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在短时间内造出航母吗?

在日本专家看来,若日本航母禁制被解除,日本能够很快就建成真正的现代化大航母。凭借日本二战时积累的航母作战经验,日本海军能够迅速反超中国。

日本原来就是制造强国,尽管造舰规模不大,但造舰技术却十分先进。日本通过建造出云级准航母,基本建立起航母相关产业链和相关技术人才体系。直通型甲板设计,也让日本航母更接近于美式大航母。而且,日本的航母发展历程远远早于中国。尽管受美国限制,日本国防工业体系并不完整,但日本的很多军用技术都整合到了民用企业之中。

例如,日本的精密数控机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上世纪,日本东芝公司就曾向苏联出口高精度的高端数控机床,让苏联潜艇制造工艺得到巨大提升。日本东芝公司也因此,惨遭美国制裁,相关人员被逮捕。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无需质疑,出云级准航母改装完毕,就能适应F-35B隐身舰载机的起降。其他如电子、信息、自动化等技术,日本也都不差。


日本专家认为,日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是中国海军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日本拥有丰富的航母实战经验。马里亚纳海战,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母大决战。而中国作为新兴的海军大国,至今没有任何航母实战经验。不过,在小编看来,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将才。将军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过去的经验,不代表依然适应今天的大海战。


此外,现代大航母最核心的拦阻索、弹射器技术,日本并不具备。以日本的钢铁技术,能够制造出拦阻索,但弹射器却非常复杂。中国下一艘航母上的弹射器,已是板上钉钉。而日本至少未来10-20年内,无法建造弹射型大航母。若中国能够跨过蒸汽弹射器,直接上马电磁弹射器,那么,日本可能被中国甩开30年以上。美国不松绑,日本永远也不敢建造电磁弹射型大航母。




许多人对于现代日本的迷之自信经常被体现在军事领域:诸如“只要美国不打压,日本有能力在一个星期内造出原子弹、航母下饺子”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可否认,二战前的日本可以是说亚洲的海军霸主、世界列强之一,其航母技术和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但常言道“好汉不提当年勇”,日本凭借海上力量耀武扬威的时代早已过去,而且现代航母和当时的大船铺甲板也是有着云泥之别。

相信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拿出日本的出云级——一款被广泛认为是“准航母”的直升机驱逐舰。但是力挺出云级的人应该扪心自问:这一型直升机准航母的国产程度到底有多高?

对于现代航母而言,其考量的领域非常广泛、技术要求极高,虽然舰船是日本这个岛国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但考虑到其已经有七十余年没有开展相关领域的研发,其技术断层可想而知。

如果具体一些,诸如起降甲板材料、钢材、阻拦索(虽然日本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液压式阻拦索,但其性能结构与现在的阻拦索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弹射器、大功率轮机、舰载机以及一些核心部件都将是日本研制现代航母的主要阻力。

在讨论日本现有技术自主制造现代航母时,很多人也喜欢引用“瘦死骆驼比马大”。其实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同样经历了技术断层但却没有日本严重的俄罗斯:目前连修缮一艘库兹涅佐夫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说,考虑到美国自二战后对日本大型舰船研制领域的技术打压、阉割,现在的日本想要在短时间内自主研制现代航母几乎没有可能,除非美国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个问题上,切不可盲目的相信曾经怎样现在就怎样。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不能!

如果是二战时的“铁皮+木板”的航母,日本能短时间内造出来。不仅日本,韩国、中国、甚至印度,都能造出来。随便拉出一个万吨级的油轮,改装下,往上面铺一层木地板就行了。但是,这有啥用啊。现在舰载机二三十吨的重量,根本没法在木甲板上起降。别说重量,就是屁股后面的尾焰也能把甲板烧穿。


如果是现代6万吨级以上的航母,除了美中外,日本等其他国家还真没有能力独自造出来。日本现在造的直升机航母,都是3万吨以下的。而且,还没有装备弹射装置和拦阻索。这两项设备的研制,也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没有美国给他技术,他短时间内造不出来。


即使是俄罗斯,现在也造不出来。英国和法国造航母,也是借用了好几家的技术。结果,英国造出来的还是个“残废”,法国造出来的是一个“次品”。

再看美国造航母时间。例如,尼米兹级航母,平均每艘需要8年时间。其中,里根号航母算是比较快的,也用了6年时间。它于1998年开始建造,2001年下水,2003年服役。这还没算训练时间,里根号其实到2005年才开始部署。全部算下来,8年了。


日本就算造船速度比美国快一倍,技术都有了,也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然而,造出航母,还要有舰载机和护航编队才能形成战斗力。现在,日本连自己的舰载机都没有,离拥有作战能力的航母,还有很长的路要爬。

不过,日本要想在短时间内拥有航母也不是不可能。美国主子高兴的话,送他几个库存航母改装下,日本就能马上形成战斗力。这种可能性,现在看,几乎没有。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关于日本人能否在很短的日子里造出航空母舰来?甚至还有多数人认为,日本人国家没有这个能力。

岂不知日本人在二战期间是称霸亚太地区乃至半个地球!日本人的航母舰队偷袭珍珠港。甚至把美国人的海军陆战队给全歼灭掉。为此就可以看出日本国家的军工产业是多么的先进,如今虽然美国人掌管着日本人国家的命运?美国人一但对日本人放权解脱管制,那么日本人军国主义的死灰一定会复燃。

因此真心希望人们一定要正确的去看待日本,可千万不要骄傲自满。要知道我国在航母领域,可以说算是刚刚起步?我国还有太多的路要走了!事实求是的讲我国的海军航母战斗群算是才刚刚组建,还没有实质性的形成战斗力?更没有经过实战。

要知道在我们的军队里有句老话说的好!没有经过战斗的军人,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只有上过战场,经历过战争的锻炼出来的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军人。

之所以要奉劝人们,可不要对日本人给予小看了!日本人的冶炼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国家。

人们可不要因为我们能取得一些成绩就骄傲自满而目中无人了!虽然说日本人的辉煌已经过去。但是,要知道日本国家毕竟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人的工业基础是还有的?日本人的技术是依然存在的。

我国就像一位新的赛车手!而切还是刚刚买了一辆塞车。可日本人确是久经沙场的老车手了!光是开坏了的塞车就有多辆。请问,难道说你一个刚刚拿到塞车的人的技术会比老车手高吗?

要知道往往是瞧不起别人的人,都不会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的。人世间只有去多取它人大的长处!自己才能会有进步。




正在横滨矶子船厂进行改造的“加贺号”直升机母舰(DDH184),改造完成之后10~12架F35B战斗机。

现在的军迷圈当中对于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造出航母的这个话题分成了两种看法:对于工业很了解的对此都嗤之以鼻,而另外一人的观点认为:日本在二战期间都建造20多艘航母,现如今日本钢铁、重型机械、、电子工业造船工业都非常的发达,建造航母应该不是难事儿吧?这样的理解不能说是错,但问题是这样的理解是对工业的不了解和惯性思维导致。

参加中途岛海战,并且被击沉的日本“赤城号”航母,它的满载排水量为4.2万吨,载机60架,如果以它这样的标准,目前世界至少有200个以上的船坞可以建造它,甚至越南每年都能建造10艘以上,因为它的技术标准比现在最简单散装货轮标准都低,用21世纪船厂的技术水平衡量,它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所以,拿1940年代的航母说事儿或者硬性比较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现代4万吨标准的航母上啥样?图片上的法国“戴高乐号”就是最完善的4万吨等级的航母,为啥说它最完善呢?因为有核反应堆、弹射器、固定翼多用途战斗机和固定翼预警机,不论什么排水量等级的航母,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被称为完善标准的航母。

而对于现在的日本来说没有技术能力建造出来,别看也是4万吨排水量,但技术等级差了一百条大街都不止,对于现代航母本身来说核反应堆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因为核反应堆的制造标准非常的高,涉及了核安全等级也是最高,出现一丁点儿的核泄漏那么整艘航母报废是小,影响到了环境问题是大,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之后造成的环境问题,到现在也没得到将解决,几百万吨受污染的泥土和几百万吨废水都让人头痛不已,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都过去快40年了,核电站周围几百平方公里仍然是无人区,所以舰船用反应堆必须要万无一失,而日本虽然有建造第一、第二代民用核反应堆的能力,但那是美国的技术和日本没多大关系,核燃料棒也是低浓缩的,与现在全寿命军用反应堆根本没法比较!

“戴高乐号”反应堆舱内部图片,军用动力反应堆要求结构很紧凑,因为空间很有限,而且功率要求很大,要不然咋推动几万吨的航母航行?但军用动力反应堆分成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用,它们之间是不能替换了,问题是研制反应堆的费用实在是过于高昂,就连法国这种核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都承受不起,在建造“戴高乐号”的时候投机取巧,将“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的K15反应堆稍加修改就装上航母了,结果就是功率不足,导致“戴高乐号”一直达不到设计的28节最高航速…并且燃烧棒消耗极大,通常在“凯旋号”用10年,到了“戴高乐号”仅5~6年,耗费实在是太大了…目前水面舰艇核反应堆最先进的是美国,其次是俄罗斯,他们历史上都建造过多艘核动力战舰和破冰船,有非常深厚的设计与建造积累,其他国家还都处于初级水平,日本本来核技术就不是深厚,建造军用反应堆绝不是10年内可以完成的。

“戴高乐号”上的“阵风”战斗机,对于航母来说没舰载机等于无牙无爪的老虎,日本战后所有的航空工业都被解散和重组,战后的军用飞机都是美国货,即便是F2战斗机也是以F16为蓝本,独立研制战斗机能力太低了,就算是美国放松管制让日本独立研发,没有20年都研制不出来,原因就是所需的人才断层几十年了,航空工业充其量给美国打打下手,是被阉割了工业!

“出云号”直升机母舰(DDH183)已经改造完成,等着三菱重工组装完F35B,所以别看“海自”战舰溜光水滑的,这只是躯壳,里面的动力系统(用的美国LM2500燃气轮机)、武器装备、雷达/电子战…主要子系统都是美国货。

LM2500燃气轮机,“海自”大部分战舰都已它为动力,再不就是英国的“太因”燃气轮机,日立公司也能造,那只是民用机。

日本的战后工业是围绕着美国工业体系分工的,美国技术是根和干,日本只是枝和叶,结果(利润)之后美国要拿走一大半,因为美国资本战后渗透到日本大企业当中了,正是这种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主从关系,美国不可能让日本涉及到:原子能、飞机制造、精密机械…等核心产业当中,只是让日本参与外围罢了,在这样的制约下日本涉及到这些产业的人才早已经断层许久了,也没有累计的经验,以至于离开“美国拐棍,自己不能走了”,这也是美国愿意看到的…所以,日本想在短时间内建造出航母完全是妄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日本   戴高乐   航母   核反应堆   反应堆   断层   甲板   日本人   美国   战斗机   战后   直升机   中国   国家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