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罐头的存在使命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玩意,萨沙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我自己没吃过,但闻过一次。

当时还是在俄国的时候,一个中国同学买回来一个罐头。

上面是瑞典文(当时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文字,以为是德文),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罐头,只是上面看到有鱼的图像,认为是鱼罐头。

当年在国外要自己做饭,大家图省事就买一些罐头。吃之前随便加热一下,倒在盘子里面端上桌即可,比较省事。

结果这厮在宿舍里把鱼罐头一打开,没多久,我住在对面的房间都闻到了(当时都没关门)。

接着就是同一层有个洋妞大叫:谁吃这种东西,快关门!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恶名昭著的瑞典鲱鱼罐头。

这玩意不仅仅是奇臭无比这么简单,关键是有一种类似于大便的臭味。

现在回忆,还真不好明确说出是什么。它类似于农村那种常年不清理的大粪坑,就是里面还爬着蛆虫的那种大粪坑,不但臭,味道还怪异。

当时我们都没敢吃,直接丢进垃圾桶。但这玩意太臭了,屋内根本放不住,只得拎下楼扔到垃圾站。

宿舍电梯很小,坐的人多,人贴人站着。我们怕影响别人,我们就爬了10层楼下去。

实事求是的说,萨沙觉得吃这玩意的人接近于变态。


萨沙老家南京最有名的就是秦淮臭豆腐,这玩意也有臭味,但同鲱鱼罐头相比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萨沙去北方海边旅游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种装在大缸里海鲜酱的原酱(大家不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这玩意当时在发酵,也是非常厚,甚至可以说臭不可闻。

相比鲱鱼罐头,这种酱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后来萨沙查资料,才知道鲱鱼罐头本来没什么了不起。

几百年前,瑞典海边的人多以打渔为生。那时候没有什么防腐技术,鲜鱼补回来就要立即卖掉,不然很快变质就要扔掉。

而鲱鱼这种东西都是一群群活动,平时主要在大西洋远洋,在4月到6月产卵期就会到达瑞典近海。

这时候瑞典渔民随便撒网,就能捕捉满满一船。


由于捕捞量太大,全部当作鲜鱼卖掉是不可能的。当时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制作成咸鱼。

制作成咸鱼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咸鱼要用大量的盐,在古代盐是国家垄断销售的,价格较高。而鲱鱼本身也不是什么高档鱼,价格低廉,做成咸鱼往往连成本都收不回。

第二是咸鱼必须制作成鱼干,口感很差,普通人都不爱吃。



所以,当地渔民想出一个办法。

把刚捞上来的新鲜鲱鱼直接放到浓盐水煮熟,随后装入罐头里面让它缓慢的发酵。

发酵期间,鲱鱼罐头逐步会有这种极度的臭味。

这是一种有效的防腐方法,这种鲱鱼罐头由此可以存放很久,当然同咸鱼的存储时间还是不能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罐头并不是鱼干,鱼肉是多汁的,口感较好。

而且这种制作方法不需要大量使用食盐,成本很低。

可以说,几百年前,瑞典渔民完全没办法,为了生活才搞出鲱鱼罐头。


谁知道几百年后,这玩意竟然成为瑞典的暗黑美食之一。

资料这么写:在瑞典,每年8月的第3个星期四,人们会专门为品尝鲱鱼举行派对,据说这时候是腌鲱鱼味道最好的时候。在温暖而短暂的夏夜里,瑞典人在花园里摆好桌椅,然后把一道道鲱鱼端上桌,大饱口福,饮酒歌唱。人们往往就着土豆、洋葱、酸奶油或是淡而无味的饼子吃鲱鱼,细细咀嚼或大块吞咽。当然,口感浓烈的美酒也是人们开鲱鱼派对必不可少的“润喉剂”。



其实,鲱鱼罐头臭归臭,人的舌头是分辨不出来的。

人的舌头和鼻子不同,舌头只能分辨咸、甜、酸、苦、鲜五种。

臭味、骚味之类,都是鼻子闻出来的,同舌头没关系。

这么说吧,一个人如果没有嗅觉,他吃鲱鱼罐头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同普通鱼罐头也没什么不同。

这也就是鲱鱼罐头在瑞典流传几百年的原因,因为它本质是鱼罐头,物美价廉,营养也丰富。


况且,欧洲的富裕也就是现代的事情,古代瑞典也有很多老百姓缺吃少穿,能够吃上鲱鱼罐头就算很不错了。

大家回忆几十年前我们中国,只有家里来贵客了,吃饭才会开一两个罐头招待。

今天超市罐头还有谁买?谁不吃咸肉,跑去买罐头肉吃呢?这就是进步!




作为18岁青年,如果你都没有听说过“鲱鱼罐头”这么个美味的存在,你简直可以算out了!

大名鼎鼎的鲱鱼罐头,每年8月新鲜上市,号称世界第一臭,是作死必备食品。

每年4至6月是鲱鱼的产卵季节,渔民们捕捞起大量的鲱鱼,在浓盐水中用文火煮过,再装进罐头中自然发酵。这么腌渍到8月中旬,罐头里的鲱鱼被呕得黏黏糊糊,里面的空气也膨胀起来。

懂行的食客们都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先将罐头放在水里或是冷藏一会儿让它静静,绝对不能直接贸然将罐头打开,否则迎面一股恶臭气,外加浓稠恶臭的汁液四处飞溅,太浪费了啦。

这竟然还是瑞典的传统美食!

在瑞典,每年8月的第3个星期四,人们会专门为品尝鲱鱼举行派对。

都说“惊天地、泣鬼神”的鲱鱼罐头能直接熏到让你怀疑人生——懦弱的壹周君至今还没有挑战鲱鱼罐头的勇气,直到听说,吃了此,“胖子减肥再也不担心自己会反弹啦!”壹周君有点点动了心。

瑞典特色美食,强烈抗议宜家怎么能没有!

于是壹周君只能移步万能的某宝,没想到一瓶200+的鲱鱼罐头,竟然断!货!了!店家说,“现在暂停瑞典直邮了,附近超市的罐头都被卖光了!每次到货都是瞬间秒杀光!”

壹周君还懵懂地问店家“居然这么俏!”

想象店家在那头大概连翻几个白眼说,“那当然,我这是史上最丑而持久的货,而且只在每年七八月生产一次,卖完就没有了!”

而且店家满屏的五星好评!看评论,壹周君又打开新世界大门——如此“逼格”的送(zheng)人佳品,怎能错过!

不愧是宇宙大神马爸爸的弟子,卖家还创意爆棚还推出“鲱鱼+崂山蛇草水”完美套餐,还附送一个开罐器哦!还配诗一句,“世间红尘滚滚已看破,来生做个瑞典崂山人。”

虽然与鲱鱼罐头无缘,还好我们还有小有名气的北京豆汁,名不虚传的青岛崂山蛇草水……

还别说,在国内,一些颇受争议的美食——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

寻常所见的有榴莲,不说生吃榴莲这种普通吃法,就是火烧榴莲这种奇葩吃法,喜欢的人都喜欢到掏心掏肺。还有榴莲千层、榴莲蛋糕、榴莲披萨……一时间脱颖而出,成为店中当红招牌。

还有螺蛳粉,被人们形容其味道像是“马桶炸了”的黑暗料理里,令外人闻风丧胆的广西酸笋却是大爱螺蛳粉的广西人民的灵魂真爱。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鲱鱼的罐头,敢于仰脖畅饮崂山蛇草水……我服你!

壹周君彻悟:鲱鱼罐头的存在使命,是让你更加包容,爱上这个多元世界的美丽!




鲱(fei)鱼罐头是世界最臭的美食,每年8月左右,在瑞典的夏天上市。到了8月中旬,罐头里的鲱鱼变得黏稠多汁,罐头中的气体也因为鲱鱼发酵而膨胀,把罐头撑得鼓鼓的,这就代表鲱鱼已经腌熟,可以上市了。”

世界最臭的美食?

是不是最臭,还不能确定。反正就是很臭啦!据说他的臭味臭味相当于纳豆的200倍。

本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原则,为了如实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买了一罐回来,以下高能:

用刀片割开个口子,气味如同绕开马奇诺防线的德国坦克,这味道绕着弯就冲过来了。干呕了一下,然后咳嗽。入口咸,咸倒还好,中国人擅长吃咸的,但为什么臭竟然也能吃出来?嗯,咋回事儿?然而我哪里还能多想,味道已经喷出鼻孔,冲向大脑了,和吃芥末简直异曲同工,但芥末的强劲时间很短,这玩意儿让我一下子坐倒在浴池边,啥都不能思考了。当我扶着马桶不由自主的流泪,呕吐,翻白眼的时候,a catastrophe。只知道当时整张脸通红,因为呕吐,太阳穴上,脖子上的青筋暴起,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祸害别人就祸害吧,我不能一个人死。然后,把这个瑞典人的特洛伊木马扔了马桶,一把冲了。然后继续吐,最后没有力气了,没敢躺床上,就打地铺,生怕晚上睡觉流口水把枕头废了。总之,没等到第二天,第一天半夜就有人骂了。我就当聋了。某地的小朋友应该明白这句话“阿里则册老半丫里拿次苏额木董靠特啦,册那,凑的来撅到哦”(普通话:哪个王八蛋大半夜把厕所的马桶给敲了,我去,臭的来差点昏过去。)

第一次,完败!

做为一个吃货,我表示不服,不服,不服....!

再来一罐!

开罐了!!! 捅了它一刀,有些硬..再用力来一刀!卧槽! 溢出来了... 有些气味散过来..有点不对劲。可能就这样吧。那再来一刀! 捅裂开了之后 冲天的味道..溢满了房间.. 不对劲了!堵上吧!我他妈上了手!上了手! 我现在打完字手机上还有谜一样的味道 这种味道漫开的时候,你们打过植物大战僵尸吧,看过豌豆射手吧,我嘴里的那些个薄荷糖呐,就像豌豆一样蹦出来了! 我冲出了房门,顺便带上它,冲进了厕所,但是...稍稍滑了一下,这个罐头..扣在了地上被我惯性踢了一脚,变成了一滩。

我开始慌了,胡乱中我抓住了拖把, 拖到一半我就醒悟了,立马去冲拖把,后来整个水池都不安宁了。 那个味道,我跟你们讲,那是什么牌子的洗衣液沐浴露都难以祛除的,也劝你们不要洗,混起来的香臭味 更恐怖!

最后的清理过程我不讲了,太可怕,总之我现在就像一个行走的鲱鱼罐头 这个厕所,我的房间,这层楼 ..楼上的人下来问,是不是楼下厕所炸了还是你们煮屎了.....

这么猛烈的气味,嗅觉细胞们成片在瞬间麻痹,它们给大脑最后的遗言是:“夏天男生厕所断水三天+半升浓氨水”,于是大脑一片空白……

我本以为这次试吃之后,我能洋洋洒洒码下几千字的吃后感,然而此时我面对着电脑,整个人仿佛灵魂都是麻木的……所有痛不欲生的试吃过程中想到的准备写出来装逼的感悟,都忘了个一干二净,我只记得整个过程只验证了一句话“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养大”是真的有可能实现的!!

整个过程就像在打通任督二脉,这股惊悚的臭味蹿上天灵盖,然后开始在整个身体里大闹天宫!包括无辜的河边的空气中!无数苍蝇盘旋在我的呕吐物上!我仅存的理智告诉我不能扔在河里,也不能扔垃圾桶,那会谋杀清洁工人的,我只好用四层塑料袋包裹好再等过几天上山去扔进哪个人迹罕至的洞穴里让它自然降解掉!千万别作死!千万不要!打完字我又得去洗澡了!手机壳和衣服也基本上报废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别学我,千万别!还有,有谁知道什么强效除口臭的牙膏的吗?求推荐!

了继续,看了我分享的感受,是不是已经脑补出了惨烈的画面?如果真的想要尝试,我特地给你几点提示!!!1. 打开罐头前一定要通告周围所有的人,以防造成意外。2. 不要在封闭的环境内开启罐头,不然后果很严重。3. 打开前要先放在冰箱里冷藏,降低内部气压,如果在室温打开可能会在开 启时喷出大量液体,难以收拾。4. 严禁将这种罐头带上飞机,一旦因为气压问题引起罐头破裂,可能产生安全隐患。5. 在享受完美食后,切记要将罐头盒密封好后再丢弃,以免影响市容环境。6. 打开后一定要吃完,不要浪费食物。 (如果你有胆量的话~)

9




谢邀~即使是对再爱吃的吃货来说,有些食物也是绝对的禁忌——坚决不能碰呀。

比如菲李就绝对不吃香菜,为什么呢?因为臭臭的,又不是臭豆腐的那种臭。

而鲱鱼罐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香菜还可怕的存在,毕竟香菜只是肥皂味或者难闻的臭味,但鲱鱼罐头,是shi呀!

这么一种可怕的食物,对于广大吃货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更不明白其存在的意义。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鲱鱼罐头却是救命的食物,比如极地地区的居民。

要知道北极附近一年可能好几个月见不到太阳的,夏天捞的鱼有时要当做整个冬天的粮食,因此保鲜特别重要,腌制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将新鲜的鲱鱼放到盐水中煮一下,再装到罐头里任其自然发酵,虽然最后味道是差了点,但管饱呀。

当然这几年鲱鱼罐头火遍了全球,它对于很多人的意义已经不是一种果腹的食物,而是被很多国家的吃货用来证明自己的刚猛,连鲱鱼罐头都敢吃的人,还有什么不敢的?然而结果却总是被无情地鞭挞身心。

而有的人觉得这玩意直接吃简直不可能,于是尝试了干锅鲱鱼罐头,红烧鲱鱼罐头,结果发现——更难吃了!

其实即使在一些爱吃鲱鱼罐头的地区,人们吃鲱鱼时也不会直接就吃了,偶尔也是会配一些东西的,比如来自火山上的面包什么的。

回到之前的话题,鲱鱼罐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从人类诞生开始,都在经历着果腹、温饱再到享受的过程,比如非洲地区有些人吃土,吃树皮树叶,目的都是为了生存,有助于人类的生存,一样食物就有了意义。

很多食物和鲱鱼罐头一样,它们的出现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比如同样在极地地区,有种食物叫腌海燕。

因为在极地地区,想通过果蔬补充维生素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当地人就制作出了腌海燕。

你说这种食物好吃么?估计当地人自己也不觉得,但是没办法呀,不想办法补充维生素,就可能得坏血病的,当地人每人一天可能要吃一只腌海燕来补充维生素呢。

总结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视作普通的东西,在一些人眼中却是无可替代的珍宝,不管是鲱鱼罐头,还是让世界人民争执不休的香菜。

但最后要提一句,我还是不喜欢香菜呢~


好啦,今天的答题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识,快关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点,你的魅力就多一点哦~


留个问题问问大家呢,你们最不能忍受哪种食物的味道呢?




鲱鱼罐头之所以存在估计是让人们拿来挑战忍耐极限的吧,哈哈。

说起瑞典,以前我第一个会想起来的是宜家,但现在,脑海里只有瑞典臭气熏天的鲱鱼罐头。作为天下第一奇臭,据说臭味相当于纳豆的300倍,我们的臭豆腐和鲱鱼罐头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就像我们对臭豆腐的感情一样,鲱鱼罐头也是瑞典人民钟爱的传统美食。

鲱鱼是北国的特产,每年4~6月是打捞鲱鱼的季节。瑞典人制作鲱鱼罐头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打捞上来的鲱鱼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的制作过程,繁复的工艺和历经一春一夏的等待,在八月中旬时,终于腌制出粘稠多汁的鲱鱼肉。如此难得,所以鲱鱼的售价很高昂哦,折合人民币要200多元。不只是贵,物以稀为贵,鲱鱼罐头时常卖到断货。

网上经常能看到各个国家挑战鲱鱼罐头的视频,50米就能闻到气味的鲱鱼罐头可不是盖的!那些挑战的勇敢者们要么被臭的欲仙欲死、一脸懵逼,要么被臭的哭天抢地、生无可恋。反正吃了鲱鱼罐头还能不吐的,我都敬你是条汉子!~除了大部分人类无法忍受鲱鱼的臭,这款罐头还是真正的“狗不理”。听说,就连狗子都无福消受此等美味。具体是不是这样呢?如果不怕你家的狗子从此以后嫌弃你,你可以买一灌给它试试。

更多奇葩内容请关注好奇心食堂~ 欢迎大家向堂姐、堂妹提问各类的美食问题~




鲱鱼罐头存在使命是苏联解体秘密通讯文件信息连络使用工具。造成了苏联大解体!





据说,鲱鱼罐头被称作世界上最臭的食物,臭到什么地步呢?网上有一个爆红的视频,主人给狗闻了闻打开的鲱鱼罐头,瞬间狗就吐了......


有人不禁问:这么臭的食物竟然还有人吃?


麦兜君认为这就是鲱鱼罐头存在的使命:理解,尊重和传承

存在即有道理。鲱鱼罐头源自瑞典,古老的瑞典人为了能在食物匮乏时期,吃上美味的食物,想到了腌制鲱鱼,以便长期保存,在那个年代,鲱鱼罐头代表的是充饥的食物,救命的粮食。现在经济发达了,人们可以享用的食材增多了,储存和烹饪的手法也日益创新,但是这种原始的饮食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可以说,鲱鱼罐头的制作和储存,凝聚和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进步。


味道备受争议的鲱鱼罐头在中国的某宝上火热大卖,很多猎奇的美食爱好者争先尝试,只是,关于鲱鱼罐头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知道吗?


在瑞典,鲱鱼罐头是不能直接在屋里打开的,而是要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把鲱鱼罐头放在清水中打开,这样可以洗去鱼肉上过多的腌制调料和发酵后的一些汁水。然后鱼肉搭配青菜或者煮熟的土豆一起吃。


所以,如果你在屋里开罐直接吃,这是在......搞事情......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大到国家之间,小到地区分界,唯有理解和尊重,方能融合。正如北京的豆汁,广西的螺蛳粉,湖南的臭豆腐,青岛的的蛇草水一样,虽然味道奇异,却扬名中外,好奇,不仅仅是因为独特的味道,而是每一道独特的美食背后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使命。


正如鲱鱼罐头存在的使命:学会理解,对美食的认识就有了广度。学会尊重,美食就成了相互了解的桥梁。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每一个饮食文化的背后,都代表着学习,进步,和创新。珍贵如此,保护传统。




鲱鱼罐头的终极使命是让人在有限的资源下存活下来,不至于饿死!任何国家、民族的人在不及也能分辨出美味与恶臭,问题是古代物质匮乏,而像牛、羊、鸡等美味又被统治阶级占据、享用,底层老百姓想活下去只能靠味道不咋的、上层人士不搭理的食物果腹,这便是鲱鱼罐头能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在我国以臭著称的臭豆腐异味值才420Au,鲱鱼罐头异味值却高达8000Au,足足是臭鸡蛋的19倍!

鲱鱼罐头在瑞典的最为有名,真实产地却是荷兰。中世纪前后,整个荷兰处于高压的宗教统治下,底层老百姓生活困苦,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肉,生产的小麦等农作物只能勉强养活全国1/100的人口,为填饱肚子从14世纪开始至少超过20万荷兰人陆续加入到了北海捕鱼大军中。

也就在这一过程中,据说有个叫威廉的渔民偶然的一次,把鲱鱼开膛破肚子清理出内脏后,先是将鲱鱼的胰腺分割平铺到鲱鱼身上,接着又加入了大量盐腌制密封储存,时隔多日后竟发现还能食用。因为制作简单、存储时间长,尚处于初级制法的鲱鱼罐头迅速风靡至了整个荷兰。专家直言鲱鱼罐头为荷兰舰队称霸海洋立下了一份功劳,这也是为何早期荷兰将鲱鱼罐头的制作方法视为“军事机密”,生怕被周围国家学会!

后来鲱鱼罐头还是被陆续传到了周边国家,其中瑞典在17世纪前后发生了两次盐巴危机,鲱鱼罐头因为不需要加入太多的盐,而且有足够长的存储时间,很快就霸占了瑞典底层民众的餐桌。盐巴危机过后,瑞典对鲱鱼罐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本土化改造:荷兰的鲱鱼罐头食用时还在油渍里过一下,瑞典反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盐!现在再提起鲱鱼罐头除了臭味外,就是齁咸无比!

事实上,鲱鱼罐头在瑞典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深受追捧,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瑞典每年大约生产500吨鲱鱼罐头,其中300吨被北方几个总人口占全国20%的城市消费掉,其他地方的人食用也就是图个新鲜。现在食用鲱鱼罐头还加入洋葱等各种调味品,而且越刺激越令年轻人喜欢,一部分年轻人把吃食鲱鱼罐头当做一种“勇气”,竟演化出了一个鲱鱼圈子。

现在的鲱鱼罐头更多是瑞典人一种对历史传统的怀念,随着社会发展极有可能会消失。其实这种事情很多,就像山东人80年代过年走亲戚时还带份点心、果子,现在也就是当贡品使用了。

原创:老高




其实就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处理食物的方法。我们中国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也是异曲同工啊,比如说臭豆腐和酸笋。但是这东西都是爱者极爱,恶者极恶。

鲱鱼罐头的加工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盐来腌制鲱鱼。捕捞上来的新鲜鲱鱼其实并没有浓重的气味,只有平常海鱼的气味儿。

把鲱鱼清洗干净然后去头去内脏,不再清洗,直接泡入盐水,等待发酵到没有生鱼味儿(啥叫生鱼味,这个我也无法定义),就可以捞出来,再加上新的盐水就开始了二次发酵。

鱼的臭味来自于蛋白质腐败之后的胺类化合物,臭味非常的强。极具穿透力,但是,在缺乏保鲜技术的时候,这是唯一可以长时间保存食物的方法。所以呢,真不是为了跟人过不去。

其实,真正吃鲱鱼罐头的时候只能感觉到咸,齁咸,并不会感觉到臭。我曾经吃下去一整条,并不是因为爱吃,而是咬不断啊。倒是旁边的朋友受不了。戴口罩工作一下午。




臭鲱鱼罐头存在当然就有存在的理由啦!

为什么存在呢?历史因素!

在一些地方,捕鱼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鱼捕的,捕鱼旺季打到的鱼要保存到没鱼打的时候吃吧,不然吃什么啊,靠海吃海。要保存下吧,不然要臭的啊!有虫的那种哇!

冰封、盐腌、烟熏、抹香料,那种方法好啊。这种食物一般存在于北欧,由于环境、经济、饮食习惯、气候条件。他们选择了盐这种东西,关键是盐还不够!哎注意了,这真的是关键,咸鱼吃过吧,只咸不臭而已,巨咸,一小块能吃下一整碗饭还得喝几杯水。

他哪儿的地方就没那么奢侈了,做腌鲱鱼的时候只给一点点盐,煮一下,密封起来。

能!不!臭!嘛!

臭鲱鱼在人们的餐桌上迫不得已存在了,但是现在,这已然是一种文化了。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当然是可以用冰窖来保存,甚至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鲱鱼肉吃,但是人们的味蕾不允许人们这么做。

《超鱼》,是我很喜欢的纪录片之一。里面讲述了世界各国的各种关于鱼的文化,特别是吃!内容十分精彩,关于鲱鱼的也有详细的介绍。另外什么金枪、三文、马鲛、的介绍。

谢谢阅读!看完给个赞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鲱鱼   罐头   崂山   瑞典   美食   荷兰   瑞典人   榴莲   香菜   臭豆腐   咸鱼   臭味   玩意   使命   味道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