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后最令人烦恼的是什么?

开车已经将近20年,期间也换过好几辆车。,以前没车的时候总觉得有辆车就很满足,哪怕是辆很便宜的二手车,能开就好,但是有车以后才知道,烦恼真多。

烦恼一,停车是个难题。

有一件事是买车之前不一定会考虑得很清楚的,就是停车位的问题。

很多车主在买车前根本就没有停车位,所以买完车以后才发现停车是个难题。住在小县城的还稍微好些,住在大城市的,如果没有停车位根本就找不到地方停。

以广州为例,不管你是住在市中心,还是郊区,都必须要有合理的停车位,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还是去临时停车场过夜,不然的话,你的爱车根本无处安放。

我曾经去广州白云区龙归这个地方看望我的表弟,如果熟悉广州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再跑几公里就已经离开广州市了。

我表弟住在这边的一个城中村,如果是按照我们县城情况,只要能找到一个不妨碍交通,不堵住人家门口的地方,就可以停车过夜了。

但是在大城市不行,你敢这样停,第二天取车时,你就会发现你的车轮胎会被村委会的人锁住。

听说佛山这方面也挺厉害的,还有个出名外号,叫无情锁。

这只是固定停车位的问题而已,更多的是临时停车的问题。在市中心,路边的临时停车位通通都要收费,更可怕的是就算收费都找不到地方停。即便是在我生活的小县城,当地的人民医院,妇幼医院,停车位永远都是爆满的。不仅仅医院里面的停车位是爆满的,就连周边两三公里的停车位都是爆满的。

试过好多次,居然要跑到两三公里以外的地方才能把车停好,我就想不明白了,到底是医疗资源不足,还是病人太多?为什么一年所有医院一年到头都人满为患?

除了医院以外,到行政单位,银行,等单位办事,停车也是个难题,因为这些单位根本不给前来办事的人员预留停车位,要么就只有寥寥数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虽然我有车,而且我家还不止一辆车,但现在的我外出反而更喜欢骑电动摩托车或者叫网约车,最起码不用遭遇停车难的问题。

2开车让人烦躁,心累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车子的价格也便宜了,买得起车的人和家庭越来越多。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也带来另外一个麻烦,就是堵车。尤其是在老城区,道路狭窄,不需要等到上下班高峰期都堵得厉害。

而且我发现司机的能力,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比如说,前方根本没什么车辆,但他就是慢悠悠地开。可是由于道路狭窄,路面还有摩托车,行人,等等因素,你还真跟了一路都超不了他。

一辆车开慢车,引发整条道路车速下降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等你好不容易超过他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他居然在打电话,或者玩手机。

更有些车主是“爱车如命”,生怕油门踩到点就会伤到发动机似的,就算是在空旷的国道省道,也只是保持4.50的车速行驶。我就有两个这样的同事,他们还都是“公路3个妈”的车主,每次去上班的路上,要是碰巧跟在他们后面,都让我抓狂,恨不得把他们拦下来掐。

总之现在路上车多了,什么样的奇葩司机都有,很多时候堵车,道路不通畅,真不一定是道路设计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3汽车年审也是个烦恼

车子上了年头,每年都要年审,但年审是一件让我感觉很心烦的事。尤其是我家有3辆车,几乎每次都是我开去年审的,因此我什么奇葩事都遇到过。

比如说尾气不及格,你说我的车不行,或者油品不行嘛,但是重新排队过多几次线它又及格了,还有什么刹车不及格,灯光不及格,这玩意及不及格我自己不知道吗,刹车要是不及格,我自己也不敢开呀。但是我也遭遇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同样是重新排队过多几次线,它又及格了。

最奇葩的是我还遇到过好几次“断网”,就是检测站和年审监管机构的网络连接出问题了,反正就是审不了,要么坐在那干等,要么第二天来过。

我真的感觉到年审非常烦人,要花钱,要花时间(一天或者半天的休息时间就这么没了),跑来跑去,折腾来折腾去,很多时候审来审去都说不行,结果花点钱找黄牛又行了。车还是这辆车,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哪里都没动过,这样的年审有什么意义呢?

3油价的上涨,更让人觉得烦恼

虽然说油价的涨跌,是按照市场规律和价格来运行的。但是我就不懂了,比如说现在国际油价是80美元一桶,为什么当国际油价上涨到90美元一桶的时候,每升涨了3毛钱。然而当国际油价跌到30美元一桶的时候,每升才跌了1毛钱呢?

我说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只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不管国际油价跌得多惨烈,我们每升顶多也就跌个1,2毛钱,可是一旦国际油价轻微上涨,我们的油价马上跟着往上窜,这种涨跌的模式完全就不对等。

每年的油价都在上涨,从每升的6块钱,到7块钱,8块钱,一步一步加大车主的出行负担,养车成本。从前开一辆2.4的凯美瑞在市区行走,也就7.8毛钱一公里,现在开辆1.6的卡罗拉在市区行走,都随时要7.8毛钱一公里了,真的是感觉车子越来越开不起了。

4车子的维修也是个难题

在买车以前,我认为的修车是这样的。我的车出了故障,我开到修理厂,修车师傅一通检查,说我的车子哪里出故障了,需要更换什么零部件,然后我就掏钱更换,故障排除,皆大欢喜。

然而事实上的汽车维修是这样的,车子发生故障,开到修理厂给师傅一通检查,师傅说,是某某地方出故障了,要更换那个零部件,我说好,然后掏钱更换。

结果开出去没多久,发现故障依然在。又开回去,师傅又一通检查,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个零部件的问题,而是另外一个零部件的问题。所以,你得另外掏钱出工时费和买零部件,之前那个钱只能说是白花了。

有人觉得这样对不对,车主对车子本来就一窍不通,全凭修车师傅作主,你是专业的,我是非专业的,我掏钱给你帮我修车,你就应该给我修好,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而不是还要我额外花钱,或者白花钱。

有人觉得这样对,毕竟修车师傅又不是神仙,不可能从不出错,就像医生,也不敢担保每次都药到病除呀。

对对错错我也不讨论了,有争议,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理由。但现在的情况就是,假如车主运气不好,找到一个技术不好的修车师傅,那就要额外花多很多钱都解决不了问题,哪怕只是很小的问题,非常糟心,非常烦恼。

5总有人来找自己借车

车子好的,如奔驰宝马奥迪等等,每当亲戚朋友有婚庆喜事,就要来找自己帮忙。自己就得浪费一天时间跟着去接亲,要是没时间,那好吧,人不来,车借给我。

接亲都还好,毕竟是车队式的行驶,固定路线。有些没车的亲戚朋友,老是惦记着自己的车子,甚至连自己的生活规律都摸清楚了,知道自己哪天不需要用车。你不借给他嘛,好像伤害他的面子,伤害大家的感情。

但你要是借给他,风险可能大到你难以承受。毕竟车子交到他手上以后,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醉驾,或者又接给其他亲戚朋友开,都是有可能的。一旦出点什么事,作为车主都是有连带责任的,保险还有可能不赔。

可能自己的车子不值钱,撞报废了都不可惜,但能闯出的祸根却是无限大的,你说他要是醉驾撞倒了几个人,拿什么来赔?卖房卖车都不够赔了吧。




车子本就是个交通工具,但是国人进入私家车生活时间并不久,于是就有了很多买车时幸福,买完车苦恼的事情发生,我总结了下身边人买完车后的烦恼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引以为戒。

1,买完车就后悔的人;这种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生活半径比较小,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近公共交通也发达,买了车一年就只能跑几千公里,买回去完全是供着,当初为了面子和“人家都有车”买了,但是使用频率太低放在那里贬值。

还有一种是当初买车听了各种大神、亲戚朋友、各种专家的意见,结果买了一个别人喜欢的车而不是自己喜欢的车,这种情况在很多第一次买车人的身上;买车的时候咨询了身边一大堆人的意见,唯独忘了问自己想要什么,结果买回来一个别人眼里的好车……

2,力不从心;现在汽车购买方式中贷款按揭越来越方便,方式也是越来越多,而且商家为了促销甚至打出“一成首付开新车”这种噱头,吸引了很多原本经济上不允许当又想买车的人,低首付买上车以后,高额的月供严重的制约了自己的生活品质,让自己变成车奴,车本是为人服务不是人给车打工。我建议在买车时要算好这笔账,每月的车贷支出最好不要超过自己每月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大家要量力而行。

3,停车难;相信在大城市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扰着大家,公共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停车位一位难求,周末想跟朋友聚会最害怕的就是到吃饭的地方找不到停车位。

4,养车成本;现在养一部车要多少钱,花哪些钱? 每年的车的保险、油费、保养费用、过路费、停车费(小区+公共)、停车费、交通违章罚款这些都是常规支出项目,以一部车每年平均跑1.5万公里来计算,那么一年的养车费用基本上就是这部车价格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二十万的车一年车不多两万左右的费

5,汽车三包法规政策不完善,导致消费者被绑架;现在汽车三包法规条款过于苛刻,今年四月的西安奔驰漏油研究生坐引擎盖维权事件中,三包法规居然成为4S店搪塞消费者的理由。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在汽车质保期内不敢去外面做保养,只能硬着头皮在4S店挨宰…… 完全脱离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机制,4S店反而以质保和三包作为武器来限制消费者,所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和三包法急需要完善和修订。




“有车”和“没车”的区别到底有多大!车主:句句说到心坎里了!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往汽车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奢侈品”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买得起家用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在国内,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汽车并不像许多国外那样只看作是“代步”的交通工具,它同时还要兼顾“充门面”的功能。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没车到有车,区别到底有多大?这几点差别可谓是句句说到心坎里了。

1、没车的时候,上下班都挤公交和地铁,大夏天挤公交的感觉,过来人都知道,往往到了公司之后已经浑身湿透。有车以后,天天开车上下班,一上车就打开空调,再也不怕一身臭汗。

2、没车的时候,下雨天高峰期打车,总是要排队,有时候还要加钱才能打到车,有车以后说走就走,时间更自由了。

3、没车的时候,亲戚朋友总是问你,在外面挣了多少钱啊,什么时候买辆车啊。买车之后,亲戚朋友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样了,特别是农村地区。

4、没车的时候,上下班都是抢座位,有车以后,变成了抢车位。

5、没车的时候,都是坐公共交通,每天不超过10块钱,偶尔打个车几十块钱也能接受,买车之后,开支大了很多,加油、保险、保养、修车,难怪说买车不难养车难。

6、没车的时候,去参加同学聚会,在聊到车的时候自己会有点尴尬。买车以后,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自己也买了车,即使是一款不贵的代步车。

7、没车的时候,最怕的是公交车和地铁上人太多,找不到座位要站一路,而有车以后,最怕的是堵车。

8、没车的时候,出一次远门,大包小包的公交转地铁再转高铁,如果带着小孩就更折腾了。有车以后,东西全放在后备箱,轻松多了。

9、没车的时候,去超市大采购,拎着一大包超市采购的东西到路边打车或者坐公交车,累的满头大汗。有车以后,买再多东西,推着车往后备箱一放,轻松多了。

10、没车的时候,过年回一次家不敢带太多东西,年货都是到家了再买,但是即使这样,依然是大包小包的转车。有车以后,回家带上满满一后备箱的年货和给家里人的礼物,返程的时候又带上爸爸妈妈准备的一车的肉菜。

11、没车的时候,活动范围基本上以市区为单位,只有长假才会出市区,而有车以后,活动范围开始以省为单位。

12、没车的时候,关注的是各大汽车网站,看各种车评人的评测,想着自己该买一台什么车。有车以后,关注的是油价和停车费,每次油价涨了,都要骂一句两桶油的桶又涨价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有辆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家庭没有车,而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没车和有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有车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半径,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也增加了生活开支,因此,到底要不要买车,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在一些一线城市,自己开车真不一定有公共交通更方便。




汽车原本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但买车之前如过不做好功课的话,后期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还真有可能令人出现一定的烦恼,所以买车之前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先分享一件身边的事情,然后再说一下买车之前应该要做好哪些方面的考虑。

本人有一同学在市区工作,家离单位也很近,大概两年前跟我联系说准备买一辆最好在10万元以内的车,主要用来上下班代步,起初并不太建议现在就买,主要是上下班一个来回满打满算都不到10公里,买车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平时骑个电瓶车挺好的,下雨下雪时有公交车也很方便,可能是看到很多同事都有车,心里难免有些想攀比,无奈之下建议他买个威驰或者飞度,开起来经济省油还方便,后期保值率也都不错,可是感觉车太小没听,后来也不知是自己想的还是听别人的买了一辆手动挡H6,去年年底见面时说有些后悔,开着不方便油耗还高,到现在快两年了说在家晒铁,一共跑了还不到6000公里。

这就是典型的利用不起来,买车以后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而且还不只是放在那里这么简单,整车同样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状态,所以买车之前一定要想好有没有必要,如果就类似我同学这种,没有什么硬性需求的话,除非手里资金特别充足,否则不太建议买车,还有汽车在选型上同样重要,不仅是选择什么样的车还有价格,如果就在市区上下班代步,轿车相比SUV更合适一些,还有理智的购车预算个人感觉不能超过资产的30%,否则很有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毕竟买车以后还得买保险、加油等,如果预算占比过高的话,那可能会出现有句话说的那样:“原本以为买得起车就能加的起油,可后来买车以后发现真加不起”

汽车是生活中的一个大件,后期不是随随便便想换就能换的,如果买不对车,就会使得生活中出现一定的烦恼,所以买车之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后期才能真正起到该有的作用。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买车,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很多人买完车,以为就可以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真的买了车,发现买车后的烦恼还真不少。

烦恼一,油价怎么又涨了?

现在我国的新能源车刚刚起步,所以绝大多数的车都是烧油的汽油车,对于油价非常敏感。买了车后,一旦油价有风吹草动,都非常关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自个的钱包。

举个明显的例子,去年俄罗斯跟沙特增产石油,石油每桶价格跌破了30美元,油价大跌,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也跌了五六次,直接跌破了6元。那时候我这车油箱加满大概是40L,只需要花240块钱。

结果今年的油价节节高升,目前的油价已经到了7.7一升,再加满一箱油,需要花费308元,比去年这个时候多花68块钱。最近车开的多,经常东莞深圳二地跑,看着钱包里的钱一点点减少,真的挺烦恼的!

烦恼二,怎么又要交保险费了?

就我这车来说,每年的保险费跟车船税肯定是少不了的。去年大概交了3600块钱,包括交强险,三者险,车船税,盗抢险,不计免赔等比较常见的险种。

交了钱,盼着不出事,毕竟出事了既费事又费力,可能还会受伤。但是,不出事的话,看着每年白白的给保险公司送钱,愣是一点都没用上。

要说不买吧?又怕不买保险后出了事,倾家荡产都不够赔的,现在路上跑的豪车是真的多,碰一下要你几千块。你说买吧?每年几千块钱白花花的掏出去,又没用上,感觉太浪费了。

买车后,每年看着几千块的保险费用挺烦恼的,买,不甘心。不买,不放心。确实烦恼。

烦恼三,停车的烦恼

有了车之后,开车出门停车真的挺烦恼的。很多时候看着要去的地方挺远,想着开车出门可以少走几步路,结果去了以后才发现,这里不许停,那里停满了,最后一路开一路看,找了个远离下车点的偏僻地方停车,最后还得自己走回去。完事以后再走回来,典型的卖力不讨好。

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停车位都是收费的。比如去大梅沙游泳,大梅沙酒店的停车场,15块钱一个小时,封顶45块,感情大梅沙不收门票,停车费算门票了。

若是不停酒店的停车场,停在外边的宜停车停车位,价格便宜许多,晚上八点半以后就不收费了,但是问题就是基本没位,基本被占了,最后还得去停价格更高的酒店停车位。

虽然停车费一次看起来不多,但是架不住次数多啊。一次几十,十次就是几百,多出去玩几趟,一个月停车费就是几百块,一年就是几千块。

而且,出去玩停车要钱,停着不动也要钱。现在车越来越多,有摄像头看着的免费停车位基本被占了,再加上东莞很多村为了创收,开始修起闸门,抹掉停车位,开始收费停车了。一个月月票180,看似不贵,一年就是2000块。这样算起来,买车以后停车费一年就要花几千块。

烦恼四,违章的烦恼

每次收到违章短信,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这是在哪里违章了?然后在看一下,怎么又扣了三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又被扣了六分,合计一下发现12分根本不够扣。最后要么去交警大队学习,要么找人买分,一分几百块,贵得很!

买了车以后,都想规规矩矩开车,尽量做到不违章。但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冷冰冰的,很多违章,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撞上了。

比如有一次我在沈海高速,开进白实线车道以后,发现前车有点慢,于是变道超车,结果三分没了。

还有一次,在老家街道,前车磨磨唧唧不走,最后借对向车道超车,然后三分又没了。

再有一次,走许广高速下连南县城经过一个空旷的十字路口时,光顾聊天没注意红绿灯,六分没了。

除了这些,还有开快了超速扣分的,违规变道扣分的,一年总要扣几次。

烦恼五,堵车的烦恼

在我买车之前,回家过年或者出去上班,要么坐大巴车,要么坐火车。若是遇到堵车,除了吐槽一下怎么又堵车了之外,该睡觉睡觉,该玩手机玩手机,除了在旅途上耽误点时间,并不会觉得烦恼。

等到买了车后,堵车的时候就太烦了。若是前面不走了还好,最怕的是是不是挪一下,动一下,司机得时刻保持清醒,时刻准备起步。想睡觉是不可能的,想玩手机也是摸一下又得起步的。

再加上我这还是个手动挡车,碰到堵车真的要抓狂。频繁的起步,踩离合,挂档,松手刹。然后踩离合,挂空挡,挂手刹,一次,二次,三次……次数多了人都麻了。

关键是,现在每次过年回家,没有哪一次是不堵的。正常580公里的里程,慢悠悠开,9个小时可以到家。若是碰到堵车,15个小时正常,开出18个小时也不是没有过。到时被堵在路上,肚子饿,心里也烦躁。

烦恼六,借车的烦恼

买了车后,最怕的是被借车,因为能开口借车的人,关系都还不错,到时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

借了,按照法律法规,别人开着自个的车一旦出事,出了小事还有保险赔,出了大事保险赔不起,开车的人赔不起,就要车主本人赔。

还有一些极端的案子,借车人开着车出了交通事故,把别人撞死了,自己也在事故中丧生,最后找不到责任人,变成了车主车没了,超出赔偿的部分还要自己掏钱,还要被借车人的家属责怪,说你为什么要借车给他。

还有的借了车醉驾的,到时出了事保险不赔,车主真的是欲哭无泪。

如果不借,很多人就会被说这人没义气,没感情,先在道德高地指责你一番,搞的里外不是人。

碰到这种借车的,我的做法就是借车可以,我有空,我开车送你都行,也不要你加油,朋友之间不谈这点小钱。

但是有一次,有一个人,考驾照还没到手,说我这车是手动挡,想借我的车练手的,确实把我给搞蒙了。这要是借出去了,到时他无证驾驶出事了,这责任怎么算?我不得亏死。

总的来说,买车是件幸福的事,也伴随着许多的烦恼,而很多时候,烦恼还比幸福多,让我很多时候怀疑买车到底是不是对的。如果你还没买车,买车之前最好斟酌一下,不要冲动,不要光看到买车的好处,而忽略的买车后的烦恼。要知道,买车容易,养车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烦恼   年审   停车位   块钱   车主   油价   零部件   亲戚朋友   车子   师傅   市区   发现   时间   地方   财经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