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老司机在高速上开车都只开到时速100公里?

高速路上只跑100公里/小时,关键时刻能保命,我驾龄15年,总行驶里程超过40万公里,不敢自居老司机,但这些年也总结出一些驾驶经验、技巧,我来聊聊开车的一些感受和教训。

新手和老司机主要的区别还在于驾驶习惯、驾驶心态以及经验,要快起来很容易,就是一脚油门的事,重点是要能慢得下来,更要能稳得住,这才是真的老司机。比如说高速路上很多老司机都只开到100左右,至少有3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关键时刻能保命

虽说高速路上没有绝对的安全车速,但是相对安全的车速是有的,排除其他因素,车速越快越危险,这一点无须多说,别看车速100和车速120之间只相差20公里/小时,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却有“天壤之别”。

高速路上车速太快,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此时每秒车辆将向前行驶约28米以上,如果车速达到120公里/小时,此时每秒钟车辆行驶超过33米,假如前方遇到紧急情况,时速100和时速120就存在本质区别了。

根据相关数据,从发现前方有情况到大脑判断处理,大概需要0.38秒,紧接着我们右脚踩下刹车,刹车开始制动,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1秒,也就是说从我们发现问题到刹车起作用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秒,如果车速为120公里/小时,1.5秒车辆已经行驶超过50多米,这时候还要看车辆性能。

当车速为100公里/小时,一般家用车的刹车距离为35米左右,当然这是理想刹车距离,实际生活中,不同的路面、不同的轮胎、不同的车辆负重、ABS、ESP、踩刹车轻重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刹车距离。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车速100公里/小时,实际刹车距离至少需要40-60米左右,也就是说安全车距至少保持60米以上。而当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直接呈指数级倍增,这时候想要刹停车辆,理想状态下至少需要保持120米,实际至少保持180米以上。

第二、“经济油耗”,可以省油

车辆只要行驶,就会有风阻,当车速达到70公里/小时,发动机的动力大约超过一半都被风阻消耗了,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发动机的动力大约有70%用来对抗风阻,当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此时超过80%的动力都被风阻消耗了。

一般来说,中小排量、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当车速保持在50-70公里/小时行驶,此时油耗处于最佳状态,大排量、涡轮增压车型,车速保持在80-90公里/小时,此时属于经济油耗,考虑到高速路上车速不能太慢,太快又很危险,因此,车速保持在100左右,此时相对来说最省油。

第三、其他因素,技术水平一般,胆小

刚从驾校出来,由于操作、经验等各方面都很欠缺,这时候胆子小,不敢跑快,加之对交规也不够熟悉,担心超速被扣分罚款,因此高速路上只敢开到100左右。

当然了,也不排除车辆本身性能欠缺,像有些小排量的燃油车,车速如果到了120,车辆可能都会抖动,甚至方向发飘,这种情况下只能开慢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纯电动车,本身最高限速就是100公里/小时,电门踩到底,他也跑不起来,那就没办法了。

总之,高速路上,如果有三条车道,优先走中间车道,左侧车道为超车道,这条车道上的车辆速度普遍都很快,很多都超过120公里/小时,很多老司机一般都不走左侧车道,因为左侧车道的危险远大于其他车道。

首先,左侧车道“容错率”很低,左侧紧挨着隔离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留给司机纠正的机会太少,比如说,驾驶途中,某时间突然走心,方向向左发生轻微偏移,左边空间很小,基本没有时间来纠正,很容易出事故。

其次,左侧车道盲区较大, 一方面是中央隔离带遮挡视线,尤其在弯道上,本身驾驶员左侧盲区就大,这时候再加上隔离带的影响,一旦弯道上有障碍物那就非常危险了。到了晚上,虽然有隔离带,但高速上大家都开远光灯,对向车道上的远光灯很容易透过隔离带射到左侧车道上。

最后, 左侧车道一般车流少,车速快,路况较好,全程几乎只需要踩着油门,长时间驾驶,手脚活动的频率很小,这样很容易犯困,容易疲劳,这很可能影响安全驾驶。

右侧车道主要以大货车为主,有的新手司机也会走右侧慢车道,但如果有大货车,那走右侧车道是很危险的。

最后分享5条驾驶“铁律”

1、提前作出预判,防患于未然

经过高速路出口,记得提前走左侧车道,不要走右侧车道,经常看到有的司机错过高速出口,直接在高速路上停车、倒车、从左侧车道直接横向穿越到出口,各种危险情况都可能会遇到,这时候我们提前走左侧车道,车速也要放慢一些,时刻注意观察。

从匝道进入高速主路,记得提前打开左转灯,提前观察左后方,确认安全之后,先将车头驶入主路约1/3,然后逐渐汇入,不要一把方向就开进主路,甚至有的司机直接进入中间车道,这是很危险的。

经过红绿灯路口,提前判断好绿灯时间,假如看到绿灯还剩2秒左右,此时前车还没有通过停止线,记得减速慢行,时刻准备停车,很可能前车看到两车斑马线上有行人,为了礼让行人一脚刹车把车刹停在斑马线上,这时候,如果后车没有及时减速,那追尾就不可避免了。

绿灯亮,假如两侧有大车或者绿化带一类,遮挡了我们的视线,一定记得不要着急加油门,缓慢行驶等大车先通过,也要当心行人横穿马路,这一类“鬼探头”总让司机猝不及防,一定要注意。

2、“让速不让道”

自己正常行驶,假如左侧或者右侧突然有车强行加塞,这种情况下,很多司机可能会第一时间往反方向避让,紧急情况下,疏于观察,很可能与后方来车发生碰撞,那就是自己的责任了,是不是很冤枉?

因此,遇到这类情况,正确方式是可以适当减速,快速扫一眼后视镜,确认后方安全之后,再轻微打方向避让,如果不具备避让条件,一定不要打方向,可以减速但不要让道。

3、“错位跟车”

高速路上,不要紧跟着前车车轮印走,尽量和前车错开一定位置,这样后车可以看到前面其他车辆的行驶动态,方便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同样,在城市道路,和前车错开一定位置,保持安全距离,不仅可以避开追尾,还可以看到红绿灯,也可以阻止他人加塞。

4、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经常看到有车主“误把油门当刹车”,其实很大原因是开车习惯的问题,从学车就要养成“正踩刹车,斜踩油门”的习惯,脚后始终跟不动,需要踩油门时,脚掌向右倾斜轻踩油门,不需要踩油门时,记得及时缩回脚掌,虚放在刹车上,这样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踩下去也是刹车。

5、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态

我驾驶里程超过40万公里,说实话,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越懂得快慢有度,开得快并不能说明驾驶技术好,谁开的时间最长,且没有出现安全问题,那才是真的技术好。

经常开车,肯定会遇到别人强行加塞,突然变道还不提前打转向灯,突然急刹车等情况,肯定很气愤,但这时候需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路怒”,更不能开“斗气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本人驾龄16年,注意,不是驾照年龄,实际驾驶28万公里(一直是开私家车,现在是第三辆车),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你说的老司机。我刚开车的那段时间是越开越有信心,主要体现在对行驶中车辆的控制和各种驾驶习惯的养成,这大概一年的时间。第二个阶段,开车胆子也大了,开始越来越快,开始体验驾驶乐趣,大概四年时间。第三阶段,驾驶非常熟练,对车辆的使用和维修方面也有了相当的认识,但车速在慢慢的下降,因为也看到了很多事故。第四阶段,一直到现在,安全驾驶变成了唯一的驾驶准则,看见路上瞎开车的,电动车行人乱窜的,车辆乱停乱放的等等乱象也没有了原来的愤怒,骂两句就得了,开车稳了,慢了,开车心情平和了,车也从玩具回归到工具了,高速压着限速开,国道偶尔会超速,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就慢,近十年除了两个违停罚单没有其他违章,也没有事故。此处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分享我的驾车历程,愿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开车,交通参与者都遵纪守法,所有人都平安出行,仅此而已。




提速谁都会,能够压得住速度的才是真高手。在高速上,那些时速只开到100公里的司机,有可能是老司机,开车时间久了,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阶段,开车成了一种享受,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和安全相比,快的那十几分钟真的是无关紧要。


我虽然算不上老司机,但是驾龄也近10年了,我也能谈谈开车的感受吧,讲一讲从一个新手开到60都害怕的阶段到如今高速上稳定在100公里的心理历程吧。




1、考完驾照之后半年没摸车,买车的时候胆战心惊的开回了家


刚拿到驾照,家里没有条件买车,于是从考完科目三开始半年多没有摸过一次车。


半年后老婆怀孕坐公交晕倒了,问好友借车去接老婆,朋友竟然不借,于是回来狠狠心买了车,我自己去邻近的城市提车,提完问我敢开嘛,我说有什么不敢的。当天还下着雨。


提完车出来,我还加了油,一路40-50的速度把车开了回来。说实话,当时真的是紧张到不行,双手紧紧的握着方向盘,一边看前方,一边看内后视镜,一旦从内后视镜里看到后面有车过来,心里就慌慌。前方没有车,内后视镜里看到后方也没车,紧绷的神经才可以稍稍放松。


买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开到60公里每小时,那时候感觉开到60真的很快,感觉车外的东西飕飕的往后跑。


红绿灯起步打不着火、路上开车频繁的被超车、还时不时的被摇下来的车窗一顿骂,从来不敢去车流量多的地方,开车哪里人少往哪里去,有时候开车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




2、老婆回娘家,开车上高速成了我的家常便饭,速度也快了起来


度过了磨合期,开车越来越熟练,于是我就到了人们说的那个“越开越快”的时间,从我家去父母家,一共30公里,30公里的省道路上车辆也不算少,还要经过两个镇驻地,但是那个时候开车回家总想着快点,再快一点,有时候甚至强迫自己要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到家。于是在路上也是越开越快。


老婆和母亲只要坐在车上,总是告诫我,不要开那么快,慢慢的开就是


后来我儿子出生了,我丈母娘家距离我们家有近300公里的路程,第一次带着儿子回家走高速,我突然间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带着的是我的老婆孩子,必须要把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速度根本就不重要。




后来我就跟我自己算了一笔账,开车回母亲家,时速80,按照平均速度来算需要22.5分钟,如果是时速60公里,那么需要30分钟,前后只差距7.5分钟,也就是听两首歌的时间,在任何情况下,我真的差这7.5分钟吗?


还有就是带着老婆回她娘家,300公里,几乎是全程高速,如果不休息的话一般需要3个半小时左右,但是如果在服务区休息,速度限制在100也就是四个小时左右,中间差了不到一个小时,一年老婆也就回个两三次娘家,一年的时间里我差这三个小时吗?当然不差。


所以我后来开车上高速,时速基本上在100公里左右,也就是到了G3京台高速公路上,三个车道,车辆少的情况下,我可能会稍微提高到105-110左右,虽然最高限速120公里/h,但是我基本上没有到过120公里/h。




3、为什么很多的老司机在高速上都把速度控制在100左右?


我们在告诉上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就是一些好点的车,也是按照100公里/h的速度开着,然后看着他身边被各种小车超过,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开这么好的车速度还这么慢?


——开车久了,才真正知道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安全。


对于老司机而言,在速度和安全性的考量上,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父亲的单位里有一位司机,有着近30年的驾龄,他开车就是一个字:稳,无论任何时候,他开车基本上都是处于匀速状态,从来不超速,一般的道路上也就是60-70所有,即便是领导催的再着急,他依然“五行我素”,按照他自己的速度来。刚开始的时候领导可能还不理解,但是后来,领导们也都非常认同他的做法,说起他来,也都是赞不绝口。


——开车路上见闻多了,才真正知道控制速度的重要性


据一位司机说,当你看不到的时候,没有亲身经历的时候,或许你什么都感受不到,但是一旦当你亲历了事故现场的时候,看到了那个惨状,你的心会有很大的触动。他说前些年去青岛,下着小雨,原本按照100多的速度向前行驶,结果一辆车从他旁边馊的窜了出去,结果在前方因为路面湿滑,那辆车拦腰断成了两半,看到那个场景,原本开100的速度,他也降到了80。他说,这些年在路上见的多了,你的心自然会受到震动,自然就可以把速度真正的控制下来。




——开车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开车就了放平了心态速度也就下来了


其实对于司机而言开车的快慢其实和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的年轻人开车的时候,非常的容易急躁,面对开车慢的或者是不遵守规则的,往往是恶语相向,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老司机来说,可能很少听到他们对别的伺机“品头论足”。


一位司机说,其实开车就是练的心态,当你的心态练的平静了,或者说是心如止水了,那么你开车的时候速度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4、提速谁都会,能够压得住速度的才是真高手


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朋友告诉我:“提速谁都会,能够压得住速度的才是真高手”,他说对于司机而言,车越开越快这是正常,而且非常容易做到,但是能够真正做到越开越慢的那才是真正的高手,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其实并不一定要求老司机在高速上都要保持时速100公里,毕竟很多的高速公路限速120,开到120公里每小时也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无论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降速这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人规定开高速非得顶着120km/h的最高限速去开,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以什么样的风格开车是司机的自由,有些老司机在高速上只开100km/h无非以下四个原因。

1、晚12分钟到又怎样?

老司机对时间和距离的判断力更加理性和精准,在这一点上新手司机往往表现得更加感性,认为车子开快一点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实际上只要简单算笔账就会发现车速所带来的时间“红利”并不算太有吸引力。

据调查在高速出行中,120公里的单程距离是最普遍的,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自驾游距离。假设我们以120km/h的速度开的话需要1个小时,而如果以100km/h的速度则需要1小时12分钟,这样看的话整个行程也就相差了12分钟而已。这12分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也许吧,对于那些赶时间的人来说是重要的,但真正赶着这12分钟的人又有多少呢?至少对于很多开车老炮而言,为了抢这12分钟而放弃悠闲的驾驶状态,绝对不值得。

2、老司机的职业病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老司机这个名号至少也是属于那些从大客车或大货车岗位上退下来的驾驶员,虽说现在也和我们一样开起了家用车,但是大家别忘了他们都是可以玩转十几米长手动挡大车的绝世高手,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驾照可不是我们的C照,而是A照和B照。常年开惯大车的人都会有一个职业病,那就是不太习惯开100km/h以上的速度,原因很简单,因为高速上只有小型车的限速是120,其余的都是限速100。老司机的车技更多的是体现在反应力、把控力、观察力上,而不是单纯的车速。

3、100比120更省油

有数据显示,当一辆车的车速超过80km/h时,它有55%的油耗是用来克服风阻力,如果车速达到120km/h则会有70%的油耗浪费在风阻上,换句话说车速越低风阻消耗的燃油越少。其实绝大多数家用车的经济时速在70-90km/h之间,不过这个车速放在高速公路上显然是太低了,虽然并没有低于最低限速的60km/h,但同时也丧失了开高速的意义,因此老司机为了省油往往会选择100km/h这个折中的车速。

4、速度降低20,安全提升200

老司机往往开车走南闯北几十年,可以说是看尽了旅途中的人生百态,“交通事故猛于虎”这句话在他们的心中绝不只是一句宣传语那么简单,而是一次次震撼的视觉冲击。有人说开车时间越久,胆子就会越小,这句话不无道理。十次事故九次快,据不完全统计,高速上车速降低20km/h事故率可以降低200%,老司机往往都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开车都是把平安放在第一位。

总而言之,老司机开车相比新手而言大多更加稳重,这主要和他们过往的经历有很大关系,高速开100km/h确实是很多老司机的选择。不过这里要特别呼吁,请勿长时间以100km/h的车速占用超车道,避免给其他赶时间的车辆带来困扰。




什么叫做老司机?很多人对老司机并不了解以为拿到驾照开了几年车就是老司机了!错了,真正的老司机不单单是开过几年车那么简单,而是经历N多事情、见过太多太多的事故,从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子蜕变成一个胆子越来越小的中年人,这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别说上高速开100km/h,如果不是怕影响同行车辆恨不得开80km/h!


老司机是怎么练成的?说心里话当年很多司机跑车时根本没有驾驶证。很多新人只是上车和老师傅走一次就可以单独驾驶了,当时的老师傅都喜欢小伙子学车。因为小伙子勤快,手脚灵活、精力旺盛,长途开车不会喊累、开夜车也会兴致勃勃。那个年代路上的车非常少,所以走到哪里都是开阔路面,而且热门普遍的比较害怕汽车,看到路上的汽车都会下意识的远离。所以那时候的汽车真的很好开,摸几次车后就可以单独驾驶跑运输。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一位师傅,曾经和我跑了一段时间运输。路上无聊的时候就会聊起他的过去。二十年前和我跑运输的时候老师傅已经接近60岁了,那时候有人开货车(五吨王)上高速满载都是90-100km/h左右,而老师傅从来都是70-80km/h。

老师傅是部队转业的,和我说他们训练时必须摸黑儿(不开灯)排除故障,例如拆洗化油器、火花塞、调试分电器(蹭白金)等,老师傅是做的最好的一个,深受领导赏识。领导很喜欢他,后来就成了领导的司机,给领导开车。那时候路上没有限速,口号是多拉快跑!给领导开车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没想到这件事也促使他提前转业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老师傅讲到这里眼里泛起泪花,说自己害了领导。一次外出时领导乘坐的吉普车右前爆胎了,车子失控直接撞到树上领导不幸遇难,老师傅昏迷三天。

之后的事情没有多说,老师傅从部队专业了回到了地方,回家后在家里务农。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开始跑上了运输,给别人开货车。说到这里我以为老师傅开货车这些年肯定顺风顺水,毕竟老师傅经历太多的事情。事实证明我想多了,老师傅经历的不止这些。

师傅说他对不起一个八岁小男孩,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又是一个惨剧吧!老傅傅吐了一个眼圈,脸上看不什么表情仿佛再讲别人的故事。那是一个秋季,车子路过一个村庄发生了一起事故。那时候路少、路窄,跑运输经常从各种村屯穿过,人们看到汽车也会躲的远远的。老师傅经过这个村庄时路的右边有一个老妇人手里拉着孩子在路边行走,车子从两人身边经过时那个孩子突然挣脱妇人的手冲进车底,老师傅从倒车镜看到了孩子生命里最后的行动轨迹……车轮直接从孩子身上碾过去,车子开出去十来米才停下来。

老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现场的血腥味儿仿佛出现在我面前。说到这里我也为这个孩子惋惜,于是就问了句善后怎么处理的。老师傅说是私了的,只给了丧葬费。老妇人自己也说是孩子挣脱她的手跑到车底下的,乡下人认命了!短短的两句话让我想起了那部小说《活着》!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开心,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痛苦!

和这位老师傅出了几次长途,也学会了很多知识。虽然知道很多车祸的起因都是车速高引起的,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觉得技术高没有问题。老师傅和我分开后我这边又换了别的司机与我搭班,这个司机年龄比我还小,刚过了十八岁就手持B票了,不是今天的B1B2而是B!

当然了这票并不是考来的,但也是真实有效的。年龄相仿,弹得来。开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小哥就自己买了货车跑运输,但是我们彼此联系没有断。后来有一段时间断了联系,在联系上的时候小哥已经不开货车了。一次县里我打车突然打到了小哥的车,小哥说货车报废了,高速上超车时出现意外,右侧从车头一直划到车尾后两个车失控冲到高速外。事故中他活了下来,我也没敢多问。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白城的一个远方亲戚,九十年代初期倒腾石头发财了。买了一辆子弹头,请一个小伙子开。那时候子弹头(丰田大霸王)真的很少见,这辆车出行的特点就是省时间,因为路上的汽车非常少、年轻人把车子开的飞快,乡下的路上跑180km/h是常态。最后一次跑快车的时候路上依然是没有车、也没有村庄,一望无尽的柏油路给了年轻人很强的信心,集中精力把车子开的又快又稳。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一匹马突然冲到路上,刹车减速最后还是撞到一起。亲戚回忆起来仍然是心有余悸,对我说马的内脏都甩到了车内,司机昏迷不醒。直到今天司机也没能从轮椅上站起来,亲戚运气好只是皮外伤而已。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很多时候我们都当做故事来听,直到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开了两年货车后我就下车了,专门负责后勤。那时候微面开始流行,做工具车非常实用。有一次和小弟着急回家过年,车速就放的快了一些。微面在乡路跑100km/h油门几乎要踩到底了,之所以开的这么快无非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信心。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还是太嫩,路上突然出现两个深坑踩刹车减速后本能的稍微带了一下舵。坑躲过去了,没想到车子在路上开始画龙,眼睁睁的看着路边的大树奔我而来。怎么办继续躲,又一手舵躲开了大树但是车子也冲到了路边的坑内。巧的是路边这个区域没有树,如果有树那么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了,要知道微面碰撞时和易拉罐一样。没有树的原因是因为树木在历次交通事故中被撞断了!看来路上的“事故多发地”的提示牌是真的……

跌跌撞撞开了二十多年车,见过了太多的交通事故、悲欢离合。自己的胆子也越来越小,高速上开120km/h的时候少了很多,回想起来当年高速不限速,把本田CRV飚到180km/h真不是一般傻啊!现在上高速真的就像题目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喜欢开100km/h,虽然不敢自诩为老司机但是也不喜欢开快车。说了这么多故事事故,无非就是一句话:十次事故九次快,运气再好也有用完的那天。

车子上高速行驶时,50%命运就交到“天意”手里。我上高速时就问自己,你的车子是赛车吗?你的车子有赛车的性能吗?有赛车的安全性吗?没有、没有、没有,所以我就尽量开到100km/h左右,这个速度让我心安。对比120km/h,这个速度刹车距离会短一些。

把上图中英里换为公里,车速60英里时60×1.6=96km/h,实际刹车距离为248×0.3048=75.5904米。车速70英里时70×1.6=112km/h,刹车距离:343×0.3048=104米。车速80英里时80X1.6=128km/h,实际刹车距离464×0.3048=141米。可以看到不同时速下真实的刹车距离也是不一样的,车速放低一点至少刹车距离会缩短,安全系数相对提高。

年龄大了,反应能力下降。车子开慢一点挺好的,跑100km/h可以的。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高速还有最低时速,速度过低会影响其他人通行,反而会更加不安全

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说出来,突然不想说了!活着令人开心活着也会令人痛苦,走自己的路开自己车,剩下的让别人去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前车   时速   司机   老师傅   车道   车速   刹车   车子   事故   路上   车辆   距离   速度   小时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