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潘虹的老电影《杜十娘》?


1、潘虹,1954年生人,演《杜十娘》时27岁,正是成熟风韵、饱满含情的黄金年华;当时,潘虹早就凭借着《苦恼人的笑》一举成名,已经跻身与陈冲、刘晓庆、张瑜、斯琴高娃齐名的顶级明星的行列了;演《杜十娘》后的第二年,出演《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一举拿下金鸡奖,事业达到了顶峰;


2、电影《杜十娘》的故事来自明末名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经历,历史上应该确有其事的,民间流传甚广,诗人金润河在《千古绝唱》中将其与《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并列,称为四大爱情传奇;


3、杜十娘是北京风月场上的花魁,虽是风尘中人,但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爱上了花花公子李甲;杜十娘赎身后毅然决然与风尘的历史隔断,一心一意当一个好妻子;可惜被杜十娘看中的李甲,人面兽心、假装痴情、软饭硬吃,骗得杜十娘的信任后,背信弃义,暗地里为了几两碎银,反手把杜十娘买给了同船上的富豪孙富;



4、杜十娘枉费了一生的痴情、满腔的真心,所遇非人;杜十娘知道原委后,悲痛欲绝,怒骂孙富,痛斥李甲的忘情负义,万念俱灰,把珍藏多年的百宝箱里面的珍宝一件件地抛入江中,最后自己也纵身跳入滚滚波涛的江水、随着大江东去、永别了这个龌蹉的人世间了。



5、严格来说,潘虹的《杜十娘》既不算当时最好的电影、也不是史上反映杜十娘题材最出彩的一个;同类型的,王丹凤演的《桃花扇》的李香君,张瑜演的《知音》的小凤仙都比潘虹的杜十娘演得好,演得比较适合风尘女子的气质还有身份;主要的原因,一是导演过于强调反封建的主题而忽视了人物本来的生活场景;二是潘虹自身总带着女强人的气场而与风情万种的花魁格格不入;


6、但是,当年年轻而且处于颜值巅峰的潘虹,还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不朽的杜十娘,乃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说到杜十娘,脑海中闪现的最深的形象,还是潘虹的这个杜十娘;潘虹演的杜十娘,作为花魁时期的柔媚和赎身后的贤淑,潘虹都有完美的驾驭、精彩的表现,人物的神韵,举手投足的讲究,特别是潘虹科班出身的身眼手法,都有板有眼,也正是通过这个角色,潘虹获得了百花提名,步入了创作的鼎盛期,也为潘虹做为最为知性的影坛女性艺术家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了!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电影,当时的感觉是太深刻太惊艳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最后往江里扔宝石、项链、玉镯的桥段,当时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捞杜十娘扔进水里的奇珍异宝!

以后提到杜十娘,第一想到的就是潘虹的这部电影,你说深刻还是不深刻?

这部电影改编自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大陆电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编成古装剧情片,1982年上映时,该片拷贝量全国第一。

电影台词多是来自冯梦龙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电影的选角非常成功。

颇有贵气的潘虹饰演电影里的人物则更扎实。这张明艳的面孔称得上是潘虹的古装银幕经典之一,说绝代佳人也不为过。

小时候我是全程目不转睛看着潘虹,长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娘的决绝——被老一辈艺术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欢1981年版《杜十娘》的仕女画风——真的是精致,每一个画面都精致到骨子里,构图摄影那么有古风古韵。另外,剧中的服装、化妆、布景,都趋于戏曲化,潘虹的表演还有点戏曲风。

最好看的是字画穿戴用度,细节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电影就是有老电影的好处——所有的东西都像古董。

杜十娘的装扮及道具,茶壶酒盏刺绣头面等等,可谓富丽堂皇,服饰物件画面非常精致美丽,是片子一大看点。

小时候看的只是故事,现在翻出来看,更发觉这些细节的精心之处。

电影的重头戏都在最后半小时,杜十娘的投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以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惊心动魄的结尾,是电影的聚光之处,也是原作者冯梦龙用来赚读者惊叹的。

我深信,古人写的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对当时价值观的反馈。从什么视角,选取什么事作为歌颂对象,动机鲜明。考虑到香草美人的传统,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托——总之我很欣赏这样的结尾安排。

围绕这个结局,我看过衍生出的更多叹息和说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为什么要沉江?

在我看来,说这些话的人还是不懂这个电影,因为持的都是现代说法。

是的,在现代人眼里,杜十娘才艺双全,心性坚韧,最重要的是有钱!何至于自尽?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自己经济独立,何必看人脸色?一生的幸福为什么要寄托在别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一个女人,无论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财富,但她最大的幸福还是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善良爱护她的丈夫。这不是想得开想不开的问题,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托在男人身上。那个年代的单身未婚女人极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财宝,不能抛头露面,也等于没有出路。

这也就解释了,那么有钱的杜十娘为什么还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赎身离开妓院,但那不等于从良,她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可心的、能够白首相依、托付终身的男人,带自己出青楼,8年血泪辛苦积攒下的金银珠宝做嫁妆,只不过赎一个未来夫家的宽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娘的个人性格——这是一个心气很高,胸中有大志的人。

在纸醉金迷的迎春院里,她不攀附王孙公子,拒绝了能付千两万两银子的泼天豪富,就是因为她从良的标准很高——感情远远比金银财富更贵重,真心高于一切。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样的追求使得杜十娘的个性柔中带刚、痴情而又决绝,为后来的抉择埋下伏笔。

因为有这样的个性,她经历那么多年忍辱负重,强颜欢笑,终于以为苦尽甘来,最后打击才会显得那么沉重。若不是彻底绝望,怎么会怒沉百宝箱?是她对爱情,甚至说,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情失望了——万念俱灰,也就一跳了之。

为了得到这份真情,杜十娘煞费苦心。我们在电影前半部分看到这么一幕:连三百两赎身银子都掏不起的李甲,为凑银东奔西,苦不堪言,鸨母嫌弃李甲穷酸,横眉冷对,面对心爱之人的捉襟见肘又羞又恼,杜十娘明明有钱,却几乎全程沉默,心中有十分计量,面子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内里再波涛汹涌,外表也只是诚拜祝白眉神,始终保持不动声色。

为什么要这样做?

杜十娘对闺蜜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拿出钱来的时候。

换言之就是:处于窘迫之境,才能考验李甲对我的真情。

直到最后关头,杜十娘忽然一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赎身银子的一半,她这步步小心经营又苦心孤诣,如此一个谨小慎微的柔弱女子,连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为感动,他帮李甲出了剩下的150两,特别叮嘱李甲:我帮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杜十娘,可怜她一片真情,愿你将来一定不要辜负了她。

补充:最后关头为这300两银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戏段,金雅琴老师的鸨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毕现。

其实杜十娘是过于乐观了,虽然她终于挣脱了青楼,以为从此自由。其实在剧情开始的那首歌《笼儿不是鸟儿的家》,已经道出了妓女的真相现状,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简直天籁之音,听一遍就彻底爱上。可是在哪个年代,又有哪一个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与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唤:“你是我杜薇的丈夫。”

这太让人感慨了,自己的一生心血、一生志向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给自己一个名份,从此布衣素钗,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一生的夙愿。杜十娘的朴素心愿,令人落泪。

最后再说说李甲这个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标准读书人,谦谦君子。由于后期卖掉杜十娘的不齿表现,被骂作渣男,负心汉。其实有点冤,杜十娘作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孙都见过,偏偏选中了李甲,就是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温柔,真诚,纯良。

虽然李甲的懦弱虚荣见诸细节,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备以上优点,就不会成为杜十娘倾情所爱的男人,成为她做人的希望,成为可以给她一个靠得住,真正平稳的家的寄托。这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由于后来的沉江,杜十娘在观众印象中那讽刺与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电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这么有钱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现的温言软语,无尽恩爱,除了说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证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确实是幸福快乐的。

电影前边那么长时间的温情演绎,都是为这个故事最后糟心的结尾作铺垫。

江淮巨商孙富,阴险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结交杜十娘,却吃了闭门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觊觎十娘的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没主见的弱点,花言巧语鼓动他将十娘卖给自己为妾。

李甲被孙富说动心,大汗淋漓以及与十娘摊牌后演得都不错。

孙富是确凿无疑的恶人,不过孙富那话没错:

封建家长制下,李甲这样的大家庭确实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这样的女子(杜十娘提议在苏州小住的备选方案,对融入李甲整个家庭来说基本无果)

所以不能简单地论断李甲是渣男,负心汉,心平气和地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谓是真诚的,只不过他的出身和现实条件决定了李甲对妓女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这样。

杜十娘是李甲卖的不假,但是,始乱终弃,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换了现在,卖个杜十娘或许95%现代人比李甲卖得更快!

我倒是一直有个预设,当李甲带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来信,向杜十娘倾诉苦恼的时候,杜十娘应该向李甲多少出示几件宝物,或者透漏几分富可敌国财富的底细,这对稳定李甲动摇的心境很有助力,对她自己的未来也有好处——不然结局可以不是这样。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如果说,前期李甲筹借三百两银子的时候,杜十娘精于算计,不亮财富的底细,是因为她输不起,所以下注就格外谨慎而艰难,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如今和李甲已经拜堂成亲,虽然李家尚未承认,但夫妻之间总该坦诚。杜十娘非坚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纳才全亮出来——有这必要吗?

她想做的就是一个“人”。其实这要求很高,并且这是冲突的——与其时代和人性都冲突。爱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当时社会独有,而是社会悲剧,希望环境能有机会善待一个艺妓,穿越到哪个时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择中,她选择“真”。而追求真,是一条不归路,大多以悲剧结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卖了,杜十娘仓皇的笑与逐渐怨恨的眼神,整个人的气质开始往一个自傲,不屑,强大的女人的方向发展——那天晚上在船上与李甲的对话实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怆控诉,然而于事无补。

影片最后30分钟,潘虹达到了演技炸裂,情绪也达到了最高潮,十娘怒扔首饰珠宝的时候看得我真是头皮发麻.——如此逼真:杜十娘的美丽痴情,刚烈愤恨,绝望都演出来了。

对比港版《杜十娘》,这一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对情绪的把握上——虽然有舞台剧的风格及角色脸谱化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对杜十娘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种对自由的向往,表露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激动狂喜。回顾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时,这种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心境,可谓人皆向往之,所以电影才会大受欢迎。

也许该片把女主人公的思想、气度和格调拔得太高,使杜十娘的形象风雅有余,风尘不足,但我更喜欢这样安排: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杜十娘,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

当然,如果时光穿越,我更希望她,为自己活着,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人。




潘虹是80年代家喻户晓得电影眀星,她演过的电影很多,得过的各种大奖也很多,其中影响最深的两部是《末代皇后》和《杜十娘》,尤其是《杜十娘》影响力很大,该剧是由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而成,故事的情节描写了青楼女子杜十娘,深受压迫,为了追求幸福和自由顽强挣扎,愛上了富家子弟李甲,李甲也愛上了多才多艺,貌美如花的杜十娘,决定娶她为妻,经过不解努力,满怀对爱情的憧憬,从妓院逃了出来,李甲带着十娘坐船在回家的路上,背信弃义,暗地里为了几两碎银,买给了同船上的富豪孙富,十娘知道原委后,悲痛欲绝,怒骂孙富,痛斥李甲的忘情负义,万念俱灰,把珍藏多年的百宝箱里面的珍宝一件件的抛入江中,最后纵身跳入滚滚波涛的江水中。

自古红颜多薄命,剧情的高潮就在十娘弃宝投江的片段,潘虹用细腻的演技,活灵活现地演出了封建社会的弱女子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妓院女子的悲惨命运,以及疾恶如仇的心里思活动,带着无限的悔恨和的对黑暗社会的控诉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物克画入木三分,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广大观众,纵身投江的一瞬间,无不令人动容,眼含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潘虹至今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1




【影评】痴情女薄情郎,循环往复、古今亦然——记电影《杜十娘》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曾经登上过语文课本,乃家喻户晓的青楼烈女传奇。其实它讲述的是一个从古至今不断上演的痴情女错付真心遇渣男的简单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潘虹主演的《杜十娘》登上荧屏,近三十年后再看仍发人深省。潘虹版《杜十娘》电影非常精致华丽,各个角色尤其是女主人公杜十娘的装扮及道具可谓富丽堂皇、精致非常。放到今日看,也是颇下血本追求视觉效果的大制作了。《杜十娘》展现了那个年代烟花女子的不幸命运,从良几乎是所有妓女们渴望的、改变命运的龙门。杜十娘虽为名妓艳绝一时,但她对从良的要求更高一些。在这是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远远比金银财富更贵重的,同时也是极易变质的。所谓物以稀为贵,追求精神上的感情依托成了杜十娘这个名妓的从良标准。她八年卖身攒下富可敌国的家私,这是她比那些烟花姐妹更走运的地方。若想赎身离开妓院,杜十娘自己都出得起这钱。她迟迟没有从良也是为等着可心的、能够白首相依、托付终身的男人。最终她拒绝了能付千两万两银子的泼天豪富,相中了对自己忠贞不二、但是连三百两银子都掏不起的李甲。李甲其人,倒也不是什么恶人。他对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谓是真诚的,只不过李甲并非英雄豪杰而是个耳根子软的市井之人,不可能伟大到真的无视杜十娘的妓女身份、把她当作明媒正娶的良家女一般看待。比如当旁人问及杜十娘是谁,李甲道那是名姬,未曾言杜十娘是妻子。李甲烦恼于家中老父容不得青楼出身的媳妇,又害怕自己名落孙山银钱使尽遭责骂。其实真正容不下妓女过门的是他本人,自己这一关未过,也就谈不上苛责他人了。想这现实社会中,类似的悲剧属实不少。因为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有情人难以相守,什么家庭啦、旁人眼色啦等等等等的理由拿出来,乍一看蛮有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是爱得不够深吧,假如是情真意切的真爱,你看待对方自然高于自己。那些条条框框的托词成为你为自己薄情寡义的辩解,不成眷属,还是因为爱之不深切。可怜杜十娘一腔热情错付给了渣男,但是抱着自己用贞节换来的财宝投江大可不必。你已经被渣男伤害,何必还为此送掉生命?不值得啊。但是反过来想想那尤三姐若不横刀自刎,柳湘莲岂知其是烈女?杜十娘若不怒沉百宝箱,李甲岂能痛悔人财两空?死也不是,活也不是。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古典文学题材搬上银幕,电影《杜十娘》确实是一个突出的成就,据说明代话本小说《警世通言》第32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这只是我上高中后才有机会读到的,小时候也只是通过看潘虹主演的电影《杜十娘》了解到这个故事,表面上感觉是李甲的忘恩负义导致杜十娘走上了不归路,实质上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杜十娘这样性格的女子是不可能实现自身美好的人生愿望的,逼迫杜十娘唯有用自己的死来控诉明代那个没有女人地位的社会,近400多年前的明代社会,出身门第观念森严,作为一个娼妓从良,杜十娘选错了对象,她不能选李甲“官二代”,在一个讲究出身门第观念深重的官僚家庭,怎么也不可能接受让自己的子弟娶一个娼女的,也许杜十娘认为和李甲的这份爱情能够感化李甲家人,以及他未曾见过的严父,事实上李甲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所托非人,杜十娘开始最应该选择象孙富那种经商类型的男人,或者是《醒世恒言》里《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社会地位低下的卖油郎秦钟,所以说“怒沉百宝箱”在某种意义上是杜十娘的性格和命运造成的结果。潘虹是八十年代的著名电影演员,演过巴金小说改编的《寒夜》、《苦恼人的笑》等多数近现代题材的电影,古典题材的可能就只有《杜十娘》这部,记得看这部电影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跟家长去看了,当时电影院里比看一般的影片还更拥挤,说明这部影片确实受人欢迎,值得一看。潘虹塑造的杜十娘是很成功的,她表演功底深厚,人物的内心情感拿捏得很到位,一颦一笑间,转惊而悲中,不论是内心深处还是外表情感都极具高超的表演功力,并且感人至深,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潘虹主演的《杜十娘》确实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值得反复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花魁   电影   青楼   妓院   百宝箱   演技   银子   妓女   出身   寄托   女子   评价   人物   自由   社会   故事   财经   潘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