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银行将会如何应对?

首先,我国的国情是不可能、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断供,出现苗头后一定会及时妥善处理,不会坐视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其次,即使真的出现大规模断供,国家的处置措施也不会按照当前你认知范围内的方式去处理,因为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现在的政策多数对于这种情况是不适用的,所以猜测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情况都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那只能说明房地产市场肯定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萎缩。站在购房者的角度来说,要让他断供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房价跌了,跌破了他的首付款。比如一套房子购房者是100万元买入的,首付了30万元,贷款了70万元,如果房价下跌了30%,那么这套房子也就只值70万了,而这个时候购房者的首付款也就是30万元已经跌没了,这30万元他已经付了,接下来的70万元贷款即便一直付下去,也不会获得任何收益,对于投资房地产的人来说,这会促使他们断供(对于炒房者来说,这会促使他们断供);如果经济持续萎缩,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伴随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失业,比如一位购房的人来说,每个月要背负5000元的房贷,以前有工作的时候可以供养房贷,但是失业以后因为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也会导致他断供。

总之就是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断供,一定是经济形势不行了导致的。在这个时候银行也往往会自身难保。房地产与金融市场从来都是深度关联的,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起金融危机当中,有100多起与房地产有关,目前中国银行贷款当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占了39%,还有大量债券、信托等资金也在房地产行业,一旦大量断供,那么银行的经营风险就非常大了。

要知道,银行贷出去的钱都是储户的并不是银行的,如果出现了大量的断供,银行本身也就十分危险了。遇到断供,银行一般会先催收,催收不成的话就只能把抵押贷款的房子收回,然后拿去拍卖。比如现在的法拍房当中就有不少是断供的房子。

如果断供的房子不多,市场还是可以消化掉短工的房子的。比如先前的例子,房价下跌30%,银行把房子拿出去拍卖还能卖出70万元,这样银行就能把贷款收回。但是如果断供的太多,就会有大量的房子积压在银行的手上,而人们一般是买涨不买跌的,看到房价下跌的话市场上本来想买房子的人就会选择观望了,而观望的人越多,房价就越是会下降,或许之前下跌了30%的房子还会继续下跌。并且房地产是个大周期的行业,一旦房价进入下跌周期,往往时间会非常长。

就拿日本的情况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房价就出现了连续20多年的低迷。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房价的下跌,大量的断供会让银行陷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出现银行破产的情况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如果积压的房子太多,一时间也很难出手,银行的坏账就会大幅增加,一旦银行坏账达到8%-10%,那么银行就基本破产了。

其实对于大量断供,如果伴随着房价下跌,银行也只能把抵押的房子收回进行拍卖,如果拍卖所得能覆盖贷款,那么银行就不会有损失,如果不能覆盖贷款,那就是银行的坏账了。坏账多了,银行就会破产,主要看断供的规模以及经济的状况了,极端情况下,银行出现大量破产也是有可能的。比如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导致五大投行中的雷曼兄弟以及美国最大的两家房产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破产,其实都是因为房地产的下跌导致的。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的现象,银行会依据章程执行。房贷断供以后,银行方面也会依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并不是说银行立即就会将房产通过法院进行回收,中间有着较为复杂的流程。

像题主所言出现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势必央行也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延期、延后、减免对房贷的情况,减缓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可以想象一下,大规模断供的现象如果出现,势必是经济存在问题,或者其他不可逆的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会有相对应的政策执行的,多以延期、延后贷款为主。

当然了,如果出现大规模房贷断供,并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房贷需求者的问题。那么,银行就会依据相关的合同执行相关的手续。首先是联系房贷者,了解相关的问题,银行也有相对应办理延期的政策。其次,如果贷款者办理延期以后,仍旧是没有资金偿还,并且多次催贷无果。最后,银行会通过起诉的方式起诉贷款者,然后将房产回收进行拍卖,将为偿还的银行资金偿还给银行,剩余的留给户主。

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美国2008年时发生过,日本房产泡沫的时候也发生过,虽然历史中主要经济体均发生过。但,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只有在经济重大转折时才会发生。通常,大规模房贷断供也会伴随着经济衰退期、萧条期的发生。

银行的相关应对,还是会依据情况而判定。如果处于经济危机、不可逆事件的情况,银行的应对会是减缓、延期、延后房贷的方式,毕竟大规模房贷断供,就算将房贷回收来,通过法院也是卖不掉。但处于非经济危机、非不可逆事件的情况下,往往就会按照章程执行了。

关于购房、房贷而言,还是要适合自己,有可供长期满足房贷的条件下选择购房。要不然,遇到断供还是挺麻烦的。如果遇到大规模房贷断供,可能还有调整的存在,银行可能延期。但要遇到个别情况,银行会依据章程执行的。




不管是大规模还是个别情况出现房贷断供,都会有下面几个流程:

1、购房者第一个月逾期不还贷,银行会电话通知购房者,告知您已经逾期,并督促偿还贷款。

2、如果催促后仍然没有还款,到第二月仍然逾期不还贷款,银行的信贷人员就会上门或直接到其所在单位催讨。

3、到了第三月,买房人还是没有还款,银行就会给发律师函,进入司法程序。而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也意味着购房者的房子将会被拍卖。

房贷断供也会对购房者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1、被罚息

贷款逾期后都会产生罚息,而且这个利息非常高。购房者即便之后补齐了贷款,仍然会面临银行的罚息。罚息金额多少在购房者和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2、蒙受经济损失

短期断供被罚息其实不算太严重的事情,如果断供情况严重且还不上,你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如果购房者连续6个月断供,那么银行会向法院申请拍卖购房者的房子,房屋拍卖的费用要先用来还贷款和利息,如果不够偿还,你还需要继续赔偿,这个时候损失就更大了,不仅房子没了,钱也没了,就连以前交的首付、税费也都没了。

3、影响购房者征信

断供会影响购房者的征信,有的人认为短期断供之后自己把费用不上就没关系了。如果长期断供不还款还可能会被拉入黑名单,成为老赖,这样购房者出行、工作都会带来影响。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定注意不要断供,如果有可能要断供,也可以提前向贷款银行提出申请,告知情况说明,银行也会帮助提出解决办法。




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发生房贷大规模的断供情况,单单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应对,银行也无力应对,政府也一定会出面协调解决,不然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房贷大规模断供,意味银行有大量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进入不良形态,这意味着银行有大量的贷款无法收回,产生了大量的烂账,也意味着已经发生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银行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政府出面才能解决。



面对这样情况,银行可采取的措施十分有限,主要有以下3个:

1.持续催收,清收不良贷款

在大量的房贷断供的情况下,银行会有很多新增的不良贷款冒出来,银行为了压降不良贷款,肯定会加大清收力度,客户经理会上门催收或者电话催收,采取一切可能得手段就行催收,督促客户还款。

2.把借款人的征信拉入黑名单

在催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银行可能会采取惩戒措施,比如把借款人的征信拉入黑名单,以此来督促借款人尽量及时还款,这也是一种催收方式。



3.起诉到法院接收大量烂尾的房产

最后,银行迫于无奈会采取诉讼的方式清收不良贷款,也就是把房贷断供的业主起诉到法院,执行抵押物。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银行来说也很麻烦,虽然起诉银行可以胜诉,但是执行回来的抵押物也就是房产或者是烂尾楼很难处置变卖,对于银行来说就是烫手的山芋。



4.最后银行会向政府求助,督促大家按时还款

银行面对大量业主断供的情况,银行自身根本无法及时处置,银行也只能向地方政府求助,政府要么督促协调借款人也就是业主及时还款,要么协调帮助银行尽快处置抵债资产也就是从法院执行回来的房产。

总之,房贷大规模的断供是银行不愿意看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会突然冒出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风险会急剧地加大,会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现象   银行   都会   借款人   美国   不良贷款   贷款   房价   法院   房子   情况   方式   房产   财经   经济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