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大多数统一王朝建都多在北方?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王朝,也形成了很多文明古都,比如北京、西安(长安)、开封(东京、汴梁)、洛阳(洛邑)等。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就是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大部分都在北方,真正在南方定都的大一统王朝,只有明朝短暂在南京(应天)定都。为何大一统王朝会选择都城在北方呢?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南方地区开发得相对较晚。中华文明兴起于黄河流域是一个共识,早期的中原王朝统治虽已经辐射到南方地区,但核心区域还是在北方也就是传统上的中原地区,这也是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由于古代中国,还没有非常发达的治水技术,解决不了非常大的水患,又不得不选择临水而建城。这时候,今天陕西东部地区和河南西部地区成为定都的首选,而且关中地区和河洛地区又是重要的产粮区,在有水、有粮又可以避免大水灾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尤其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了优先开发。早期定都西安和洛阳就不是那么奇怪了。




第二个原因是基于当时的安全考虑。都城是一个王朝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不得不说,都城是一个王朝的防御中心。定都之后,有利于固定住大规模的人口,这样就需要了解中原王朝的主要防御对象,大多数情况,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是对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从秦汉的匈奴,到隋唐的突厥,再到明朝时候面对的瓦剌和女真,几乎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外患”都在北方,西北或者东北。为了防御需要,就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战争补给区域,这就是都城。可以对比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大部分都是偏北的。




第三个原因是历史的传承。最早的夏商周统治局限在黄河流域,这也是因为在版图内,最早出现文明在黄河流域,生产力条件决定只能在周边地区统治,因此,这都城都建在了黄河流域。秦作为周的诸侯,封地就是甘陕两省之间,经历了先凤翔,后咸阳的定都过程,始皇帝一统天下后,也选择了以咸阳为都。秦末楚汉之争后,刘邦还是有东归的想法,毕竟刘邦是沛县人,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更好。但大臣劝谏他留在关中不走,毕竟旧秦地区需要安抚,而且关中地区粮食产量非常高,足够为都城筹集粮食的了。关中地区完全适合为都,于是就留在了长安(西安)。




刘邦的后人刘秀在恢复汉室天下以后,并没有选择汉朝的故都长安,因为西汉末年的战乱,长安已经遭到破坏,东汉选择了洛阳为都。下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是继承曹魏的都城洛阳,曹魏是继承东汉的都城洛阳。隋朝实现了重新统一,但隋朝的天下来自于北周,北周的国都是长安。隋末,唐朝建立后又把长安作为国都。元朝完成大一统后,以金中都为元大都,成为元帝国的都城,位置在今天的北京。明朝曾经在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时期定都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后来明太宗朱棣迁都北京,一直到明朝灭亡,明朝的国都都是北京,但实行了两京制。清朝入关后,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国都,一直到清灭亡。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大部分时间都选择北方城市为都城,且几乎都选择了三个城市:西安、洛阳、北京。早期是西安和洛阳交替,有长安选长安,长安遭到战乱破坏后,东迁洛阳,在长安具备条件后,又回迁到长安。在安史之乱后,长安遭受非常长时间的破坏,失去了成为大一统王朝都城的条件。当然,洛阳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唐朝灭亡以后,除了后唐定都洛阳外,五代和北宋都选择定都汴梁(东京、开封),国都持续向东北方向迁移,但五代和北宋都不是大一统王朝,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过渡阶段。元明清三个大一统王朝则选择大都(京师)作为新国都,实现了政治中心向东北方向的再度迁移。




第四个原因是大部分帝王都是北方人。从秦始皇开始,大部分的大一统帝王出生在北方。秦始皇出生在咸阳,属于北方人。刘邦出生在沛县,有人认为是南方,在刘邦生活的时代也确实是南方,但就全国版图看,沛县是位于北方,他严格来讲属于北方人。刘秀出生在南阳,也是北方人。司马炎的籍贯是河南温县,出生地可能是洛阳,北方人。杨坚出生在冯翊般若寺,北方人。李渊出生在长安,北方人。成吉思汗出生在蒙古高原,北方人。朱元璋出生地安徽凤阳,南方人。努尔哈赤出生在东北,北方人。除了朱元璋外,都可以认为是北方人。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以北方人为主,在取得天下后,定都北方大城市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最后,南方的气候天气相对恶劣和地势条件不是特别有利。南方多热潮,且在一部分地区有瘴气存在,还有南方山区居多,平原地区又地势偏低,成为国都后,防守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选择南方的南京、杭州定都的王朝基本都是偏安王朝,以长江天险为依托,防守北方军事实力强大的政权。

概括地说,大部分大统一王朝选择定都北方,是地理环境、防御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这也形成了北方尤其华北地区和关中平原长期成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传奇的民族文化,有精彩文明的历史。

中国有久闻其名的四大京都。北京、南京、东京(汴梁)、西京(现在的西安)。

为了巩固北方的军事,促使经济发展,从元朝起的皇帝开始在北京设立都城。明朝的开基主朱元璋坐镇南京,其孙子朱允炆继位未坐稳。燕王伸张正义重建北京城,以后清朝皇帝全部坐镇北京。民国时期,蒋介石在南京设立总统府。




华夏文明主要起源于北方,北方地区开发得很早,尤其是黄河流域。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活动主要在北方进行,因此多数统一王朝建都于北方。由于北方的战乱,北方人才大量南渡,因而南方开发较晚。

北方人的居住环境比南方恶劣,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人身健体壮,民风剽悍,比南方人更加勇猛。在冷兵器时代,身高体壮就是战斗力,因此在历史上几乎都是来自北方的王朝统一南方,而不是来自南方的王朝统一北方。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应对的几乎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南方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基本上毫无威胁。比如匈奴威胁秦汉几百年之久,到了汉朝强大之时,才最终将匈奴的威胁解除。

当中原王朝抵挡不住来自北方的侵犯时,只能是南迁乃至灭亡。比如北方的蒙古族和满族武功非凡,都曾统一华夏,建立了元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都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两个王朝发迹于北方,当然会选择在北方建都。

总之,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多数建都于北方,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开发更早,另一方面是因为北方人身高马大,更加健壮,使得北方王朝的军事实力更强,更易于自北向南统一全国。






客观原因:在唐宋以前主要建设在长安,在唐宋以后主要选择在北京。在长安利于向大陆的西方发展(丝绸之路),对内则便于控制黄淮流域的局势;在北京利于向广阔的海洋发展,对内更是可以很好地制衡全国的局势

主观原因:大部分有为的、希望国家万世不朽的君王,都会有意避开故地的人和原则,以立国安民为主。认为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可以“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优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内制外拓和区域中心原则和故地人和原则相冲突的时候,君王的选择便出现了差异

现实原因:从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北方地势高,多认为是龙兴之地;从故地人和方面来考虑,北方地区人杰地灵,多是雄主出生之地,因此,大多数君王和朝中大臣多出身于北方,自然更加倾向于在北方建都;从内制外拓方面考虑,北方既然是雄主出身之地,自然需要国家花费更大的力气来镇压,以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从军事方面考虑,民族内部势力大多位于北方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的人类居住环境,也是早期形成群居生活,出现城市的地方,既然早期在这里出现城市,那么这里就是中心,就是中原地带。

在古代的时候,北方一直都是经济中心,而南方则是蛮荒之地。北方人善于征战,而潜在的敌人也是来自北方,这样北方成了抗击外族的前沿阵地,也成为了关键地域。这就需要在这里设立军队,需要管理,需要指挥,国都建立于北方是理所当然的了,因为可以更好地控制军队,缩短抗击敌人的路线和节约时间。

北方气候干旱,南方多潮湿,而军队多是来自于北方人,在南方生存不习惯,会降低战斗力,调往前线更加困难。人们心里已经形成了北方是中心的认识。而且古代皇帝多数都是北方人,也不愿意跑到南方建立国都。只有当王朝进入末期,无法抗击北方侵略时,才会逃到南方求安稳。

只要是打仗,多数情况下,从北往南打,多数会胜利,从南往北打胜少败多。这就形成了北方人统治南方人的定式。不管是北方也好还是南方也好,都属于中华,所以说在哪定都只是考虑到了政治、地理位置、历史等原因而已,和不同地区优劣及不同地域的人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王朝   汴梁   黄河流域   关中   都城   明朝   中原   洛阳   长安   国都   西安   南京   中国古代   北京   北方人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