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乡村小学中的青年教师?

哈哈!1、“美人计”;2、“富贵欲”;3、“生活计”?

说真的,这两年多来,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少行业都在接受“挑战与考验”,有不少人也事实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总体上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国民的生活也更有保障,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挑肥拣瘦,无病呻吟”呢?

其实,还是因为“个人享受观念”的腐朽思想在作怪?喊的是什么“顺其自然;知足常乐”;想的却是“看人家高楼大厦,美女豪车(女性又怎么想呢?)”?一个人若“不甘奋斗,只图享受”,再好的“待遇”也是不能满足的。

君不见近期有不少大学生“下乡助教,志愿扶贫”吗?前段时间不是有人说现在农村中小学老师大多是“年轻女性”吗?好像现在的“教师问题”都是“问题”?

我们当年教书的时候,工书不到一千,不是也照样教得好好的吗?很多同事坚持下来,现在的工资也有六千多啦,就别说珠三角这边一万几的啦!

当然,不同地方的经济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工资待遇;但基本上应该生活无忧吧!?

所以,如果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是不会在乎什么“农村与城市(城乡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的差异的。重要的是“工作稳定,生活保障;当然还有起码的家庭责任”喽!

至于需要“刻意”留住的一些“青年英才”,我想上面列举的三点,是相对相当实用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中国这么大,差异是正常的,但毕竟都在向好发展。如果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沧海桑田走一回”吧!

有好的管理的学校,是自然有教师甚至好教师的。




首先要提高工资待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就没有尊严,没有情调,没有快乐。

其次要改善人文环境。农村比较闭塞,容易出现村霸、地头蛇,这些家伙容易依仗家族、个人的势力,称霸一方,鱼肉当地民众。要让法律的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享受民主和自由带来的温暖,让每一个乡村老师的权益都得到保护。




首先提高工资收入,其次改善工作环境,再次提高职业认同感,说其他的都是耍流氓!




应该先从上面抓起,教师分配时挑对乡村教育有理想的,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毕业生,然后要把农村学校的条件搞好,比如学校的基本设施设备加强,不要只给城里的学校好设施设备,同时配备好的后勤人员管理好,因为乡村的人们参差不齐,有一些人素质低搞破坏,必须要和村干部共同管理,保证学校和老师的正常工作,让青年教师有归属感,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要尊师重教,才能稳定青年教师在乡村待下去。




既然选择做一名小学教师,只要待遇,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在哪里都一样。试问:城里的小学教师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拼命的工作,累心的人际关系,不过如此而已。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工作罢了。听你一问,好像在城里当教师就能无限发展似的。




在农村,青年女教师生活苦闷,缺乏安全感,青年男教师事业无望,没有认同感,谁会留下




有后台的教师,怎么也留不住,没有后台的教师,怎么也走不了。这就是乡村教师的现状。乡村的教师太苦、太累,乡村教师都是包班的,所有科目都要教,而且都是寄宿生,7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乡村教师辛苦的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一个字:钱。

比城里教师的多上数倍,比如城里教师月工资五千,那就给村小的五万。

你知道深圳中学招老师为什么清华北大哈佛毕业生去应聘吗?没有别的,就是钱多。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还可使磨推人!

服不服?不服你去北大清华招人试试。




可能这个真无解,可能通过改善待遇短期内留住,但是从长期来看,乡村学校,甚至乡村教师都会随着农村人口城镇化而逐步凋零!




他们不干还有很多人干,不用刻意挽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青年教师   乡村   小学教师   中国   工资待遇   城里   后台   待遇   差异   农村   老师   青年   教师   学校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