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饭量到了南方吃饭都闹过哪些笑话?

河北人去福建厦门。

前两年的时候,厦门那边刚好有个项目,而且我跟那边的老板商量好了,到时候我直接去,老板说了他请客,其实这种请客的文化哪里都有,大老远的跑过来,不请我吃顿饭都说不过去。

在请客的时候我们到了一个酒楼,那个酒楼特别精致,即便到现在我都有点经验,倒不是说瞧不起北方的饭馆,北方的饭馆我从小吃到大,尤其这些小县城里面没什么特色的。

但是量大管饱而且实惠,你花10块钱都能把自己给吃撑了,可到了南方之后,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饭店吃饭吃的就是消费,吃的就是心惊肉跳。

当时老板说想吃什么自己直接点,点完之后咱们等着上菜,因为是扫码点餐,所以我也没跟老板客气,那个饭店里面的人流量非常的多。

我在那坐着最起码得等20分钟才能够把我的饭菜做好,而且那个饭店非常有特色,属于现场制作,下了单子之后人家才给你制作,这样显得有格调,都这么说,那咱们也就这么认为吧。

当时我下了个订单,要了一份小笼包,要了一份蒸饺,要了一份粥,当时我心里想着这点东西绝对能吃撑,而且花不了多少钱,差不多也就花个60块钱。

老板看到我点完这些菜之后有点惊讶,然后说到你小子还挺扛饿,吃这么点东西能吃得饱吗?当时我说一下,我的身高接近1米75,体重将近200斤。

而且我从河北到厦门那是坐了一天一宿火车去得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我给老板说这些就够了,在我的思维认知里面,一份包子有将近12个,然后一份蒸饺也将近有10个再来一份粥,那些粥不就是拿家里大碗煮的粥吗?

绝对能吃饱饱的,可是没有想到等到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我整个人给惊呆了,为什么呢?

因为一份小笼包就是一个小笼包,一份蒸饺就是两个蒸饺,那个蒸饺有多大呢?差不多有大拇指的一半那么大,而且中卷里面还是空心。

小笼包更是小的过分,尝起来虽然美味,但是就这么点的小个怎么可能吃得饱,那个小米粥更过分了就着小米粥,我不太夸张地讲两口,我能给全部喝完。

这个时候老板不怀好意地在一旁笑着,然后说吃饱了没有啊?没吃饱的话咱们再加点,其实这个时候我还是有点腼腆的。

因为刚和人家认识,虽然说是来谈合作项目的,但是刚认识我也不太好意思吃特别多,我就硬着脸皮说吃饱了,但实际情况还是饿,我甚至都能听到肚子咕咕叫。

过了有15分钟我终于认头了,我跟那老板说不好意思,我还是没吃饱,实在是饿得慌,这样吧,我再多吃一点,我们的老板听了之后嘿嘿一笑说。

早就知道你们北方人饭量大,你刚才吃的东西还没我吃的一半多,你说你吃饱了我都不信,没事没事,咱们下午4点才谈合作呢,还有三个小时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当时我心里想着我点菜的时候,你在一旁嘿嘿笑,一点也不给我提示,让我非常没面子,既然你说了随便吃。

那我就敞开肚皮吃了那个小笼包,我一口气要了15个,蒸饺我要了5盘,另外我再要了一份热干面,等这些饭菜全部上来之后,老板的脸色都绿了。

他并不是担心花多少钱,其实也不过500块钱而已,那个老板惊讶的是我为什么只吃主食不点其他的,其实我也无奈啊。

就咱这个饭量不多说,如果点其他的东西价格那么贵,这一顿饭不得花个3000块钱啊,我和这个老板的合作项目也才10万块钱。

其中的净利润不过是3万块钱而已,这一顿饭吃掉整个利润的10%~20%,估计老板也吃不起。

就这样狼吞虎咽吃了好长一段时间,总算是吃饱了,我拍了拍肚皮对老板说非常满意,老板在一旁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我的饭量大。

在这里我得说一下,我平时的时候饭量没那么大,12个小包子吃完也就饱了,但是那个饭店的包子小得离谱。

你不说还以为这是一个小花卷呢?反正那顿饭吃得不是非常满意,当然人家那个饭店的服务质量绝对没话说。

前前后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帅哥美女来服务,而且要茶水呀,或者说找座位呀,反正就是服务到位了。

只不过唯一让我吐槽的就是你这个饭菜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第1点,南方人买菜真的可以让人家帮忙打理吗?

我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短视频,比如一个人到南方买菜买的时候买的是一头蒜,然后给老板说你能帮我把这个蒜剥皮吗?

南方的老板非常开心地点点头说没问题,我马上给你剥皮儿,当时我很好奇这件事是真是假,正好和我合作的一个小姑娘,我们之间关系比较好。

在当天的时候我在她家里面去玩,她非要自己做饭来请客,当时我心里想着这样也好,最起码我能够见识一下南方的风土人情,然后我们一块去的商场。

在这里额外吐槽一下南方的夏天,那简直热得离谱,它是闷热,闷热的都有点让人喘不上气来。

到了商场我突然问这个小姐姐我说之前都说了在南方饭店里面或者在商场里面,如果买一头蒜,他们可以帮我们把皮给包了,是这样吗?

那个小姐姐听了之后说哪有那么夸张,人家怎么可能现场给你剥皮呢?人家服务人员也很忙得好不好,小姐姐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她径直走到了一个店铺门口。

然后说来一头剥了皮的蒜,饭店老板直接从旁边的抽屉里面拿出一大把蒜来,人家说这是上午刚刚包的,差不多包了个两小时,还新鲜着呢。

然后这个小姐姐又在旁边买了一些菜,只不过这些菜和咱们之前吃的菜也不一样,我举个简单的案例。

如果是北方的孩子,大冬天的时候买白菜,你买几颗,一般买上两麻袋或者买上一车白菜在家里面囤着,但南方的这个小姐姐怎么买的菜呢?他买的菜是刚刚好做饭的菜。

比如他买的西红柿炒鸡蛋,这一个小袋里面两个西红柿,两个鸡蛋,里面还有糖和其他调料,按那个小姐姐的说法,拿着这个东西回家稍微打理一下就可以直接做菜了。

还有酸辣土豆丝,土豆已经切成丝了,再或者红烧肉这个红烧肉也已经做好了,拿回家去之后就可以直接吃当时这一系列的操作,简直把我给惊呆了。

第2点,南方的饭菜有什么特点?

其一,饭量小真的是小得离谱。

我在南方吃菜吃饭差不多呆了有将近小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你说我长了多大经验,其实南方一些东北人开的饭店。

但是除了东北饭店和咱们北方饭店之外,正儿八经的饭店南方里面,他们做的饭菜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饭量特别的小。

比如点一小份米饭,真的就是一小份米饭,这份米饭小到什么程度呢?大家见过那些成醋碟的小碗吗?我不夸张地去讲,就这一个小碗就刚刚好。

在南方吃饭需要面临一个最尴尬的问题,一份吃不饱,两份也吃不饱,三份也吃不饱,当然不得不做一个反思,我的饭量就是大。

可这也没办法呀,天生这么大饭量,差不多正常人点一份外卖能吃饱,我得点两份或者三份,但这样也有好处。

我用一些外卖的红包或者外卖的优惠券就能够占一点便宜,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其二,南方的饭菜口味都偏清淡在南方,

如果吃饭的时候或者吃菜的时候,一般是没有特别重口味的,一般是重油重盐这种饭菜比较少或者基本上见不到。

那如果不重油或者不重盐的普通饭菜的话,能吃到是能吃到,但总感觉少,点滋味紧随情,我发现一些小饭店后面旁边辣椒油是免费供应的。

也就是说要在这边吃饭吃菜,辣椒油随便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调节味道,带来了足够多的便利。

其三,南方吃饭吃菜的时候饮料是免费畅饮的。

我不是说所有的南方饭店饮料全都是免费畅饮,但最起码我去过的将近有两三百家小饭店,有百分之五十几以上的饭店是免费提供饮料的,饮料无非两种,一个是可乐,一个是雪碧。

至于为什么,我之前也考虑过,或许就是因为南方的夏天实在太热了,喝杯饮料刚好能够解解渴,顺便也能够降一下温。

但不是每一个饭店都如此的大气,也有一些饭店想要喝饮料你就得买,而且越是高档饭店越是那种非常豪华的饭店,所有的饮料就越要花钱买,价格还贵的离谱。

大家有没有在南方饭店吃饭的经历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山东人去江西南昌。

六个人去那边做一个项目,中午去饭店吃饭,点了几个菜,主食要馒头没有,于是我们换了面条。


先上的菜,后上的面条。面条上来的时候,我们一看,好家伙比我们山东的海碗还大那么一圈!


有同事就说:都说南方人饭量小,你看看这碗,真带劲,一个人吃完还稍微有点撑。


由于开始只上了一碗,怕面条湫了,先让一个同事先吃,其他人等着老板继续上面条。


结果等的那个同事一碗面吃了一半,其他的面条还没上来。


叫来老板一问,原来那个面条是六个人的量,盛到小碗里面分着吃。


我们直接给老板说,不用分,给我们一人来一“碗”,其实在南方,叫盆更合适。


老板睁大了眼睛问,你们吃的下吗?


我们说不能管我们吃不吃的下,你只管上就行。


等我们打着饱嗝把面条都吃完的时候,老板依然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以后我们再去这家饭店吃饭,老板老远就能认出我们,说:上次吃面条的又来了!




我是山东人。

2002年夏天去上海出差,一行六人,全是大小伙子。中午办完事儿都饿了,看到路边有个叫白宫的湘菜馆子,房屋外形也仿造m国白宫,就一头扎了进去。

表演开始。

点完菜,服务员上来问喝不喝酒。青岛出来的,吃饭哪能不喝点儿酒?服务员问,“要几瓶?”。

我头都没抬,“先来一提”。停了一会儿感觉没反应,原来服务员没听懂。

“来十瓶。”

服务员看了看我们这五六个人,“四瓶?”

“十瓶。”

“四瓶?”服务员还是不死心。

“十四瓶。”

这下明白了。

点了满桌子菜,一群人开始吃饭,每人两瓶酒,筷子基本没动酒都喝完了。喝完再要十四瓶,不到半小时,桌子底下一圈酒瓶子。旁边一桌大概是上海本地人,也是六个人,开了一瓶啤酒。每人倒了半杯,还一个劲儿地“次啊次啊,喝啊喝啊”地相互客气。

别急,高潮在后面。

酒喝完了,上主食吧。我看了看湘菜馆子那种厚瓷小碗,直接把服务员叫过来,要求找个大碗上米饭,钱照给,免得麻烦。

服务员很客气“没关系,吃多少我们给你上。”

那好吧。

就湘菜馆这种小碗,我吃饭算斯文的都不超过三口就吃光。这么说吧,从我们开始吃米饭,饭店里两个服务员就什么都不干了,专程来回给我们盛米饭。等我吃到第七碗的时候,服务员也没说话,直接就把电饭煲端出来放在我们桌子旁边了。

酒足饭饱,结完账回来,旁边那桌上海人一瓶酒还剩个底。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表妹结婚,西北老家五十余人的亲戚团奔赴江南,这趟江南之行最终落得是宾主皆不欢。

小姨定居南方二十多年,这是她第一次办酒席,卯着劲儿想把事情办圆满。

小姨包了一行五十余人往返路费、定了当地小有名气某会所的宾馆、为亲友团定了江浙沪包团五日游、不收礼金、给每个人准备了价值五百多的伴手礼……

按理说,这么费心思的招待,亲友团应该是欢欢喜喜才好,为啥落得埋怨呢?问题出现在吃的方面。

谁都知道西北人喜好面食,江南是鱼米之乡,西北人喜好牛羊猪肉,江南以鱼虾蟹出名,西北人重调料,花椒辣椒孜然等,江南菜重糖重酱油。

两地相隔近两千公里,饮食习惯差异也真是巨大。小姨想尽力让老家人尝尝当地特色,奈何老家那帮一辈子没走出过当地县城的亲戚不给力。

婚宴当天,一桌五千多的海鲜河鲜宴成了老家无数人嘴里“没有硬菜”的抠门酒席。帝王蟹、大龙虾在他们嘴里不如街边小摊上麻辣虾尾来得好,河鲜、湖鲜怎么端上来怎么端下去,精美的江南小菜被质疑分量太少,特色甜口小笼包有人大呼小叫喊厨师错把糖当盐放了……

酒宴结束,其中三四十个人说没吃好。

回到宾馆,小姨紧急安排会所给大家做面条,说的是管饱,哪知道这个管饱,让酒店尴尬了。

煮好的苏式汤面用餐车推进了小餐厅,老家人一面嘴里喊着“咋没有油泼辣子”、“这面条不筋道”,一边干掉了一盆又一盆面条。

酒店备着的挂面吃光了,中途紧急采购,来不及去远一点的地方采购,陆续买空了附近七八家小超市的挂面,买回来继续煮。吃吃停停,这面条从下午三点一直吃到了晚上八点,原来定好的简餐酒席晚饭没人去吃。

最终,会所老板打电话给小姨:“还要不要加点菜,不行稍微等会儿,我联系了两个拉面师傅,等他们过来给你们做宵夜。”

在一群人嘟嘟囔囔的抱怨中,这顿面条餐暂时告一段落。

晚上十点,拉面夜宵再次开启,会所还是低估了这群人的战斗力,准备好的拉面分分钟被消灭干净。

会所的面点师傅全员加班,在拉面师傅的指导下现场和面,稍微有点潜力的面点师现场跟着拉面师傅学拉面。断断续续,这面条直吃到了十二点。

当天一共吃掉了多少面条?估计除了会所餐厅没人知道了,反正最后结账的时候,光那半天的面条,结算了六千多,平均一个人吃了将近一百多块钱的面条。

写在最后:这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小姨家亲戚团很多人也是我的亲戚,我真没必要抹黑自家亲戚。

1,会所的饭菜价格并不低,一碗阳春面在美团上价格是30块。

2,亲戚团前两天就到了,估计一直都没吃好。

3,吃吃停停,这顿面条前后吃了八九个小时,并不是一顿饭吃了十碗八碗。

4,南方清汤寡水的挂面,对于吃习惯了西北手工面食的胃,真的不顶饿。

5,老家吃酒席前后,都有吃面条的习惯,在老家很多人如果酒席没吃好,那就在面条上“找补”回来。

6,当然,亲戚们没有考虑到“客随主便”或者说“入乡随俗”。

拜托大家,别再跟我说一斤面粉两三块钱之类的话。谁都知道一斤面条可以做好几碗面,但没有哪家饭店一碗面条卖几毛钱。




09年朋友喊我去南京玩几天。东道主请客,8个男人一桌菜,然后点4瓶啤酒说“大家敞开了喝”。几个山东人互相看了看,尴尬。最后是一盘炒米饭,说是主食,无语!

回到宾馆,我跟同来的朋友局长说“您看电视,我出去一下”,局长怒问干什么去?我实话实说,想找点吃的去,他激动的说一起去。路边摊,点2大份饺子,是大碗的汤,上面飘着些游泳的饺子,不饱。再点2炒米饭,是猪大肠炒的,还是不饱,两人惺惺而回,躺在床上说“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饭量   小笼包   蒸饺   江南   酒席   块钱   拉面   面条   米饭   会所   饭菜   服务员   亲戚   北方人   饭店   老板   笑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