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王朝》里面没有索额图和明珠,中堂却是张廷玉、佟国维和马齐?

索额图(1636-1703).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他是清初四大外戚之首,满洲正黄旗。是康熙皇后赫舍里的亲叔叔,是太子胤礽的外公。他主要功绩是助力康熙皇帝铲除鳌拜之功,拜国史院大学士。



康熙九年,重设内阁,以索额图为保和殿大学士,至康熙十九年,皆为领班大学士。在阁十年,权倾朝野。



明珠(1635-1708)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满洲正黄旗。



他是康熙四妃(惠宜德荣)之首惠妃的叔叔,但电视剧里说他是惠妃的哥哥。惠妃是大阿哥生母。



康熙十六年,以率先支持康熙平藩,而以吏部尚书进位武英殿大学士,作为康熙的新宠,入内阁。



索额图和明珠在康熙铲除鳌拜、裁撤三藩、收复台湾和抗御外敌等事件中,充当了康熙的左膀右臂。



权力是把双刃剑,康熙初期,索额图和明珠各显神通,凸现出来不俗的才干,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索额图和明珠仰仗康熙的信赖,为了私欲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被康熙处置。



雍正王朝(1723-1735)

索额图和明珠是已经康熙早中期是的中堂,雍正继位时索额图去世20年了,明珠也去世15年了。



雍正在位时间虽然只有13年,但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自古有“胡虏无百年之运”之说。这句话没有一语成谶,与雍正在位时十三爷励精图治分不开的。

日本历史学家也评价道:没有雍正,满清早就衰亡了。

可见雍正爷对大清的贡献之大。



佟国维是康熙时的重臣,人称“佟半朝”。康熙宠他34年,雍正对他评价颇高,犯大错,却靠智慧善终。


《清史稿·佟国维传》记载:

顺治间,授一等侍卫。康熙九年,授内大臣。

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平定之后,佟国维因功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康熙的表妹、皇贵妃佟佳氏(佟国维之女)病重,康熙在表妹去世之前,加封她为皇后(孝懿仁皇后)。


《清史稿·佟国维传》记载:

二十八年,推孝懿仁皇后恩,封一等公。

孝懿仁皇后虽然没有生育,但他却养育了胤禛,对雍正细心爱护,极尽爱护,雍正一生都感念恩德。


康熙43年,62岁的佟国维因病乞休,康熙十分不舍,但权衡后答应让佟国维辞官荣养。从康熙9年到43年整整34年。

佟国维智慧过人,以退为进,保举了家族后辈多人,著名的有隆科多。

康熙47年虽然误判形势,推举八爷胤禩为新太子,但他依然靠智慧赢得善终。


康熙58年,佟国维病逝,享年77岁。康熙非常伤心,亲赐碑文,康熙写道:

尔一等公、议政大臣、舅舅佟国维,性资忠勇,器识宏通。依日月之光华,懋成劳于钟鼎。懋乃嘉猷,允称腹心之寄。膺兹宠奖,益彰阀阅之勋。……

康熙爷评级之高,可见他在康熙爷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雍正爷对佟国维评价也很高,多方面的原因,养母的养育之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持朝局平衡。

康熙39年,清代名臣富察·马齐进入内阁,但马齐为人敦厚,不愿与佟国维相争,因此,每逢朝廷大事,康熙总是第一个咨询佟国维的意见。

佟国维能在权力巅峰急流勇退,多少权臣能做到,就这一点足见其智慧。



马齐(1652-1739)姓富察。满洲镶黄旗人。为相历康、雍、乾三朝。进封二等伯爵兼拜他喇布勒哈番。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康熙四十七年,曾以首举允禩可立皇太子罪被罢官禁锢,后复起用。乾隆四年卒。



马齐身历顺、康、雍、乾四朝,自康熙中叶起,他始终居于高位,其间任大学士累计 三十载。其漫长而通达的宦海之途,深为同僚所歆羡,也给后人留下疑惑与思索。



马齐生于世宦之家,是顺治朝内大臣哈什屯之孙,康熙朝户部尚书、首议撤藩的著名 大臣米思翰的次子。

马齐还是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叔父,他活了88岁,这在古代可是高寿啊。清朝人均寿命不到40岁。

张廷玉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张廷玉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

张廷玉才华出众,参与了《亲征平定朔北方略》《明史》《四朝国史》《清世宗实录》等的编纂。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字衡臣,号研斋,谥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大学士张英的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中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对张廷玉“驳斥八爷胤禩挑唆八王议政”记忆犹新吧,张廷玉作为清王朝唯一的配享太庙的汉臣,可见他智慧超凡脱俗,真正的人中龙凤。





两部电视剧有些矛盾,但是其实不然。明珠索额图在康熙王朝上已经被废,而雍正王朝有其侧重点,实在没必要拿出已经被废的官员大做文章。




《雍正王朝》中没有索额图和明珠,是因为剧情开始的时候,这二人已经无法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雍正王朝》的剧情开始的时间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此时,距离索额图被康熙所杀,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自此之前,由于太子胤礽的表现愈发的引起了康熙的不满,致使康熙认为,太子胤礽的“变坏”与索额图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走到德州的时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额图赶来照看太子胤礽,索额图与太子就此朝夕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后,太子的种种恶习一下子全部都暴露了出来,并且是愈演愈烈。于是康熙将所有怒火和怨恨全部倾斜到了索额图的身上,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索额图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康熙圈禁,进而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

所以在《雍正王朝》剧情开始的时候看不到索额图非常正常,因为索额图已经死去多年了。

而这个时候的明珠,也已经处于即将离世的状态。并且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明珠就为直隶巡抚于成龙举报其伙同党羽余国柱卖官鬻爵,进而为康熙皇帝罢官,之后虽然官复原职,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也就是《雍正王朝》剧情开启的第二年,明珠就去世了。

再这样的情况下,明珠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也是符合历史的实际。

况且,《雍正王朝》讲述的是“九子夺嫡”的事件,而不是“索明党争”,将其二人排除也就是成为了必然。

《雍正王朝》中,康熙身边的三位重臣,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历史上,在当时真正有权势地位的,也就只有马齐而已。

《雍正王朝》剧情的一开始,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就出现自康熙的朝堂上,作为上书房的三位权臣,坐拥极高的权势和地位,同时也是深得康熙的信任与器重。

但是真正的历史上,佟国维和张廷玉是不会在这个时期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

先来说说佟国维。

佟国维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弟弟,同时也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康熙朝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的父亲,所以佟国维既是康熙皇帝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丈,曾出任领侍卫内大臣之职。但是早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时候,就已经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了,所以按理说,是不应该出现在康熙朝堂之上的。况且,佟国维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就去世了,没有活到康熙去世的时候。

再来说说张廷玉。

这个时候的张廷玉已经在康熙的朝堂上为官,但是终康熙一朝,张廷玉所担任的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吏部侍郎,官阶还比不上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年羹尧,康熙朝时期的年羹尧已经是川陕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了。

张廷玉真正成为朝中权臣还是在雍正朝时期,确切的说是雍正朝的中期成立军机处的时候,而此时雍正已经相继除掉了隆科多、年羹尧、胤禩等人,张廷玉才得以真正的掌握权势。

所以,这个时候说佟国维和张廷玉在朝堂之上能起到像电视剧中那般的决定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之相对应的马齐出现在这个位置上,还算是符合历史事实,属于“明正延顺”,毕竟马齐这个时期担任的是满洲首席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职务,不仅学问出众,在满洲人中数一数二,更是有着很强的办事能力。

除了马齐外,在康熙的朝堂上,能够掌握实权,并且称得上是权臣的应该是以下几位:

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孙子,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儿子,同时他也是康熙的小舅子。

内大臣鄂伦岱。康熙亲大舅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和康熙也是表兄弟的关系,与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是堂兄弟的关系。

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他是明珠的儿子。

除了上述满洲贵族官员外,还有两位汉族官员,在朝堂上也拥有极高的声望和权势,一位是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另外一位就是户部尚书王鸿绪。这两位进士出身的汉族官员,是当时汉族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的重要代表,在朝堂上,特别是汉族官员之中有着非常高的威信。

因而,要是从正史的角度分析,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在“九子夺嫡”期间,真正能够称得上权臣,有着极高地位和威望的,也只有马齐而已。


这样的安排归根结底还是剧情发展的需要。

佟国维出场,是为了隆科多能够上位以及隆科多之后的飞黄腾达做铺垫;张廷玉出场,是因为张廷玉是贯穿康雍乾三朝的关键性人物,他从中起到串联的作用;而马齐则是因为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重要的权臣,他是康熙朝的首席大学士,又是雍正朝的总理大臣,也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点值得商榷,就是关于几位人物“中堂”的称呼。

所谓中堂,也就是大学士的俗称,其为中堂的缘由是

“大学士名居揆席,非兼充军机大臣,几与闲曹无异。然位分不可亵,故大学士多有管部者。京官皆一满一汉,分东西坐,非如外官之坐,必中于堂也。唯管部,则于部中添一正座,两旁以满汉尚书陪之,满汉四侍郎则在下面分两旁坐。故大学士俗呼为中堂。”

而在雍正成立军机处之后,对于中堂也有了新的概念,《清史稿》曾记载:

“明内阁主旨拟,承旨撰敕,其在唐、宋,特知制诰之职。以王命所出入,密勿献替,遂号为宰相。军机处制与相类。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佟国维实际上并不能算中堂,张廷玉成为中堂也是在雍正时期的事情了,而在“九子夺嫡”期间,真正能称为中堂的,也就只有马齐而已。




《雍正王朝》显然分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还有雍正时期的推行新政,就戏份来说,两个时期差不多,或者说,雍正时期的要稍稍多一点。

《雍正王朝》的第一集是从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决堤,雍正和十三爷到扬州去筹集赈灾银两开始的,而此时的索额图在康熙四十二年就被处死了,而明珠早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时候被罢黜之后。

虽然后来重新被启用,但基本是得不到康熙的重用,并在康熙四十七年也病逝了,所以两个人没有再出现在《雍正王朝》里面,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而我们也发现,另外一个大臣也没有出现,那就是李光地,而李光地是在康熙四十四年的时候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在康熙五十三年的时候休假两年,并且在康熙五十五年的时候回京,并于康熙五十七年病逝。

那我们再来看看《雍正王朝》里面的张廷玉,佟国维,马齐。其中张廷玉,是在康熙五十五年才成为礼部侍郎的,在康熙六十年的时候成为吏部左侍郎,也就是说张廷玉此时也并非是大学士,自然不是什么中堂。

佟国维是在康熙四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退任了,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佟国维支持八阿哥,遭到康熙的训斥,最终在康熙五十八年病逝。

马齐是乾隆孝贤纯皇后的伯父,在康熙三十八年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因为也支持八阿哥成为太子,所以被革去大学士之职,但在康熙四十九年底,重新户用。

康熙五十五年的时候,马齐被任命为首席满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马齐是在雍正十三年的时候才引退的,然后在乾隆四年才病逝的。

我们发现,其实只有马齐才是真正的中堂,因为佟国维已引退,而张廷玉还不是,那为什么要加进佟国维和张廷玉这两个人呢?加佟国维,是因为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隆科多的父亲,八阿哥的有力支持者。

而加张廷玉,因为张廷玉是唯一的配享太庙的汉臣,是康雍乾三朝的重臣,所以就将他的戏份延伸到康熙时期,另外李光地的内容也加到了张廷玉的身上,雍正王朝加进张廷玉和佟国维这两个中堂,也都是为了剧情的需要,这两个人的戏份十分的重要。




不可否认,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确是一部良心之作。但它毕竟只是一部艺术作品、不是纪录片,剧情与真实历史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比如李卫,真实历史上的李卫出生于江苏铜山一个大户人家,在铜山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土豪”,后来花钱买(捐)了个员外郎……根本就不是雍正帝的什么“潜邸奴才”。

再比如张廷玉,他在康熙年间担任的最高职位仅仅只是侍郎而已,压根儿不是什么“中堂”。还有佟国维,在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时,他其实已经因病致仕(病退)了。仅仅因为他是康熙帝的亲娘舅、又是世袭一等公,所以康熙帝在要求群臣举荐新太子人选时才礼节性地征求了他的意见,结果佟国维真的跳了出来、表示支持胤禩,最后挨了外甥康熙帝一顿臭骂、被赶回家继续养老去了……顺带再说一句,真实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亲儿子、根本不是他的侄子。

电视剧《雍正王朝》是一部艺术作品,不是纪录片、更不是档案资料,所以人物的设置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而不是如同记流水账一般、有什么记什么。这部电视剧侧重表现的是所谓“九子夺嫡”以及后来雍正朝的一些事情,因此故事的时间起点设置比较晚,大致是康熙帝从第一次废太子、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前后讲起的。

这一年,距离康熙二十七年明珠因“党争”被康熙帝罢官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虽然后来明珠又被康熙帝重新启用,但安排的大多是一些位高权轻的闲职,已经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了。就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的同年,明珠便去世了。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不提明珠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他对剧情的发展没有任何用处……

这里顺带再说几句,真实历史上的明珠根本不是皇长子、直郡王胤禔的亲娘舅!他跟胤禔的姥爷索尔和是叔伯兄弟,按辈分应该算是胤禔的堂姥爷。可问题是,明珠的父亲尼雅哈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的亲侄子,跟皇太极是姑舅表兄弟;明珠的岳父是摄政王多尔衮的胞兄英亲王阿济格,跟皇太极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他的背景是相当深厚的,根本不需要靠着胤禔往上爬……因此,明珠从来也没有支持过胤禔争储,他被康熙帝拿下,完全是因为“拉帮结派”、犯了康熙帝的忌。所以,康熙帝对他的处理也基本上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赶尽杀绝。

▲清太宗皇太极画像

再说索额图,真实历史上的索额图也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父亲,而是她的叔叔。换言之,索额图只是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爷而已、并不是亲姥爷。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索额图倒是真的完全倒向了胤礽。但早在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就因为卷入了皇子之间的争斗被康熙帝给革爵、幽禁,不久便被康熙帝赐死了。换句话说,到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第一次被废时,索额图已经死了有五年了!一个已经死了五年的人,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又怎么会再出现呢?莫非他“诈尸”了?

至于提问者所谓的那三位“中堂”,恐怕也就马齐还能算。康熙年间,张廷玉最高只担任过侍郎,离“中堂”还远着呢!张廷玉是在雍正年间一步步走向权力中枢的。康熙年间的张廷玉虽然级别不低,但还没有真正进入权力中枢。而佟国维,早在康熙四十三年就因病致仕了。说白了,就是个“病退老头儿”!要不是因为他是康熙帝的娘舅兼岳父,怕是没有谁会再拿他当道菜。所以,康熙四十七年前后,他也不是什么“中堂”。

康熙四十七年时,唯有马齐能算“中堂”。马齐不姓马,他姓富察氏,是乾隆帝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亲二大爷!康熙三十八年起,马齐出任武英殿大学士,是如假包换的真“中堂”。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下旨让群臣举荐新太子人选,事先还特地知会了马齐,让他不要掺和、不要举荐任何人!但马齐出于自身和富察氏家族的利益考量,还是站出来公开支持胤禩,搞得康熙帝非常生气,直接导致马齐及其弟弟马武、李荣保(乾隆帝的岳父)全部被革职查办。

但马齐是个聪明人,他咬死了自己是“为国举贤”,即便康熙帝公开否决了胤禩的皇位继承权,马齐依然“挺身而出”、为胤禩说话!此举反倒是让康熙帝觉得:马齐这个人就是个“直肠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生气,却并不反感马齐这个人。不久之后,康熙帝又重新启用了马齐。后来,马齐还搭上了雍正帝和乾隆帝的“顺风车”,成了雍正帝的亲家二哥、乾隆帝的伯岳父,屹立康雍乾三代不倒,于乾隆四年寿终正寝,谥“文穆”、入祀贤良祠。清王朝历史上唯一出身八旗的“异姓王”福康安,正是马齐的侄孙、其弟李荣保的亲孙子。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画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雍正   王朝   中堂   满洲   明珠   乾隆   汉族   权臣   大学士   大臣   太子   皇后   康熙   剧情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