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唱功而言,张学友和迈克尔·杰克逊谁更胜一筹?为什么?

MJ吊打张学友。MJ高音五组撕裂失真唱法,张学友高音短腿。10岁强混G5。

MJ质量音域:G2-B4-G5-Bb5;

张学友质量音域:A2-F4-G#4;

两人质量音域相差,一个八度+4半音;不要再说音域多寡无用。请看清楚,这是质量音域。不是单纯的理论高音,而是富含依附于声乐基础的Live张力和完美感染力的质量音高。好比张学友是一个1米8的中锋。而MJ是2米二的姚明。

永远不要忘记一件事,过去四十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欧美声乐知识,当知耻而后勇,厚积薄发。华语和欧美有着本质性差距。对于华语T1的张学友对比于MJ,这种差距体现在更高层次的艺术性技巧:


1:歌手情绪化;核心之中的核心,这是流行音乐不变的唱功目的性。

2:高音质量音域提供的人类原发性听觉张力;

3:音乐团队Live水准;

4:编曲精细程度;


看似团队和编曲与唱功无关,但实则编曲才是唱功展现的基石,因为编曲之中每一秒都存在着音程的基础强弱对比;这里可以说一个趣事:

华语大众欣赏水准还存在于张学友清唱的可听性和旋律性,去看看MJ清唱吧。利用气口的入肺式B-box和胸声敲击的贝斯,加之人声的三声部清唱,完美配合,互不干扰。

倒不是说张学友的清唱不好,而是阐明于,开口即是多声部、多乐器的组合编曲意识,是欧美音乐的基本形式。而张学友显然不具备MJ的编曲、作曲、配器、演奏的能力,这对于音乐的乐感、情绪化而言,张学友和MJ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而这些看似于唱功无关的底层音乐素养,才是最大的核心差距

这四点,对于张学友,乃至于对于整个华语乐团,相比于MJ,那都是一个学习者。因为这并不是单纯的两者能决定的。而是两个地区的商业繁荣度和流行音乐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在声乐领域,从G革K放开始,我们是一个不断吸取学习的姿态和过程。以目前情况,最先进的声乐理论和科学唱法依旧在欧美的一流音乐学院之中,从海外进行声乐进修顺利毕业回来的歌手基本上唱功都是吊打内地歌手。比如最近2015年的周深,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音乐学院的美声部;

以下,简单以音色、音域、腔体唱法作为张学友和MJ的核心对比:主要是音色核心。

1:音色;

张学友:明亮度居中,早期以美声的厚实度为主,签约后以胸腔音为主。辨识度上以胸腔和语感为主,唱腔对于音色的影响较小。三十多年来音色具有着高度统一性,这是个人能力的体现,部分存在商业兴致的固步自封,不求突破

不同于张学友,MJ的音色变化相比之下是具有着明显的年龄界限。具体为以下阶段:

1:10岁时期的杰克逊五人组:音色为完美黑人厚实度童声,音域能力拉满。以童声厚实度见长。

2:21岁时期的单飞,音色转变为声带偏薄的男生柔嗓,高音尖锐化,以轻技能见长。缺乏情感爆发力。以柔美R&B风味为主。

3:24岁后巅峰期——撕裂唱法初步成型,完美头声泛音和质量撕裂音色。完美的压缩失真唱法。音色爆发力举世闻名,如同人形野兽音色,同时伤嗓的隐患也开始。

但是MJ这三个阶段具有着以下音色共性:

1:声带底色:薄嗓,明亮度拉满;

2:腔体影响:完美腔体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腹腔支撑的音色空间深度、胸腔的金属芯点缀、声带压缩的紧致感、面罩共鸣、超乎常人的头声腔体能力。

从腔体层次考虑,MJ在10岁时就已经是进入了巅峰期。

不同于张学友,MJ自小就被父亲虐待,没有童年,从两岁开始就开始接受声乐和舞蹈启蒙。在十岁之时,MJ的音乐天赋就足矣力压绝大部分职业歌手。

当年杰克逊五人组的主唱,正是十岁的MJ,这阶段的MJ就已经拥有C5-F5的完美强混能力。头声能力具有B5的质量高音。这个放在音域阶段详情介绍。


十岁时期的MJ,声带还处于生长阶段,他的音色底色实际上因为过早的高音压缩是具有部分受限的。这种十分特殊的虐待经历,也让他在早年就拥有了完美的腔体能力。

在声乐的音色影响之中,腔体的影响有时候会比声带底色更重。因为很多歌手无法给出让自己音色展示的足够的能力支撑。但是MJ不具备任何展示问题。

十岁音色:发挥天性为主。

MJ二十岁音色,这个阶段实际上是MJ生涯之中,最为迷茫和音色最薄弱的阶段。

上述说过,因为过早的开发出五组高音能力,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强烈的声带压缩会遏制部分的声带自然生长。这种情况之下,MJ的声带越发偏薄,可以说一定意义上是比常人具有畸形发展。

声带越薄,声线的厚实度越小,声压的支撑也越小。强混能力的支点同样很少,主要依附于弱混能力。所以这个阶段,MJ一反常态的大开大合唱法,开始进入了R&B的阶段,以转音和柔和唱法为主。音色相比于十岁,如同两个人。

二十岁音色:声带边缘化柔和影响,声带底色越发明亮,朝着针尖式转变。音域多用G4-B4作为副歌高音,五组高音多以哼鸣为主。未来的哼鸣,都是此时的童声高音习惯性造成。

24岁时期,MJ的音色塑造进入巅峰期。以《Thriller》为分割点,这一张专辑之中,MJ重新获得了幼年无与伦比的高音能力。同时MJ解决了声带过薄的纤弱化问题。

撕裂唱法,是MJ的核心唱法,也是五组以上的高音核心,同时也是MJ的歌曲如此充满着爆发力的音色冠军。

撕裂唱法的具体是:声带压缩的极致运用+自发性声带拉扯+头声。

正常的声带压缩是提供音高的同时,维持住甲杓肌的真声质感。

MJ的声带压缩是将声带压缩能力推到极限,维持音高。同时以自发性的声带拉扯提供声带失真。这种失真音色,有一点模仿电吉他失真效果。但是在人声效果上,自发性失真音色完美解决了音色过柔的问题。而童年完美乃至于极致的头声习惯,提供了音色的泛音空间感。撕裂唱法在1995的《earth song》极为明显。在《Thriller》之中的副歌高音,可听出部分征召。

1993年超级碗中场秀还原图

从声乐角度上讲,MJ的这种撕裂失真音色,是反声乐的。极为不健康的。如果没有童年的扎实腔体能力,普通人尝试这种撕裂失真唱法,极大可能会失声,乃至于声带撕裂

不建议模仿,这也是为什么模仿MJ舞蹈的一大把,但是模仿MJ唱歌的人,基本没有人具有MJ的神韵。五组高音,本就是一道天堑门槛。在五组高音上进行自发性撕裂的失真音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疯子的做法。但偏偏MJ成功的驾驭了。

MJ成熟音色:

1:声带边缘化的柔化音色:代表作:《You Are Not Alone》、《We Are a world》

2:撕裂的爆发性野兽摇滚:代表作:《Earth Song》、《Dangerous》

综上,MJ的音色多变程度远远大于张学友,同时具有部分的声乐开拓性和试验性。张学友,属于一个比较平凡的男中音音色;

2:音域;

张学友:A2-F4-G#4;

MJ:G2-B4-G5-Bb5;

两者的音域差距是一眼可见的。我个人觉得1961年出生的张学友和1958年出生的MJ,音域差距并不是说两个人的差距,更多的是环境的差距。

MJ生活的地方,是当时全世界的音乐中心。接触到的声乐老师和音乐资源,都是世界顶级的。而且MJ有父母,有四个哥哥,父亲在四哥哥身上用的心思,积累的经验,完美的用在了Mj身上。当然也夺去了他的童年。

而张学友不具备Mj这样的音乐资源。一个在十岁就拥有腔体能力大满圆的孩子,不是单单的天赋异禀,而是环境使然。

好比《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第一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你如今的幸运。

只是很遗憾,在声乐资源和环境上,恰好不幸的一方,是我们。

所以,不用过分苛责张学友的音域过窄。实则MJ过于逆天。

从音域的角度上考虑,Mj的音域巅峰并不是成年之后,而是十岁;

十岁的MJ就拥有着C5-B5的质量高音,这种天赋已经是达到了人类天花板的层次。可以前往小破站倾听MJ的童声音域。惊为天人。

1968年,十岁的MJ和五人组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Steeltown合作出版了第一张唱片《Big Boy》。

1969年,凭借着MJ和五人组的名声鹊起,获得利润,MJ全家迁居洛杉矶。这个时候MJ才11岁。

更为恐怖的事情是:

1972年11月起,MJ14岁开始,和杰克逊五兄弟开始了国际性巡回演出,包括伦敦、西德、意大利、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非洲等地。14岁开始世界巡演的歌手,除了MJ还有谁?

这是有着怎样恐怖的天赋,同时也有着怎样狠心的父亲。

音域之上,不必多说。张学友和Mj没有可比性。

3:腔体唱法;

张学友和MJ两人的腔体能力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共同点,虽然不多:


1:腹腔支撑;

起码在腹腔能力上,张学友的能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切的演唱包容性有关的腹腔能力,张学友都是拥有的。这是个基本素养。

2:胸腔能力。

差别开始展现。胸腔的核心能力是一点:真声点缀;主要是胸声参与,通过带动甲杓肌对于声带松弛度的影响,保持着音色的底色金属芯。而胸声点缀的能力体现的核心是在于换声点之后的强混展现。

但是受制于声域过低,张学友的胸声点缀不具备过多的音乐张力,相比MJ反倒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组建而已。

MJ的胸腔能力那就有意思了,还是撕裂失真唱法。在MJ的失真音色之中,必须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失真音色的统一性听觉。简单说,失真失真,你失的什么真?这个“真声”核心点,就是胸腔要解决的问题。甲杓肌的控制方式,在声乐之中是不可能自发性控制甲杓肌的。

自发性控制不仅仅演唱可能,一定是在演唱过程之中的腔体控制参与来控制核心点。这就需要胸腔的肌肉参与度,通过胸声的参与,间接维持住甲杓肌对于声带的掌控力。确保失真音色的维持。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摇滚唱法的力量源泉。

胸声维持会让歌手在失声和倒嗓之间反复横跳,没有第三个选择。即使是MJ,也有这倒嗓程度。

3:咽喉;

歌手的能力级别,主要体现在咽喉处。因为声带才是各种技巧的支撑点。在咽喉能力上,张学友是扑街状态。

1:声带闭合;张学友尚可。

2:声带压缩,给与强混、弱混、平混的质量。张学友扑街;MJ惊为天人。

3:声带边缘化,给与声线柔化听觉。张学友扑街;

4:肌肉能力;张学友一般,MJ惊为天人。


这部分,在音色之中已经讲得过部分。这里逐渐讲一讲恐怖的肌肉能力。

童年的MJ就拥有着完美的压缩能力,成年之后MJ以压缩作为突破口找寻更高强度的力量感和流行摇滚的感染力。

在这个过程之中,为什么只有MJ能做到这种堪称恐怖强度的拉扯失真和挤压能力?而且还一唱四十多年,虽然有倒嗓程度,但是实际上相比于其他歌手倒嗓已经十分微小。

一切问题就是四个字:肌肉能力。

过早的高音五组,的确让MJ丧失了某些声带优势,但同时给与了他完美的肌肉能力。从两岁开始声乐启蒙,十岁登台,十四岁世界巡演的孩子而言,肌肉能力从他两岁时就开始淬炼。每一次演唱都是一次夯实。我就想到三个字——童子功。

这就是声乐性的童子功,千锤百炼获得的绝世能力。

4:鼻腔、面罩共鸣;

这个没什么讲的,T1级别歌手一般操作。张学友在进入新世纪后,也开始学习了一手。更随时代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更新的唱法,这一点张学友做的一直很好。至于MJ,基操,不提也罢

5:头声;

MJ主要的腔体杀器。这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声乐问题。

提一个疑问,为什么MJ的声线如此纤薄,你听起来却不觉得刺耳?

因为:胸声和头声;

胸声上述过,提供的是真声厚度和情感依附点

头声提供的是泛音听觉的空间感。任何声线都是有着两个基本维度,一个纵向一个横向,Z轴一般是指丰富度,由配器和音支撑,不在声线之内。

头声解决的就是声线的细节共鸣点。头声以额窦为主、蝶窦为辅。蝶窦是声线立体声的0.1声源

额窦在MJ的腔体使用上,是以哼鸣和尖叫为主。MJ的歌曲即兴尖叫是所有歌手之中最多的,这是他童年的习惯,也是黑人的天赋。他们的头颅构造天生比我们打,颅内空间的共鸣腔天然强大。

黑人的音乐天赋之中,头声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可以轻松的唱出头声效果,给与空间延伸感。

在具有头声的基础上,声线听觉的衍生感是完美的,是向上的听觉指引。这种听觉效果,可以让声线过薄的纤细尖锐音色,变为清凉、通透的薄荷式声线。而胸声的增加,完美赋于力量感和爆发感。


综上,在声乐角度,MJ是具有声乐性艺术突破性的。张学友显然先天不足,后天乏力。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的音乐土壤正在变好。个人以上所写的,实际上只是一些很简单的声乐知识。绵薄之力,积累成川。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得罪张学友的部分粉底,但我还是实话实说,两位大神的唱功不可比。请不要喷我。

张学友很有实力,也很敬业专业,他唱的《吻别》,我听了无数遍,每次一都感动:为什么他会唱的如此感人。

他不仅歌唱得棒,人品也很棒。

他为人很低调,从不把自己当明星,也从不耍大牌,除了表演很少到某某节目露脸串门走穴老金,还经常给晚辈推推荐,还把自己唱歌的经验心得无私的分享给同行,从没有闹过什么绯闻,是演艺圈里难得的没有争议的优秀艺人之一,是国内的实力派歌星天王。

迈克尔.杰克逊是音乐天才,他自幼就自己写歌。4岁就登台演唱一曲后,美国一音乐评论家就说他是一位天才的歌唱者。

11岁就夺得美国单曲榜冠军的最年轻的歌手 ,评论家预言,很多人努力了一辈子也无法到达他那时的水平。

17、18岁的时候,他已经名满天下,并拿下了许多项音乐届最高荣誉奖。

25岁起就开始打破了全球乐坛所有的音乐销售和获奖记录。 《颤栗》非常畅销,全球每卖出5张碟子里,其中就有一张是他的 。在美国榜史上有13张冠军单曲。

30岁就获得了“流行音乐之王”伟大头衔。

全世界的人不见得了解谁是美国的总统,但他们却懂得迈克尔.杰克逊,连他的家人都一清二楚。

很多人都想获得高层官员的垂青,但到了迈克尔杰克逊这里,一切就会倒过来,很多高级官员都是他的铁粉,他们都以抢购他的演唱票为荣,还千方百计请他到自己的府邸做客。

遗憾的是,天妒英才,被人所害,英年早逝。在他辞世多年以后,市场上还在流行他的音乐,人们还争相模仿他的舞蹈。

他在音乐上辉煌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所有的演艺界里,做公益做得最多的,遍布全球的,覆盖面最广的,非迈克尔杰克逊莫属。迈克尔杰克逊的爱心遍及天涯海角,音乐溢满人间。他的前瞻性注定使他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不仅是黑人宗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自豪。










别的不多说了,迈克尔杰克逊因为舞蹈过于华丽掩盖了他的唱功,其实他的唱功比舞蹈还厉害,真正了解MJ的都知道,他的歌曲才是精华,MJ是所有歌手里音域最广的,高音,中音,低音他都能轻松驾驭,一柔一刚,假音,女音,太多太多了,很多歌曲里都加入了b box,很多人模仿MJ的舞,但是依旧没有MJ跳的精彩,模仿MJ的歌几乎没有,MJ的歌曲难度太大,欧美那些唱功一级的歌手唱MJ的歌还是要降调,高晓松也说过,唱MJ的歌除了丢脸还是丢脸,访谈模仿张学友唱歌,并且出彩的人太多,权威音乐杂志《cove》选出100大最佳歌喉艺术家,评选标准是:艺术家的唱工/音域,以及和谐性,得分是根据歌手/组合的现场表演或清唱评估出来的,迈克尔杰克逊第一










始终不明白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到底懂不懂音乐,好简单的一个排比,喜好张学友的把他视为偶像,而张学友把mj视为不可逾越的偶像,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怎么对比!张学友只能说是在香港歌坛顶尖,在亚洲都称不上,而mj所有的幕后团队都是世界顶级的!




各有所长!个人认为还是张学友略胜一筹!但是在跳舞上迈克是世界公认的的!这个张学友比不上!




唱功而言还是MJ,这世界上最没有几个像他一样可以掌握多种唱法和曲风的男歌手,他高音区太厉害。像地球之歌这种非人类级的歌曲,很多实力派歌手翻唱一下就很难听




你见过模仿杰克逊跳舞的很多。有几个人能模仿他的唱歌?根本没有。这就是更无敌的存在。要柔就柔,要野就野,音域宽度足够大。全世界迈克尔杰克逊独自一当,其余随便排。





张学友在华人流行乐歌手里是很厉害的,不过和迈克杰克逊比还是有差距。一是黑人的音乐天赋是基因遗传的,二是欧美流行乐是领先亚洲区的,三是杰克逊本身就是个从孩童时代就接触乐坛的天才歌手。也就是说杰克逊是顶尖乐坛的顶尖歌手。学友只是华语圈的顶级歌手。




迈从5岁开始演唱,表演,一直到去世,舞台经验,表现力都是骨灰级的了,唱功更不用多说,看看他小时候,青年时代的演唱。亚洲人和欧美人嗓音条件不同,没法直接比较。




嗯......不是一个级别的,不具可比性,首先MJ的音域宽广度就非同一般了,不要说张学友,就算当今世界一些世界级的男性歌手在音域方面能战胜MJ的也很难找,其次声音线条的流畅度和张力,恕我直言,MJ几乎完美,再加上歌曲创作能力,编舞和舞台风格展现能力等等.......又恕我直言,MJ这种流行乐界神级人物几乎没有对手的,要知道八十年代欧美流行乐界已经高手如云了,但是很多顶尖歌手几乎都是把MJ当作膜拜对象的,他的影响力前无古人的,虽然他自己从不炫耀,但是大家都已经把他封神了,最后再恕我直言,在MJ面前张学友只有仰视的份,不具可比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杰克逊   唱功   自发性   音域   唱法   胸腔   声乐   声带   音色   高音   核心   能力   完美   歌手   音乐   张学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