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是不是进入了瓶颈期,还有多大的发展潜能?

我不认同题主的观点,白酒行业不是进入瓶颈,而是进入了高峰,并且这个行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为什么有这个观点,先看一下数据:

1.白酒公司的市值达到高峰,目前,贵州茅台市值1.4万亿,五粮液市值4892亿,洋河1502亿,泸州老窖1177亿,前四名的公司市值都突破千亿大关,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大关在A股排名第一。

2.白酒的销量大涨。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销量635亿元,同比增长15%,五粮液销量125亿元,同比增长32%,洋河销量71.45亿元,同比增长1.5%。泸州老窖销量37.9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他品牌销售额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涨幅。

3.品牌影响越来越强。茅台酒就不多说,飞天系列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一瓶难求,特别是茅台酒出厂价900多元,指导价1499元,一批价常年保持在2000元以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飞天茅台买不到就买五粮液,客观上也促进了五粮液的销售,同时五粮液今年也进行了提价。而泸州老窖在今年11月,12月两个月内连续两次提价。

未来的发展潜能来看:一是头部白酒企业还会保持增长,通过提价等方式,销售金额还继续增长,不过增长有限。二是二线酒企竞争激烈,部分品牌会脱颖而出,部分品牌会消沉没落下去。三是三线品牌会继续保持,销量会逐步提升。

一是一线酒企还会继续增长,目前来看,红酒,啤酒等销量大增,但是马云曾说过:等你到45岁后就会爱喝茅台酒,才会懂它。其实白酒都这样,你到了一定年龄才会品出白酒的历史底蕴。

二线酒企竞争激烈。大部分二线酒企在本省销量很大,他不但要与一线酒企的二线品牌竞争,还要与其他二线酒企竞争,好的品牌加好的运营说不定能脱颖而出。比如由于经营不善当年的酒业霸主st皇台已经快退市了。

三是三线酒企会继续增长。三线品牌来说由于价格低廉,当地有知名度,就如现如今的拼多多,由于面向的人群不一样,薄利多销,三线酒企还是有小日子可以过的。

总的来说:“一线名酒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可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等,采取提价、补贴等方式将这部分成本冲抵。但二三线酒企实际上是以价格为导向的,产品售价低,对于成本变化比较敏感,加之他们在品牌、渠道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又缺乏一定的议价能力,消费税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产品动销率下降,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在白酒行业分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危及企业生存。




我觉得白酒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白酒属于食品,属于快消品范畴,不管一瓶酒多贵,只要喝了就没了,想再喝,就得再买。而且白酒的一个特点就是年份,酒可以造假,但是年份造不了假,白酒将就的是年份,再好的酒,如果年份没到,口感就会差很多,也算不得什么好酒。比如,三年的酒就是三年的酒,十年的酒就是十年的酒,就算一瓶放了十年的酒你两顿将它喝了,要想再喝十年期的酒,不好意思,你得再等上十年。

白酒行业也没有进入什么瓶颈期,我们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白酒是我们的文化,即便是现在也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虽然红酒对我们市场有一定冲击,但是白酒依然占有主要地位,而且白酒与红酒实际上是两码事,红酒也取代不了白酒。

就国内市场而言,茅台酒每年的产量也是有限的,这有限的酒,还有部分用于出口,所以满足不了国内市场,其它酒虽多,有品质保证的少,而且价格都偏贵,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的。

随着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我们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对我们产品的了解与认可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市场已经不仅限于国内市场。我们的中餐能征服世界,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白酒也能征服世界。

我认为,现在做白酒依然是好时机,也是做品牌的好时机。因为即便现在白酒市场也很乱,除了那几个大品牌外,其它多数白酒的品质依然不能保证,就算那些大品牌的年份酒,也不全是真的,有些明明写着“二十年”,实际上一瓶酒里面二十年的酒含量仅一滴。所以,白酒可以做,但是一定要真,不要参假。在包装设计上也要有特色,最好能提现民族特色,可以用于出口,与国外经销商合作;还有就是采用新的营销手段。




白酒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高峰期,是否进入到瓶颈,要看我国经济面是不是进入瓶颈。

从资本市场来看,白酒估值已经很高,以茅台为例,一年生产6万吨酒,一年生产1.2亿瓶。我不相信每10个人在一年内会有一人喝上茅台。更多的就是囤积,因为它的价差实在太大,天猫零售端一瓶1499,到了实体店就是2499,一瓶差价1000块,自然有大把的人去炒它。

另外,茅台周围有大量的私募和投资公司,别的事不干,天天去批发茅台做二传三传手,这里面,门道多了,关系也复杂,最近茅台销售和网销的一些人被抓,就和这个有关。

所以,不是酒类处于瓶颈期,而是被人为炒到了高点。

以资本市场为例,主力如果持有100亿的茅台市值,拿出10亿在零售端成立私募或第三方投资公司扫茅台的货,市场就会缺货,然后,股价就会上涨,看看它的走势,三年内从2016年200块,到现在1200块,翻了6倍。100亿市值变成了600亿,它的投入只是10亿甚至20亿的扫货。货还很值钱,还保值!

所以,看白酒,不能看它是否产销出现问题,而是它和资本市场进行了高度的联动。当然,资本市场一旦出现泡沫破裂,白酒行业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向下就是连续几年的下跌,零售端囤积的货自然要出手,价格也自然会不断下降。

喝茅台的人,终归只是少数,不可能做到1.2人,每年喝一瓶,哪怕1000万人,一年喝10瓶,都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所以,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这样,翻倍是不可能的,国内大量痛风人群,以及年轻一代人对白酒的不认可,还有看看人们对消费开始理性,就越来越能看到,白酒的泡沫已经吹无大无可大的地步。

资本市场上则看,谁去做那个接盘侠。




谢谢邀请。

看从哪个角度理解。

从市场需求来看,白酒基本上是中年人以上的才会喝,年轻人喝白酒的越来越少,因为啤酒、红酒、甚至洋酒都抢走了很大一部分白酒的份额。但并不意味着,白酒就到了瓶颈,江小白就是一个例子,在众多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

从行业角度看,白酒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且分出了各自的市场。高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已经霸占,一般品牌没有机会了;中端及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一片红海,要像江小白一样杀出一条血路是极其少见的。可以说,白酒行业已经很成熟,新品牌几乎没有太多机会,即使互联网品牌也难。




白酒行业的确是进入了瓶颈期。第一是在过去几年的白酒红利期,白酒企业的大量重复建设,导致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酒厂,甚至于有些乡有些国有企业,有些国有农场,都建设有自己的酒厂,拥有自己的酒类品牌。第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环境的改变,人们对白酒消费的场景也做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由于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强,高端白酒作为礼品的市场极度萎缩。比如青年一代的成长,白酒消费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交成本降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让白酒作为消遣时间的工具,这种场景变少了。为了社交而进行高频次大消耗量的白酒消费场景变少了。90后,00后,不会再像上一代上两代人一样,摆一大桌菜,喝几大箱酒。第三是增量市场时代已经过去,存量时代已经到来。市场已经饱和,白酒市场需要的是产品品质的更加优化,消费场景的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文化和诉求要求更高,消费升级时代到来。不懂得消费市场变化,不懂得消费者心理,不懂得重构商业模式的白酒企业将被淘汰。第四是随着高端礼品市场的萎缩,白酒市场降价下城市场,优质品牌抢占中部价位市场,中等品牌强占低部价位市场,底部价位市场的产品不再拥有消费者。由于价格竞争的因素,白酒成本压力增加,竞争带来营销渠道,成本剧增,导致产品品质严重下滑。白酒将会离人们的消费餐桌越来越远。




白酒最近的确非常突出,最近1年白酒板块涨幅约65%,而同期中证消费涨幅约53%,白酒明显涨势更猛,目前已进入高估值区域。短期来看,白酒目前可以算作高点,但不代表白酒没有投资价值,因为长期来看白酒有必须消费的属性,只要需求稳定,白酒价格就会涨。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得提升,白酒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变化,呈现高端化趋势,也就是说想要投资白酒并获利,选高端白酒更为合适。

1.白酒目前估值过高,但投资也能盈利

经过几年不断上涨,白酒板块已经进入高估值区域,现在处于高点,乍一看白酒可能不具备投资价值,但其实不然。

  • 白酒今年疯涨,然后经过最近3个多月的调整,白酒已经有所回落。
  • 周期行业和消费、医药、科技等估值分化严重,而最近一周周期行业涨幅相对明显(比如今天券商涨幅1.5%左右),白酒则持续下跌(今天白酒下跌0.2%),后期大概率会出现轮换现象,即白酒会继续震荡下跌,至于跌到多少现在不好说。
  • 长期看,白酒必定会涨,因为白酒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就算国家有八项规定,可白酒仍旧是聚会必备,甚至是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有稳定的需求,那需求在,通货膨胀在,白酒价格怎么会不涨。

所以,近期观望,等再跌一段时间后,逢低加仓,其实就是在低点买,那么后期白酒盈利还会少吗!

2.高端白酒更具备投资价值

大家都可以切身体会到,我们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以前是吃饱,后来是吃肉,现在是吃得健康而且有格调,可以说是越来越高端。

消费需求在变,那对白酒的需求自然会变,也会向高端方向转变的,比如现在送礼、年会、走亲戚,谁会喝二锅头,大多数都会选高端的白酒,比如五粮液、茅台等等。

那么需求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白酒增长结构的变化,未来高端白酒增长加快,低端白酒可能下跌,所以未来投资高端白酒获利的概率更大,且收益更大。




白酒当然进入瓶颈期了,因为它是消费品,属于后经济周期里面的一个细分。所以你去看过去5年的白酒企业的利润,他是明显呈现出一个周期性的波动。

拿贵州茅台来举例,他在2013年达到了上一个周期的高峰。在2014年其实整体经济不是很好,所以2014年底有了降息,开始了这一波的经济周期,而贵州茅台也就开始了三年的一个下滑周期。直到2016年才开启了茅台的新的周期。茅台在2017年三季度达到了60%的季度增速。而上一次这样的增速是发生在2013年的三季度。

现在的茅台按季度来看已经没有了任何增长,所以茅台现在千方百计的搞渠道铺货啊,降价都是说明了已经过了它的增长期。

再看低端酒里面的洋河,牛栏山,基本上今年跟去年比已经没有任何增速,而且还有一定的下滑,每股收益角度来看的话。所以这一轮的酒周期基本上可以判断到顶了。





白酒发展进入瓶颈期已成定局,没有任何发展前景。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白酒只是中老年人在喝。中国来年人口就将进入负增长时期,人口逐年下降,预示着未来白酒潜在消费者越来越少,你说白酒行业拿什么乐观。未来白酒行业如何提高自己白酒的品质,降低经营成本才是白酒厂考虑的事情,提高产量就不要做梦了,维持企业生存才是白酒厂家第一要务,做大做强就不要想了。







白酒连续上涨快三年了、机构抱团取暖、股价严重透支未来、尤其二线白酒跟风上涨、严重偏离股价、今世缘一个月前大股东副总裁公告减持股份、大股东最了解自己企业白酒。




不太懂,感觉酒还是比大多数行业强,尤其长期投资的。不争论看发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白酒   瓶颈   泸州   茅台酒   行业   贵州   茅台   销量   资本市场   市值   潜能   涨幅   周期   未来   美食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