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有什么讲究吗?

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这不仅仅是农村的风俗,应该是全国不分城乡都是如此操作。

红事,我们这里就是指儿子结婚或者女儿出嫁,白事就是指某人家中有人去世。红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事,白事就是大家所说的丧事。

我们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的,如果是自己家的儿子结婚或女儿出嫁,那就要以父母的名义给亲戚朋友发请贴,在请贴上说明所请为何事,同时要标明婚礼举办的时间和地点,请贴要亲自送到亲戚朋友家中,这样才显得有礼有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这种形式有所简化,很多时候就是采用电话通知的方式,而且也不一定全部由父母出面,结婚的年轻人也可以邀请他们自己的好朋友。

至于家中有人去世,就是白事了。白事是不需要请的,只是那些离得比较远的亲戚需要把消息送到。以前电话还不普及的时候,都是委托亲戚之前互相转靠,现在则更多是以电话方式把信息送达,当在也有一部分人是通过微信群传达此类消息的。但不管是用什么方式,都不是请人,只是传达消息而已。

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做法。


为什么红事不请不到?

中国社会就是个传统的人情社会,在人际交往中有非常多的规矩和讲究。哪怕平时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平时走动联系也很频繁的亲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家中有事,不对他们发出邀请的话,人家也是不会轻易上门的。这里指的主要就是儿女结婚的喜事。

一、不论是儿子结婚或是女儿出嫁,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大喜之事。所以办喜事就是要图个喜庆,图个吉利。但是在平常的交往中,不管是亲戚也好,朋友也罢,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与自家不太对付,所以在儿女结婚这样的大喜事时,主人家不想看到他们,自然就不会请他们。如果你没有接到人家的邀请,自己贸然前去,肯定不会有好脸色看,这样大家都很尴尬。所以喜事不请不到。

二、办红喜肯定就会提前准备酒席,主人家会根据所请客人数量提前进行准备。通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多的富余。如果没有接到邀请就去人家参加婚宴的话,到时候说不定会弄得连坐处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可能主宾双方都不想看到。


三、传统习俗中如果是晚辈结婚,长辈们没有受到邀请是不会参加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作为长辈,如果晚辈的婚礼没有通知你,说明你在他们心目中根本不重要,或者说他们根本看不上你。这种事情该请谁为请谁,他们是早有准备的,不可能出现忘记的情况。所以如果小辈的红喜不邀请长辈的话,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的。

四、作为朋友,平时看上去关系还不错。但是如果他家有红事,而没有对你表示邀请,在这种情况之下,换作任何人也不会去出席。因为像儿女结婚这样的大喜事,在决定请哪些人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轻易漏掉该请之人的。如果你没有接到邀请,就说明主人家是不想让你或者是不愿让你出现在喜事上的。这种情况下,你生气都来不及,难道你还会去吗?

五、红喜事时通知自己的亲戚朋友,作为主人家来说,既是表示对亲戚朋友的尊重,同时也是表示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们一起分享的意思。所以对极少数你认为不合适出现的人,肯定这个时候就不会去邀请他。因为你觉得他不配分享你的幸福和喜悦,平常的时候不好向他明说,正好趁此机会向他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不失为一处好的方法。同样,那些没有收到你的邀请的人,他们自然明白你的用意,出于对你这种做法的愤怒或失望,这些人自然就不会前来。

以上就是为什么红事不请不来的主要原因。下面继续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白事不请自来?

白事就是家中有人去世,通常也称为丧事。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是不需要请人前来帮忙的。通常的操作就是将消息散发出去,邻居之中很快就会全部知道了,离得比较远的亲戚朋友就需要有人给他们送信,丧家会委托自认为可信的人去传达信息。但这不能理解为是去邀请亲戚朋友,只是将白事的消息告知他们。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要知道了某家有丧事,那么他们就会根据平日里这家人的表现、自己与这家人的往来等情况综合加以考虑,来决定自己是不是去帮忙,而不是说丧家不请自己就不去。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丧事与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喜事时邀请亲朋好友,那是让大家前来分享你的喜悦和幸福。丧事呢?你以什么理由邀请大家呢?请他们来与你一起承担痛苦和悲伤吗?也许对你的至亲来说可能还说得过去,但是对那些普通朋友或者邻居同事,他们有什么义务要分担你的痛苦呢?并且,当你因家中有丧事向别人发出邀请时,你该如何表达呢?难道你能说因家中某人去世,定于某月某日为其举行葬礼,希望届时大驾光临!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怪怪的?

二、丧事不用请可以避免将人遗漏。一般说来,家中有人去世的时候,主人家一方面是很伤心悲痛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忙于筹办和料理去世之人的后事,通常情况下精力也不会集中。如果要像红事那样采用邀请的方式遍请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一是没有这样的心情,二是由于精力不集中,肯定会出现遗漏,导致某些该请的人没有请到,因些就会得罪人。所以人们在总结了这些经验之后,大家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就是说不管哪家遇到了白事,都不用邀请任何人,只要把消息传出去,大家知道消息后就自行前来。

三、丧事不用请也可以当成对主人家为人处事的试金石。如果某家人有丧事,他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知道消息后,纷纷前来帮忙。大家共同帮主人家把所有事情料理得井井有条,不让主人家操心,也不会有人到主人家惹事。这种情况下就说明主人家在平时的为人处事是没有说的,大家都很乐意与他打交道,交朋友,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反之如果有的人家出了丧事,前往帮忙的人稀稀拉拉,甚至根本没有人去,那就说明这个人平时是非常让人讨厌的,至时说明平时他是不会去帮助别人的,所以当他家有事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人前来帮忙了。


四、丧事不用请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民风。一台丧事的操办通常需要很多人前来帮忙,尤其是在农村,一般都要给死者做法式进行超度,时间通常在5天左右。这里面不仅需要人来帮忙,而且还涉及到许多具体的工作,这些事情非常具体而繁杂,如果全部由主人家出面去请人的话,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道主家有事之后,就会自行前往,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是特长,什么事情适合自己就做什么。主人家只需要选定一个总管,有事只要找总管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自己操心。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说明本地民风淳朴,邻里团结,百姓善良。

五、主动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正如每家都会有红事一样,每家也都会遇到白事。不管是红事白事,都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或一家之力把它完成,都需要有别人的帮助。如果你的街坊邻居家中有白事的时候你不主动前去帮忙,那么,当你自己碰上这种事情的时候,大概率别人也是不会主动前来帮忙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你觉得自己此时可以上门相请,但你认为就一定能请得来别人吗?所以,当别人家有白事的时候,只要自己知道了,并且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时,一定要自行前往帮忙,这样互相帮助,以后自己家有事的时候,别人同样才会来帮你。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慢慢就形成了白事不请自到的风俗习惯。

六、死者为大的传统思想主导了人们的行动。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就有“死者为大”的说法,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去世了,那么就算是你手中现在有天大的事也要先放下来,先去把死者的后事给料理了,这样才合人之常情。再说,以前的人们大多数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地方,大家在同一个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即使和死者平时有什么过节和矛盾,随着人的去世,这一切也烟消云散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都还不能将这些放下,不去送死者最后一程的话,是要被别人说闲话的。


以上所述就是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的主要原因。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了,不要该请的不请,不该请的却请了。那样的话,轻则闹出笑话,重则会得罪人耽误事。这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传统,一定要牢记在心并且正确操作。尤其是对于别人家的白事,不要坐等人家上门来请你,知道消息后,主动上门看望,即使自己做不了什么,主人家也会感谢你的。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在农村参加红白喜事时,的确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不熟悉当地的一些习俗,还会闹出一些笑话出来,有时甚至还会惹主家生气。举个简单的例子,主家办酒席时,安排人员发请柬,上面写着来一人,结果实际去了5人,一两家人这样还好安排,如果十家八家都这样,那主家就犯愁了。因为农村酒席准备食材、桌椅等,是按照请柬数量来估算的,一般会多准备2-3桌,要是去的宾客明显超出主家的预期,那到现场也尴尬,因为弄不好没地方坐。

对于红白喜事,一些老农民在处理该问题时,是很有讲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考量,如果晚辈没有遵守,会受到批评。如果是亲戚没有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操作,也会产生一些误会,或者从中看出其他的问题。农村的关系往来,很多时候就体现在红白喜事上,人缘好的,人气会比较旺,邻里关系不好的,很多时候会显得一丝凄凉。

红事不请不到折射出微妙的人际关系

1、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在农村,家里办喜事是非常高兴的,有足够的时间宴请亲朋好友,跟自己往来比较多的,肯定会安排人员请他人前来祝贺。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长辈,晚辈结婚时没有请,那么长辈往往不会去参加,因为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家族比较大的,表面上看起来挺好,实际上里面的关系很微妙,亲戚之间一碗水没端平的,就会出现不请就不到的现象。

2、反映出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密切程度。原来我家遇到过这种现象,奶奶在世时,她娘家的亲戚我们都会正常走动,在我们看来是比较正常的事,可奶奶去世后,有什么事也向往常那样宴请对方,可对方收到请柬也不愿参加,实际上是不再往来的信号。一次可以理解,连续2-3次都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再往来了,自己再宴请的话,也只是给自己添堵。

3、农村礼尚往来讲究规矩。在我的老家,有着“看簿还情”的说法,别人来送礼多少,会在礼簿上记载下来,等要送礼给别人,会先看礼簿,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参考价。比如说别人只送礼200元,自己在回人家礼金时,就不会送500元。有来有往是农村走亲戚的基础,如果别人有时间宴请亲朋好友,却把自己给忽视了,很显然这是故意的,自己再去送礼反而容易被人家说三道四。

白事不请自来体现出一个人的度量

1、关系一般的也主动参加白事,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仁义。农村有的人家因为一些小事闹的不可开交,甚至是互相不走动,哪怕是隔着很近的邻居或者亲戚。如果因为其他问题吵架,弄的两家不和的,在另一方有白事时,自己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想法,会让人觉得惋惜,但如果自己抛开仇恨,主动去帮忙,反而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在外人看来自己的做人做事会得到提升。

2、关键时刻农村人会相对团结。农村有的人也是挺有意思的,平时身体健康时,总喜欢吵吵闹闹,如果哪天不吵闹反而觉得不习惯,这或许也是一种相处方式,在外人看来似乎不正常的。但如果哪天有一个先走了,哪怕主家不去宴请对方,另一方也会主动来帮忙做些事。一方面是有愧疚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想帮忙做点事,农村有的人平时似乎没什么来往,可一到关键时刻很团结。

3、特殊时刻更容易缓解两家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是挺微妙的,特别是老一辈农民,因为经历的事多,往往存在着一些矛盾点,有的甚至因为一些小事20-30年不说一句话。当其中一方去世时,另一方主动去参加白事的现象有很多,有的是去忏悔,也有的是想明白了,人生在世很短,没有必要斤斤计较,所以也会有和好的想法。对于白事不请自来的人,有时也是值得敬重的。

综上所述,农村红白事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含义,农民需结合当地的习俗来判断,有时也不要太计较,不然活着太累。当然,在处理农村的红白喜事时,这个过程也是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学会珍惜彼此,相信邻里关系会进一步提升。有的人斤斤计较,到头来自己什么也没得到,自己还很受气,真正的关系一定的相互的,用真心换真心。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为何农村人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有什么讲究”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在农村有很多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规矩,但是这些规矩又人人都要遵守,要不然就会被人说成不懂事,或者被孤立,以后在村里不好做人。

这些规矩多集中在红白喜事上,当然别的事也有这样的规矩,比如盖房子、找坟地这些,都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矩在发挥着作用。

就说这个红白喜事,过去的农村,红白喜事都是非常大的事,当谁家有了这样的事后,基本上全村人都在帮忙。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因为这是个相互的事,谁家都会有事,谁家都会需要别人来帮忙,所以大家都挺自觉。慢慢的,也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规矩,那就是当有了这种事时,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多好,回来后,管事的安排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不能挑拣,不能不干,不能说自己还有别的事。

因为一旦这样,管事的会记在心里,等到自己家有事时,别人也不来帮忙就糟糕了,那样会很丢人的。但同时,白事和红事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红事就是有专门人员负责通知,被通知的人才去帮忙,不被通知到就不去。而白事则不一样,当有了白事时,村里人感觉能帮上忙的都会自发而去。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黑嫂经常在村里这种事上给人家帮忙,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红事和白事的本质不同

想要弄明白为什么会有不请自来和不请不来这种区别,首先得明白这两种事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咱们先说这个红事,红事也就是喜事,包括但不限于娶媳妇、办满月。在农村,当谁家有了这种事时,是需要管事的去做个具体人事安排的。

所谓人事安排,就是可以通知谁,谁又该干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通知谁,都是通知应该来的人,也就是本家、朋友这一类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来帮忙的人都是需要随礼的,并不是白来的。

当有这种事时,主家会说出可以通知谁,管事的再去安排。这种事不能乱通知,你乱通知的话,好像跟人家要礼一样,这样不好看。

比如说之前别人结婚时,自己随过礼,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让管事的通知,通知过的人不但要随礼,而且还要帮忙干活。

但白事有本质上的不同,白事为什么会不请自到?是因为农村人普遍有送去世人一程的意思,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从小就认识,现在有的去世了,村里人都会去送包纸。

注意,这里是送包纸,不是随礼。这个送纸是个很严肃的事,如果去世人辈分大,去送纸的人还要趴在地上象征性地哭,平辈的如果没有去世人岁数大,也是需要哭的。如果是自己比去世人辈分大,则把纸放下就离开灵棚边,这个不用哭。

当送完纸后,有的人转头看见有活,自己不用人安排,自己就去干了。这就是白事不请自到,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个雪中送炭的意思,主家长辈去世,主家会六神无主,自己主动来干活,可以让主家省点心。说白了,就是一种朴素的心理,是一种互相帮忙的纯朴。

但是我们这里要弄明白,虽然也有街坊礼,可这个街坊礼也并不是随便上的,更不是全村里的人都要上这个礼,白事很多帮忙的都是不随礼的,但送纸必须要送。

这就是红事和白事帮忙的原则,也是不成规矩的规矩。

Ⅱ: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其实,这里面讲究可大了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关系到农村的人情世故、名声等等。

拿这个红事来说,别人家有事,只要自己被通知到,那是肯定要去的,你不能用任何理由来推脱,除非自己家有了塌天的大事,否则任何理由都不能拿来用。

因为这个人家既然通知,就是感觉应该通知。比如说以前自己家有事时,自己通知人家了,人家也到了。现在到了人家有事,自己却找个理由给推脱了,这不仅仅是随不随礼,还不还礼的事,还有个人的处事原则。

一旦做出这种事,那得罪的决不是办事一家的人,因为这种事帮忙的人会有很多,管事的也会操心被通知的人到齐没有,更会贴出随礼单,自己没出现,主家难受和恼怒,管事的心知肚明,别的被通知到来帮忙的人也会议论纷纷。

自己的名声会慢慢变臭的。

再来说这个白事,这个规矩更加多。当时送纸就有两道,去帮忙时说话要看场合,不能随便开玩笑,更不能说些没用的话。

最好的就是自己埋头干活,什么也不要插话,认真把安排给自己干的活给干完,不要落个滑头的名声。

另外,这种事该去帮忙就要去,因为谁家都会有这种事,别人有事自己不去帮忙,等自己家有事时,别人也不来帮忙。一旦自己家有事,却没有人来帮忙,那是会丢人的,而且是很丢人。

其实,农村也并不是没有这种事,有的人生性刁钻,别人家有事通知了他也不去,不通知更不去。等到自己家有事了,同样也没有人去,怎么办?只有去求人家管事的,让人家去找帮忙的人,帮着说好话。最后人虽然也来了,但自己的名声也臭了。

至于影响,说句严重的话,甚至能影响到自己家孩子娶媳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Ⅲ: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农村就是个互相帮忙的习惯,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老规矩,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殊,更不能懒得什么忙也不想帮。真要那样,自己会很难做人。

其实又何止是农村?城市也是同样,推而论之,人类世界就是这样。

当然了,现在的办事流程都简单了,因为大家都外出打工,平时不在家里,有了事也不能次次回来,于是一些专业帮忙的团队就出现了,比如饭店包桌酒席啥的,这就是专业帮忙团队。

可有一样,只要自己在家,该帮的忙还是要帮。如果是说得着,或者是亲近的本家,自己就算是在外面打工,只要通知到了,自己也是需要回来的。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过年期间可以说红白喜事都是比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着过年大家都有时间而办喜酒了。而农村老人过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会导致过世,这也造成过年期间是红白喜事都比较多的。不过在农村就有点“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人为啥“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有啥讲究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办喜酒的话,都喜欢多叫点人来参加,只不过很多时候由于对方没时间或者就是觉得跟你关系不太好,就算是请了都不会来的。当然更多请了就会来,只不过不会出现什么不请自来的情况。这也造成喜酒来的人都会比预计中的要少一些的。

不过白事却是相反的,都会出现一些不请自来的客人,既然来了都得让其就座吃饭的,可以说事先还真的要预计有哪些人会不请自来的。

要说为何会出现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的情况。有时候还是可以从礼金这个方面说的,要知道结婚这种情况过去就需要给份子钱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最怕的就是这种红色炸弹了,都是难躲一次就是一次的。不请当然不会去的,就算是请了也不一定去的,能够省点钱就省点吧。

如果说结婚可能还有几次的话,白事一人只有一次了,这个时候只要认识的那真的不能够省钱了,还是得去给点礼金帮帮家里人的,相信在这种白事上面,也是舍得出钱的吧。

可以说白事的话一个人一生都只有一次,农村都讲究死者为大,可以说以前有再大的矛盾,这个时候人过世了都会消了,去看看也是正常的。很多人也就是不请自来了,毕竟对于主人家来说,以前跟老人闹过矛盾的人自然不会主动去请的,只有不请自来的情况。

总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办白事的话都会有很多不请自来的人的,这点都是很正常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为什么红事不请自到,白事不请自来,这个也是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不是约定俗成,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个是中国传统习俗文化沉淀形成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因为红事是大喜事值得庆贺的事情,人生不是有四大喜事嘛,其中有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所以红事结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要操办的隆重些,亲朋好友也都想沾点喜气,讨个吉利,但是主家要去邀请别人来恭贺新禧,给自己捧场,婚礼要办得热闹排场,下个请帖别人也好准备点礼物,或者通知乡邻乡亲以此显示自己的尊重和欢迎!

白事不请自来啥讲究呢?这个在民间有这个传说,一家有事百家帮,一家有难百家哀,当有谁家办丧事,也会跟着哀伤,表达沉痛哀悼之心意,尽心尽力为主家操办后事,所以这个要主动去帮忙,再说谁家都有父母老少,当自己的父母百年之后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下葬,操办丧事也不是几个人的事情,再说人们常说孝子头不值钱,如果戴孝之人去你家磕头,请你帮忙那就不好了,因为这个不是啥好事也不是吉利的事情!


感谢大家关注每天诗文的原创问答,欢迎光临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自来   白事   讲究   红白喜事   农村   都会   主人家   丧事   管事   喜事   规矩   亲戚   主动   事情   通知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