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左右的人了,敢不敢晒晒你的经济状况?

36岁,坐标上海,花光所有积蓄买了一套内环老破小,市值700万。一辆宝马X3代步。目前和朋友合伙搞了一家外贸公司,一年税后收入100万左右。

我07年来上海打拼,赶上了高速发展的房价,那时候中环内的新房子大约8000/平,看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心想这么贵的房子谁买得起?

事实上,我错了!你,买不起,真的有人买得起,还很多。

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世界500强保险公司做内勤。那个时候保险已经不怎么好做了,虽然我不是业务员但是看到我们单位的业务员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的一个接一个打电话约客户,感觉他们特别特别的忙。我呢,就做些文案工作,收集一些客户信息,反馈一些客户意见,然后交给后勤部门处理。每月工资3000,工作也还行,不是特别忙,就这么每天稀里糊涂地打卡上班打卡下班。

做了大概有两年,一个机缘巧合,认识一个老乡土老板在招人,他们是一家做国际贸易的初创公司,可能我大学读的英语还有点底子,加上人比较勤快比较有亲和力,就被老板相中了让我跟他干外贸,卖手套围巾帽子这些服饰去欧洲和美国市场。

工资开我2600,但是做好了有提成。我心想,外贸能跟老外打交道,还有机会出国开开眼界,反正那时候干保险这一行也没啥大出息,每月拿着那点死工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寻思着换一条赛道试一试。

干过外贸的人都知道,外贸是条不归路。真的干上了,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有点英语基础,可真到了要我写邮件给客户时,又不知道该写啥了。刚开始的时候,老板也不要我开发新客户,就给我两个老客户维护维护。好在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学习和专研,我就专门去书城买了本外贸实战宝典拿回来看,每天下班回家没事就躺在床上翻翻书,学习人家是怎么和老外发邮件的,从格式到内容,从语气到措辞,我都一点一点的学习起来,然后第二天到公司就这样照着写,慢慢地我有了点心得,胆子也变得大了,差不多三个月我就能自如地和老外邮件沟通了。

跨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我。产品,我就是一张白纸。那个时候,和我们公司合作的几个工厂都在江浙一带,一开始老板带着我跟他跑工厂,看面料,进车间,做样板,谈价格,感觉那个时候每天都是新鲜的一天,都有很多东西等着我去摸索和学习。后来,为了让我能够自己独当一面,老板还补贴我一半的钱学会了开车。这下子,我就可以不用老板陪同,自己开车去工厂接洽业务了。

渐渐地,我有点入门了。知道了纱线分经线和纬线,知道了怎么比对潘通色卡,知道了吸汗布也有高低档之分。。。然后,我就学着老板的样子,可以和工厂的车间主任打成一片;可以直接拿着客户寄来的样品到样品间找老师傅插队打样品;可以为了一毛钱和销售经理墨迹一个下午。。。我在干活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着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课堂上没有教过我的东西,我需要把这些变成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增长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深信,作为底层劳动人民,持续努力,就会有回报。

的确,老板也把我的进步看在眼里,慢慢地,他把更重要的客户交给我负责,让我跟单,甚至让我直接报价,和客户商谈价格,落实订单。我向外求索的性格,让我始终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毕竟这样的学习和学校的学习不一样,它能实实在在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回报。记得第一年过年前,老板把我叫进办公室,关上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包包,足足三万元。老板说,这是给我的年终奖!

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地捂着我的包,生怕丢了。望着车窗外一排排高楼林立,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魔鬼念头:总有一天,我也要在上海买套房。

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老板对我很好,接下来的日子,他带上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参加广交会,还一起去德国参展。在这些展会上,我也努力表现自己,帮老板拉生意。当时的我一心想着怎么能够吸引住客户匆匆一瞥的目光,留住客户匆匆忙忙的脚步。我直接站在了道路中央,只要看到有白皮肤老外走过,我就会递上我们家的产品,让他/她观赏一下触摸一下,吸引他驻足停留片刻,给我一个介绍的机会。我彻底把自己当成了销售,就像当年在保险公司我的那些同事们,要什么面子,都豁出去了,就为了拉一个新客户回来。

第一年的广交会,我就帮公司带回来4个新的客户。广交会结束,回到公司,老板还当着全公司的面夸我,让大家向我学习,多接客户多开单。那时的我比老板还开心,我觉得自己就是个销售天才。

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在不断地成长,渐渐地成为了我们部门不可或缺的骨干。有难啃的骨头,难搞的单子,难弄的新款,一般都让我带头顶上。话说,刀越磨越光,皮越蹭越亮,我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项目中,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整整7年,7年里我把自己蜕变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外贸业务从业者,我也开始带自己的团队,也渐渐有了自己的人脉和源头工厂的一些朋友。和我做业务他们也比较放心,因为我一般不会把事情搞砸,并且带着互利的心态去和他们合作。

再后来,我和某个工厂的品管形成了新的联盟,我们打算自己拉队伍干。我负责外贸接单,他负责品控这块。我觉得打工到最后还是要为自己做一份事业,哪怕再艰难,也要去尝试一次,体验一把创业的辛酸苦辣,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学校教我们的是课本的知识;工作教我们的是实践的本领;而真正能让我们脱胎换骨的是创业的历练。

就这样,我一点一点地把之前积累的东西再次搬出来,这次不是为了老板打工了,而是为了自己打工,个中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我会和美国客户在深夜十二点开电话会议;我会在凌晨四点飞驰在高速路上就为了赶在工厂上班前冲进样品间;我会顶着38度的高温在堆场仓库里更换贴错的标签;我会为了一两毛的利润和开着玛莎拉蒂的太子爷讨价还价。。。我能做的就是持续努力下去,因为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要在这个大城市里立足。

16年我终于买了房,那是我用尽所有积蓄换来的第一套大城市的房子。虽然是套二手房,虽然在他们眼里就是个老破小,但是我知道这是我努力多年的成果,来之不易的成果。

现在,我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轨,欧洲最近的能源危机也帮了我不少,手套围巾比往年都更畅销了。但是,做外贸这么多年我知道,一年有一年的形势,一年有一年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你要永远向前。

今天一口气写那么多,不是为了炫耀什么(确实也没啥可炫耀的,就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只是想对自己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人生本无常,命运多坎坷,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坐标,我相信,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活得很精彩。




39岁,坐标成都,成都5套房,北京3套房,上海3套房,广州3套房,深圳3套房。手上现金1个亿左右……再给我来两瓶啤酒一盘花生米,我还可以编




坐标成都,体制内浑水摸鱼,年入到手28W左右(含公积金)

06年开始不断折腾房子,赶上08,15两个点,吃了房地产的红利

现天新叠拼一套市值800W,主城小户型一套商铺一套市值200W➕,剩余房贷200W

无存款无理财无基金股票

GLC代步

一妻一儿一女




这个岁数,没什么敢不敢的,只有愿不愿的。

都这个岁数了,谁还会去晒经济状况?!自己活成什么样子,想要活成什么样子,都很清楚了,不用再去和其他人比较了。




我32岁,坐标武汉,开文化传媒公司,创业2年时间,总共赚了300万,现在月入18-20万元,预计年底赚200万,我目前正在筹划方案,争取让公司业务达到500万,我觉得选择事业的方向很重要,在没有人脉和资金的时候,要学会选择门槛低、投资小、回报大的事去做,才会有收获,我可以分享一下:

在2020年创业之初,我是一名普通的软件开发程序员,年薪16-18万元,相较于打螺丝和搬砖的朋友来说,这笔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但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我来说,这点钱根本不够用,因为我要还高额的房贷、车贷、要抚育小孩,要养老婆,要赡父母,要支出全家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况且,我16万的年薪,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之后,到手也就12万的样子,但扣除各项必备开支之后,裤兜里几乎就没啥钱了,说实话,这样的打工生活,这样的生活压力,让我非常的失落和绝望,根本就看不到美好的憧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看不到翻身的机会,因此,我也就萌生了跳槽或者改行的想法。

但是,对于我这种非常普通的程序员来说,跳槽又谈何容易,在现实多变的社会中,比我聪明的人,比我优秀的人,比我学历高的人,比我能力出众的人太多了,我当时在想,就算我侥幸去了一家新公司,勉强立足于他们的工作环境,每月的薪资待遇顶多也就20000元,对我而言根本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同时也想过,如果我中途再去改行,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会让我更加彷徨,更加迷茫,更加卑微,因为我在公司里面做了六七年的程序员,平常除了会写一些代码,其他的啥也不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比白纸还要赶紧,何况当时我已经30岁了,说句交心的话,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的焦虑和烦躁。

其实,家里人也给过我建议,让我去开一家烧烤店,可是开店的成本并不小,房子招租最低要签一年的合同,而且还是押一付三的那一种,另外还要搞装修、购设备、买食材、请人工等等,整体算下来,也要整整20多万的投入。

更何况,当时的市场行情并不是很乐观,疫情也频繁延伸,如果我轻易地投入进去,一定会赚不到钱,肯定是血本无归,甚至是,亏的连裤衩都不剩,还要背负高额的外债,到时候我就会更焦虑了,所以开店的念头,我彻底打消了。

男人真难,特别是像我这种没有背景和人脉的人来说,想要翻身确实不易,我想大多数男人都有面临过这种窘境,不知道如何去选择方向吧!反正,我当时的心情是特别的无奈、焦作和急躁。

毕竟根据当时我的自身情况,以及当时的形势,跳槽和改行都是行不通的,而且盲目地开店,还有可能会负缠身,所以,我每天都是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坟一样,如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奔波在两点一线的牢笼,琐碎着生活的一地鸡毛。

虽然生活很现实,也很写实,但我并没有就此屈服,也没有摆烂放弃,相对的,对我个人而言这是必经的人生之路,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对我的家庭而言,这是责任和担当,更是一个男人的尊严,于是,我继续在程序员的岗位留守耕耘,选择在业余的时间,以做副业的形式来创业。

我做的第一个副业,是手机App拉新业务,只要有新用户成功注册我分享的App业务,我就可以获得20元的佣金,在当时来说,利润还是非常高的,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我就沉下心来,一心一意的开启了征程。

我给自己规划了一下,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我利用网络贴吧和社交软件这两种方式操作,主要是发软文和打广告,仅仅4天时间,我就获得了12万元的佣金,但是,到了第5天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的商业模式被窃取,导致乱象频生,开始产生严重的内卷,所以就选择了退出,开始寻找其它的热点副业。

我接着开始在互联网上摸索和挖掘,仅2天时间,我就发现了影视搬运这个项目,当时它的市场管控机制不严,对作品质量也没有要求,只需要剪辑搬运别人的爆款视频,上传发布之后,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赚钱。

我为了加大视频的产量,在自媒体平台注册了10几套账号,每个账号每天剪辑搬运十条视频作品,然后这些自媒体平台全网上传发布,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差不多半年时间,我就赚了52万元。

可是,到了后面,影视搬运的版权越来越正规化,同时,我也收到了很多投诉的信息,主要是针对版权纠纷这块的,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我觉得这样持续的做下去,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注销了所有账号,并选择了退出。

我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软件开发的专业知识,从刚开始的尝试,到中途向大V们的学习请教,在到后面的创新摸索,慢慢的,找我做软件开发的朋友越来越多,我清楚的记得,最高的时候,我一个月就挣了34万,一年下来,除去所有的开支,我净赚了175万元。

在2020年年底,我还清了60多万的房贷,给父母在乡下花30万买了一套小区房,给自己购置了一辆奥迪Q5L的代步车,同时,生活开始走向正轨,后面,在几经权衡之下,我辞退了程序员的工作,创立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

目前,我的文化传媒公司主营三大核心业务,一是通过自媒体平台承接软件外包项目,二是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创作作品赚取收益,三是为各大企业做代理运营、项目孵化、执行顾问等等。

也许会有很多朋友觉得做自媒体很难,觉得赚不到什么钱,可以直白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在一些平台上创作自己的作品,一个月赚3000左右的生活费问题不大,但是,你要想做大自己的品牌,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后台项目,并利用自媒体这个平台,去免费的宣传自己,包装自己,有真材实料才行,像我的后台项目就是软件外包服务和项目孵化。

我文化传媒公司创作的作品收益,相较于其它的副业项目,收益还是很不错的,我主要是在互联网平台,做短视频、音频、文章、图文、问答、小程序推广、网课资源代理等产品,一个月的收益也有3--4万。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企业出现了倾斜和倒退的迹象,有一些朋友找到我,咨询一些公司通过自媒体平台促进有效发展的方向,打造自己的产品特色、商品增大业务量等等情况,在我的指导下,可以说很多企业通过我分享的运作方式,基本上都开始走向正轨,年收益也有了大幅度的上增。

2年时间的奋斗,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有过失落,有过惆怅,有过焦虑,有过颓废,也有过逃避,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觉得生活从来都不会亏待一个有认知,有思想,有拼搏精神的人,只要你选好方向,并持之以恒的去奋斗,就会有好的收获。

我觉得无论多大年纪的人,晒收益并不是最高明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过彷徨,有过拼搏,有过追求,只是在奋进的路上迷路了,我之所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就是希望大家找到方向,去拼搏自己的无悔人生,去赚到更多的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人脉   副业   经济状况   套房   坐标   程序员   收益   工厂   老板   外贸   客户   业务   项目   媒体   财经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