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告诉你当时餐馆的菜价就知道两块钱能不能吃大餐啦?

鱼四角,肉丝、猪肝四角五分,三鲜汤三角五分;各种小菜一角,肉丸,蒸肉,卤牛肉六角,黄鳝、蒸肉,蒸排骨五角,红烧甲鱼、乌龟四角,一两米饭一毛钱二两票,糖饼二两票八分钱,煮包子一两票六分钱。有人要问,为什么甲鱼乌龟那么便宜呢?因为那时的甲鱼乌龟到处都是,伸手就能抓到,所以家庭请客办喜事都不用它。

吃大餐主要贵在酒上,散酒在餐馆里要卖到三毛一两,瓶装酒最低也得一块多钱一瓶,好的两块多钱一瓶。

看到这些报价,你认为两块钱能吃大餐吗?




不满你说,我是过来人,我想信这个人说的话一点儿都不假,都是大实话,那个时候的二块钱,最少相当于现在的200块钱,下馆子的话应该可以点上四个荤菜六素菜,2包大红鹰香烟,5斤黄酒等,满满一大桌子,比农村红白喜事摆酒席还要好。

说实话,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面值只有拾捌元捌角捌分。最大的面值是纸币,分别是10元、5元、2元、1元,五角、2角、1角,硬币分别是5分、2分、1分,是18.88元。

当时的物价低的让人不敢想信,社员在生产队干一天10个工分,计人民0.07分,那时大米1角3分7厘一斤,猪肉6角5分钱一斤。那时农民穷,单靠生产队分配的那点粮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不够吃。

像我们山区的农民,没办法只好上山砍柴挑到兰溪城里去买。那时100斤柴火可卖3角钱,早上在县城吃碗猪血豆腐只要2分钱,吃一碗阳春面只需5分钱,余下的钱还可以买1斤半大米,家里的孩子她妈还等着我的米下锅。

那时钱是一分一分串起来用的,没有一个农民会花2块钱下馆子吃大餐。如果真是这样,2块钱一家人真可以到兰溪奎元馆美美的吃上一餐。那时饭店一碗米饭只要2两粮票再贴2分钱,花4两粮票4分钱应该可以做饱鬼了。那时物价真的很便宜,鸡蛋可以换盐,一盒火柴只要2分钱,普通农民家庭10钱就可以过一个大年。那时去外婆拜年,压岁钱只有2分,没有红包袋,外婆只是用红纸包着递给我。

回想那个时候,真是一分钱当二分用,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都要捡起来吃掉,不是过年过节碗里见不到猪肉,即使物价再低农民还是舍不得吃。说实话,过去物价再低我都不留恋,现在虽说物价上涨,可农民住的、吃的、穿的样样都有,我感到真的很知足了。




我是五零后,大概七二年吧,我队里的一位当兵的回家探亲,

我们几位同龄人一起到嘉兴去玩,中午到当时嘉兴算大饭店的庆丰楼吃饭,我们是乡下人很少进馆子店吃饭,不知道啥莱好吃又便宜,说实话,乡下人靠工分挣钱,兜里没几个钱,但又不能太失面子,咋办呢,服务员看穿了我的心思,主动介绍各个菜的特色,但没说价钱,她说你们才六位,我看给你们个团体菜吧,我说团体菜是啥菜,她说团体菜也叫和莱,有大中小三个当次,我看你们人少就来个小桌够了,小桌是六冷盘,八热菜,冷盘有白鸡酱鸭爆鱼,还有三个素的,热菜有炒三鲜炒肚片炒猪肝清炒肉丝加一个红烧鲫鱼,还有一个咸肉冬瓜汤,一共八块钱,酒另外算,要不要?我说好的,后面又加了二块钱的酒我饭,当然这个饭是我拿米去换的,因为农民没有粮票,农民上饭店都是带米去的,店里就收加工费,想想看,当时十块钱就吃上了一桌大餐,那时候乡下过年就八个菜。

岁月如梭,往事不堪回首,再相聚,已是白发人。






我是50后,经历过那个年代。

去歺馆吃饭,有2元钱可是大钱了,四个人可大吃一顿,点钱如下:

1.小菜两个0.2元,

2青辣炒肉一个0.5元,

3.红烧肉一个0.8元,

4.家常豆腐一个0.15元,

5.三鲜汤一个0.4元,

6.米饭四人0.2元。

那时学校寄宿,一个凡伙食费只有7元左右。国家供应的猪肉0.75元/斤,商铺的肉包子0.05元/个。




1968-1969年,今天老夫我近70,当年我父一个月给我15元钱,收到钱后,自己到饭店点一个炒鸡蛋,0.8元,点一个榨菜肉丝汤0.1元,交4两粮票0.1元,4两一碗米饭,吃的是舒服到了极点,一个月只有一次,至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感念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兰溪   大餐   物价   冷盘   嘉兴   小桌   甲鱼   粮票   馆子   块钱   肉丝   米饭   猪肉   乌龟   农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