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人玩音响了?

先说下过去的那些牌子,能看懂的测下自己多大,估计很多九零后都不知道……国产,惠威,湖山,万利达,飞乐,蓬波等,进口的,建伍,马兰士,天侨,先锋,第一音响,金嗓子,雅马哈,尊宝,哈曼卡顿JBL,乐富豪,胶码,磁带,LD,CD,VCD,DVD等……均衡器,压缩机,功放,前级,后级,前后级,电子管……欧美的箱子,日本的主机,技术派的还要订电子报。什么英国声,美国声,当然还有很多,因年代久远,已记不清了,这些牌子都是当时玩音响的高光时刻,现在能知道的都是当年发烧过的,不知道的就说明发烧断层二十年了,这也真是发烧级群体的快二十年没有发展了,其实也正常,断层的二十年,真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也是我们互联网普及的二十年,从内存卡开始到蓝牙时代,从音响商店到大型音乐网站,无不都是从电子时代往网络时代在发展,我决得家用音响玩的少了,真是时代在进步,也恕我直言,当时要听出什么摔杯子,掉乐谱,本来就是瞎讲究,没那么复杂,何况真正的发烧音乐古典音乐能有几个人听懂?我感觉音响走向没落,是被互联网淘汰的,




以前玩音响的人,年龄越来越大,金耳朵变成了木耳朵,听什么音响都差不多的,干脆就不想玩了,家里的发烧音响都处在吃灰状态。现在的年轻人听音乐的风格已经大变样了,耳机,蓝牙和车载等音响为主,发烧级别的音响都不需要。大妈更加没人用发烧音响,只要大声的音箱够力即可。[奸笑]




其实什么时候玩音响的都是小众群体,更多的属于凑热闹的,屋里有音响,却是一段时间后就很少再听。玩音响的人至少得是音乐爱好者,成为音乐爱好者需要大量有时间去听音乐,去学习、了解音乐,最终热爱音乐,音乐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今天的社会不说节奏有多快、压力有多大,整体浮躁的氛围加上有太多精彩的选择,不大可能会让更多的人可以静下心来去喜爱音乐。不过今天听音乐没有门槛了,手机人手一部,各种蓝牙耳机轻易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想了解音乐,学习音乐时打开搜索引擎远比过去需要去图书馆查要方便百倍,这对音乐的普及肯定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整个听音系统的种类和发达程度就会让人眼花缭乱,一套多媒体音响加上手机就可以组成不错的简单系统,要求高一点也可以一对监听音箱+蓝牙DAC+手机+播放器组成可以满足不同音乐类型的小系统。HiFi音响只属于发烧友,曾经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是。而且不用担心发烧友会越来越少,前赴后继是传承。




历来,玩音响的人都小众。因为,玩音响一要有硬实力,二要有软实力,三要有时间。所谓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音乐发烧友,最少要拥有一套HiFi音箱、一台CD播放机、一台功放,这一套设备,少则1——2万(买了这个档次的,往往若干年后还会升级,花更多的钱),多则不限;还得购买数以百计的CD唱片,若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大致都会选择原版进口的唱片,这又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且这笔开支会不断增加。所以,玩音响的人需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软实力,主要是针对古典音乐爱好者,需要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识。比如,基本的乐理知识、不同作品的风格、内容、结构及作曲家、演奏家、交响乐团、CD唱片的常识。这都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的。至于需要时间,那就是有闲,有闲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才能静下心来欣赏古典音乐,和音乐大师们交流,享受音乐之美。因而,玩音响的人,历来小众。




其实玩音响的群体只是低调了,不张扬了。买音响器材的烧友依然前赴后继。玩随身听的年轻人舍得几千几万的配一套出街。高端音响的消费群体,随着现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富裕的人也多了,花几十万上百万置音响的烧友比20年前多得多。越来越少人玩音响是个伪命题,不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发烧友   音响   蓝牙   发烧音响   前赴后继   小众   断层   古典音乐   音箱   群体   爱好者   唱片   实力   时间   财经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