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年间曾国潘、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最高?

曾左李三人同为中兴名臣,同为洋务重臣,同为晚清封疆大吏, 是晚清汉臣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三人。三人一生交织纠葛无数,互相欣赏倾慕忌恨背叛倾轧,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以下简单说说三人之间的关系。


一、曾国藩与左宗棠


曾国藩一生儒雅智慧,心胸坦荡,能识人用人,不计前嫌,大局为重,不报私仇,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完美圣人,被誉为最后一位精神领袖。而左宗堂恃才傲物,自负狭隘,飞扬跋扈,虽为曾国藩提拔才青云直上,但得势之后立马自立门户, 和曾国藩翻脸处处为难使绊子。两人同为清廷的股肱之臣,龃龉多年却又惺惺相惜。


曾左二人是湖南老乡。曾比左年长一岁,科举顺利,仕途坦荡。而左怀才不遇,会试三考三败,一气之下放弃科举回乡教书。但左宗棠才干早已声名远播,地方官员也愿意结交他,两江总督陶澍请左宗棠为家庭教师,并和左宗棠结为亲家。这样左宗棠就进了政治圈。胡林翼是陶家的女婿,通过陶家,左宗棠与胡林翼结识。通过胡林翼牵线,左宗棠成为两任湖南巡抚的首席幕僚。


在此期间,咸丰二年,曾左相识。当时正是剿灭太平天国最艰辛时期,胡林翼也一直向曾国藩举荐左宗棠。咸丰四年,曾国藩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破格当知府,可是左嫌官小,不干。他说「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意思就是拿这么个破官忽悠我出来,我还不如归隐山林呢。于是此事搁置。


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形势迫在眉睫,曾国藩终于启用左宗棠,自此左宗棠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曾国藩用人不疑,一旦启用就放手让左宗棠独当一面,并把一部分湘军划归左宗棠全权支配,左宗棠遂迅速崛起。攻克杭州后,通过曾国藩举荐,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


太平天国被剿灭以后,曾左二人开始交恶。事情起因是关于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福的下落,天京攻陷后,曾国藩接部下汇报说洪天贵乱战中已死,遂转报朝廷。但这时候左宗棠却不厚道了,站出来反戈一击说洪天贵福在逃,并攻击曾国藩欺君瞒上,个人道德有问题。要知道欺君瞒上可是杀头大罪。


曾国藩一生光明磊落道德完人最重口碑声誉,最恨别人说自己诚信道德有问题。 因此两人一时争执不下。(后来证明部下汇报给曾国藩的消息是假的,曾国藩误信因此上报。但因曾国藩在此事中并无私心,朝廷也不予追究。)


后来一直到晚年,左宗棠都依然不依不饶死不认错,说因这事交恶主要错在曾国藩,自己只是小错,是他太小心眼。


自此交恶之后,两人再也没有书信往来,也基本不见面。左宗棠人前人后骂了曾国藩一辈子,隔三差五上个折子攻击一下。


以曾国藩的智慧涵养,从不计较,以大局为重,不公报私仇。左宗棠能立下平定陕甘以及晚年带棺材平定新疆两件大功,主要依靠的都是曾国藩前后大力支持。曾国藩不但把湘军松山老营送给左宗棠,还在后方尽心尽力筹集粮饷。而左宗棠的回报则是人前人后辱骂,有事没事上折子攻击。他连他自己的亲家也不放过,背后下黑手。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献上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一句自愧不如,算是为两人一生的争斗画上了一个句号。


曾国藩曾感叹「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左平定疆土的军事才干确实在曾之上。但是同为同治中兴大臣,曾国藩不管是声誉地位还是综合贡献都远超左宗棠。以左宗棠的性格,如果遇到的不是曾国藩,早就被人干掉了。左宗棠的风云一时,全赖曾国藩的赏识提拔和厚德载物不计前嫌的无私支持。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也开始盛极而衰。


二、曾国藩与李鸿章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则大不同。李鸿章是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对曾国藩敬佩有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


曾国藩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进士,所以辈分上曾国藩高李鸿章一辈。李鸿章科举以后就投到了曾国藩门下做幕僚,二人情同父子,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敲打指点下青云直上。


李鸿章为人聪明绝顶,才干超群,为给大清续命真可谓鞠躬敬萃死而后已。性格上也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门生遍布天下,不像左宗棠那样自负跋扈。但他跟老师曾国藩之间也曾有过矛盾。


1860年曾国藩把大营移到安徽祁门,李鸿章认为不妥不同意,两人心生嫌隙。接着曾国藩要弹劾李元度一事则更是火上浇油。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老部下,但他的作为让曾国藩难以容忍,决定弹劾制裁。李鸿章坚决反对,威胁说你要是弹劾李远度,那我也不干了。结果曾国藩真的弹劾了,李鸿章也真走了。


但曾李二人终归于好。后来曾国藩发现学生说的对,把大营搬了;李鸿章也发现自己离开曾国藩混不下去,又回来了,最终继承曾国藩衣钵,从曾府发达,成为晚清曾国藩之后第一名臣。


三、左宗棠和李鸿章


左宗棠和李鸿章同为曾国藩提拔发达, 后来都成为封疆大吏,并成慈禧太后倚重的洋务派,但他们之间没有师徒情分,所以他俩闹得挺凶。


左宗棠很瞧不起李鸿章,认为他不会带兵打仗,对列强太软弱。李鸿章也不喜欢左宗棠,他给左宗棠起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讽刺他一个举人功名水平太低居然做了军机大臣。


1874年末的“塞防”与“海防”之争,参与官员众多,左宗棠和李鸿章分别成为两派的领袖人物。后来清廷各安其事,塞防海防并举。左宗棠遂以65岁高龄带棺西征,而李鸿章也得以筹建北洋水军。结果是左宗棠为大清保住了新疆,而李鸿章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北洋水师却因种种客观原因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学生,在二人争斗中对左宗棠就没曾国藩那么客气了,左宗棠在与李鸿章的交锋中处处下风,没了厚德载物的曾国藩,左宗棠开始由盛转衰,惨淡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两大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分别支持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胡雪岩显然站错队,在左李二人争斗中,胡雪岩作为垫背工具惨淡收场,而盛宣怀的产业势力直到民国时期都兴盛不倒。




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清朝末年非常杰出的汉人士大夫代表人物。其中曾国藩出道最早,是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指路人。

左宗棠和曾国藩年纪相仿,可出道时间相对较晚,44岁左右才正式踏上仕途。李鸿章则是他们俩的小弟,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晚辈。

准确来说,曾国藩是左宗棠的带路人,是李鸿章的老师。所以说,无论怎么比较,曾国藩的地位是要强于这两位的。可是论他们的成就,其实还真不好说。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功盖千秋。

要论做实事,左宗棠还真的是当属第一。

早年左宗棠科考不顺,因此直接放弃了这条路,回家种地教书,成了个富家翁,小日子过得也十分自在。那么他此后的这一生,拥有哪些功绩呢?

功绩一,平定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左宗棠临危受命,成为了湖南巡抚的师爷,负担起了守城重任。这一战中,左宗棠的军事能力,终于得到了体现。太平军死活啃不下长沙,只能绕道前往南京。

从此以后,左宗棠名声大噪。曾国藩招募湘军的时候,左宗棠也前来相助,在湘军的基础上,建立了隶属于自己的楚军。此后左宗棠一生的功绩,都离不开楚军。

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先后打下了浙江、江西等地,只花了4年左右的时间,就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师爷,成为了闽浙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这是曾国藩、李鸿章都比不上的地方。

功绩二,组建福建船政。

此后左宗棠意识到洋人的海军力量太强,因此上书要求组建福建船政。他在福州筹划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只可惜后来西北叛乱和捻军起义风起云涌,导致慈禧不得不将左宗棠调往西北平叛。这才使得福建船政的后续工作,都被左宗棠转交给了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


功绩三,平定捻军起义。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以后,被调到北方打捻军,结果一连打了好几个败仗。无奈之下,慈禧只好让左宗棠和李鸿章继续来对付捻军。

当时捻军分成了西捻军和东捻军,西捻军由张宗禹带领,在陕甘地区活动。东捻军由赖文光带领,在中原地区活动。李鸿章主要对付东捻军,左宗棠则入陕对付西捻军。

左宗棠北上以后,恰逢捻军、回民、太平军余部都跑到了陕西一带闹事,可想而知左宗棠的压力有多大。

为此,左宗棠采取了缓进急战的策略,在李鸿章击败东捻军的同时,左宗棠也在将西捻军的活动范围不断合围缩小,最终将其歼灭。

功绩四,平定西北叛乱。

西北地区,除了西捻军以外,还有愈演愈烈的回民起义。左宗棠在平定西捻军以后,又花了足足5年时间,才彻底平定了西北叛乱。

这个时候左宗棠意识到,光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当地老百姓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恐惧之中,那这种起义还是会爆发。

为此左宗棠向朝廷建议,让当地的读书人可以在自己的省份单独参加乡试,而且对于抓获的叛军,只要没有恶劣行径,也全都释放回乡。

功绩五,收复新疆。

这是左宗棠干过最伟大的事情,当时中亚军阀阿古柏,趁着西北叛乱的乱局,在英国的支持下,带着50多个人就敢来新疆创业,还煞有介事地建立了一个洪福汗国。沙俄也趁机霸占了伊犁。

左宗棠曾经在林则徐那儿听说过新疆美丽富饶,他不希望中国丢掉这一块宝地,因此上书慈禧,要求带兵收复新疆。

可李鸿章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财政的钱,应该用来组建海军,西域那边地处偏远,没什么价值。好在最后慈禧还是批准了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年近七旬,让人抬着棺材踏上了收复新疆之路,期间他的老婆和儿子先后病逝,他都没能回家看一眼。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疆这块宝地,最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二、曾国藩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

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或者内圣外王,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大儒,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实干家。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的时候,清廷压根就没有解决办法。咸丰皇帝甚至下旨,谁能搞定太平军,直接封王。

好家伙,清朝在平定三藩之后,可没有再封过什么异姓王了。由此可见咸丰是真的着急了。这个时候曾国藩站了出来,他以一个文臣的身份,主动回到老家湖南,开始训练乡勇。

正是曾国藩所训练的湘军,成为了太平军的克星。最终也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兵杀入了南京,灭掉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不仅是挽救了清廷,也顺利将汉人士大夫集团,推向了权力核心位置。可以说,那时候的江南地区,基本都被湘军旧部所掌控,他们完全可以和清廷分庭抗礼了。这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基础。汉人士大夫集团不崛起,辛亥革命是搞不成的。


当然了,曾国藩这一生,也只有这么一项巨大的功绩。此后他北上剿捻、办理天津教案,都非常不顺,差点受到万人唾弃。

除此之外,曾国藩很注重个人的修炼,他的修身十三条,至今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曾国藩在现代最出名的,还得算是他的《曾国藩家书》。本来只是曾国藩写给家里人的一些信,不过后人发现这里面隐藏着非常多的教育意义,因此就拿出来供世人参考了。

说实话,这里面讲的大道理,我估计曾国藩本人都办不到。那么为啥曾国藩还如此严格要求家里人呢?其实很简单,道理都摆在那里,你愿意信哪个就信哪个好了。反正懂太多道理,也未必能过好这一生。


三、李鸿章,毁誉参半。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跑回老家组建了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感觉太平天国存在的意义,就是给这3个人刷经验用的。此后李鸿章也被调到北方负责平定捻军起义,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这个时候为止,李鸿章还能和左宗棠并驾齐驱。可后面的事情就完全走样了,李鸿章开始积极筹备北洋水师,并且将北洋水师当成了自己此后的政治资本。

不过很可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李鸿章半生的努力毁于一旦。

自此,李鸿章踏上了背锅侠之路,开始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也是李鸿章被后人骂成卖国贼的重要原因。至于签订条约背后有没有拿回扣,这事儿就众说纷纭了。


总结:个人觉得左宗棠对华夏的贡献更大,历史地位更高。

即使3个人都有很大贡献,那也是左宗棠的贡献最大,因为他不仅组建了福建船政,开启了中国制造新式船只的历史,而且还收复了新疆,保住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功盖千秋了。

至于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更多是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贡献。其中李鸿章后期的行为,无疑是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了一层灰。




左宗棠 收复新疆 平定回乱 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三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都很高。

但是需要个排名的话,

在清末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这从谥号就看的出来,曾国藩是文正,李鸿章是文忠,左宗棠是文襄。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就变成: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

因为思想变了。

在古代,农民起义才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危害,其次是边疆问题,再其次是西方列强入侵问题。

而在现代,首要的问题却是与西方欧美之间的关系问题。

曾国藩大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在古代肯定受到吹捧的,但是现代的名声肯定差,他之所以现代的名气那么大,最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书,他的做官能力,他的做人能力非常强。

左宗棠最大的贡献在于平定新疆,这是千古功业,因为在近代世界,边疆划分问题的主导权在西方列强,而不是中国,所以乾隆皇帝所做的征服西域和汉朝皇帝、唐朝皇帝征服西域是一个概念,得不到西方列强承认的,只有左宗棠平定新疆才真正被西方列强承认,中国真正拥有新疆的管理权就是在左宗棠平定新疆以后。

李鸿章最大的贡献在于中国近代化运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运动主要推动者之一,中国近代工业第一绝大多数都是李鸿章倡导的,但是李鸿章缺点也很明显,特别爱财。

从做事的角度来评价: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

在思想开放的角度来评价: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在做人做学问的角度来评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总体评价:

为国家开疆拓土、为国家工业作出重大贡献怎么都比镇压农民起义,镇压内乱来的强。

所以从国家角度来评价: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

但是论做官做的最大,做的最好,做的最没用后虑之忧的是曾国藩,从古至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家庭远比国家重要。

所以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来评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论安邦定国,稳定摇摇欲坠的清朝朝廷,首推曾国藩。

论守土保疆,有战略眼光和民族气节,坚决镇压民族分裂分子,首推左宗棠。

论卖国求荣,以国土求和平,配合洋人加速清朝衰退速度,本世纪最大的卖国贼就是李鸿章啊。决策九七收回香港的邓公就对英国铁娘子说了,我们不做李鸿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咸丰   北洋   捻军   湘军   清廷   水师   列强   新疆   功绩   清末   朝廷   清朝   中国   年间   地位   贡献   财经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