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统一,这个和重文轻武关系不是很多
首先要说的是宋朝军事本身不弱,不管是对契丹,女真,还是后来的蒙古,都显示出边境将士的战斗力,虽然未必超过以上部族,但也没见落入下风多少。实际上如果书看得再多一点的话,就会知道宋军其实并不弱。宋代的募兵制可以称之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制度,虽然千年纪元前后,受技术革命尚未突破的制约,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国家都受到了野蛮民族的强烈冲击,宋朝同样不例外,但宋朝的军事力量绝非不值一提。
其次一个国家强大取决于综合国力,宋朝在封建王朝中达到顶峰,实际上,宋朝的综合国力才是中国历史的一大巅峰。蒙古铁骑征服西辽和花刺子仅用1年,征服俄罗斯仅用5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也仅仅在蒙古面前抵抗了8年,征服金朝用了22年,而南宋抵抗了足足45年。公元1000年,宋朝占世界GDP达到世界的22.7%,在当时世人眼中,宋朝是一个近乎于传说的天朝上国。
弱宋并不弱,只是周边强敌太多了。蒙古铁骑横扫亚洲各国,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征服西夏、花喇子仅用时一年,即便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俄罗斯联盟,也不足十年便已占领全境,然而我们所称的弱宋,只身处在非常不利的险要位置,竟然能抵挡蒙古大军45年,并且使蒙元付出极大代价、历经多次血战才彻底打败宋朝,已足以说明宋朝国力军力并非很弱,之所以被灭,是因为周边强敌太多了。
宋朝有这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来支撑,其军事即便很弱,也足以吊打很多国家。但宋朝面临的周边强敌有辽国、金国、蒙元等军事特别强大的野蛮国家,都盯着中原这块肥肉蠢蠢欲动,敌国之多形成对宋的包围之势,这是汉唐时代都不曾面临的形势。而且辽国建国时间远早于宋朝,并占据易守难攻的有利位置,实为宋朝大患,威胁宋朝百余年。金国、蒙元为游牧民族,天生好战,又具备优质战马、骚扰战等诸多优势,即使强大国家也难以招架,因此,宋亡不是宋弱,而是因为周边强敌太多。
从这里可以看到,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客观性和必然性使然。
也不能简单说大宋王朝不能统一天下就是重文轻武的结果。
郭威建立后周,想统一天下;周世宗柴荣也想统一天下,死在平定天下的前进道路上;柴荣病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大宋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平定四方,基本平定并没完全统一天下时,就玩了一个杯酒释兵权,为的是巩固自己的帝位,在最后统一天下阶段还没完成就病故了。
继任者宋太宗赵匡义,也在想开疆拓土,统一天下方面是强势的,有野心的,并付诸行动的。赵匡义平定四方藩镇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但是,两次进攻大辽打了个平分秋色,实力不足只能开始采取守势。
赵匡义开始采取崇文驭将政策,这主要是他们夺取皇帝之位就不正,就是自身为武将强行夺权,所以也怕自己有此报应。此政策在还没统一天下的国度就开展,他就再也没有能夺取天下的雄霸之力。
结果,他们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也有军事行动,最终都受到强敌阻碍,却没实力平定四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大宋王朝从开国时就缺少了一种力量的强大,后期继承皇帝者气魄和能力各方面的综合,基本没有超过前两代皇帝的。
所以,大宋王朝他从开始到灭亡,都没有能统一天下的能力,也没有能统一天下的王者出现。如果有这样的人,国策随时都可以变了的,所以不是国策限制,还是没能干皇帝人才的限制,也就建立不出强大的统一天下的实力。
赵匡义给定的崇文驭将国策,也确实限制了武力的强军,还有就是后继皇帝安逸享乐为主,进去搏击天下之心比较轻,放着舒服日子不享受,去冒太大风险自然大多数人都不会干的。
多谢邀请!
历史没有假设。名人怎么说都是对的,平民怎么说都是错的。
统一天下是有可能的,但是,那时候还是不是赵姓天下就难说了。
有一个事实被忽略了,那就是大宋的重文轻武不是哪一个人决定的,是基本国策,被奉行了三百多年。
我只想问一句,大宋三百多年,真的就没有出现一个明白人?连初中没毕业的键盘侠都敢出来骂宋朝皇帝昏庸,难道真的大宋十八位皇帝中,就没有出现过一个能顶得上初中生水平的?真拿大宋三百年间出现的那些大人物都当傻子,认为他们都不知道强军对国家会有什么影响,不知是他们傻还是键盘侠傻?
知道《资治通鉴》吧?这部史书编写的目的不是为后人记录历史,《资治通鉴》里所有内容在当时都有史籍记载,而且史料更加详尽。司马光删繁就简,把有关经济、文化、艺术、宗教方面的内容简化。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目的就是给统治者提供借鉴。即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可见历史上的统治者非常注重历史经验总结,以便自己在施政时不至出现谬误。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把《资治通鉴》整整读了十七遍,而且加了详尽的批注。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那些古代皇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无能,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比我们普通人更全面,更深刻。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不是皇帝和宰相头脑一热随便制定出来的,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后,经过慎重考虑后得出的基本国策。也是宋朝在强敌环伺的状态下,没有产生内乱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是宋太祖和赵普制定了这一基本国策,宋朝对外战争压力可能不会这么大,但是绝对会被内部问题压垮,随时都可能改朝换代。
那这个结论靠谱吗?绝对靠谱,查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宋朝以前的历朝历代,最终亡国的原因归结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权臣或武将篡位或者造反,另一个是农民起义。而这两个最后还都可以归因成一个,因为纯粹的农民起义不可能成功,必须有朝廷中的军事领袖反水,带兵加入农民军,归根结底还是武将造反。极少有例外。
宋朝农民起义也很多,有记载的就有三百多起,但是都没造成太大影响,钟相杨幺闹得挺欢,但他们实质上连农民起义都算不上,只不过是趁着朝廷被金国打烂,赵构立足未稳,趁你病,要你命。在国家遭遇强敌入侵之际,他们想的不是如何抵御外敌,而是趁机造反夺权,这也算农民起义?。
整个宋朝,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方腊起义,但童贯的大军一到,打了不足三个月,就土崩瓦解了,为什么?因为方腊起义是纯粹的农民起义,没有朝廷中领军大将反水加入,农民起义军不可能成功。
历史的经验告诉赵匡胤和赵普,外敌入侵亡国的概率与拥有兵权的权臣或武将造反造反亡国的的概率,差不多是1;99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其实不但是宋朝重文轻武,除非在战争环境里,否则所有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问题,只是没有宋朝做得那么彻底。回顾历史你会发现,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大清国灭亡,除宋朝外,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秦二世而亡,强大的西汉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盛唐也只有二百八十九年。而被认为军事最差的宋朝,在契丹、大金、西夏、吐蕃诸部、蒙元等强敌环伺之下,竟然支撑了三百一十九年。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两宋是同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北宋都城被攻破,皇帝当了俘虏,但是宋朝并没有灭亡,南方绝大部分土地还在宋朝的统治之下,西汉和东汉则不同,西汉彻底灭亡了,此后王莽的新朝有延续了十五年,而且王莽的新莽政权也是大一统王朝。刘秀建立的东汉除了沿用了汉的国号,其实和西汉没有任何关系,是完全独立的一个新政权。
宋朝能延续三百多年,这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在里边。
第一;军队的弱只是相对的;
宋朝军队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到谁都可以欺负的程度,否则宋朝不可能在强敌环伺的状况下生存三百多年。很多人感觉宋朝一直被别人吊着打,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事实并非如此,把所有的对外战争加在一起,宋朝的胜率远高于那些强敌,之所以感觉一直被吊打,那是因为宋朝军队大部分是步兵,在对阵骑兵时,即便是胜利,也只能是击溃对方,对方有马,败了催马逃跑,损失不重。所以大部分胜利都被忽视了。但是步兵对骑兵,一旦失败,逃无可逃,阵型一乱,就变成一边倒的屠杀,所以宋朝的每次失败都足够引人注目。但总的来说,宋朝胜多负少,即便是在蒙元的快马弯刀之下,仍支撑了半个多世纪,是蒙元扩张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宋朝军队的实力被严重低估了。这就是大宋能够屹立三百年不倒的原因所在。
因为胜多负少,而且无法扩大战果和损失惨重,大多是因为缺少战马造成的,所以宋朝君臣并没有把军事上的不利更多归因于制度,这也是宋朝一直把重文轻武奉行到底,不愿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大宋基本没有内忧,农民起义闹不出什么名堂,武将造反条件又不具备。这个就是重文轻武能直接看到的好处。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强大的军队就是一把双刃剑,对外是一把利器,对内则是致命的危险。统治者必须在此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宋朝也不是整个时期都打压武将,南宋建立初期,赵构对内要镇压叛军,对外要抵抗金兵和北齐的进攻。赵构不得不放权,给武将以更高的权限,只要你能拉起队伍,封官赐爵,毫不吝惜。武将们取得了最大的自由裁量权,也都有了自己的嫡系军队,结果是什么,军队指挥不动,各大军阀相互倾轧,苗傅和刘正彦对赵构不满,就直接把赵构赶下皇帝宝座,赵构差点小命不保。因为内部斗争,郦琼十余万军队裹胁三十万民众投靠伪齐。数年心血造就的大好局面,结果功亏一篑。
吉州布衣周南仲上书说:“今之诸军将帅,相视若冰炭,相疾如仇雠。假使一军深入,其谁为应,一军陷阵,其谁为援?刘光世窃琳馆之清名,张俊负跋扈之大恶,岳飞、吴玠、韩世忠之流,裹粮坐甲,首鼠两端……。”岳飞孤军深入,虽然取得不少战果,但因为孤立无援,最后身陷险境,不得不召回。濠州之战,听说金兵要撤走,张俊为了争功,设法阻挠刘錡,派自己的副将杨沂中取濠州,结果杨沂中贪功冒进,在濠州中伏,大败而归。本来可以扬眉吐气的柘皋大捷,结果美中不足,以一场失败收尾。
这就是武将放权后出现的问题,赵构每天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苗傅和刘正彦对赵构不满就把他赶下台,扶她三岁的儿子上位。岳飞对他也不满,还参与立太子的事,他不确定岳飞会不会像苗傅和刘正彦那样把他赶下台,拥立自己扶持的太子上位。家国天下的古代封建帝王,首先考虑的就是帝位必须稳固。拥有自己嫡系部队的藩镇武将,就是悬在帝王头上的一把剑,系住这把剑的绳子叫忠诚,而大量的历史证明,这东西非常不靠谱。
宋朝的政策是可以强军,但不可以强将,在军队的训练和军队建设上不断加强,但是不给武将对军队的绝对掌控权。大宋就是凭着这个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维系了三百多年。
结论就是,能不能一统天下不好说,毕竟北宋军队的弱不只是制度问题,但是改朝换代的几率会大大上升,即便真的统一了,皇帝姓不姓赵就很难说了。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选?
伟人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文化是精神,精神是灵魂。
更新时间:2024-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