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为什么即位后只活了11年?

咸丰帝在晚清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象征意义,创造了很多的转折点和记录,例如:咸丰帝是大清朝最后一个生孩子的皇帝,后面的同治、光绪、宣统都绝后;咸丰帝还是大清朝第一个把首都丢了的皇帝;咸丰帝还是大清朝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等等。

咸丰帝目前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干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一个无比厉害的老婆了。往后统治晚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叶赫那拉氏.慈禧就是咸丰帝一开始的——兰贵人。

咸丰帝继承皇位的时候是二十岁,在当了11年的皇帝之后,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咸丰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弟弟——“鬼子六”恭亲王奕訢。

乾隆是正史中古代皇帝寿命最长的

31岁就病逝的咸丰帝确实不算长寿,他前面的几位皇帝都活得不算短,例如:康熙皇帝终年69岁,雍正皇帝终年58岁,乾隆皇帝终年89岁,嘉庆皇帝终年61岁,道光皇帝终年69岁;

这样一看的话,咸丰帝的寿命仅仅比顺治帝和后来的同治帝长一点而已,排名大清朝短命皇帝第三名。

不过说句实在话,咸丰帝的寿命也还说得过去了,毕竟历朝历代好几百位皇帝加在一起的平均寿命也不到40岁。只是大清朝的皇帝太能活了,属于历朝之最——平均寿命达到了53岁左右。

我们先来回答很多网友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道光帝为什么不立政治才能和身体素质更好恭亲王奕訢为皇帝,而是选择了体弱多病、还是个瘸子的咸丰呢?

咸丰帝的父亲道光帝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十岁的时候就受到了他爷爷乾隆的赏识并且还被赏赐了赐黄马褂以及花翎。

嘉庆四年的时候,道光帝就被嘉庆秘密地立为太子了。(雍正以后都把继承人秘密地写好,然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1820年,38岁的道光帝即位了。道光帝总体上来说还算是比较靠谱的,不过是运气有点差而已。道光即位的二十年后就碰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迎来了著名的鸦片战争了,其结果就是大清朝战败并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其实道光帝的子嗣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一共有9个儿子。这个数字也许在大清朝并不算高,可是比后面的皇帝却强了十万八千里路了。

道光帝的前面几个儿子死得都比较早:大儿子,爱新觉罗·奕纬死于1831年;二儿子,爱新觉罗·奕纲死于1827年;三儿子,爱新觉罗·奕继死于1829年。

道光帝还没有死,这几个儿子先死了,当然就没有争夺皇位的可能了。咸丰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恭亲王是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皇位争夺战也就基本在这两位身上展开了。

我认为道光帝之所以选择了几乎样样都不如他弟弟的咸丰来继承皇位,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是,咸丰帝的地位和出身很高。咸丰是事实上的长子(前面三个哥哥都死了)、咸丰又是道光帝皇后所生的儿子并且道光帝非常喜欢这位皇后,难免出现爱屋及乌的现象。

二是,咸丰帝的表演天赋很高,让道光帝觉得他很“仁孝”。古代不管怎么立太子、不管如何确认接班者,有一个核心因素就是:接班人一定要仁义、一定要有孝心。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老皇帝死了以后还留下了很多不是太子的儿子以及很多嫔妃等等。何况老皇帝也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往后来清算自己了。

咸丰帝在“仁孝”这方面就表现或者说表演还是很到位。例如:有一次道光帝组织各位皇子去打猎,要是按照实际能力来发挥的话,咸丰那个病怏怏的体质肯定不是老六恭亲王的对手了。

可是咸丰放出了绝招:迟迟不肯射猎、迟迟不愿意发箭矢,结果当然是没法子与恭亲王的猎物数量比了。不过咸丰搞了另外一套说辞,大概意思就是:要爱护小动物了、不忍心猎杀小动物了等等。

道光帝剧照

道光帝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认为咸丰帝是无比仁慈之人了。很多人觉得这样选接班人有点不可理解,我想说的是:古代选接班人真的是很注重仁孝的,主要是老皇帝怕新接班者在自己死后,对自己、对其他儿子和嫔妃下死手。

恭亲王本人照片

三是,道光帝有可能觉得恭亲王过于优秀、野心过于大了。道光帝自己就是一个平庸之辈,也许他并不想立一个激进的、富有冒险精神的、喜欢乱折腾之人当接班人。

总之一句话,不管道光帝是如何想的,可是他就是把皇帝大位交给了咸丰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咸丰皇帝为什么即位以后只活了11年呢?

我还是想说一句,不管是当11年皇帝、还是咸丰帝只活到了31岁等等。这样的数据在今天看可能完全不太正常,咸丰帝那是一个妥妥的短命之人。可是要是放在历朝历代的皇帝来看的话——这数据也属于马马虎虎了。

清朝之前的上一个少数民族的朝代是元朝。可是这个朝代仅仅维持了98年左右就没了。更加夸张的是:在这短短的98年左右的时间里面,元朝一共产生了11位皇帝、这样一平均下来,每个皇帝在位也就只有9年的时间而已。

我们还是来具体地分析一下:为啥咸丰帝仅仅当了11年皇帝就死了呢?

一个皇帝寿命的长短往往跟两样东西有关:先天身体素质如何以及后天自己有没有注意保养、养生的问题了。

据说:乾隆之所以活到了创纪录的89岁,那是因为乾隆特别注意养生、要放到现在那是个妥妥的“养生专家”了。

我认为咸丰帝之所以即位以后只活了11年就死了,大概有四个原因:

咸丰帝剧照

第一个原因:咸丰帝先天身子骨就不行而且还不怎么爱锻炼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咸丰帝是一个标准的早产儿,差一点就夭折了。别说那时候的早产儿了,就是放到现在那身体也属于先天不佳的状态了。

咸丰帝的骑射水平特别的差,要不是靠着演技演出“仁孝”的戏码的话,道光帝就差一点选择恭亲王了。

咸丰少年时期因为骑射技术太烂,曾坠马摔断了腿,结果留下终生残疾,成为瘸子。这样一来,咸丰帝往后就属于严重的缺乏锻炼了——本来先天就体弱、后天再不锻炼的话,身体那肯定就不行了。

第二个原因:咸丰帝有重大慢性疾病

按照史料的记载:咸丰帝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有咳血的毛病了。一开始好像并不是很严重,要是很严重的话:估计道光帝也不会选咸丰继位了。

可是咸丰当上皇帝了以后:工作就开始繁重起来、各种压力也大了起来,这咳血的毛病就越来越严重了。

顺便说一句:咸丰帝开始的时候还是表现不错的,例如: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还重用汉臣曾国藩,积极搞定太平天国运动;另外还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等等。

这也就是说:咸丰帝在不断地操劳之下,这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咳血一般都是肺部有疾病了。试想一下,这种病放到现在都很难彻底治愈、放在清朝那也就只能等死了。

第三个原因:咸丰帝后期由于压力过大,变成了比较贪恋美色、贪恋美酒

咸丰帝虽然在前期也打算励精图治一把、打算彻底扭转大清朝的国运。可是大清朝到了咸丰帝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咸丰帝眼看着自己已经无法扭转大清朝的国运、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烧、咸丰帝也不得不跑路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了。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以后的咸丰帝开始有点自暴自弃起来了。

于是咸丰就经常召貌美的嫔妃陪同,一起玩耍、打扑克。还有野史记录他时常从民间带走貌美的女子,一同玩乐,咸丰一生最喜爱的四个汉女子被称作四春,其中陀罗春原本还是一个尼姑。

俗话说得好:美色是一把刮骨的钢刀,本来身体就不咋地的咸丰帝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另外咸丰帝跟很多皇帝一样,为了找到所谓的存在感开始积极尝试各种大补药起来了。这玩意对身体的伤害我就不细说了,谁吃谁知道。

咸丰还是一个出名的“酒鬼”,他喝酒非常没有分寸,往往是一喝就醉,醉了以后还要撒酒疯。长久的酒精摄入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耗。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史实:烈性酒是从元朝以后才有的,以前的时候喝的都是低度的、类似米酒而已。我个人估计咸丰帝喝的酒度数不低,没有52度也最少有38度。

我在这里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说咸丰帝怕老婆、也就是怕慈禧了。这基本上就属于胡扯了,慈禧在咸丰帝面前那是个妥妥的“小绵羊”的状态。其实要不是有人求情的话,咸丰帝差一点就学汉武帝来了个“杀母留子”的操作了。

咸丰帝在美色和美酒的双重打击和压榨之下,想活的长寿那是很难哦!

最后一个原因就更加致命了。由于咸丰帝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乎就爱上了吸食鸦片的活动了。在热河时期,咸丰吸食鸦片的频率达到最高,几乎每天都在烟雾缭绕当中迷迷糊糊度日。咸丰帝那小身板哪里经得起鸦片的侵害。

最后总结一下,咸丰帝短命的原因就是:

咸丰帝是早产儿先天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有咳血的毛病;他既爱美色、又爱喝酒、还积极地吃补药、抽鸦片;另外咸丰帝当了皇帝以后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非常的巨大等等。

这些综合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咸丰帝仅仅活了31岁、当了11年皇帝就死了——这就算不错的了。说句实在话:要是我像他这么整的话,估计还不一定有他活得长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很多,大家也要引以为戒。

第一,天生身子弱,还不注意锻炼。

咸丰是早产儿,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好在没有夭折。

他小时候就喜静不喜动,尤其厌恶满洲贵族经常要做的骑马、射箭、围猎、摔跤等体育运动。

他的骑射技术就很差,还差点因此被父亲道光嫌弃,丢掉皇位。

另外,咸丰少年时期因为骑射技术太烂,曾坠马摔断了腿,结果留下终生残疾,成为瘸子。

有了残疾以后,咸丰就更不喜欢运动锻炼,导致身体很虚。

咸丰31岁就死了,也是由静贵妃养大的弟弟奕訢,因为一生酷爱锻炼,活到67岁去世,年龄是哥哥的两倍还多。

第二,患有慢性疾病,久治不愈。

史书记载,咸丰有咳血的毛病,但并不严重。

就是由于不严重,道光皇帝也没太在意,毕竟他的儿子不多,大多病恹恹的,咸丰已经算好的。

但咸丰登基以后由于工作操劳,心情抑郁,加上放纵自己,咳血就越来越严重。

今天看来,咳血绝非小事,尤其是像咸丰这样常年咳血。

现代医学认为,咳血绝大部分是因为肺病,比如各种肺部炎症、结核、栓塞甚至肿瘤。

因为咸丰的肺病不传染,看来就很有可能是肿瘤之类,放在今天就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古代无法治疗。随着肿瘤越长越大,咸丰的肺部功能也越来越差,最终31岁暴毙。

第三,心情抑郁,纵情酒色。

咸丰其实也是个倒霉蛋,自从1850年成为皇帝以后,国家就没安稳过一天。

他刚刚上位,1851年太平军闹起来,由此闹了十几年,导致中国减少了1亿人口,满清几乎为此垮台。太平军北伐部队,一度都打到北京城附近。

这还不算,北方又有捻军流窜、西北回乱,中原和西北都乱成一团,南方又有天地会、少数民族武装等四处起义。

内部的乱局还好说,帝国主义列强有咄咄逼人,不断惹是生非,最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了北京城,烧了圆明园。

咸丰从成为皇帝到死,始终处于内忧外患,军情告急,财政崩溃,内部外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

换成任何人,在这种可怕的环境下也难以保证身体健康,整天忧愁、烦闷也会死人的。

咸丰只能通过饮酒和女色来缓解,却有没有自制力。

咸丰每次饮酒都会喝醉,还经常饮酒,非常伤身体。而且此人酒品非常差,一旦喝醉就撒酒疯,毒打身边的太监宫女。就算平时很宠爱的宫女,经常也会被打残甚至打死。

咸丰还非常好女色,有很高身份的妃嫔就有18人之多,还有大量地位不高的女人。

咸丰的纵欲类似于今天的性瘾症,几乎每天都要女人陪睡,少一天都不行。满清的规定是夜晚皇帝找女人陪睡,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咸丰好色到打破规矩,竟然大白天的也让女人陪睡。

这种日夜纵欲对于一个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的人来说,等于是自杀行为。

第四,吃补药,抽大烟。

咸丰皇帝如此纵欲,很快身体就更虚弱了,才20多岁某些能力就有明显下降。

为了弥补这点,咸丰皇帝开始大量吃补药,尤其喜欢鹿血。《本草纲目》记载:“鹿血主阳痿、补虚、止腰痛。”

《十叶野闻》记载:“禁中蓄媚药数十种,以此为第一,即阉人服之,亦可骤生人道。与妇人交,药力弛则复其初。”

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这些壮阳药物的成分不明,很多直接就是有毒的。

咸丰这么年轻成为药罐子,身体想不坏都难。

另外就是抽大烟,鸦片这种玩意就是毒品,吸毒的人身体能好吗?


总之,咸丰天生体弱,还有严重慢性病,不注意保养身体又胡来,能够活到31岁就不错了。




在古代,皇帝是各种矛盾和利益的综合体,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利益交织下,造成皇帝早亡的原因也就是错综复杂起来,除了政治因素,造成皇帝死亡或者说早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纵欲无度,精尽人亡而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咸丰帝1850年承继大统,也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下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咸丰帝继位,都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直到咸丰帝驾崩(1861年),这是都没完,闹心的事多,也是咸丰帝继位后只活11年的重要因素。

但是,造成咸丰帝早亡的最大诱因据说还是“好色”,紫禁城里有鹿苑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用途却一直讳莫如深,按照太医的说法,药用也说的过去,但这种大补的东西做药,能干啥!

尤其是咸丰帝继位后,鹿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咸丰帝的用鹿量(主要是鹿血)很大,没事基本上就泡在后宫翻江倒海。


等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咸丰帝携诸王公大臣和后宫妃嫔仓皇离京,避难承德避暑山庄,肃顺等人为了更好的把持朝政,冒着战火专门从天津弄来了一个姓曹的寡妇。

曹寡妇有一个绝招就是丰乳肥臀的外表下,床技了得,据说她的男人就是被她榨干死的,咸丰帝得此尤物,乐不思蜀,夜夜笙箫。

往日里咸丰帝火力不行的时候都是鹿血续命,在承德没有鹿苑,也没有鹿血,一天夜里,咸丰帝突感身体不适,极度虚脱中却没有鹿血续命,最后竟一命呜呼,死在了曹寡妇的肚皮上!

好淫乐,纵欲过度,可以说是咸丰帝早亡的最大诱因,加之时局不靖,操劳过度,继位后11年即死并不让人意外!




清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差一点赶上元宵节这样的好日子),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紫禁城规矩太大,大清帝王想要释放自我,还得是圆明园)。临终之际,道光帝召集朝廷重臣,开启立储密匣,宣布“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虚岁20岁的爱新觉罗·奕詝正式登基,是为咸丰皇帝(“咸丰”者,“普遍富足”也,能用这样的年号,也算是一种追求到极致的讽刺了)。

20岁的咸丰皇帝,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决心除弊求治、任贤去邪,以求重振纲纪。该说不说,刚一登基的咸丰皇帝绝对堪称“雍正第二”,具备一切成为有为君主的必需条件。清史学者喻大华先生认为这一时期的咸丰皇帝,在整顿吏治方面,甚至超过了他的高祖父——雍正皇帝;任贤擢才、大胆启用汉人,甚至一举改变了清朝实行了二百多年的“重满抑汉”的国策。

但是(咸丰皇帝身上的“但是”很多,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后世对其“清朝无昏君,如果有,那就只能是咸丰皇帝”的评价),在继位的第二年,眼见自己的“拼命努力”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无法拯救已经破烂不堪的晚清大船,咸丰皇帝便心灰意冷,放弃了挣扎,正式踏上了成为“昏君”的道路(看来,咸丰皇帝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清晨(又成功躲过了一个好日子——中元节),年仅31岁的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已经死了两位皇帝了;避暑山庄也得凑够两位才行)。

按说,咸丰皇帝看清了形势,及时调整了为君风格,巧妙躲过了雍正皇帝“活活累死”的命运,应该能够多活几年才是,可他为何仅仅在位11年,只活到了31岁呢?

难道,咸丰皇帝最崇拜雍正皇帝,也在继位之初向上天发起了祷告,不敢超越高祖在位年限?

其实,咸丰皇帝之所以如此短命,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

在诸多野史笔记中,都曾记载了关于咸丰皇帝“早产”的故事。

道光十一年四月,皇长子奕纬被道光帝一脚踢死(清朝的皇长子,能得善终的属实不多),再加上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早夭,此时的道光帝面临着无子承袭皇位的巨大风险。好在,此时的全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全成皇后,咸丰帝生母)和祥妃,生产在即,大清江山的未来全都寄托在了这两位女人的身上。

蛇精脸、大板牙的全贵妃,最得道光帝恩宠,如果再能率先生下皇子,“子凭母贵”,这位皇子成为储君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为了争宠,更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储,全贵妃便用药助产,提前生下了皇四子奕詝。

也就是说,咸丰皇帝其实是一位“早产儿”,身体素质自然差于常人!

当然,这一说法只流传于民间,并不见于官方记录(全贵妃如果真提前生产,对不上敬事房的记录,恐怕也是个麻烦事)。但是(又是一个但是),咸丰皇帝一生体弱多病,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天不足,体弱多病,咸丰皇帝31岁驾崩,倒也在情理之中。

主观原因

除了客观原因以外,咸丰皇帝自身的“作死”行为,更是导致其早早驾崩的主要原因。

《清朝野史大观》中,对于放弃努力的咸丰皇帝有过这样一句评价:

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故文宗以醇酒妇人自戕。

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糜烂到如此模样,咸丰皇帝心中也不是滋味,想重振朝纲又不见效果,就只能消极度日,甚至打算“醇酒妇人自戕”,争取早点驾崩以当面向列祖列宗谢罪。

醇酒妇人以自戕,咸丰皇帝折磨自己的办法还真是奇特,还真是符合其大清皇帝的气质!

那么,咸丰皇帝都是怎么“醇酒妇人”的呢?

我们先来看下咸丰皇帝庞大的后宫队伍:

根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的记载,咸丰皇帝一生共拥有18位后妃,其中皇后3位、皇贵妃2位、贵妃2位、妃4位、嫔4位、常在3位。

或许有人会说,封建帝王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正常不过;而且,就清朝帝王的后宫配置来看,咸丰皇帝已经属于勤俭节约、洁身自好的好同志了。但是(又一个但是),咸丰皇帝可只活到31岁,按照比例来算,他的后宫规模绝对不能算小。

更重要的是,这些后妃还只是有史可查的在编人员,咸丰皇帝真正的“温柔乡”并不在紫禁城里。

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在位期间,不常居于紫禁城,而是选择了没有敬事房制约、没有慈安干涉的圆明园,“每岁以夏幸园中,冬末始还宫”。一年四季,三季住在圆明园,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咸丰皇帝都在圆明园干些什么呢?《圆明园总管世家》有这样一句记载:

文宗因东南太平军起,中心忧焦,颇怀信陵君醇酒妇人意,常居园内,命宫监四出觅汉女充下陈。

后宫队伍再庞大,也有个审美疲劳的时候,按照《宫女往谈录》的说法,“咸丰帝又是个酒色之徒,施行的是博爱主义”,烦了在编的娘娘们,咸丰皇帝便命近侍太监远赴各地,收揽天下绝色。据说,咸丰朝著名的“四春娘娘”,就是用这种方式汇集于圆明园,日日承宠!

甚至,为了尽快实现自己“醇酒妇人以自戕”的高端追求,咸丰皇帝还专门对负责“人事招聘”的近侍太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苟得可人儿,虽倡亦可”(不解释,请自行领会)。

可就算如此,咸丰皇帝还是不能满足,甚至一度追求断袖之癖,将“男风”引入圆明园。

咸丰皇帝和“同光十三绝”之一——朱莲芬(性别男)之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其时有雏伶朱莲芬者,貌为诸伶冠,善昆曲,歌喉娇脆无比,且能作小诗,工楷法。文宗嬖之,不时传召。

如此折腾之下,本就先天不足的咸丰皇帝“体多疾,面常黄”,只能“日命取鹿血以进”。

咦,不对啊,不是说好的“醇酒妇人以自戕”吗,为啥还要用鹿血进补呢?

据时人笔记记载,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携诸位后妃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的紧急时刻,咸丰皇帝还没忘了下令“率鹿以行”,以便支撑自己在避暑山庄的日常所需。

除此之外,这位爷还有两个对身体伤害极大的坏毛病——抽大烟、贪美酒。如此折腾,咸丰皇帝还能活到31岁高龄,匪夷所思!

参考文献:《清史稿·文宗本纪》、《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朝野史大观》、《圆明园总管世家》、《宫女往谈录》、《满清外史》




咸丰打小体质就不好,一次骑马时还摔跛了一条腿。

当清朝走向没落时,宫廷道德风气也日益败坏。其中的一方面就是:太监、宫女们往往串通一气,对皇子们、皇帝耍奸使坏。


或当皇子刚刚成年,用身体诱惑或下媚药;或教唆皇子、皇帝寻花问柳,吸食大烟。总之,欲达到其攀附得利的目的。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咸丰帝被他们所坑害。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咸丰没有被他们所坑害。但是,想要这群如吸血苍蝇般良心坏透了的宫女太监放过咸丰,那简直就是苍天开了眼!可以这么说,正是在他们的引诱教唆下,咸丰染上了嫖娼、吸毒、好色无度的毛病。造成咸丰本就虚弱的体质急剧变差、变坏。

朋友们请看下图:


道光皇帝及他的儿子咸丰两人都是头大身小瘦弱体质。


也就是说,咸丰的体质遗传自其父。这种体质根本经不起放纵。而咸丰却纵情声色,吸毒嫖娼,不倒霉才怪呢。

加上咸丰即位后,国内外战乱丛生。相继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广东天地会大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等。咸丰为应付上述变乱,日夜忧心操劳。也使得身体状况进一步变坏变差。

这就是咸丰即位后只活了十一年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咸丰   文宗   爱新觉罗   避暑山庄   醇酒妇人   鸦片战争   圆明园   鹿血   承德   皇帝   道光   清朝   儿子   身体   原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