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该怎么理解?

《易》的文字部分是中国古代营造项目管理规范,《坤》卦的主题是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明确了施工单位履行合同的能力要求:

“直”是一种让人相信的品德,在语言方面诚实、正直、不虚假,在行为方面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方”是一种让人放心的品德,强调了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按照规矩和程序办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有容乃大。“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明所投入的力量或所具备的能力满足所承担的任务要求。

“不习”犹言不学习、不训练,意思是说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所需的技能、技术。

“无不利”就是没有不获得利益的。具备了“直、方、大、不习”这四个条件,就一定会获得利益的。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明确了施工单位的能力要求。施工单位应该拥有诚实、正直、不虚假的品德,具有严格按照规矩和程序办事的作风,具有满足施工任务需要的施工能力,拥有娴熟的施工技术和技能,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没有承接不到的工程、就没有完成不了的施工任务、就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




谢邀请。此语出自巜坤》卦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简释如下。①在巜易》卦中,每一卦都有卦主,而能够典型地展现卦意的那个爻就是卦主。比如乾卦全阳,五君爻是卦主。坤卦全阴,六二爻是卦主。②易卦六爻之中,1、3、5爻为阳位(奇数为阳),2,4,6爻为阴位(偶数为阴)。六二爻阴爻居阴为得位,六二爻居内卦之中,为得中。在坤卦中,初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六爻为天。六二爻居地位之尊,又得位居中,极典型地表达了坤卦顺的本质特点。③乾为天为圆主动,坤为地为方主静,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天圆地方。天,圆而大。地,方而大。为什么前面多一直字?直是为方服务的。有直才会有方,弯弯曲曲不直,怎能成方?因此,直方大,就是指地又方又大。④不习无不利。习,原意是学习,在这里,习含有增添的意思。我们知道,乾主健坤主顺,六二爻为一卦之主,它完全表现坤顺之特点,并代表坤顺之德。只要一切顺从乾健而行,就已做到完美无缺了,既便是不增加任何新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不利的!O六二爻辞大意是:(坤)像大地一样,又方又大,它只要顺应自然而动,一切顺从乾健而行,就已经很完美了!既使不增添任何新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不利,因为只要顺就足够了。(引伸意是:如果一个人能内心无私,大大方方方地顺应客观办事,就是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坤卦》的六二爻辞。要正确理解这句爻辞,首先要把握《坤卦》的核心思想,即坤道。《坤卦·彖传》曰:“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坤卦·文言》曰:“(坤道者),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又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卦》六二居位中正。既中且正,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故曰“直、方、大”。这就是《文言》所谓“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意思就是坤本至柔,至柔则不直,但其承天之动则显直,天时春则地生,天时夏则地长,天时秋则地敛,天时冬则地藏;而且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天种其豆,地不生瓜,天欲其瓜,地不长豆,以直顺天,故其直也。地本至静,但其中规中矩,其德方正。又六二至柔,《易》以柔为“小”,然六二中正,有大人风范。故《象传》因而亦释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直”与“方”皆指中正,不偏不倚,其中中矩为“方”,中绳为“直”,中德为“大”。六二之“直、方、大”是建立在顺承天道的基础之上的。承天时而行,不折不扣地执行天命,故其“直”;地有四正四隅,统辖八方,所谓“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故其“方”;地深厚宽广,故其“大”。直、方、大,是六二“承天而时行”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是建立在顺承天道的基础之上的,而非积极主动地自我表现出来的。故曰“不习”。“习”的本义是雏鸟反复拍打翅膀试飞,是一种积极主动、自强不息的状态。坤道在于顺从,而不在于主动争先、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乾德而非坤道,故曰“不习”。这就是《文言》所谓“後得主而有常”,也就是《坤卦·卦辞》所谓“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也就是《坤卦·彖传》所谓“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坤道以顺后为常,争先则迷而失其道,後顺则得主而为常。“主”者,其引领者也,得乾道者也。地道顺乎天道,“承天而时行”则不迷不失,无所不利,故曰“不习无不利”。六二中正当位,以柔顺之德“承天而时行”时所表现出来的“直、方、大”的品质,实际是对坤道的发扬光大,故其《象传》释曰:“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六二中正当位,是践行坤道最好的一爻。



《文言》曰“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臣争先则君疑,臣顺後则主安,功高不盖主,功成则身退,坤道也,臣道也。坤之时义大矣哉!




谢悟空邀请!



本人曾用过不算太短的时间研究过《易经》,那是几年又几年的事了。对《易经》的印象是:朴素的哲学、深奥的思想、不涉神鬼、读懂很难。

坤卦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意译过来是:为人应坦率、落落大方、心胸宽阔,即使不受过训习,也可无往而不利。

六二爻,居上爻之中,得中正之位,为坤阴品德之代表。

回头再看坤卦怎么说: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有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西南有朋、东北丧朋"

我以为是:以东北方为上,西南方为下。高高在上失朋友之道,屈身下士得朋友之方。

安贞,吉:守正道,才保吉祥。贞=正。
无论是用母马象征坤卦,还是用“地之方”解释卦辞,都表达了坤阴的品德是顺从;只有守“顺从”之道,才可“元亨利贞”。

这个顺从也可以引申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对社会规律的遵守。

自然拥有秩序;社会要有秩序;小到家庭也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反映古人追求阴阳和谐,积极有序的思想。

如果“阴阳失序、阴居阳位、孤阳独阴”都有很大可能引起内在和外在冲突。

不妨翻看历史,一些居下位而心存非想的人,结果常常很不妙。为什么呢?“迷”于先而醒于“后”!韩信、年羹尧就是个例子。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是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呼应的。

一健一柔,一强一厚;优点相加,缺点互补。这样配合往往是兴盛之状。



总结:天之德为首,地之德为辅;处辅助位置要坦率无私,处事有方,心胸开宽,竭力配合为首者干好共同的事业。

才无忌大夫提示:所谓“坤阴”是“在下”的意思。这点,可以自由引申感悟。往大里说,当你才德不足以做“老大”时,不要“老子天下第一”!要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小里说,为人,无论男女,应该在下守拙,像地一样能容纳能养生。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坤卦六二爻的爻辞。对于这段爻辞我断句如下: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我们将这段爻辞区别为两个部分,直方,大不习一句的作用是解释六二爻,称之为释爻;无不利一句的作用是论断六二爻的吉凶属性,称之为断辞。将爻辞内容区别为释爻与断辞两个部分是依据卦象与爻象用于占卜的作用。

如何理解这段爻辞的意义呢?我们需要借助于藏的概念。六爻坤卦是由两个三爻坤卦组成,初六、六二、六三构成为下坤卦。三爻坤卦是由二爻卦里的太阴卦演变而来,三爻坤卦的意义由太阴卦的意义推导而来。太阴卦在四象里象冬象藏。

在四象的概念里,有两阳两阴。春为小阳,夏为大阳;秋为小阴,冬为大阴。春主生,万物由里出外,夏主长,万物泄气于外,秋主收,万物由外之内,冬主藏,万物尽在里。这些内容看似于《易经》无关,但却是理解卦辞爻辞内容的最基本的东西。

具体到坤卦的解读,初六六二组成了太阴卦,象冬象藏。初六是太阴的一半,所以是小阴,小阴象秋季收令,所以初六以秋霜为喻,爻辞为: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出行遇霜意味着收藏的秋冬季节即将来临。秋霜是收令的一个标志。

到了六二爻,就是太阴卦了,所以,初六坚冰坚将至,到了六二爻就是坚冰已至了。六二是冬藏的象征,所以六二以坚冰为喻。方即舟,《诗经》上说“方之舟之”,直方即值方,遇到船的意思。严冬时节,河面结冰,水陆不通,涉渡的船只只好搁置岸边,不再涉渡川河。这就是值方,大不习要表达的意义。初六是出行遇霜,履霜就是出行过中踩着霜花,意思是出行遭遇到不利的天时,所以初六爻主出行不利。六二爻象冬藏,冰封河面,导致水陆不能交通,这时出行便无法实现,所以六二爻主出行不能。这两个爻于出行具有不同的意义。

藏有安居之意,有稳定的居所,有丰裕的收成。农民春夏劳作,秋冬收成,冬季安居,这个过程也应于生长收藏四象的概念。农民冬藏就是安居宅舍避冬寒,秋季的收成粮食是冬藏的一个前提。所以坤卦利安居,收藏之阴不利出行,但利于安居,无臧害,所以临六二爻没有什么不利可言,故断为无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易经   中正   不利   德方   时行   太阴   坚冰   文言   自强不息   顺从   天时   得主   品德   君子   万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