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很低吗?影响因素有哪些?

执业医师很好考,虽然通过率不足20%,但是你要看看都哪些人过不去。北京市通过率最高,75%以上。因为北京正规大学毕业生多。这些年来,我遇到过的一表医学院毕业生,没一个过不去的。我遇到的很多医疗行业的人,好多让我害怕。我遇到过自考医生,中专医生,护士想转医生的,甚至于连高中都没有上过,靠买证想混迹于这个行业的人。我当执业医师考官的时候,遇到的很多考生就是卫生学校毕业,回答问题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对问题理解不够都是死记硬背来考试的。我想说的是医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是能决定一个人生死的行业。总不能比大学公共英语6级考试标准还低吧?执业医师考试,不过是入门标准而已,大部分临床知识,是需要工作岗位自学的,一个学习能力不足的人,进了这个行业,怎么继续学习啊……国家需要的不是从业者,需要的是真的能解决问题的医生,需要的是学者专家。不是知识水平和护士差不多的混子。这个考试真的难吗?按全世界标准来看,还远远不够吧?都什么样的人考不过去,大家没注意过吗?




我通过了中医执业中医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大。

执业医师通过率低,我们开分析一下执业医师考试主要是怎么考的,分为什么内容,执业医师考试一般来说,以中医为例,考的内容主要是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内外妇儿,还有西医的一些知识,执业医师考试主要是因为考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也比较多,需要长时间的去准备,相当于本科五年所学的知识在两天内都考完,这个工作量相对来说确实不小,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执业医师考试都是工作一年后才可以报名考试,本身医学工作就比较繁琐,所以可以用来准备考试的时间就比较少,所以通过率低也是一个因素。一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网上售卖的资料为例,就知道内容有多少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执业医师是分站式考试的,首先得先通过技能考试才能进入理论考试,技能考试这个也会让许多同学失分,通不过不了,所以这也是一大问题所在

但是只要用心准备一般都能通过的,就是需要时间准备。




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率很低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逐年下降,2020 年报考人数进一步减少,比 2017 年减少了近 22 万的考生。基于疫情影响,考试推迟以及增加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原定参加考试的考生,选择弃考。而通过率,技能考试通过率普遍高些,达70%左右,对于笔试考试,往年通过率都是在18%~22%之间,这种通过率相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偏低,为什么呢?


  多重因素影响通过率

除了医生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对医考的通过率有影响。


01、官方教材、考试科目改变

2021年临床、口腔等执业医师考试法规大纲和官方教材已经正式公布了,大纲还是沿用去年的版本,修订了极少的知识点,而教材变动在10%以上,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变化。

例如:肝性脑病分期:4变5;急性胰腺炎分型:2变4,这些变化将会在2020年考试中全面体现!

以中医执业考试为例,新版大纲增加了四门中医经典科目,每门经典各选30条条文。


02、考试基地建设

从2020年开始,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考试将更加标准、规范。


03、技能考试的变化

2019年以前实践技能考试答题部分采用的是纸笔答题的模式,2019年起各个考区开始实施机考模式,例如临床考试采用机考的模式(其中第二考站实施的是扫码抽题的模式),这也为考生的备考增加了难度。

  


技能考试趋向:信息化、规范化、严格化、标准化

1、考试内容、考试设计更规范;

2、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考试效率;

3、标准化病人技术;

4、模拟虚拟技术。


可以看出,技能通过率还是比较稳的。虽然技能成绩保留两年有效,但也有很多考生反馈,技能考试的难度并不低,甚至有持续增强的趋势。所以考生一定要把基本功打扎实。


04、笔试采用机考

2020年以下专业综合笔试部分采用机考的形式: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军事医学加试、院前急救岗位和儿科专业加试。

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中医专业、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中医专业、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今后除了少数民族医考采用笔试外,其他专业医师综合考试将会全部采用机考!

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现全国采用机考,同时不支持跨题型回看,考生无法修改选项,这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然而不变的是,消化、女性、儿科、呼吸、心血管等专业科目的重要地位,只是难度在不断攀升。

另外,根据各大机构的统计,笔试通过率常年在 20%~30% 左右,总体来说,这个通过率在全国的各类考试中,是属于比较低的水平。


05、考试时间的缩短

综合笔试考试由2019年以前纸笔作答,到2019年纸笔作答加机考,到2020年全面实施机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5小时缩短为2小时,考试无纸笔作图和计算。


06、考题越来越接近临床

无论是一试还是二试,考生反应考题更加接近临床,不仅要背会知识点,还有理解贯通,知识点不在集中于哪个科或第几单元,而是考试全程都是穿插覆盖,只有对深入理解,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简单的说不再考察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考察,机考的科目把试题打乱随机出题,对于学员来说做题思路会比较乱,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07、学校、医学都将医师过关率纳入考核

2019年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医疗机构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纳入考核指标,医考的重要性尤为彰显。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将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资格考试通过情况及时反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08、医师分阶段考试

自2016年起,医师分阶段考试开始进行试点。分阶段考试,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执医考试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考试:

①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

②分为实践技能与综合机试两个模块,其中实践技能分为职业素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

③中医试点院校已由最初的8所扩大到如今的30所。

第二阶段考试:

①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时进行;

②目前由各试点学校自行决定,考试方式与考察内容五花八门,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想必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③试点院校虽然目前只有5所,但会陆续增加。

随着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及考试体系搭建的进一步完善,推广至全国指日可待。



2021年医师技能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了,同学们都备考了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样的备考需求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找老师解答哦


我是王派老师,专注您的拿证问题哦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的执业医师通过率只有20%-25%,但是,低是有原因的 ! 现在考试不像以前,更注重临床思维和知识的活学活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肯定是不行的,光会做题和考试也不是国家培养卫生人才的目的,再一个医师考试所覆盖的知识面广,不光哪一科,基础医学内外妇儿各个系统相关疾病都要掌握,另外考生教育层次不同,水平参差不奇,三甲的乡镇的都有,大部分上班非常忙没有时间精力去复习也是一大原因。话说回来,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难一点要求高一点,加强了医师队伍建设。

那么怎么备考呢?

1、花一定的时间先把所有内容通读一遍,掌握教材的广度,即每一门学科所讲述学习的内容。

2、下载年度考试大纲,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哪些属于重点考点,那些属于了解的知识。

3、教材里重点的内容一定要理解通、吃透,不懂得不理解的要做好笔记,下次重点复习。

4、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历来变化不大,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者思路,掌握解题模式。

在这里,给备考的同学推荐一款学习软件--上学吧执业医师APP,里面包含各类执业医师知识,可在线练习历年真题和全真模拟,而且还能一键找答案,非常适合备考!




执业医师考大纲:大部分、基础知识的、了解。具体讲就是:60分合格,临床常用基础知识点,五选一的单选题。有人试过:600题,略有医学常识的人瞎选的情况下,150--200分。曾经学过的人,不复习、200~300分。略略复习300~380。基本上360分稳过。努点力400分以上。狠人450以上。500以上的神人未见过……

还有一种叫浪人:函授大专的学历,07年438过中西;08年423过口腔;09年过执药(6%),这人还不是从医的。

认真点学习三四个月,考过并不难,国家只是设了分数线,没有设过关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知识点   笔试   资格考试   资格证   医师   试点   考生   中医   因素   技能   类别   国家   知识   内容   考试   财经   行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