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稳定无忧?当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也面临优化裁员后还会香吗?

事业单位有可能改制,除了待遇上没有公务员好,这也是大部分人考上事业编后,还继续考公务员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觉得还真不能说事业编就稳定无忧。

至于当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也面临优化裁员后还会香吗?我觉得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为时过早,不过既然答都答了,还是浅浅地说一下吧。

如果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面临优化裁员,在经济发展好,财政收入高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编还是很香的,无他,薪资待遇在当地至少中等水平的情况下,福利待遇有保障就比在企业好很多了。至于经济发展不好,财政收入低,基本靠转移支付,工资有可能攒几个月才发的地方,应该是不香的了。

不过,目前这个问题不必太担忧,即使场外呼声很大,导致内部有往这个方向改革的想法,短期内也是实现不了的。毕竟,稳定很重要。




作为一名长期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公职人员,我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总体而言,事业编制人员当然是稳定无忧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基本不会面临优化裁员的问题,肯定还会继续地香下去。为什么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法律规定,所谓的公务员,是专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个定义从法律的角度,对公务员的本质特征,从三个方面做出法律概括:1、依法履行公职,公务员是以国家的名义专门录用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国家管理工作。这是公务员的根本任务。2、一律纳入行政编制,即取得了公务员身份。这是公务员的身份特征。3、国家财政负担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这是公务员的经济保障方式。不符合以上三大特征中的任何一项的工作人员,肯定都不是公务员。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人的超级人口国家,目前全国在职公务员仅有700多万人,仅占我国人口的0.5%。也就是说,我国人口中99.5%的人,根本不可能成为公务员。这个总人数还是非常少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700多万人的公务员居于极为关键的战略性地位,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地运转和发展的决策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组织者,是党和国家充分信赖、放手使用、紧紧依靠的关键少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再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我国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管理的行政法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也就是说,还没有上升为法律层面。如果模仿公务员的定义,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个定义,应该是:依法履行公共事业服务、纳入国家事业编制、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事业编制人员没有法定的行政管理权,主要工作职责是向全社会提供专业的公共事业服务和智力支撑,一般纳入严格的事业编制管理。没有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全部由有国家财政负担;有业务活动收入的,各级财政给予定额补贴,以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典型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是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的教师和医生。

毫无疑问,现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将原来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全部成建制地转为企业化经营,不再具有事业人员的编制身份,其余的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事业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是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益类专业技术服务提供者和智力支持者,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人才宝库。他们大多数人是玩技术的,基本靠本事吃饭。而参公管理的事业人员,直接按公务员管理。

目前,根本无法查到我国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的准确总人数,一般估计在3,800万人左右,大约是公务员总人数的5倍左右

显然,国家用极为严格的编制管理手段进行总人数控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肯定是主要由国家财政掏钱负担的财政供养人员,总人数在4500万人左右,占我国总人数的比例约为3.21%。大约为平均每31人中才有1人,这还真是不多。正因为体制内单位普遍性地实行了极为严厉的编制管理,从根本上造成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人数普遍偏少,在职人员压力山大,尤其在县、乡级的基层单位,极为繁杂的工作任务与严重偏少的工作人员数量的矛盾极为突出。这类问题,基层肯定是没有任何办法解决的。形势逼迫之下,在县、乡两级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呈现了如火如荼、遍地开花的奇特景象。

问题是:这些根本不可能纳入编制管理的编外人员,一没有编制,二没有人身归属感,三是待遇普遍比较低。在一些单位编外人员比编内人员还要多,甚至多得很多。记得曾经因公到一个事业单位了解到,实有工作人员80多人,正式编制人数仅10人,实际在岗编制人数7人。四是根据无法进行正规严格的日常管理。个人认为:在基层,严格的编制管理已经误入了歧途,想进的人根本进不去,想退休的人大多数也退休不了,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甚至是肠梗阻。真是人间奇景啊。

无论怎么讲,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由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组成的。有年轻人,有中年人,有接近退休的准老年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从宏观的角度说,建立起一支能进能出、充满活力、正常地进行新陈代谢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是国家各项事业正常发展、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从进口讲,当然以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凡进必考的公开招考政策为主了。而进行公开招考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相应的编制空缺,彻底禁止了超过编制人员进行招考。现在以国考和省考为主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每年都在大张旗鼓地公开进行,每年全国仅新录用的公务员,一般都在20万人左右。这至少说明: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是有大量缺编岗位的。更通俗地说:机关事业单位完全就不存在进行优化组合、进一步裁减人数的可能性

从出口讲,在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确实有人数非常多的男性六零后甚至是女性七零后,都会在今后几年之内逐渐地退休,这肯定会腾出数量非常大的岗位空缺,自然主要还是要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来进行补充。这当然预示着:在未来的7-8年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人数将一直保持在高位状态,甚至还有可能继续增大。这也肯定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一代60后们,正处于我国当年的人口出生高峰期,总人数很多,现在都要逐渐地退休了。这是社会大趋势,肉眼都可见。在我们这个只有60多人的小单位,近三到五年内退休的人就达到了12人,占比达到了20%,确实十分地惊人。

最后我用两句话总结一下:

1、总体而言,事业编制人员肯定还是非常稳定的,即使局部地区有一些改革措施,国家政策仍然以必须妥善地安置好原编内人员为主,绝不会一推了之的。

2、在目前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肯定不可能实行优化裁员。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3、如果真要消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人数,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60后大量退休的同时,尽量压减一下公开招考人数,三、五年就可以减少几百万人,在不知不觉间,压减任务就完成了。

举个例子:共计4500万人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预计用30年的时间全部更新一遍,每年就涉及到150万人。假如每年实际退休150万人,每年通过公开录用/招聘的方式补充90万人(否则,队伍会逐渐地严重老化,没人干活了),每年实际压减总人数是60万人。5年之后就能压减300万人,总人数减少的幅度达到了300/4500=6.67%。常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人的问题上操之过急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4、如果财政直接掏钱养活的体制内工作岗位都不香了,只有两种可能是:1)国家经济状况极为严竣,连雇佣的专职办事人员都养不起了,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2)各种类型的企业效益非常好,职工工资很高。这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体制内单位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肯定是很有吸引力的,仍然是很香的,当然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事业编是“铁饭碗”而且待遇很好,这是吸引很多人的原因,也就是其很吃香的原因。如果面临优化裁员,应当会影响一些吃香的程度,但仍然还是会很吃香的。

一、优化裁员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事业编制吃香的基础。

事业编制吃香有几个原因,主要有:一是工作稳定,不需担心失业;二是可以出工不出力,吃大锅饭;三是收入待遇高,处于中上水平;四是福利待遇好,退休后待遇高;五是工作相对轻松,不用太劳累。

现在仅仅是进行优化裁员,仅是在工作的稳定性上、在可以吃大锅饭上有了一些改革,其人事管理模式并没有变化,也不是劳动合同管理,而且其他方面的吃香基础并没有动摇,吃香的程度改变不了多少。

从工作稳定性方面来看,其优化裁员与企业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事业编制人员都是需要的,不像企业会因经营状况不好会减少人员。事业编制人员的数量一般不会减少,要裁也是裁那些上班不做事,就是到事业单位混日子的人。只要是上班认真干活的人,一般是不会被裁的,工作还是稳定的。就是说,即使事业单位优化裁员,其稳定性也比企业强。加上其他方面吃香的原因还继续保留,事业编制仍然还是会吃香的。

二、事业编制不吃香时应当是事业编制进行彻底的人事工资制度改革之时。

事业编制如果不进行彻底的人事工资制度改革,不采用合同制的用人办法,不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不采取适合事业发展的激励办法,不与体制外的收入基本看齐,体制内外的社保险办法还有差异(如在年金制度上有差异),事业单位要不吃香,那还是比较难的。如果,现在让事业编制人员的平均工资待遇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基本持平,那么,事业编制不吃香就会来临,辞职的人就会很多了,也就是自己砸破自己“铁饭碗”的人就会增多。

原来在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时,因为养老保险可以衔接上了,有人估计会有更多的事业编制人员辞职到体制外。就以中小学教师为例,那时的体制外优质学校教师的收入基本上是体制内教师的两倍以上,但是后来体制内的教师开始发绩效奖了,加上绩效奖,体制内的教师待遇与体制外教师的基本持平了,或者是体制内教师的待遇更高了,加上体制内有职业年金、体制外没有企业年金,以及体制内可以吃大锅饭,这时候,大多数体制内教师辞职的愿望就没有了,还使得体制内教师更加吃香了。

如果改革改得事业编制人员待遇更好,更稳定,更加可以吃大锅饭,那么,事业编制不吃香那是不可能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如果面临优化裁员的话,肯定不如以前香了。

但是跟企业职工比,其稳定性还是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如果工资待遇不错,那就仍然是香饽饽。

如果工资待遇不高,又可能面临裁员,那就真的不香了。




体制内本没有那么好,只不过大家想象得多了,就觉得它特别香。

无论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总的来说体制内肯定是被体制外稳定,但是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稳定。社会发展一定会导致机构改革,以前有的结构,可能不需要了;以前没有的机构可能要新增。

以前有个特别好的单位叫征费处,据说是富得流油,属于热门岗位,但是后来改革发展“费改税”了于是这一波人就没地去了。据我了解,我们当地的政策是一部分人转岗,通过正规考试,转入周边的税务部门,另一部分人挂牌了新单位。大家各种接受无良,有点事业心的努力考试转岗,但是略有点尴尬,从市直部门到乡镇,行政级别和领导一般,领导没法用;挂牌新单位的,基本上就都废了,大家拿着微薄的工资养个老。到是能托底,不至于35岁再就业,但从90分的生活到60分的生活,很多人也是适应不了。

即使很稳定的岗位,还存在着,可能要一直稳定地穷着的问题。大环境不好,名为改革,实为降薪。要是以前多发的收入还是要退的,不用担心还款渠道,每个月固定从你工资扣......

即使你兢兢业业的干工作,还存在着被约谈,被诫勉。不要说你干得有多辛苦,就说你还没有改进的空间。严重一点的,被警告处分啥的,你的收入还是会被影响。

体制内本质上就是一份职业,有适合的,也有不适合的;有优点,也有劣势,不要想得那么复杂。真有一份完美无缺的工作吗?不可能的,适合你,你能接受下限,遥望上限才真的是你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吃大锅饭   公务员   稳定   事业   无忧   吃香   事业单位   体制   待遇   工作人员   财政   单位   人员   教师   国家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