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部分上海人宁可包住酒店也不愿意外地亲戚住家里?

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严谨,的确只是部分上海人宁可包住酒店也不愿意外地亲戚住家里,而我的上海亲戚不但让我们这些亲戚住在家里,还陪吃陪玩,极尽地主之谊。

2006年春天,我的父亲参加了一个华东地区的旅游团,旅游的最后一站是上海,他放弃了在上海的游览,去了家在上海的我二舅家里,父亲一去就告诉二舅,他在这儿只能呆半天,一会儿就要去寻找大部队,坐飞机离开。

谁知二舅拉着我父亲的手,非不让他走,父亲一是觉得半天时间和二舅叙叙旧也差不多,二则那是父亲第一次坐飞机,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就极力地想走。看着父亲执意要走,二舅竟然抹开了眼泪,这样,父亲也心软了,和旅游团打了招呼,不跟团走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父亲在上海呆了几天,还是要回来呀,这时候表哥表姐们对父亲说:我表妹也一直没来上海玩,让她俩带孩子来接你吧。

就这样,我和姐姐外加三个孩子,浩浩荡荡一行人,坐上了从青岛流亭飞往上海虹桥的飞机。

下了飞机,已是近午夜了,上海不愧是国际大都市,这么晚了,飞机场还是人流如织,下飞机的人顺着迂回的栏杆一圈又一圈地缓缓前行,不知转了多少圈,我们终于见到了表姐他们。

因为我们来的人实在太多,表姐夫的车放不下,表姐又另外打了一个车。

我们也知道,上海寸土寸金,一般人家里都不宽敞,所以在路上,我们就和表姐说:姐,到了之后,给我们找家旅店,把我们放下就行了。

表姐是一个快言快语之人,她斩钉截铁地说:住什么酒店?回家!

到了表姐家,发现她家确实不宽敞,也就一室一厅,但收拾得相当干净利索。把我和姐姐安排在房间里的大床上,又给孩子们在地上打好地铺,表姐两口子去了厅里靠近阳台的小床上休息了,那是他们女儿的床,那时候她在大学住宿舍,没有在家。

第二天早晨起来,表姐两口子又领着我们这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去吃早餐。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天吃的什么,我已经忘了,只记得离家很远,走了好长时间,这一路,很干净,很幽静,当我们经过荣府又路过宋庆龄故居的时候,不由得暗暗赞叹:原来表姐家地段这么好,与这些名人为邻哪。

早餐过后,表姐和表姐夫就带着我们坐地铁去二舅家了。

一出地铁口,这儿的环境和表姐家那儿就迥乎不同,大街上人来人往,摩的、三轮车穿插其中,热闹喧腾的烟火气。

“我们刚搬到这儿时,对面还是一片玉米地,也不属于闸北,因为火车站那儿拆迁改造,把我们原先那些住户给安排在这儿,并把这儿从原来的区给划到了闸北区。呶,对面那儿,就属于郊区了。”身材娇小,长相甜美的表嫂向我们这样介绍他们的位置。

二舅家也不宽敞,两室一厅,厅极小,厨房也不大,窄窄的只能容一个人在里边操作,但他们家好多家具是折叠的,用的时候所以也并不显得特别逼仄。下午,当我们说要出去找旅店时,在厨房里忙活着包饺子的表嫂道:花那个钱干什么?在家里住就行了。

到了晚上,表嫂变魔术般地从柜子里拖出一床又一床被,铺在他们卧室的地板上说:我们铺地板的时候,地板和地面隔了很厚的一层呢,绝对不潮湿,放心睡!

转过天来,表哥表姐他们带着我们,浩浩荡荡地逛了豫园,参观了小刀会遗址,又到外滩、浦东陆家嘴转了一圈,在饭店吃了丰盛的晚餐之后,才回到舅舅家。

这一夜,我们也不客气了,再也没说出去住宿的话,呼喇喇铺下被子,很快就沉沉睡去……

拿着表姐们给父亲买的衣服,给孩子买的零食,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车站上,我们对前来送行的表哥表姐们说:我们打扰了你们这么多天,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留了2000块钱,放在舅舅的床垫下面,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表哥表姐他们一听着了忙,纷纷掏口袋,他们四五个人不一会儿就凑齐了2000块钱,生拉硬拽地塞到了我们行李中……

表哥表姐虽说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但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还是有山东人纯朴的气质,但我们没想到表姐夫表嫂,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没有一点大城市的娇骄二气,从骨子里散发着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连他的的孩子也是大方得体,与我们这些“乡下人”相处得亲切自然,这可能就是常言所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

所以,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不愿意自己的亲戚住家里,无论在哪里,都有亲情寡淡的人,也自然有注重亲情的人。

请不要为这样的事情,就给所有给上海人贴上一个“人情冷漠”的标签,这很不公平。








上海人爱干净,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我认识的上海朋友,他们的家我也去过,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的物品都摆的整整齐齐,不敢说是一尘不染,但是桌椅之间的缝隙都擦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家里面来客人了,卧室门永远是关闭的,要求私密性很强,上海市普遍工资很高,大小酒店遍地都是,价格也不高,酒店里面的用品也很干净卫生,我所知道的上海人,有外地亲戚朋友来家后,都是安排去酒店住的,这样都给对方留足了空间,对谁都好,第二天的事情什么时间,怎么安排都是好的,互不打扰,上海人是很少在家里面接待朋友的,好多时候都是去咖啡馆之类的地方,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另外亲戚朋友吃饭也很少在家里面的,一般都是去饭店,不过上海菜都讲究清淡,喝酒是黄酒,这也是好多北方人吃不习惯的原因!




别说是上海人,现在一般有点素质的人,到亲戚家做客,都不愿住在亲戚家,而去住宾馆了吧,毕竟住亲戚家,给人家添麻烦不说,自己也住得不舒服。




10几年前,有一个北方的朋友和我们抱怨,说他读书时去上海探亲戚,在亲戚家聊天聊的很晚了,原以为会收留他们(父子两人)住一宿,毕竟客厅很大。谁知主人家没有这个意思,他们也不好提出留一夜,就走了。他说: 上海人没有人情味。

我听完后说: 如果是我,我也不收留。如果是比较亲的亲戚。就掏钱让他们住酒店。我的亲戚来广州找我们,现在都是自己找酒店住,也不会打扰我们。

他说: 以前房子小,还会收留,现在房子大了为什么还不愿意?

我说,一直都不太愿意。只是以前大家也没几个钱住酒店,现在也不是住不起,就不打扰人家了。更何况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人家的也有可能不一样,总是要小心翼翼的多憋屈啊。再说,你上人家那住,你总得谢谢人家,总觉得欠人家什么的。自己住酒店就好了,互不拖欠。

最后他还是自言自语地说: 大城市的人少了人情味了,看不懂。




这不局限于上海人,说句实在话,当今社会绝大部分人,宁可包酒店,也不愿意外地亲戚住家里。


家里地方並不大,加上整理得很干净,恐怕弄得乱糟糟,住几个晚上就离开,所用的被褥多得洗,工作忙没时间好烦。


包住酒店花钱也值,亲戚和自己一家人相处,互相自由方便客气好相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城市里的人对外地来的亲戚,基本上都是这样做,没什么大惊小怪很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住家   上海人   亲戚   外地   酒店   表嫂   旅游团   浩浩荡荡   表姐   表哥   宽敞   上海   家里   父亲   感觉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