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正常吗?

母亲娘家的一位堂哥说等他老了,挣够一百万元钱时,他就到我的老家去养老,钓钓鱼,养两三只鸡,养一些花花草草,再种上一些蔬菜。

母亲的这位堂哥今年60多岁了,我叫他堂舅。几十年前,堂舅做了上门女婿,现在在城市外的郊区生活。

堂舅家里修了两栋自建楼房和几百平米的小厂房,每年房屋租金收入10w+。

我老家房子垮了,我打算回家修两间房子把房屋地基保住,过几年不想上班了,偶尔回家去住住。

堂舅无意间从我母亲口中得知消息时,堂舅来到我家告诉我说,叫我修房子时多修一间,留一间屋子给他住,过几年他满70岁了,存够一百万元钱了,想去我的老家养老。我老家清净,现在条件也好了,交通也方便,最关键的是三面靠河,河边上可以钓鱼,空气环境也挺不错的。以后每年都去我家住上大半年以上或是长期居住,等他存够一百万元后,他就把整个家交给儿子儿媳妇管理了。

听堂舅说了后,我说: 你辛辛苦苦一辈子挣那么大一笔家业,你自己应该守住才对,辛苦一辈子,老了你应该跟着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让儿子儿媳妇好好伺候你,住在城里各方面的配套设施齐全,干什么都方便。我老家环境虽然不错,但是离县城远,买东西或是看病都很不方便,再说了,你都70岁了,去我老家谁照顾你呢?这几年我家两个人每月工资加一起都没超过6000块钱,现在正是供孩子上学的时候,也没多余的钱去老家把房子修来空着,只是回家简单修两间瓦房把地基占着,以免被别人侵占完了。

堂舅说: 我身体好着呢,不需要谁照顾,年轻时累了,老了我就想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养老,多修一间房子要得了多少钱呢?你修两间房子和修三间房子又有什么区别?我又不要你的房子,只是去住住就可以了,我又不需要你养我,我自己存养老钱,70岁之前我存够一百万,难道还不够我老了时的生活费吗?

我心里想,你的生活费倒是够了,合着我省吃俭用修两间房子,你老了去居住,你以后要是死在我屋子里了,首先晦气除开不说,你儿子儿媳妇如果耍不要脸,光是叫我把你拉回你家安葬了就行,就这笔费用我都承担不起。年轻时候太累了,老了难免会有很多病痛,到时候住在我家里生病了,我还得花钱给你治疗,还得去医院照顾你,又不是我自己的父母,我才没哪个义务呢。虽然我缺钱,但是我也不会想任何人一分钱,就算你每月拿生活费,我也不愿意去照顾别人,再说了我也不会长期居住在老家的。

我说: 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回家修房子,修不修还不一定呢,以后再说吧。

堂舅沉思了一会儿说: 到时候你修房子打电话告诉我一声,我还是出2000块钱帮你修房子吧,以后我去住着心里也踏实一点……

亲戚有远亲近亲,堂舅算是远亲吧,再说堂舅有儿有孙的,家庭条件也很不错,老了凭什么要在我家居住养老?我又不欠你什么,想法倒是挺好的,又不是我亲舅舅。

常听老年人说六十不借钱,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我都知道,难道说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还不明白吗?何必要去给远房亲戚找麻烦呢?但凡识趣一点的人都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点都不正常。





我姨姥姥就是这样,今年70多岁,大包小包的拎着来我家,姨姥姥对我说:我这个月的工资都给你,这个月在你家住。从那以后,隔两三个月来住一段时间,再后来,每个月都过来住。

姨姥姥是我母亲的小姨,退休金7000多,儿孙满堂,但是她很孤独,常年一个人呆在家里。在农村的亲戚她不愿意去,因为她不习惯农村的生活条件!她的儿子媳妇家里她从来不去,她不喜欢看儿媳妇的脸色。

我在城里买好房子后,姨姥姥一个人过来的,大包小包的拎着,下车了才打电话,问我具体在什么位置,她来我家。我问她在哪里,我去接她,姨姥姥说:我能走能跑,接啥接?我自己过来,能不给你们增加麻烦就不增加。

姨姥姥来到我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掏出钱,对我说:我这个月的工资,都给你,我打算在你家住一段时间。

我说:您住就住嘛,给啥钱啊!快把钱收好,这样太见外了,你自己那点工资,自己存好。

姨姥姥说:拿着,一码归一码,我住自己家,吃吃喝喝不花钱啊!你现在是奋斗时期,我理解。你想我踏踏实实的住下,就把钱拿好。你现在没结婚,我来住一段时间,你结婚了,我不会来了。

我只好暂时把钱拿着,姨姥姥说:卧室呢?我睡哪间?我自己带好被套和床单的,我习惯了这种面料。

我说:房间您自己选,想住那间住那间,两个阳卧,两个阴卧,我住了一个阳卧。

姨姥姥说:我知道,主卧你自己住,我住另外一个阳卧,我喜欢明亮一点的。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姨姥姥把早餐端桌子上等我,早餐很丰盛,我说:您咋不多睡一会儿呢?早餐我出去买就是了!

姨姥姥说:我活了一辈子,不知道外面的饭什么味道,自己做饭香,干净,省钱。

我说:我不习惯吃早餐。

姨姥姥说:谁说的?必须吃!不吃早餐的危害你知道吗?

我说:好好好,我吃我吃。

姨姥姥说:我来你家不会给你添麻烦,也没有要求,但是每顿饭你要陪我,我不喜欢一个人吃饭。

我说:中午饭我来不及做,咋整?

姨姥姥说:我说了要你做吗?你回来就是了,别的不要管。

姨姥姥在的时候,我答应她每顿饭回去陪她,哪怕中午时间来不及,我都回去!回去时姨姥姥把饭菜做好这等我,我吃完就叫我睡觉,手机给我没收,上班时又把手机给我。

晚上下班时姨姥姥又把饭做好了,并且把酒倒好了,姨姥姥习惯每顿喝点,我上班时没人陪,她也不喝了。喝了就开始聊天,口若悬河,从古到今,特能说。

姨姥姥在的时候,家里给我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包括门外都用拖把拖得干干净净!我感觉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家里挺幸福。

姨姥姥每天自己买菜做饭,家里缺啥她给买啥,我把姨姥姥的钱给她,我说:您把钱拿着,您在我家,啥我也不管了,都交给您,但是我钱我不能要。

姨姥姥说:给她就拿着,以为我没钱啊?告诉你不要对别人说,我存了20几万呢!我每个月工资根本不够花,我给你这点钱,是给你的零花钱,如果不够,我再给你。

姨姥姥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就回去了,回去一段时间又过来了,一次姨姥姥过来发现她的床上有人睡过,姨姥姥很不高兴,我问她咋啦,她说不喜欢别人睡她的床,我说:不好意思,家里来客人了,住不下所以睡你的床了,下次不会了。

姨姥姥还是拿出一个月的工资给我,我说不要,姨姥姥说:以后我常常过来,给你就拿着,我不喜欢听废话。

现在几乎常住我家,她害怕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自己家。即使她隔三差五的跑来跑去,她也乐意,她希望有人陪她,有人重视她,有人和她说实话。

她在我家不要我干活,我也不会她抢,因为我知道她的内心,她力争她的存在感,她能干活,她不是负担,不是一无是处,她干活了有成就感。她住我家,从来没听到过她的孩子给她打电话,因为她的孩子们很有出息,都挺忙,但是她从来不打扰他们。

请问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上一个星期,正常吗?

我倒是能理解,也能接受!70多岁的老年人住别人家里,说明她心里有苦衷,不然谁愿意跑别人家里住着,在哪都不如自己家里舒服。多理解一下老人,只要不是招人厌的老人,住几天不碍事,更何况还是亲戚关系呢!




我的姑姑就是这样的。我爷爷奶奶共有七个孩子,活下来的三男二女,我姑姑排位老大,姑姑、大伯、三伯,六姑,我父亲是老七,我父亲最小是奶奶的第七个孩子。我大伯的儿子和我父亲同岁。姑姑的大儿子比我父亲小一岁。姑姑结婚的时候就是16、7岁,大伯也是16岁结婚。我姑姑只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我奶奶1958年8月25日去世,享年81岁。爷爷又多活了几年,享年84岁。

爷爷奶奶去世以后,我姑姑也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年轻的时候她家有买卖,从来不住娘家,也不接济娘家,我家那时候也不错,我爷爷还不到40岁就交家给了我大伯,我们家是开馍馍铺的,那时候就是我大伯领着三伯蒸馒头。每天蒸馒头、卖馒头就是他们的工作,我爷爷则成了专职的木材经纪人,每天赶集,三乡五里的有谁想买、卖树木,都找五爷(我爷爷排行五)。

姑姑老年以后,经常住我们家,因为,她没有闺女,只有两个儿媳妇。农村人那时候不好过,儿子媳妇们也不太体贴她,有一次,大姑来了,一进门坐下就大哭起来,原来是和二表哥俩口子生气了。我二话没说,就去她家找二表哥了,我要给姑姑出气,不能让姑姑老无所依。从那以后,二表哥两口子,再也没有让姑姑生过气。不过我姑姑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我家住10天或者是半个月。后来,我们才知道,姑姑自己单过,两个儿子给她粮食,她不在家吃,省下的粮食,两个儿子就给她折成现金,她就可以得个零花钱。

姑姑在我家住的时候,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我母亲在那里姑姑就跟着在那里。母亲做饭姑姑就给烧火,母亲去喂猪,姑姑就给拿棍。习惯成自然了,如果有一段时间姑姑不来,我母亲还不放心,还要我们去看看她。姑姑81岁那一年,得了脑血栓,不能走路了,从那以后姑姑就再也没有来住娘家,一直到她去世。




姨婆今年71岁,她每隔两个月就来我们家住,带一点糖果饼干给孩子,一住就住十天半个月。说实在话,虽然给我带来不少困扰,但我是发自内心欢迎姨婆来家里玩。

去年6月份,那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是姨婆来了。她提着一个购物袋,里面装了几套衣服,样子看起来有些狼狈。

婆婆很紧张地问她“你怎么不说一声就来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外甥开车送你来的,还是自己坐车来的?”

姨婆有些不高兴,“能有什么事?没事就不能来你家里玩了?我就想来跟你说说话,自己坐车来的。”

婆婆还想问点什么,公公让她少说两句,招呼姨婆坐下来一起吃饭,然后跟我说“去拿套碗筷给你姨婆”。

姨婆看了一眼那些菜,她摆摆手说“不要忙活了,我现在没胃口,也不喜欢吃炒菜。给我炖点粥吧,如果有小米更加好。”

小米养胃,家里有老人孩子,我平时都买一些放在家里,一个星期煮那么两三次。姨婆想喝小米粥也不麻烦,反正家里有现成的小米,洗一下煲二十几分钟就好了。

煮好小米粥,我盛了一小碗给姨婆,她就说了一句下次不要煮那么稠。幸好姨婆没说什么,不然我又要忙乎起来。

我们都吃完饭了,姨婆那碗小米粥都没喝一半,她愣是停不下来,一直在跟我婆婆聊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我儿子还笑嘻嘻地说“没想到奶奶也那么能聊,说那么多话,口也不干。”说完,他去厨房切了一碟哈密瓜给她们吃,还被夸了两句。

趁着她们聊天,我赶紧去超市给姨婆买牙膏牙刷毛巾拖鞋,家里没有备用的。姨婆特意交代让我给她买一块香皂,她说她用不惯沐浴露。

到了晚上洗漱好之后,姨婆拿了两张二十元钱到客厅递给我儿子跟女儿。

她很亲切地对两个孩子说“姨奶奶来得太急,没买吃的,呐,这是给你们的零花钱,拿去买糖吃吧。不过不能买多了,对牙齿不好。”

儿子都十来岁了,哪好意思要老人家的钱,他就红着脸说自己有零花钱。姨婆非得塞给他,“给你,你就拿着,这孩子那么大了还害羞。哎呀,胆子要大一点才行,不然要吃亏的。”

姨婆太热情了,非要把钱塞给孩子,婆婆说“这是长辈的心意,给你们就拿着,以后要对姨奶奶好一点,知道吗?”孩子们赶紧点点头,谢谢姨奶奶。

家里就四个房间,儿子一个房间,公公一个房间,我们夫妻一个房间,女儿和婆婆一个房间。姨婆来了,她跟我婆婆和女儿三个人一个房间。

第二天,女儿悄悄跟我说“妈妈,我知道姨奶奶为什么突然来我们家了。昨晚她们以为我睡着了,一直在聊天。”

“姨奶奶说在她儿子家住得不开心,常常一个人在家,没人聊天。孙女跟她不亲,总是摆出不耐烦的表情。她想回老家,儿子儿媳妇又不给回,担心她一个人在老家不安全,没人照顾。”

“姨奶奶说着说着就哭了,好可怜啊。奶奶安慰她,两人说了很多话,十二点多都还在聊天,我太困了,后来睡着了。”

这个姨婆是我婆婆的堂姐,两人相差10岁。她们嫁人后命运截然相反,婆婆嫁了个好老公,十年如一日疼爱她,什么都以她为主,公公是个十足十的宠妻狂魔。

姨婆不一样,她的老公好吃懒做,一点都没有责任感,有时候和别人喝酒好几天都不回家。

婆婆经常说起这个堂姐,说她的命太苦了,自己赚钱养家,送儿子女儿上了大学。她老公一点忙都帮不上,不拖后腿都是好的。

姨婆儿子买了房子之后要接她去享福,她不去,不想给儿子儿媳妇添麻烦。因为姨婆如果去的话,她老公也会跟着去的,不想让那人丢人现眼。另一方面,姨婆儿子买房,她没出一分钱,也不好意思去儿子家享福。

3年前,姨婆的老伴过世了,儿子儿媳妇要接她去城里生活,她再也没有借口推脱。

其实,从内心里面,姨婆也渴望跟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人啊,年纪大了,越发渴望亲情。

期间,姨婆让她儿子开车送来我们家玩过两次,平时跟我婆婆都是打电话的多。

听女儿说起姨婆跟婆婆聊的心里话,我大概明白她为什么突然来我们家玩了。我交代女儿不能把那些话往外传,以免姨婆不自在。

平时我和老公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学和买菜做饭这些事情都是公公和婆婆做的。姨婆来了之后,她跟婆婆作伴,两个人做什么都一起做。

姨婆很勤快,帮着做饭扫地,她说闲不下来,一闲下来就感觉身体生锈了一样,自己的衣服都是手洗的。

姨婆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不喜欢吃炒的菜,都是吃炖的。她不吃炒菜,趁着自己做饭,全部把我们家的菜都做成炖的,婆婆也无可奈何。

我们家都喜欢吃炒和焖,红烧的菜,觉得比较好吃。尤其是家里有孩子,有时候做点可乐鸡翅或者薯条给他们吃。

姨婆是长辈,她非要全部把菜做成炖的,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如果嘴馋了,只有偷偷带孩子到外面吃点好吃的。

有一,我刚带孩子从外面吃东西回家,被姨婆知道了,她板着脸严厉地说,“你年纪不小了,还不懂事,带着孩子出去吃垃圾食品,有你这么当妈妈的吗?”

那时候,我心里有点生气,这个姨婆也管太多了。不仅管我们吃的,平时吃完饭,我挨在沙发上看电视也被她说,说我坐没坐相。洗澡晚一点也被她说,说我懒,做事没规律。

我就觉得很困扰,在自己家都不自在,好像姨婆专门盯着我一样。

那次姨婆在我们家住了13天,她儿子买了些水果来接她回去了。姨婆跟我婆婆依依不舍,她说回去又没个聊天的人了,儿子媳妇虽然孝顺,但他们平时也要上班啊。

过了两个多月,姨婆又来了,这次她买了一点糖果饼干,给我家孩子的。她剥开一颗玉米糖给我女儿吃,笑眯眯说这是软的,很好吃。

这次姨婆来,她瘦了一点,虽然笑眯眯的,但看出来精神没有从前好。她跟我婆婆说“人老了,不中用了,前段时间有些不舒服。这不,一好了就来找你玩。跟你聊聊心里话,我就很高兴。”

我那时候感到有些心酸,同时又觉得姨婆和我婆婆这对堂姐妹能够在这个年纪在一起聊聊过往和家常,其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从那之后,我跟自己说要对姨婆好一点才行。想法变了,看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就算姨婆说我什么,我也不反感了,反而觉得很亲切。

我已经习惯姨婆每次来我们家一住就住个十天半个月了,我们相处久了,也少了之前的摩擦。有时候姨婆念叨我几句,我如果不服气也不会放在心里,和她吵嘴几句,但我们是开玩笑地吵嘴,越吵感情越好。

姨婆跟我婆婆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晚上吃完饭带着孩子去外面散步,周末或者放假时,两人就带着孩子去公园玩。家里很热闹,欢声笑语,挺好的。

我发自内心欢迎姨婆来家里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几个老人就有几个宝,这是我们的福气,从她们聊天从中,我们年轻人也得到内心的启迪和升华。百善孝为先,老人家过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年轻人,该对老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我们也有老的一天。祝愿每个老人晚年生活过得开开心心的,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我七奶每到夏天就从乡下来我家住上一两个月,我后来知道原因后,很心酸。


七奶第一次来我家,是1975年的冬天,七爷病了,七奶带着七爷从乡下坐火车,辗转来到大安。我爸和我大爷把七爷送到医院,一检查,是严重的胃炎,就赶紧住院治疗。


我爷爷哥五个,叔伯兄弟排行论,我爷爷排行老三。七爷是我爷爷的亲弟弟。当年,我爸爸没当兵之前,一大家子都在一起过。太爷太奶过世早,我爷爷就当家,带着几个弟弟一起把家业做大。



后来,分家另过,但爷爷和七爷的感情最好。我爸和七爷七奶的感情也非常好。


75年的冬天,我家养的猪我爸没有卖,请我姥爷来家里,把猪杀了,请很多亲戚来吃饭。下午四点多钟,我爸让我妈去医院给七爷七奶送饭去。我妈用大饭盒装了好多猪肉,还有猪心、猪肝,还有烩酸菜,我妈又用小饭盆装的一下米饭,就送到医院去了。


我妈这个人,人缘特别好,凡是我妈交往过的人,都说她好,因为她实惠,大方,仗义,爽朗,热情。除了揍过我之外,我妈没啥大的缺点。


我妈拿了一大饭盒子猪肉送到医院,回来我妈对我爸说:“一饭盒猪肉差不多都给七叔吃了,七婶都没舍得吃几块。”我爸说:“那咱明天还送。”后来,七爷病好了,七奶就和七爷回乡下了。



七奶第二次来我家,是1983年的初夏,七爷得了头疼病,住了十多天医院,还是走了。送到大安的火化场火化的。七爷那年64岁,七奶比七爷大一岁,65岁。


办完七爷的丧事,七奶就带着我的叔叔姑姑们回乡下了。我爸和我妈以为,我七奶以后可能不会再来大安了。但是,第二年的夏天,七奶突然来了,胳膊上挎个小筐,筐上蒙着一块白布,揭开白布,里面竟然是两只雁鹅雏。


原来,七奶自己在家孵的雁鹅雏,她大老远地坐马车,又坐火车,来到大安,特意把两只雁鹅雏送我爸妈的,她说:“雁鹅下蛋可勤了,雁鹅蛋也大,还香,等它们下蛋你们就知道了。”


七奶在我家住了挺长时间,大概有一个多月吧,她帮我爸伺弄菜园。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菜园里的菜起腻虫了,白菜叶被腻虫啃得都是窟窿眼子。我爸怎么掸药也不好使。


七奶来了之后,不知道在哪买的药,用水兑上,装到过去打吊瓶的那种瓶子里,把橡胶的瓶盖上扎几个针眼,七奶就把药水掸到菜地里。别说,腻虫就渐渐地少了,白菜叶上也越来越干净。


我爸很高兴,向七奶请教伺弄菜园的办法。七奶总是笑呵呵地告诉我爸。七奶脾气好,很温和,说话总是笑呵呵的。


春节前,这两只雁鹅长大了,开始下蛋,两个雁鹅比赛下蛋,一般是四天能捡三个大雁鹅蛋。我妈把雁鹅蛋腌上,腌好了,就煮上几个,用兜子装好,给我姥姥送去了。


后来家里煮大碴粥,总会煮上三个咸鹅蛋。吃饭时,把三个咸鹅蛋一切两半,六口人,一人半个鹅蛋。




每次吃鹅蛋,我爸都会念叨我七奶,说起我七奶的好来。我爸15岁就开始下地种田,当年和七爷一起干活,有一年,我爷爷家的大青马和邻居家的马打架,竟然把邻居的马一脚踢在脑门上,给踢死了。


我爷爷呢,他特别仁义,他竟然把自己家的大青马给了邻居。我七叔都要气死了,很生我爷爷的气。因为我爷爷当家,爷爷说了算,我七叔就憋了一肚子气。干活的时候,就跟我爸生气,找茬骂我爸爸,我爸爸也憋气,干活累出汗,感冒了。


我爸在家躺着,额头滚烫,我七爷说我爸是装病,不想下地干活。七奶说七爷:“你给我装病看看?三娃额头都烫手。”我爸小名叫三娃。


大人下地干活去了,七奶和我奶奶熬了姜汤,七奶又买的红糖,放到姜汤里熬,给我爸喝了好几碗。我爸后来跟我们讲,说:“你七奶性格可好了,当时没分家时,在一起过,对我们可好了。”


我七奶还会讲故事,过去编瞎话,她可会编瞎话了。从那年之后,七奶就总是夏天来我家住上一个多月。她来了之后,我们姐弟就缠着七奶给我们讲故事,七奶讲的都是孝顺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七奶背着半袋子黄豆来了,对我妈说:“云秋啊,给孩子做豆面卷子吃吧。”我妈不会做,我七奶就教我妈做豆面卷子。


我妈就跟我七奶学做豆面卷子,先把黄豆炒熟,再把熟的黄豆用擀面杖擀成黄豆面。这边呢,把糯米面加白糖加水,搅拌粘稠,放到锅里蒸。蒸熟之后,拿到面板上,把黄豆面揉到面团里,再把面团擀成薄薄的饼,再撒上黄豆面和熟芝麻白糖,卷到一起,用刀子起开,我的天呢,太香了,制作过程就让我们馋涎欲滴。



七奶每次夏天来,都闲不着,总是帮我爸妈干活。我家当年养了很多只鸡。七奶一来,我放学的时候,就跟着七奶到附近的菜地里去挖灰菜,现菜,这些菜名我都叫不上来。


七奶挎着满满一筐野菜回到家里,在菜板上剁鸡食,掺上点苞米面,喂小鸡。七奶不是送我家两只雁鹅吗?这两只雁鹅特别有意思,他们能看家,院门口有人进来,两只雁鹅就伸着脖子过去,嘎嘎地叫着,用长长的嘴巴拧人的大腿,我被拧了一次,可疼了。


但这两只雁鹅却对我七奶很亲热,七奶一进院子,两只雁鹅就嘎嘎地叫着,跟着七奶后面走,可亲热了。


七奶有时候下午,就忽然走了,不知道去干啥了,一走就走很长时间,有时候晚上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回来。我妈有些担心七奶,担心七奶在城里迷路了。我爸却很放心,说:“七婶多聪明啊,找不着家,她会打听路的。”


七奶回来之后,我爸妈问七奶干啥去了。七奶总是说,到街里遛达遛达,四处看看。我爸妈私底下说:“七婶好像哭了呢?眼睛红了。”但七奶从来不说她干什么去了。


放暑假的一天,七奶下午又要出门。我闲得发慌,就跟在七奶后面追上去了。我说:“七奶,你干啥去,带我去吧。”


七奶犹豫了一下,后来就带我去了,但七奶却叮嘱我,说:“我领你去的地方,你回家不许告诉你爸妈!”


我一听,好奇心更重了,连连点头答应了七奶,跟着七奶上街了。


七奶带着我从小路走的,穿过玻璃厂,我还捡了几个彩色的玻璃。七奶是小脚,但她走得可快了,我都跟不上,七奶就拉着我的手走路。我就不能随意地捡地上的彩色玻璃了。


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后来,七奶停下不走了。我抬头一看,天呢,这不是医院吗?我有点害怕了,担心七奶得病了。我说:“七奶你病了?”七奶摇头。我就说:“七奶,那咱们回去吧。”


七奶说:“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吧。”


我不敢去医院,因为上化学课,看到解剖的那种模型,特别害怕。但七奶攥着我的手,我就只好跟着七奶去了医院。


我当时以为七奶病了,到医院是看病。七奶领着我,走进医院大门,又上了台阶,走进医院的大厅。当时县医院是三层楼。七奶拉着我进了大厅之后,直接上了楼梯,一直上到第三层。


我问:“七奶,咱们来医院干啥?”七奶也不说话,只是紧闭着嘴角,一直往病房区走。到了病房区,七奶像找人一样,挨个病房看。


我又问:“七奶,你来看病人呢?”七奶也不说话,就是一个个地病房去看。当时病房最上面的窗户是玻璃的,从玻璃窗里能看到里面的病人。


从走廊这头,走到走廊那头,七奶看了一遍之后,才拉着我走出了医院,我才松了一口气。



往家走的路上,七奶好像没有力气了,走得很慢很慢。我试探着问:“七奶,以前你下午总是出去,晚上才回来,你都是来医院吗?”


七奶没说话,只是冲我点点头。我问:“七奶,咱们来医院,看谁呀?”七奶忽然长叹一声,说:“谁也不看。”


我更加纳闷了,问:“七奶,谁也不看,来医院干啥呀?”


七奶说:“我要看的人,已经走了。”


我说:“他去哪了?”


七奶说:“去火化场了,已经火化了。”


我直到这时候,才明白,七奶是来医院看七爷住院的病房来了。七奶想七爷了,来医院看看,来医院瞅瞅,心就好受一点吧?


我后来听我妈讲过,七奶的两个儿子结婚后,都分家另过了,七奶给几个孙子都拉扯大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七奶的儿媳妇都说七奶偏向另外的儿子,然后就对七奶不好,说一些咬眼皮的话,七奶受不了,干脆就自己住在老房子里。


七奶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坐火车来到大安,住到我家里一两个月,她时常到县医院去看看,好像看一次,就能让她感觉到七爷还活着一样。


我七爷脾气非常爆,但是,跟我七奶过日子,两口子却从来不吵架,有事就商商量量的,有说有笑。七爷过世之后,七奶就一天天地寂寞了。


七奶喜欢花,她每次来我家,都把花籽洒在院子的角角落落。她还把花籽洒在墙头上。一到夏天,我家的院墙上就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马齿苋花。这种小野花特别皮实,也没人浇水,可每年夏天,墙头上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七奶特别能干,每年夏天来,都帮我妈把我们的棉衣拆开,洗了,再把棉花弹一弹,重新絮棉花。那样的棉衣穿上,冬天的时候压风扛冻。


七奶还帮我妈洗被单。有时候周日,七奶就和我妈到江边去洗被单。我爸也去,用自行车驮着脏被单,一起到江边去洗衣服。但我爸不干活,那天他很放松,到江里游泳去,七奶和我妈妈在岸边洗衣服。


七奶缝袜子也是一绝,家里的破袜子她都找出来,套上袜装儿,把袜子缝得可好看了,补丁的边角缝得很平乎,一点都不硌脚。



我妈这人特别好客,很欢迎七奶来。七奶一来,我妈就和七奶有说有笑,干活,做好吃的,我也觉得那段日子很甜蜜。


有一年夏天,都放暑假了,可七奶还没有来。墙头上的马齿苋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我妈就对我爸说:“七婶今天怎么没来呢?”我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妈就让我给七奶写了一封信。我还记得开头我是这么写的:“亲爱的七奶,我家墙头上的马齿苋已经开了,我妈妈问你,今年夏天怎么还没来——”


很久之后,我们收到回信,七奶再也不能来我家了,她病重了,在秋末的冷雨里,去找七爷去了。


七奶走了之后,我家里再也没有过这样常住的亲戚。再到夏天,我忽然觉得冷清了不少。唯有墙头上的马齿苋,开了又落,落了又开。


七奶送我家的两只雁鹅雏,后来下蛋到第七年,就不下蛋了。我爸舍不得杀了吃掉,养了十六七年。


写在最后:


如果家里有这样的亲戚,每年都来你家里常住一段时间,那么,请你善待这样的亲友。他们是来看望你的,也是来消愁解闷的。


来串门的老人,心里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老年的孤独,让她在寂寞里寻找陪伴,寻找依赖,寻找温暖。


家里来这样的亲戚,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陪伴。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取暖,相互陪伴,相互理解,相互善待。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豆面   姨婆   儿媳妇   姑姑   姥姥   婆婆   亲戚   爷爷   奶奶   家里   儿子   我家   房子   两个   孩子   医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