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过旺会有哪些表现?

胃火过旺有什么表现?

“旺”代表着亢进、”火”也代表着亢进,也就是说您胃的功能太亢进了,此时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食欲亢进,当食欲亢进的时候吃的就多而且吃的太有营养了超出了自身所需要的那个程度于是就出现了化火的表现。

火性是炎上的就是往上蒸腾的,所以胃火的表现除了食欲亢进之外还会沿着我们的消化道 向上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胃火上逆而导致的嗳气吞酸。

嗳气就是咱们说的打嗝,胃里面这个火往上顶刺激到了我们的食道下端、胃的上口贲门的地方,于是出现了一种打嗝嗳气的现象。如果带着胃里边的酸性物质向上反就会出现吞酸或者叫反酸的情况,而如果这种胃气上逆进一步向上炎续就会导致我们食道出现灼热感,这是因为我们的胃中的酸性物质刺激食道黏膜而引起的刺激症,再往上就会出现口腔粘膜出现的一些热性的症状,比如口气比较重以及口腔溃疡。

当这种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缓解的时候就会从上再往下逐渐延续出现肠的问题,比如大便密结、大便黏滞或者肛门灼热感、排出不爽黏滞的现象,此时就不单单是胃火了就会变成胃火连及大肠之热。


胃火过旺又该如何处理呢?

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第一个就是别吃那么多,别让自己的胃的功能过度亢进。

那么在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过程当中可能也会出现食欲的过度亢进或者一些药物的影响也会导致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穴位的方法来去帮助缓解。

我们要选择两条经脉的穴位:

一条经脉是选择足阳明胃经来降胃火,胃经穴位当中最好的能够降胃火的穴位就是内庭。内庭穴在足二趾和足三趾之间的趾缝纹端这个位置。庭指的是口、内指的是入,也就是入口这件事如果过度亢进出现了火症,口腔之内出现了口腔溃疡、口气比较重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内庭穴来泻胃火。

另外一条经脉我们要选择胃火容易下炎下注到大肠引起大肠之火、大肠之热的大肠经穴位,我们选择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商阳穴在手食指靠近拇指这一侧的指甲根角处,用一次性的采血针点刺这个部位,挤出两三滴血来,通过商阳穴清泻的刺激可以泻大肠之热。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胃火是火热邪气积聚于胃腑部位引起的临床病证。其形成原因和临床症状相关性较大,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火亢盛出现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如外感火热入里循经入胃,饮食不节肠胃蓄积生热和情绪不畅肝火侵犯胃肠,下面我将三个方面的胃火表现总结如下:


★①外感火热邪气循经入胃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风,热,寒。湿在一定情况下易侵犯人体导致外感疾病,例如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后出现发热,周身疼痛,头痛。其发病条件与外邪强弱和人体自身正气充足与否有关。

外感风热属热性感冒,如咽痛,发热,流鼻涕色黄,口干,多数人会在一周内恢复痊愈,个别情况如风热邪气较重或正气不足时,热邪可循着皮肤血脉入脏腑里部,胃是消化器官,化生气血营养的脏腑,热邪易侵犯胃肠,造成胃火亢盛,此时,往往出现高热,便秘,口干渴异常,咽喉化脓,脉象洪大,这是因为胃热在内部熏蒸,往往热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


胃火积聚于胃肠,熏蒸津液水分,热与燥粪结滞,会出现腹痛腹胀,疼痛拒按,严重者高热神志不清,说胡话,舌苔干而黄厚。有的病人可因胃火熏蒸胆腑而出现急性黄疸,皮肤黄染的表现。

外邪入胃形成的胃火,多表现为突发性和急性的症状,经过紧急处理对证施治多可很快痊愈。

②饮食积滞引起的胃火亢盛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胃火亢盛,有慢性持续性的特点,例如饮食过多导致胃肠无法消化,饮食积滞后积蓄变热,比较常见的是小孩子吃的过多出现消化不良,很有可能就会因食积而生胃热,出现口腔异味,口臭便秘,尿黄,热在体内熏蒸出现心烦多汗等表现。


还有很多青年朋友喜欢吃过多的油腻辛辣食物,这种辛辣油腻食物属肥甘厚味,中医视山珍海味辛辣油腻为膏梁之品,《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肥甘食物易产生过多的热量和能量,如果大量频繁食用,易导致胃肠积热形成胃火,火热熏蒸易发散胃火于体表形成疔痈疮疖,毛囊炎,痤疮等。胃火亢盛胃肠津液不足,易出现口干,口臭便秘,胃的经脉巡行于牙龈,胃火亢盛常出现牙龈肿痛。

胃火旺盛的发展方向因人而异,症状表现很难完全统一,病因与症状有关联,就要高度重视,胃火因饮食导致要注意少食多餐,饮食清淡,青菜水果与高热量食品要搭配好,少吃辛辣少喝酒。

③情绪不畅肝火侵犯脾胃

《内经》说“怒伤肝”,大怒生气后肝气暴涨,肝气过剩后产生了多余的气就转变为火,所以生气后常口苦口干,两肋胀痛,同时,肝火可侵犯脾胃,造成肝胃具热,这是因为脏腑相关,互相滋生牵制。

肝胃火盛常出现在情绪不畅后,表现为两肋胀痛,胃部灼热,大便秘结,反酸烧心,随情绪波动加重,舌淡苔黄,脉弦数,本证常反复发作,表现可轻可重。


总结

胃火旺盛因病因方面的不同,可总结出以上三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例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中枢神经和皮肤粘膜感染性疾病等。外感入胃属急症,一般来讲不太常见,需要严格的中医辨证治疗,饮食和情绪不畅导致的胃火旺盛生活中比较常见,症状时轻时重,与饮食和心情相关,有明显的诱发加重的特点,总之,一旦胃火发生就要多喝水,少吃辛辣油腻,注意情绪平稳,保持心情舒畅。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胃火、肺火、心火、肝火、火火火,好多火,具体是什么火,可能朋友们分不清楚,关于胃火过旺浅谈如下。

一、先谈一下历代医家对胃火的认识:

《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热炽盛,渴不欲饮,牙龈烂掉,或牙宣流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

《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热牙疼,颐肿,清胃散”。

以上文献,足以看出胃火过旺的表现,以及方药的治疗,历代先贤对胃火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与治疗方法。

二、再谈一下什么是胃火?

胃火是指:火热壅滞于胃,胃失和降,以胃脘灼痛,消谷善饥,热欲凉饮,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也叫胃热证,是最常见的上火症状。

三、胃火的病因病机:

1、饮食:嗜食辛辣,辛辣之品入胃,火热内生,形成胃火。

2、情志化火:平素生气或者生活与工作压力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横犯脾胃,胃气壅塞,气郁化火,形成胃火。

四、重点的内容来了,谈一下胃火的具体表现:

1、口:口臭、口干咽燥,牙龈肿痛溃烂,牙龈出血。

  • 症状分析:是胃火上炎于口,灼烧牙龈,故牙龈肿痛溃烂,胃火上炎,牙龈血溢脉外,故牙龈出血;胃火腐熟水谷,水谷之气上随胃火上炎溢于口,故口臭;胃火灼伤口内阴液,故口燥咽干。


2、胃: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消谷善饥。

  • 症状分析:胃火灼热于胃,故胃内灼热;胃火灼伤胃阴液,故渴,胃内热,喜凉饮感觉舒服;胃火旺盛,腐熟水谷增快,也就是消化快,容易饥饿。

3、小便:小便短黄。

  • 症状分析:胃火灼伤阴液,体内阴液减少,故小便少。黄主热,胃火下移小肠,故小便黄。

4、大便:大便干。

  • 症状分析:胃火旺盛,灼伤体内阴液,胃火又下移大肠,大肠津液亏少,故大便干结。

5、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 症状分析:舌红主热证,脉滑数主热证。胃热就是实热证。


五、再谈一下胃火的治疗:

  • 辨证:胃火
  • 治则:清胃降火
  • 方药: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 中成药: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片)、三黄片、栀子金花丸、一清颗粒、胃热清胶囊、牛黄清胃丸、养阴口香合剂、清胃丸、唇齿清胃丸。


六、胃火的养生注意事项:

1、饮食:少吃辛辣之品,少饮酒,以免火热内生,胃火旺盛。

2、情志:少生气,保持好心情,以免肝郁横逆犯胃,气机阻滞,郁久化火,形成胃火。

3、积极治疗:胃火若及时治疗,多能很快好转。以免引起牙龈肿痛,溃烂,胃内灼热,口臭、大便干结等。

4、中药茶:栀子麦冬茶,栀子、麦冬各适量泡茶饮,或水煎代茶饮。

以上为朋友们浅谈胃火过旺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方药治疗,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胃火过旺也称作胃热炽盛,胃热炽盛的人会出现胃脘灼痛,大便热结、热臭,恶心,呕吐,口吐酸水,口渴,喜冷饮冷食,牙龈肿痛溃烂,口臭,饭量大增,时时有饥饿感。

胃以下降为顺,胃热上逆,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的经络绕牙龈,胃热上熏,牙龈会肿痛溃烂;胃失和降,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所以出现腹痛便秘;胃火炽盛消谷灼津,所以饭量大增,口渴,喜冷食。

肥则令人内热。经常胃火的人要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吃或不吃肥腻的、油炸的食物。

清胃散是清胃降火的常用方剂,主治胃有积热,牙龈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恶热等。若加石膏清胃的功能更强,便秘可加大黄。




“最近脸上常常长痘,并且早上起来以后感觉自己有口苦和口干的不适,很难受”“我看你现在应该是有胃火旺盛的问题,快吃一点泻火的东西吧!”

陈女士最近身体不适并和闺蜜吐槽,闺蜜立马给出了“胃火旺盛”的解答,那么这个“胃火旺盛”究竟有什么特殊的症状表现?所谓“泻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药材或者蔬菜呢?

饮食不当或者作息不规律都有可能让胃部“着火”,增加胃部负担的同时还会提高胃疾发病率,因此大家需要正确的明辨“胃火旺盛”的症状并及时的给胃部泻火。那么具体的症状有哪些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胃部灼痛

热邪之气壅滞会导致胃气流通不畅,因为不通而有灼热疼痛的不适,同时会削弱胃部消化吸收能力。另外胃火旺盛会损伤胃部津液,患者主述有口干舌燥以及便秘的问题。

二、舌苔厚腻,口臭严重

胃火旺盛会导致胃部浊气增多且上冲,患者的舌苔发白且又厚又腻,同时还会有口气异味严重的问题,一般早上起床后口臭口干的症状会更为严重。

三、嘴角反复长痘痘

胃火旺盛导致毒素积蓄在胃部,如果不能及时降胃火和清除体内毒素,胃火就会上升到脸部并使嘴巴四周经常反复长痘。

四、生疮牙痛

进食辛辣上火食物会使胃火旺盛并容易殃及口腔牙齿,火气灼伤牙齿和牙龈会引发牙龈肿痛的不适,甚至会频繁出现化脓或口腔溃疡症状。

五、吃得快也饿得快

胃部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胃火旺盛容易扰乱胃肠功能并引发消化功能亢进的问题,其表现多为容易饥饿且常常需要不断的进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外感   方药   肿痛   胃部   牙龈   穴位   大肠   辛辣   胃肠   大便   旺盛   口臭   口干   症状   饮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