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的余甘是什么东西?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在植物学上,闽南地区的余甘是来自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 Phyllanthus的植物,在APG系统里,余甘子和它所在的叶下珠属都从大戟科里独立出来归属到了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里。

余甘子在华南地区也叫油甘子,余甘子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本草》中,在《南方草木状》这本书里,它还有个很风骚的名字叫庵摩勒。这是因为,余甘子的主产地是南亚印度和斯里南卡等地,庵摩勒是梵文,在印度自古以来就作为药果,被称为“圣果”。从唐朝起进入了中国,受到宫庭贵族的喜爱,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神奇作用的果果,因其果实回味甘甜,古籍中写道“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所以就被叫做余甘子。而在英文中,余甘子被叫做Indian gooseberry,意思是“印度的醋栗”。

余甘子本身是一种高大的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是二列的线状长圆形。余甘子供食用的是它的蒴果,这种蒴果是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果子可以生食,回味甘甜,生津止渴,也被人误认为“橄榄”,所以在部分地区它还有一个橄榄的别名。傣族同胞也喜欢用余甘调味做菜,在傣语里叫它“木波”。

除了生食,余甘子还可以制成蜜饯和干果,它的果实中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极富营养价值。除此之外,《中国植物志》记载:余甘子树型优美可做观赏,它的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 ,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有栽培。

真是好树。




谢谢邀请,闽南叫作油甘果,又苦又酸,过后甘凉,抗癌养生,潮汕地区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闽南   耐水   梵文   傣族   内果皮   华南地区   潮汕   蒴果   地区   树皮   印度   甘甜   中国   橄榄   果实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