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电视剧《小娘惹》?

只看过旧版,没看到新版,感觉这部剧真悲凉了,坏人不够惨,好人不长命,黄家最善良的小娘惹黄玉珠,玉珠太惨了,为了救月娘被罗伯张玷污,后来还被黄家强迫嫁给罗伯张,玉珠被罗伯张虐待,被殴打,玉珠最后被逼疯了,最后月娘去救玉珠的时候,玉珠被人放到一间废弃的房间,玉珠靠吃雨水和吃其他东西才存活下来!


玉珠太惨太可怜了太让人心疼了,我觉得月娘太善良了,在黄家,大房那些人一些欺负月娘和她母亲菊香还有月娘外婆,后来黄家落败,月娘与一个洋人结婚,还开一间餐馆,月娘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还问她借钱,月娘还赎回黄家的房子让黄家的人住!

月娘的母亲也挺惨的,和丈夫结婚,丈夫父母生病回国,留菊香一个人在新加坡,包租婆又催租,菊香又没钱,菊香还要照顾孩子,菊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后来菊香在街上遇到陈盛,陈盛喜欢菊香,可惜他奶奶嫌弃菊香又聋又哑,陈盛没有反驳,而且后来还娶了黄美玉,怪只能怪出生那样的家庭和那种时代吧!挺心疼菊香,幸好菊香有爱她的丈夫,好像后来菊香和她丈夫都si,太可惜了!




十年后回头来看,当年新加坡这部台庆剧《小娘惹》。紧促的剧情,精美的服饰,独特的娘惹文化,都是一部值得看的佳作。该剧的成功之处,则是将大女主励志故事和新加坡特有的文化底蕴相结合。要知道08年那会此类大女主模式的剧作还处于萌芽阶段。该剧可谓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吸睛无数。

该剧描绘了善良美丽的月娘传奇的一生。由于出身低微,受尽苦难的月娘,不甘命运摆布,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人生蜕变,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月娘的母亲菊香,就是因为是姨太太所生,受尽屈辱,不甘命运的摆布,和摄影师山本洋介试图逃离这个不公的世道,无奈战争爆发,两人丧命。也留给了月娘同样不堪的命运。但是月娘比其母亲更加勇敢,决绝和幸运。历经岁月的沉淀和洗礼,月娘变得更加睿智,沉稳,大气,隐忍,也成了一个有胸怀,有担当,有气度和懂得人生取舍的孩子。

月娘用自己的善良,温暖了曾经冷眼看他的人,赢回了别人的尊敬和钦佩,也让曾经的故人,自愧不如,悔恨万分。月娘用自己的睿智和才华,为家族恢复昔日的荣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回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和体面,月娘用自己的真挚和执着,赢得了朋友的信赖和支持,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特别喜欢欧萱扮演的月娘和戚玉武扮演的陈锡,一个端庄大气,一个沉稳内敛,两人才华横溢,佳偶天成,无奈爱情终归败给了现实。但是他们的爱只有他们知道,也只属于他们两人。

白薇秀扮演的玉珠,清纯可人,知书达理,柔情似水,心地善良,对月娘更是好的没法说。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角安排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悲惨遭遇。是在引人深思!柔弱的玉珠,要是有月娘一半的勇敢,那么又是另外一段美丽的故事了。

是呀!在那个时代,能有几个人能有月娘那样的勇气,还有幸运,敢于和不公的命运作斗争。即使遇到人生的逆境,也要力争上游,完成自己人生的华丽蜕变!

月娘是幸运的,但幸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毅力,魄力,隐忍。但是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不管你又没有这些,都会给予你,接下来就要看你如何应对!从这一点来看该剧所要传达的意义要深远的多的多!

那么,这部《小娘惹》,你看了吗




由肖燕、寇家瑞主演的《小娘惹》刚开播就取得了收视率破1的好成绩,似乎在向着导演郭靖宇的另一部作品《娘道》的热度方向发展。跟以往的翻拍剧不同,《小娘惹》翻拍自2008年的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该剧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南洋华人文化,尽管新版也有不少优点,但这番改编依旧是水土不服。

新版《小娘惹》在剧情上延续了老版去体现娘惹文化,原汁原味,演员在拍摄之前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学习和体验,这些都能看得出剧组在制作上的用心。精美的服化道基本遵循了老版的设置,老版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基本上被很好的保留,例如娘惹菜和一些文化习俗,让新一代观众有机会了解新加坡的华人文化。但是,新版的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属于新加坡的娘惹文化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注定是陌生的,国内翻拍国外的作品,文化上多多少少会带有隔阂感,而这也是水土不服的最大原因。

在新版《小娘惹》刚传出翻拍消息的时候,便有不少网友表示不认可,近几年改编日剧韩剧就已经屡屡翻车,新加坡的娘惹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发展在新加坡,本质上跟翻拍日剧韩剧也没有什么不同,再怎么翻拍也比不过人家的原汁原味,而因此导致了新版的翻拍虽然尽显诚意,但否定声还是会不断出现。

除此之外,珠玉在前的处处对比也让新版《小娘惹》显露出种种不足。在选角上,演过山本洋介的演员戴向宇隔了十几年依旧出演山本洋介这个角色,虽然演员驻颜有术,两版对比看不出明显的年龄差,但人物的少年感也因此薄弱了许多。

女主肖燕此前出演过鞠婧祎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小青,俏皮伶俐,肖燕的长相甜美感很强,很适合出演一些精灵古怪的角色,然而菊香这个角色柔中带刚,身世经历让她还带着点苦相,女儿月娘则更加坚毅,具有韧劲,老版女主欧萱的外貌就很符合这些特质,新版在外貌上的局限就很容易加深观众的违和感。而其他的一些角色选角也让不少网友感慨没有辨识度,过于现代的长相和妆容完全就不符合剧情设置的战争年代。

而在配音上,老版采用演员的原声,咬字不清淅的普通话被国内部分观众吐槽,但同样这其实也是“原汁原味”的体现,新版不用原声用配音,普通话足够标准,但美中不足的是配音的声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港剧配音,而标准的普通话也失去原有的那种味道。

在剧情上,两个版本的《小娘惹》都是讲述了黄、陈、张家两代人的恩怨情仇,老版中月娘和陈锡的爱情悲剧让观众遗憾不已,新版在结局上有所改动,但要知道欧萱版《小娘惹》的优点不止于它讲好了一个娘惹的故事,而在于它拍好了南洋华人的历史和文化,剧中多次提到的出现的饮食文化、习俗便是体现之一,而黄、陈、张家两代人的纠缠是旧思想的引导,菊香、月娘两代人的爱情悲剧都始于“父母之命”,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是思想文化造就出来的悲剧,也使得月娘与陈锡的分开成为了一种必然。

作为一部苦情剧,《小娘惹》却从头到尾体现的是女性的抗争,菊香的柔中带刚、月娘的倔强坚韧都能很好的被欧萱诠释出来,不同于新版的没有辨识度,老版的贴合让有些网友吐槽人物脸谱化,好坏一眼就能分出来。的确,比如在新版中饰演秀凤、秀娟姐妹的演员长相相近,有姐妹花的感觉,但姐姐个头比妹妹矮,妹妹的性格又比姐姐热情,使得姐姐秀凤这个角色凸显不出来,旧版秀凤比秀娟高,年龄差直接从外表上就体现出来了。

饰演姐姐秀凤的演员长相异域感强,气质偏于保守,妹妹秀娟则长相美艳,一颦一笑皆是风情。而黄家太太长相严肃,不怒自威,陈家老太太面相又多了几分慈祥,菊香妈妈天兰就带着几分苦气。形形色色的面孔提高了每个人物的辨识度,也能加深观众对于人物的性格认识。

比起新版,老版的色调是昏黄的,像故纸堆的泛黄,历史感强烈,而新版则是磨皮美白滤镜,有网友吐槽细腻白皙的人物加上精致的妆容像极了民国名媛,全然没有东南亚风情,而小娘惹作为东南亚混血,应该是偏黄的肤色,而不是精致白皙的外貌,人倒是美了,但味道不对。

《小娘惹》于新加坡,如同《大长今》于韩国,这部剧展现出来的种种优点都独具当地特色,这也使得国内改编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尽管新版极力遵循原版内容,台词也基本上都是直接照搬过来,但终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近来电视剧新版《小娘惹》热播,不知大家会不会为菊香和山本洋介的跨国爱情所感动,同时也对娘惹这个特殊名词感到好奇?

这些娘惹,是明代开始跑去南洋马六甲,新加坡一带定居的华人后裔,并且第一代往往是中国人和当地的居民进行结合产下的后代。那些后代里女孩子被叫做娘惹,男孩子被叫做峇荅,而他们的后代就不能在与当地马来人通婚,只能嫁给中国来南洋谋生的人,又或者是其他的华人后代。

在这部电视剧里,菊香和山本洋介先生的自由恋爱不受到祝福,并且剧中其他的娘惹形象也是一辈子在大宅院里度过一生,和中国古代一样,她们都遵守着三从四德。

娘惹的一生

《小娘惹》中,尊贵的陈家二少爷陈盛对女主母亲菊香一见钟情,最后却因为菊香出生偏房身份低微,又是聋哑人所以这庄婚事最后没有达成,而尊贵的陈家二少爷最后也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娘惹为妻。这样的婚姻对这些老派的荅荅家族既是束缚,也是传统。

那些女孩出生在这样的家族里,童年时可能过得十分无拘无束,但是到了十一二岁,她们需要学会制作娘惹食品,学会缝纫和刺绣。在长成人时不可抛头露面,就算迫不得已需要出门,也需要乘坐黄包车或者汽车,周围的窗口都用床帘布封的死死,绝不能让外人看见她们的样子。

这些看起来压抑的规矩,对她们来说只是从小便要开始遵守的寻常规矩而已。如果是她们一辈子只能经历一次的婚礼呢?

两人的婚姻必须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婚礼习俗也十分的严苛。婚礼需要连续举办十二日,在十二天里面日子最好的那一天便是正婚礼日,当天新郎新娘需要穿上一件白衣,然后这件白衣就会好好保存,据说他们死去时穿上便可在天堂相见。

婚礼结束,娘惹也从未出嫁的少女过渡到妇人。和中国古代一样是“女主内男主外”,成婚之后,她们会操持家中事务,洗衣做饭,养育子女,任劳任怨,在家中的一方天地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其实都只能是出身高贵的娘惹们得到的幸福日子,有些娘惹并不是正室所生,她们地位十分低下一辈子也只能当个佣人,就像《小娘惹》中女主角的妈妈菊香,如果不是勇于抗争,可能一辈子会落得更惨的下场。

这样看来,娘惹的一生和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女子其实有很大的相同,他们不能看到外男,也不能被外男所见,需要遵从三从四德,未嫁从父,父死从夫,夫死从子,还要含辛茹苦的抚养孩子照顾家庭。一辈子就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默默燃烧,油尽灯枯之后,却再看不见半点灰尘。

这是一位娘惹的一生写照,而无数的写照汇聚起来,归纳总结然后提炼升华,就成了我们独居特色的娘惹文化。

娘惹背后的儒家文化

娘惹文化可以算是儒家文化的分支之一了,虽然它大部分被马来新加坡等地的文化同化,但在核心之中,依旧有儒家文化的特点。

从浅显的表面上来看,古代女子遵循三从四德,这是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的一个特点。而从更深意义上来看,“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面拼事业,而女人在家中安定后方,女子不能随便外出;正房所出地位崇高而偏房所出地位低下,这都是儒家文化的表现。

娘惹们的先祖都是明朝开始陆陆续续迁往南洋的人民,这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的美丽结果。

我们从更深意上来看,娘惹们安定后方,安定的那个家,是整个家族聚居在一起的家,一大家族聚居在一起,说明了儒家文化骨子里的家文化还被镌刻在这些华人与外国人融合的骨血里。这些思想层面上的东西其实难以被磨灭,只会在他们文化的传承中越走越远。

再看看物质方面的文化传承,娘惹文化里有装食物的固定器皿,这些器皿都是瓷器,是明朝祖先们留下来的美好传统,虽然其中很多用的并不是中国本土产的瓷器,而是日本瓷器,那是因为明朝当时逐渐衰落,而日本的瓷器也打开了新的市场。但是在娘惹食物中,有大多数的食物都需要添加大量的香料,这就体现的是外国文化了,所以归根到底,它是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娘惹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结合体,两种文化都被间收并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家族,也让儒家文化在海外有了一个分支,这些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是值得我们骄傲。

传承文化,越走越远

从本质上来看,娘惹文化其实就是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文化,它是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又融合了一些外来文化的结果。对于它传承下来的血脉之情,我们需要好好保留,而对于女子需要“三从四德”,这种旧思想旧糟粕,这种只守一方天地的观念和行为我们需要摒弃。

从电视剧《小娘惹》中,我们可以看到娘惹文化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同宗同族一脉相承的,而他们也被称作华人,都是文化的传承,和你户口上面写你到底是哪个国家有什么关系?只是在血脉里烙印的永远是那种耀眼的痕迹。

当今时代,发展变革十分迅速,但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印象里,永远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在这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中,中华文化注定变得越来越耀眼,怎样去保护好我们的优秀传统?让它不被外来的文化完全所代替,让它在时代发展发展越来越美好的过程中一起开花,结果,永远繁衍出新的生命力,永远蓬勃发展,这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传承,把坏的抛掉,这是我们中华儿女一生都所要担当的荣誉使命。

无论你在哪里,中国护照都能安全的把你带回家,所以无论家乡在哪里,请记住你的本心。我们的美丽文化,我们的优秀传统,以及我们强盛的祖国,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美丽初心去不懈奋斗。

从电视剧《小娘惹》看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蓝洁

论林玉玲作品中的娘惹文化形象—张燕

儒家文化的南洋绝唱,荅荅文化—严春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打光   滤镜   南洋   明朝   东南亚   新加坡   女演员   长相   新版   气质   演员   角色   电视剧   评价   儒家文化   华人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