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海鲜捕捞上来,为什么是先煮熟再冷冻?

因为经常去海鲜市场采购,而且母亲退休前就在水产公司工作,所以对海鲜的制作、销售过程还算了解。

北极的海鲜捕捞上来,为什么先煮熟再冷冻

  1. 保证品质的需要:经常食用海鲜的都知道,虾蟹类海鲜,如果带壳冷冻的话。化冻后会失去海鲜本身那独有的口感,而且冷冻的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品质、质量的下降。尤其是虾容易出现黑头、掉头等现象。北极虾个头太小,不同于其它品种的虾个头会略大。如果不煮熟加工,直接冷冻的很容易出现黏连、掉头等现象。而且独有的鲜甜口感也得不到保证。

  2. 为了物流运输方便:熟虾的保存和运输,相比于冷冻的生虾要方便一些。如果生虾从那么远的地方运输,需要加冰坨等。无形中会增加物流成本。

  3. 为了保证特有的口感:北极的海鲜我们常见的北极虾、北极贝这些。因为在北极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生长,口感和味道都不同于其它海域。如果是生的冻货的话,多少会流失一些鲜味。这样直接捕捞上来烫熟后冷冻,保留了它们独有的味道。
  4. 加工作业方便、损耗小:现在一般大型的捕捞船,一般出海一次都需要几个月。尤其是去北极这样的地方捕捞,如果用传统的冰块保鲜效果不一定好。这个肯定是这些作业船只,多年摸索出的经验。而且各方面的技术也非常的成熟,即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北极海鲜的美味,又便于自己作业。

北极虾挑选的一点小心得

  1. 北极虾头部有黑色,并不是北极虾的品质有问题。而是因为北极虾吃浮游生物,堆积造成的,这个可以放心选购。
  2. 北极虾的眼睛一般黑亮的,盒子里除了冰碴没有多余的虾须的,这样的北极虾质量比较好。

  3. 北极虾的虾壳和虾肉粘连在一起,没有壳肉分离的,说明品质非常好。如果壳肉分离的厉害,那么说明冷冻的时间过长,或者捕捞时不是活着加工的。
  4. 北极虾选有虾籽的食用,会更加的鲜美。




这里说的北极海鲜,应该是指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捕捞的海鲜,就是北半球高纬度海域捕捞的海鲜,主要包括:北极虾、北极贝、北极鳕,还有北极鮰、北极鲑等等。

以北极虾和北极贝为例,都是将刚刚捕捞出水的活的北极虾和北极贝,当时在船上煮熟,然后分级并在超低温下冷冻的。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

捕捞这些海鲜的渔船都是深海渔船,每次出海都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新鲜的渔获物不像近海渔船那样可以及时回港卸货。

活的北极虾、北极贝在船上煮熟并冷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鲜和锁住营养,保持口感,避免解冻加工后二次冷冻造成营养和口感打折扣。

活的北极虾和北极贝煮熟后,在船上用超低温冷冻,再用低温储藏,都是保持海鲜营养和口感的好方法。

这些现代化的渔船,其实也是海上浮动加工厂,以前没有这种大型捕捞加工一体化的渔船的时候,只能将渔获物在船上用碎冰冰镇,待回港后再在岸上加工厂处理加工,新鲜度远远不及海上加工冷冻的渔获物。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海鲜都是船上加工和冷冻,比如银鳕鱼、格陵兰比目鱼、大西洋真鳕等等。




海鲜海鲜,重要的就是一个“鲜”字,鲜活的海产自然最好,但是极地与远洋出产的海产距离消费地实在太远,很多的海产被打捞之后根本无法存活太久,为了保留住这些海产的鲜味,人们也是想尽了办法。

活鲜,也就是活的海鲜。

海产被捕捞之后依旧是活物,一般来说,活鲜能够最大限度保住海产的口感和营养,不过由于活鲜对于运输和储存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所以成本很高,而且也非常困难,就算投入巨大,也未必能够保持住海产的鲜活。

冰鲜,也就是捕捞后短时间将温度降到零度的海产。

冰鲜在运输与存储的过程中,都需要保持低温,这种冰鲜产品一直处于冰点的临界点,肉质能够保持柔润,同时低温也能抑制细菌繁殖,口感和营养都能够很大程度得以保留。相对于冷冻产品,冰鲜还是只适合较短距离的运输,冰鲜距出水时间比较短。

冻鲜,也就是速冻之后的海鲜。

利用现代的冻结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海产的温度降低到冻结点之下,最大限度保留住海鲜的原有品质,运用得当的话,能够杀灭细菌并防止细菌的侵入,有利于海鲜的长时间保存。

可以说,为了保住海鲜的品质,冷冻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然而即便同样是冷冻,也要分成两种,一种就是海产捕捞后直接冷冻,另一种则是海产捕捞后将其煮熟然后再冷冻,前者被称作生冻,后者则称作熟冻

通常,绝大多数的海产都能采取生冻处理,也就是海产还是活体状态的时候进行迅速冷冻,不过有些海产的肉质,并不适宜生冻,只有煮熟后才能进行冷冻,这样才能保证品质。

常见的使用熟冻的海产主要有北极虾、北极贝、面包蟹、帝王蟹、龙虾之类,通常都是带壳的海产,这些海产被打捞上来之后,用干净的海水迅速煮熟或者汆烫之后,利用超低温急冻,在零下38摄氏度的环境中,将其保存起来,到港口或者销售地之后再进行处理。

之所以使用熟冻的方式,是因为虾蟹贝壳类海产,如果生冻的话,在化冻之后容易出现掉壳之类的现象,无论口感还是品质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下降,像是虾类,不熟冻而直接生冻,很容易黏连、掉头、黑头之类,并且原本的鲜甜也会消失。

生的海产,因为蛋白质的分解,通常都会在冷冻的过程中产生氨气,不仅味道很怪,而且经过冷冻之后,肉质也会迅速减少,像虾蟹之类鲜活冷冻的话,化冻后就剩不下多少肉了,剩下的肉也会变得像棉花一样,蓬蓬松松毫无口感味道可言。

远洋,尤其像是北极周边与南极周边,这些极地区域所出产的海产因为产地远离市场消费的地区,所以活鲜运输非常不容易,成本与风险都很大,所以大多都使用冻鲜。

选择将海产煮熟然后再冻住,目的就是为了锁住海鲜的美味与营养,既能保证海鲜的鲜度与美味,而且同样非常方便于运输配送。




(文/海鲜进出口since1993)

北极海域海产丰富,有比目鱼,北极鳕鱼,鲑鱼,海参,鳐鱼,冷水虾,阿拉斯加帝王蟹,北极贝等。

只有冷水虾、北极贝和帝王蟹(有部分是鲜冻)是需要捕捞后先煮熟再冷冻。其它的都是加工后直接船冻/陆冻方式。



  • 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质。

北极甜虾的捕捞船一个捕捞周期一般是半个月,捕捞量大,距离陆地非常遥远。而虾类富含蛋白质,易腐化。

如果用传统的培冰方式暂时储存,一则需要携带大量冰块,成本高、效果差;二则船制冰需要大量电源不现实;三大量生虾积压在一起,也容易引起挤压、虾壳软产生碎虾。


北极贝先煮后冻,是因为捕捞期也比较长,贝类在常温状态下易产生贝毒;如果先冷冻后加工,会损失鲜度。所以先煮后冻,一则保质,二则提高了附加值。


阿拉斯加帝王蟹先煮后冻是为了避免冷冻后蟹肉萎缩,影响质量。另外,解冻后煮熟,也会有鲜味随着细胞液流失。

帝王蟹如果直接冷冻,需要先捆绑固定蟹腿,这需要大量劳动力。张牙舞爪的大家伙,不是那么配合。成本上不划算。



  • 有小伙伴经常问:

北极甜虾虾头发棕黑是怎么回事?

北极甜虾头籽好,还是腹籽好?

北极甜虾为什么发甜?


北极甜虾以海藻类和海底浮游生物为食,虾胃在虾头部位。从海底捕捞起网的速度如果过快,就会产生海水压差,造成虾胃破裂,海藻等未消化的食物充斥头部,看上去是棕黑色。这不影响质量。何况,这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螺旋藻类。


北极甜虾在夏末秋初产卵,所以七八月捕捞的北极甜虾一般都是头籽。九月份以后是腹籽。

至于头籽好,还是腹籽好?主要看个人口味。

头籽捕捞量少,价格会偏高一些。


北极甜虾发甜,除了北极虾自身具有鲜甜的味道外,煮熟后加糖作为保鲜剂也是另一个原因。

最近几年有个别船队加盐作为保鲜剂的,口味差很多,鄙视一下。


  •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我们以在北极虾举例。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北极虾是煮熟后再冷冻的,因为野生北极虾是用现代化大型拖网捕捞船,从大洋深处捕捞的。因为距离海岸比较远,不能马上把北极虾拉到岸上的加工厂加工,所以为了保证质量和新鲜,捕捞上来的野生北极虾在出水后1-2个小时内,在船上整只带壳煮熟,并迅速在-30℃下冷冻,最大限度地保持野生北极虾的质感、营养和鲜度。

大家在市场上买到的野生北极虾都是熟虾,自然解冻后用纯净水或矿泉水冲洗一下就可以食用了,不需要再煮一次。




说起海鲜相信大家多是吃过的,毕竟海鲜无论是从营养价值上面,还是新鲜口感上面,多要比好多食材美味多了,但是我们在购买海鲜的时候,往往多会发现即然还有熟冻海鲜在售卖,

也就是北极过来的海鲜,那么这些海鲜为什么要煮熟以后在冷冻了,是因为这些海鲜不新鲜了,还是因为海鲜有问题了,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一位做海鲜的朋友,今天就把他告诉我的答案整理整理给大家

北极海鲜为什么会煮熟以后再冷冻?

根据我这位朋友所说,北极海鲜之所以会煮熟以后再冷冻,主要就是因为运输问题,口感问题了,首先就来说说运输问题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要是把北极海鲜直接冷冻运输到内地的话,那么光是运输成本,冰块成本,就要占去北极海鲜的1/3左右价值了,

所以为了在运输的时候节省一点钱,也要将北极海鲜煮熟以后再冷冻了,毕竟北极海鲜只要煮熟了,那么在运输的时候只要做到全程冷链了,也就不需要多少冰块了,所以光是节省冰块成本就足够省下不少钱了,

而且北极海鲜之所以要煮熟以后再冷冻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了,那就是口感问题了,因为北极海鲜只要直接冷冻了,那么在口感上面就会差上很多了,其实想想也是的,要是将北极海鲜直接从捕鱼船上就开始冷冻的话,

那么这个过程将长打45天左右才到客户手中的,何况北极海鲜又和其它区域海鲜不同,因为北极海鲜多是比较个小的,而只要是个小的,那么只要冷冻时间长了,就会开始影响海鲜的口感了,所以为了这个口感问题,也要将北极海鲜先煮熟以后再冷冻了




大家好!

我是姜药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北极   煮熟   海鲜   超低温   海产   渔船   冰块   口感   船上   低温   帝王   新鲜   品质   营养   加工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