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为什么不愁招生?真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学相声吗?

有一次,岳云鹏参加商演,拿到了200w报酬,他将120w交到郭德纲手里,郭德纲却面色不悦地说:“你这账算得不对啊!”

岳云鹏理直气壮地回复:“我都打听好了,别人家都和师傅四六分账,您就得按照行情收!”


郭德纲摇摇头,坚决地说:“咱们这一向就是二八分账,谁也不能坏了规矩。”


岳云鹏面露难色的收回多余的钱,嘴里嘟囔着:“您这要的太少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郭德纲劝慰道:“孩子,你这份孝心我理解,但你交这么多,让师兄弟们怎么办?”

当年,曹云金和何云伟等人离开德云社,就是因为不满分账方式,曹云金觉得郭德纲拿着自己赚的钱养活了大半个德云社。


但其实,德云社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曹云金一样享受了德云社的资源。


他是出名了,可德云社还要继续运营,还要养活那些收入朝不保夕的师兄弟们。


于是,曹云金错把平台当能力,愤而出走,一向上不了台面的岳云鹏临危受命,没想到竟凭借一曲《五环之歌》火遍了大江南北。


岳云鹏的身价也因此水涨船高,但却从不曾忘记,自己今时今日所获得的成就,都源于师父郭德纲的提携。


郭德纲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夸赞岳云鹏:“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感恩。”


岳云鹏的感恩是家里言传身教的成果,当初他辍学北漂,临行前父亲拉着他的手说:


“小时候你大姐二姐几天几夜没吃饭,是隔壁奶奶给了一斗高粱米,这才救了她俩,你以后要是在北京有出息了,莫要忘了人家。”

在遇到郭德纲之前,岳云鹏过了好几年没有尊严的生活,他在饭店当服务员,因为算错一瓶啤酒的费用,被客人辱骂了三个小时。


岳云鹏不仅帮这桌无理取闹的客人垫付了餐费,还因此被饭店给开除了。


回忆起当初的这些往事,岳云鹏依然眼含热泪,他说:“我现在想想,还是恨他们。”


成功后的岳云鹏依旧不是圣人,他有难以释怀的事,也有感恩的人。


是郭德纲的出现,为他暗无天日的生活照进了一束希望之光。


所以,每次赚了钱,他都希望师父能多收一点,算是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但郭德纲却每次都不肯收,只抽成远低于行情的20%。


2010年,德云社重新签约,岳云鹏想都没想,就签了个时间最长的10年合约。


有人劝他:“你现在这么红了,签这么久的合约,你会吃亏的!”


岳云鹏语气坚定的说:“这我都嫌短了呢,我这辈子都要跟着我师父!我在北京遇到这么多人,我师父对我是最好的一个。”


也的确,当年岳云鹏相声说得不行,但饭吃的最多,好多人都劝郭德纲放弃他,郭德纲当时也跟岳云鹏今时今日的语气一样坚决。


他说:“就算在我这擦一辈子桌子,扫一辈子地,我都养着他。”


好在岳云鹏最后突然开窍,还成了德云社的台柱子。


岳云鹏当初拜师是出于热爱相声吗?显然不是!


当时他连郭德纲是谁都不认识,是相声让他实现了养家糊口、飞黄腾达。


只是,岳云鹏多年苦练基本功,早已把学习当成了习惯,把习惯升华成热爱了吧!




1996年,孙越在一个茶馆说相声,郭德刚路过,连续听了十几天都不乐,孙越下了台忍不住与郭德纲沟通,没想到郭德纲说了一句话,孙越立马翻脸!



1979年,孙越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国家航空部高级工程师,母亲建筑集团电力工程师,虽然父母都是高知,但孙越受外公李文华的影响,从小就对相声感兴趣。



7岁时,孙越已经能讲20多分钟的相声了,颇具艺术天赋,父母便送他到少年宫接受专业的相声培训,在少儿相声比赛中多次获奖。


11岁师从相声大师赵小林,算是正式进入相声行业。


1996年,孙越到北京一个茶馆与三五好友支了个摊子说相声,不为挣钱,只为说相声的爱好。



赶上这一天郭德纲到琉璃厂买书,在门口看见这茶馆有人说相声,而且免费听,郭德纲忍不住好奇,连续听了好几天,觉得十分难得。


这几天可把孙越几个人难受坏了,平时说相声,地下都乐成一片,最近来了个小黑胖子,只喝茶听相声,却从来不乐,让他们好奇不已。


有一天孙越实在忍不住了,下台与郭德纲沟通:“你在这听了好几天了,怎么不见您乐啊?”


郭德纲嘴角翘了翘说:“我也是说相声的!”这明摆着就是说“你这相声不可乐”。


孙越脸色立马就变了,态度也嚣张起来:“你要是觉得我们不行,可以上台比划比划。”



郭德纲丝毫不怵,撩起衣服上台连说带唱表演了一段,赢得满堂喝彩。


孙越几个也看傻眼了,原来相声可以这么说,对郭德纲佩服得五体投地。


两人不打不相识,算是交了郭德纲这个朋友,经常一起在茶馆说相声。



可惜1999年,孙越毕业于从北京市园林学校,被分配到北京动物园喂大象,这一喂就是10年,很少接触相声,然而郭德纲在相声这条路上坚持走到底。


2005年,郭德纲创办的《德云社》大火,不少学员慕名而来。


孙越业余时间和几位好友一起说相声,看到郭德纲火了,他们也跟风成立了《艺馨相声社》,但生意惨淡。


郭德纲听说此事,专门找到孙越:“想不想加入德云社?”


孙越犹豫了一下说:“我要是走了,我这帮兄弟怎么办?”


郭德纲立马说:“我全都要了,让大家过来吧!”



就这样,孙越进入了《德云社》开始给岳云鹏搭档。


没多久孙越就发现,岳云鹏喜欢讲一些“屎尿屁”的段子,下了台孙越警告岳云鹏:“你要是再讲这些内容,咱们就别搭档了。”


岳云鹏忍不住问:“为什么,你看这包袱观众笑的多开心啊!”


孙越规劝说:“这些包袱不高级,上不了更高的舞台。”岳云鹏听的懵懵懂懂,但还是听从了孙越的意见,抛弃了之前的旧包袱,挖掘了一些新的包袱。



所以后来岳云鹏和孙越一起参加《春晚》《欢乐喜剧人》等节目时,岳云鹏才感受到孙越的话是对的,那些“俗”包袱,确实难以登上这些舞台。


就这样两人一路走来,成为《德云社》仅次于郭德纲和于谦的搭档。



如今《德云社》越办越红火,学员也越来越多,前不久“龙字科”招生,干脆搞了个直播,孙然有些选手是因为想火才去参加应聘,但却也有不少真心喜爱相声的选手,表现十分亮眼。




谢谢邀请:相声是一门艺术,有捧哏的,有逗哏的,吸引着好多年轻人想学相声,在逗得人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有一种成就感,这就是相声的魅力!




这些年轻人里很多人表面上是愿意学相声,但其本质上还是希望走一条追逐名利的捷径。

对于这种“学相声热潮”,我们得分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历史规律,另一个是德云社的特殊情况。

一、相声历史上有三次“学相声热潮”

在世的知名相声演员有不少,除了相声世家子弟外,其他人从年龄和学相声的时间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波:

第一波,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或开始学相声的

像我们熟悉的姜昆、李金斗、冯巩、刘伟甚至包括张文顺都属于这一波,姜昆的徒弟如唐爱国、齐立强、陆鸣也都是这一波的人。

为什么这些人会集体井喷式出现呢?

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相声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以马三立、侯宝林为代表的相声大师在那个时候成为全国知名人物,全国各地的曲艺团也基本上是那个时代建立起来的,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的轻骑兵,成为相声演员是那个时代年轻人们的追求。

第二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或开始学相声的

像我们熟悉的郭德纲、于谦、高峰、戴志诚、郑健、高晓攀、曹云金、何云伟、王玥波、李菁、孙越、陈印泉、侯振鹏等人都属于这一波。

为什么这些人会进入相声行业?尤其是像曹云金、何云伟、李菁、孙越、王玥波他们学相声时还正赶上相声行业低谷期,相声演员纷纷转行,但他们依然热爱相声并投身于中。

还是时代原因,因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十几年恰恰是相声行业历史上最火的巅峰期,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工厂各个单位很多都组织了业余相声队,比如我们熟悉的“宝贝袈裟”程之、“黄眉老佛”曹铎、“情报处长”陈述等人都是优秀的业余相声演员,那时候的晚会如果没有几台相声是难以想象的。

马季和姜昆则成为那个时代全国最受欢迎的人,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商演哪怕是在体育场举行都场场爆满,戴志诚说姜昆那个时候跟“皇上”一样也不算夸张,他确实火得一塌糊涂。到九十年代,全国最受欢迎的相声演员则换成了牛群和冯巩。

这一波相声热潮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其顶峰是1992年春晚,这台春晚上一共有七个相声节目,对比现在最多两三个甚至只有一个相声的春晚,你就能了解到当年的相声有多么热。

在这波热潮的影响下,大批年轻人如郭德纲、于谦、戴志诚、郑健他们就都投入到了相声行业,还有很多当年的少年如王玥波、孙越、李菁等人,受到相声热潮的耳濡目染长大后哪怕遇到相声低谷期也义无反顾开始学习相声。

第三波,2005年以后开始学习相声的

我们熟悉的张鹤伦、孟鹤堂、秦霄贤等人,其实也可以包括距离2005年不远的岳云鹏、栾云平、张云雷等人。

这些人和之前两波人一样,也是受到了相声新一波热潮的影响选择投身相声行业。

这就是历史规律,每一次相声行业的热潮来临,随之必然会产生一大批投身相声行业的年轻人。而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火,龙字科招生自然报考人数也就越来越多。

说白了,大量年轻人选择相声行业,首先证明的是相声行业在这个时期过得比较好。

二、德云社的特殊吸引力

对于德云社来说,他们对年轻人的吸引还有其特殊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德云社的造星门槛越来越低。

之前相声行业对学艺要求较高,对学员的素质有一定要求,而且采取的基本都是精英教育,也就是一对一的口授为主,因此年轻人的进步较快,像德云社早期的徒弟何云伟、曹云金甚至包括岳云鹏、孔云龙、张云雷、栾云平等人都是这种精英教育下的成果,他们也是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的一波人。

但从鹤字科开始,越往后德云社的造星门槛越低,到了秦霄贤时,会不会说相声都变得不重要了。按照郭德纲的指导思想,你得先红起来,至于怎么红的,是不是靠相声红的,并不那么重要。

老实说,说相声看着简单,实际很难,光一个“相声口”就挡住了不少人,但德云社从鹤字科开始,没有“相声口”这种基本素质的人越来越多,像秦霄贤这样压根不具备说相声能力的人德云社都捧,这也就给很多资质不足的年轻人也带去了一种希望,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试试,万一剑走偏锋红了呢,客观上导致报考的人越来越多。

这也造成德云社呈现出一种现象,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比起2005年的德云社,现在的德云社相声整体水平已经下降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

对此,德云社的郑好也曾对众多考生们有过三个忠告:德云社也不是谁都能一夜成名的地方,真爱相声的可以努力尝试,认清实际三思而行。




德云社的郭德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对待徒弟非常好!

当年岳云鹏刚进去德云社的时候,啥也不懂,只会搞清洁,就郭德纲自己的话说:“这是哪位老哥介绍这么个棒槌给我啊,这是跟我有多大的仇啊!”,因为岳云鹏初中文化,反应慢,学得也慢,起初的时候,确实让郭德纲操心。


许多其他的徒弟觉得养这么一闲人,给社里添了负担,于是让师傅把岳云鹏给辞掉。

但是郭德纲没有放弃岳云鹏,他说,“你看他这么小又啥都不会的人,放到社会你让他去干啥?”


他把岳云鹏留住了,岳云鹏也争气,自己努力地学,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岳云鹏学会了师傅教的相声、评书等等一些技能。

这样的师傅哪里找?


另一方面,相声在现代的网络发达的社会里,会带给人们开心快乐,是一种艺术的体现,现在不需要找舞台,网络就是他们发展的最大的“舞台”,所以相声的发展会非常快,非常有流量,非常有前景,所以许多人去学习也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欢迎评论与点赞,感谢关注




2006年,《德云社》到上海演出,岳云鹏第一次上台演出,紧张到双腿发颤,仅讲了3分钟就被观众轰下台,郭德纲说:“你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几年后再来这里开专场。”



岳云鹏上面有5个姐姐,家境特别困难,念书念到初中时,由于家里交不起学费,岳云鹏便辍学到北京打工。

一开始岳云鹏做过保安,学过电焊,还有一次在饭店因为结过账被客人骂到大哭,尽管岳云鹏替客人结了账,还被老板开除。



好在岳云鹏在海碗居找到一个端盘子的工作,月薪1200。

那时候岳云鹏的梦想就是当上领班,因为领班工资1600,能多拿400块钱的工资,因此平时干活特别勤快。

不过幸运在不经意之间关顾了这个河南的小伙子。



饭店有位常客叫赵铁群,这位老先生吃饭特别挑剔,但岳云鹏从来都是很有耐心地伺候着,赵铁群见岳云鹏如此勤勉老实,就想推荐他去《德云社》:“我介绍你去跟郭德纲说相声吧,他现在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岳云鹏却摇头说:“郭德纲是谁啊,我不去。”

赵铁群劝他说:“你在这里端盘子跑趟儿能有什么前途啊?”

岳云鹏很满足地说:“我将来相当领班,多拿工资。”赵铁群听了噗嗤一笑,再三劝岳云鹏去试试。

听人劝,吃饱饭,经老先生一再劝说,岳云鹏决定去试试。



到了德云社,岳云鹏就见到了郭德纲,郭德纲本来就黑,还穿一个白大褂,个子也不高,着实把岳云鹏吓了一跳。

郭德纲了解到岳云鹏是来学说相声的,就点头答应:“你以后不用买票了,在这听就行。”

听了半年,岳云鹏决定辞去饭店的工作,正式加入德云社。



一开始岳云鹏确实没展现出什么过人的天赋,就连打杂、扫地,同事都嫌弃他扫地慢,还跑到郭德纲那里告状,让把岳云鹏哄走。

反映的人多了,郭德纲忍不住了,开会对大家说:“他就是扫一辈子地,我也让他留在这,他这么小,总不能让他回家种地吧!”一句话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岳云鹏也很争气,为了练好普通话,大冬天站在雪地里读《法制晚报》。




2006年,《德云社》到上海演出,岳云鹏第一次上台,台下坐着一万多观众,他紧张地腿肚子打转,13分钟的相声,仅仅说了3分钟就被观众轰了下来。

岳云鹏回忆说:“这次打击比扣我一辈子工资还要难受。”

郭德纲没有客气:“你要么回家去种地,要么过几年还来上海开相声专场。”

小岳岳没有被打垮,更加勤奋努力,直到他顺利走红,成为《德云社》的台柱子。




2018年,岳云鹏在上海举行个人相声专场,演出结束后,岳云鹏对台下观众说:“在座的有没有当年哄我下台的朋友?”

台下有4位观众举起了手。

岳云鹏感慨说:“感谢你们你们当年的不认可,让我更加努力,现在你们认可了我!谢谢你们!”

说完泣不成声,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岳云鹏的成名之路可以说非常坎坷,但他肯用功,加上为人老实本分,对师父郭德纲十分感恩,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古今德云社如此火爆,招生自然不在话下。




不说别的,说说郭德纲的发家史你就知道为啥不愁招生了,因为太励志了!

有次德云社大聚会,郭德纲亲自下厨给徒弟们做了一盘青椒炒蛋,结果自己吃着吃着吃哭了,把徒弟们吓坏了,着急要送医院。

郭德纲泪流满面,挥手说到:“我没事,就是想到了之前的日子,苦怕了!”

原来郭德纲还在北漂的时候,曾经一度穷得揭不开锅,有次家里除了俩鸡蛋和青椒之外什么都没有了,郭德纲就把两个在一起炒了炒,凑合吃了顿饭。

后来日子逐渐好了,什么饭菜都吃的起了,可是这道菜郭德纲却一直没有忘记,因为这是他的救命菜。

郭德纲的成名之路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坎坷无比,他曾在玻璃罩里呆48小时被人当猴看,就只是为了2000多块钱。

经过过生活的黑暗郭德纲,对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都格外珍惜,当所有主流相声都不接受他的时候,侯耀文的接纳让他充满了感激。

侯耀文给了他真正名义上的身份,也给他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也许对于他来说,侯耀文就如他的再生父母一般。

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郭德纲整整用了近20年的时间,而成名之后,他的故事也被传得愈加魔幻。

有人说郭德纲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坚持,如果不是“寒窗”数十年,哪来的如今德云社的辉煌?

也有人说郭德纲的成功来自于他对于相声的执爱,当传统相声没落之时,他凭借一腔热血站了出来。

坚持、执爱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郭德纲成功之路最重要的一条则是“懂得感恩”,不管是师父侯耀文、搭档于谦,还是曾帮助过他的媒体、朋友,他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2009年侯耀文去世,外地演出的郭德纲知道后马不停蹄赶回家,在师傅的葬礼上泣不成声,并最终为了维护师傅的体面,花2000万买下了其生前别墅。

当年很多徒弟离开德云社,老搭档于谦却毅然而然站到了郭德纲这边,陪他一起渡过难关,而郭德纲成名之后,也一直没有换过搭档,德云社也有了于谦的一份。

郭德纲曾说过,如果一个相声演员想要成功,三分靠能耐,六分靠运气,一分靠贵人扶持。

郭德纲之所以能够成功,跟他这前半生所遇到的无数贵人功不可没,而他懂得感恩,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贵人相助的原因。

常怀感恩之心,才有光明之路,这句话用在郭德纲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了,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亦是如此!




你看问题太表面!现在是德云社火了,所以不愁招生;以前德云社草创期间,招生多费劲你知道吗?

岳云鹏

那时候的岳云鹏还是餐厅服务员,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还要受气挨骂。



有一次一个老先生指点他:“有个叫郭德纲的人,相声说的特别好,你要不跟他学门手艺。”


岳云鹏听说之后,先打电话询问父母的意见:“我要是去学习的话,这几年就不能往家寄钱了。”


岳云鹏父母没文化,但也是个开明之人,他们宽慰岳云鹏说:“去吧,俺俩有庄稼,饿不死。”


就这样,岳云鹏扣响了郭德纲家的大门,成为了他的第一批学员。


岳云鹏资质平庸,为人憨厚老实,去德云社几年都干着擦桌子扫地的活儿。


这要是放在现在,岳云鹏这样的,可能连招生海选都通过不了吧!这足以证明当时招生多难。


用郭德纲本人的话说就是:“只要是个人,我们就要!”


孙越

岳云鹏的搭档孙越,能够来德云社说相声,是郭德纲诚心诚意请来的。



孙越的外公是相声大师李文华,两人相识的时候,孙越才十五、六岁,郭德纲年长他6岁,聊得相熟之后,郭德纲和孙越还同台在茶馆里表演过几次。


德云社成立之初,郭德纲急于招贤纳士,就主动联系了孙越,彼时的孙越正在动物园养大象,出于对相声的热爱和对郭德纲的认可,孙越也就辞职加入了德云社。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孙越来了,跟他一起在动物园上班的十几名同事也来了,郭德纲的队伍一夜之间壮大了不少。


张云雷

张云雷是郭德纲老婆王惠的弟弟,长相帅气,唱戏还好听,当时正在学大鼓的他,也被姐姐拉进德云社,改学相声。


所以你说德云社不愁招生吗?要是不愁,就不会亲戚都拿来凑数了!


栾云平

栾云平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时学的室内设计,结果毕业找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


那时候他没事就偷懒听郭德纲的相声,到最后感觉工作没劲,就直接辞职拜师郭德纲门下。


有趣的是,当时提到费用的问题,栾云平愣头愣脑的问了郭德纲一句:“是你给我钱啊?还是我给你钱?”


郭德纲听完哭笑不得,从来就没见过这么耿直的孩子。


按照栾云平的想法,他是去德云社打工的,德云社给他发工资合理;但他也是去德云社学本事的,他教学费也是应该。


由此可见,当时德云社连套完整的招生制度都没有,遇到的都是学员的质疑,招生有多困难可想而知。



好在经过多年努力,德云社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凭一己之力,带火了整个相声行业。


冲着今时今日的名气,背靠大树好乘凉,招生当然也就不愁了!




德云社非常有后备力量,青年看见希望,跟这个师傅学,首先能学到东西,第二学到后能挣钱养家。干什么不得吃苦受累?何况这门手艺我自己喜欢。




不得不说,德云社口味相声满足了当今一部分人的胃口,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但招生不愁主要是利益诱惑,许多年轻人想走捷径借大树乘凉。但一窝蜂的群体看不到未来走向,在国家大力整治文化领域的大背景下,德云社必然小心谨慎,以往随心所欲满嘴屎尿屁的特色肯定不敢再持续了,这样就必然导致粉丝流失。再加上匆忙招生急功近利的群体良莠不齐,德云社逐渐走下坡路是必然趋势,以往的盆满钵满不会在新一代身上继续了,几年内勉强糊口,未来不能乐观,毕竟德云社不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相声   茶馆   年轻人   师父   徒弟   北京   热潮   搭档   包袱   学员   师傅   当年   观众   演员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