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高中时是在实验班,还是普通班?有什么体会?

我家高中在市重点的实验班,初中在区重点普通班。

初中普通班,感觉学习很轻松,作业一般晚饭前完成,晚饭后散步,阅读,练琴,9点左右就休息了。不报辅导班,不刷题,周末就是各种兴趣班。最后比较轻松考上市重高实验班。

到了高中是市重高实验班,同学都是学霸,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学习感觉压力非常大,课业非常紧张,每天都要学习到12点以后,周末兴趣班都停了,代之的是辅导班。就这样成绩起起伏伏。不过最后高考还好。

有时想,高中去重高普通班,或者区重高的实验班,会不会好一些。

不过也不能确认,毕竟高中和初中不一样。




大家好!我来说一下我的一点体会。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那年我孩子中考,我们全校8个毕业班,400多名考生,全校只有5名学生考上了实验班,其他近200名学生考上普通高中。我的孩子是以我们学校总分排名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招远一中实验班。

孩子考上了高中实验班,是非常令人高兴和羡慕的好事,老师们都夸我的孩子聪敏好学。我也有一点小得意。毕竟全校近100名教师,有20多名教师子女参加中考,教师子女只有我的孩子考上了实验班,其他教师子女,有的考上招远九中重点班,大部分考上普通班。一时间教师子女谁谁谁考上了哪所学校,非常令人关注。

我认为读高中,只要在50多人的班级里,成绩能保持在前10名,考上一个比较好的理想的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孩子初中毕业时数理化、语文、英语全面发展,没有出现偏科的现象。这也是他能凭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考上实验班的结果。

可是到了高中实验班,全市各乡镇的学习高手云集一堂,大家都是各个乡镇的学霸级代表人物,竞争对手之间非常激烈,全市只有2个实验班,给这两个实验班上课的老师压力非常大,同样学生们的压力更大。

每周各学科进行摸底考试,半月各学科进行模拟考试,每个月各学科再进行大考,接着给全市学生成绩排名,然后就是召开家长会,搞得学生和家长都很累很累。

学生主要是学习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很大。家长是经济方面的压力和精神上的压力很大。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被逼成了学习的机器,因为你只有努力了,才能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然后大学毕业后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

因此实验班的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一切时间都被老师给安排好了,包括早上几点起床,中午吃饭只有20分钟,晚上几点休息,都给规定好了。

那时我的孩子住校,学校管理的非常严格,两个月一大休。

我经常是星期天去给孩子送一箱方便面、香蕉,桔子之类,再给孩子每个月五六百元的生活费。那是2001年的时候。那时我的工资每个月不到1000元。我和孩子生活很艰苦。

孩子念了三年高中,真的非常不容易。用孩子的话说,进课堂就像上战场打仗似的。你不拼命学习不行啊!稍微一放松自己,立马就被别人超越了!

孩子经过三年努力,然后考上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又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现在在单位里小有成绩,已经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并且也已经结婚生子了。

朋友们,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了,拼搏了,付出了辛勤和汗水,生活一定不会亏待你的!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向我们招手!

这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谢谢大家!

作者:鲁呦萍

文章:原创

2020年4月27日




这个太有体会了,我家孩子在实验班,有朋友家孩子在创新班,也有朋友家孩子在普通班,三个不同的班型,班风、学习氛围、成绩差异,那真可谓天壤之别啊。


第一回合:学习氛围

创新班:朋友家孩子成绩特别好,中考超过这所学校录取线30多分,总分700+,顺利分到学校的创新班。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多浓,三个细节可以说明:


首先是课间十分钟,创新班的孩子,几乎大家都不会动,就像板凳与屁股之间粘了502强力胶水,除了确实有上厕所的,其他人都在做作业,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在说话的,都声音比较低,而且基本都是讨论题。当然,讲台上,还有几个同学围着老师问题,基本上老师这课间10分钟也会被学生占用了。


其次是,午餐时间和晚餐时间。创新班的孩子为了节省排队时间,部分人会先在教室坐一会作业,然后估摸着第一波学生都吃上饭了,他们才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食堂。而另一部分人,即使较早到食堂,通常会随手带着单词本、小卡片,甚至一些作业,对于时间的利用,他们真的是分秒必争啊。


再次,每天晚上下自习课,当铃声响起时,创新班的孩子很少马上起身离开教室,他们还会做一会作业,多刷几道题,或者多背一些内容,直到再过20分钟,教室要熄灯了,他们才离开……


而同样的场景在实验班,课间、吃饭时间以及晚自习后依然学习的学生也有,大约只占50%,甚至更低一些。

我孩子当时在实验班,他属于坐不住那种 ,听他说,每次下课出去,身边有两个学生要起身让他过,所以,那两个同学很不高兴。这个细节说明这个实验班的氛围还是不错的。


但是,据普通班的那个孩子家长讲,这个班爱学习的比例就少多了,类似创新班那股劲的人,只有几个人,大约占10%。听说,课间出教室、甚至跑到操场玩一会的同学大有人在,道理也很简单,这些孩子被关在教室一节课,他们心早就在外面操场了,下课总算是给他们解放了。

第二回合:班风

班风方面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谈恋爱的多不多,班级的主流价值观,对于手机的管理以及同学私下用手机的情况,宿舍的情况,是否有去网吧等等。

创新班的学生,大多是特别爱学习的,以学习为快乐,用学习成绩来让自己变得有成就感,据说那个班谈恋爱的只有几个人,而且有些只是相互欣赏,并没有实质性的花前月下。

而实验班和普通班谈恋爱的会多一些,据普通班那个家长讲,他们班下晚自习后(晚上9:50),老师曾经到校园的小树林抓到几个学生谈恋爱。

由于这个学校整体校风还不错,是市直属重点高中,所以,尽管这些青春期的学生蠢蠢欲动,但也没什么出格的行为。

而对于手机的管理,学校明确规定,进校后全部上交手机,对于常住生,星期六放假可以返给学生。尽管有严格的规定,但其中依然有少量的学生,带着好几个手机,上交给老师一个,但手里依然还有第二台、第三台手机,于是偷偷在宿舍玩,聊天、看电影、玩游戏……

据说普通班宿舍被生活老师逮着过好几次,宿舍被扣分,有的甚至被记过……但,创新班的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尽管也有!

第三回合:成绩差异

前面两个方面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成绩的巨大差别:

在年级前100名中,创新班占了40多个,其他几个实验班每个班有10个左右,而普通班的,几乎只有1-2个……

个人体会:

第一,创新班的孩子本身底子好,也是爱学习之人,大多自律性好,学习能力强,这是根本。

第二,创新班以及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第三,普通班孩子,相对来说,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自律性、坚持等方面都差一些,当然,其中不乏佼佼者。但整体氛围差很多。学生之间可能会在吃什么、穿什么上攀比,甚至以打篮球等为炫耀的资本,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第四,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将孩子送到创新班或者实验班,如果成绩和习惯都不达标,即使送入这些较好的班级,他可能也适应不了,用不好搞得很压抑,甚至导致抑郁症都是可能的。所以,还得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来选。

第五,如果孩子成绩只是一般,或者中等偏上,我个人意见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能得到老师的鼓励,能在相对较小的群体中处于领先,这种自信对人的一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子考高中正好是十年前,不过至今记忆犹新。儿子上的是县一中的实验班,我们县的一中很大,全校每个年级有近三十个班,高一时共设六个实验班,每班50人,不分文理。儿子中考是全县第五十六名,在班里的学号是十号,其实就是班里的第十名,算是班级中学习比较好的但不是最好的。高二开始分文理班,而且实验班又进行了压缩,共设有两个文科实验班和两个理科实验班,而且每个班级的人数也压缩到40人,儿子在其中一个理科班,学号是二十二号,算是班里标准的中游学生了。

孩子高中三年,做家长的感受还真是不少,想起什么说点什么吧。


一、总是期盼周末孩子回家的日子。除特殊情况外,高一和高二学生一律住校,每两个周休息一天半,其实实验班只能休息一天,因为周六上午孩子们要自习到十一点半,然后才能被接回家,周日下午吃过午饭就要把孩子送回学校。那段日子,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周六,我跟他妈妈两个人总是早早地开车到一中校门外,在拥挤的人群中伸长脖子,希望猛然在陆陆续续出来的孩子中看见自己的孩子。

二、高中学生累,家长也是累并快乐着。高三学生可以走读,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孩子希望走读,因为毕竟宿舍里不如自己家里安静。这样,我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接送孩子的任务,做饭的事交给了他妈妈。这一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因为学校规定六点十五前孩子必须到教室,这样我们只能是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六点前吃完饭,马上驱车到学校,因为学校离家还有七八里地。每天晚上十点十五下晚自习,等孩子从学校走出来快十点半了,开车到家再洗刷完,一般就十一点多了。每天五点前起床,十一点多睡觉,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本来中午可以补个觉,但是我有个毛病,越困越睡不着,就这样一直被折腾了一年,到现在我的睡眠质量也很不好。但是看到儿子一点一点的进步,心里还是很满足,累点也觉得很值。


三、实验班就是实验班。

1.实验班氛围真是好。不用说学校抓得有多紧,单是孩子们之间的相互比拼就把氛围搞起来了。班级墙上全部都是励志的标语、目标和计划,很多都是出自孩子们自己的创意。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看到班级墙上孩子们的目标,有好几个学生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儿子写的是“浙大兵器”(当时孩子可能有些调侃,因为浙大好像没有兵器专业)。我当时感到心里好笑,这未免把目标定的太高了吧?但事实却让我吃了一惊,高考结束后,这一届学生考上了十多个清北,儿子也超过浙大一批分数线4分,真是没想到啊。

2.孩子们真是自律。不论什么时候到班里,看到的都是孩子们忘我学习的情景,竟然没有一次看见一个学生打闹。开家长会的时候实验班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大教室里自习,没有老师看管。等我们开完会去大教室接孩子的时候,看到的是几百人的教室内孩子们自己忙自己的,听不到一点声音,孩子们是如此自律。

3.孩子们学习真是投入。别人家的孩子不了解不去说,但说自己的孩子,上了实验班尤其到了高三以后,还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也没见他去动动以前最爱的电脑,有空基本在自己房间里学习,而且非常投入。曾经我们说不看电视了,以免影响他学习,但是他说根本没有影响,因为思考问题的时候听不见外界的声音。不怕大家笑话,孩子高考的那几天,我们也没断了看电视,哈哈。


4.孩子们给我们不少感动。孩子让我感动的时候不多,但是他上高中时候还真有几次让我感觉到了感动。一次是孩子高考完,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来借儿子的听课笔记,我翻了翻,瞬间被感动了。厚厚的几大本,虽然字写得密密麻麻,但是每个字都写得那么工整,每个图都画得那么认真。现在我还真后悔把这几本笔记借给了那个孩子,没有留个纪念。

再有一次是在接近高考的时候,有一次儿子感冒了,我们接他到社区诊所打吊瓶,打完还要把他送回学校。在打吊瓶的一个多小时里,儿子的眼睛就没离开书本,一只手挂着吊瓶,另一只手拿着书,在昏暗的白炽灯下认真地看。虽然我们多次要求他放下书,但是都没能说动他。从小做完作业再也不愿意看看书的他在高三时竟然刻苦到了那种程度。

5.考是法宝,分是命根。实验班的考试是真多,尤其到了高三,一次接一次。真是应了那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每次我都仔细地问明白总名次和各科的分数以及哪一科考得好,哪一科有失误,原因是什么。记得高三上半年考了大约十来次,我给他平均的名次是全校二十二名。下半年考得更多,有时都来不及批改,就没再统计。最后孩子高考时考了全校十几名,仅次于那十来个考上清北的学生,高中阶段算是有不小的进步,也让我们倍感欣慰和骄傲。

其实,高中是人一生当中最最应该努力的年代,孩子们希望奋发图强,不负韶华,我们也会被感动被感染被教育,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孩子,今年刚上大一。高二分文理科时,选文。以文科年段46名被分在普通班。前40名为实验班。高二年时:成绩般都在班前IO名。年级5O名排回。疫情时间刚好是寒假。在家上网课。早晨都很早起床。晚上12点过后才睡。非常自觉。墙上贴满好多激励的标语。就这样。高三第一次月考。大惊喜班级第一。年段第一次进前10,排在第六名。这是除小学。初二有过班一外。高中第一次考了班级头名。我们非常高兴。我也准备了一些奖励。她笑了说,等高考后再说。果然在高三期时。基本前三名大部分在第一名。年段一般都在IO名左右。非常稳定!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一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孩子   作业   课间   全校   班级   氛围   教室   儿子   家长   成绩   高中   老师   时间   学校   财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