴   表哥   大爷   儿子   工资   老人   女儿   两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