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酿造粮食酒喝着放心吗?

农村酿造粮食酒喝着放心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我是瑶族人,可以说我们瑶族人都是在酒里泡大的,无论大人小孩、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喝酒。由于瑶族人世代都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上、深山密林之间,自然环境恶劣,酒就成了瑶族人的魂和力量,没有酒,是斗不过恶劣的大自然的!

九十年代前,我们瑶族人家家都煮酒,成年人个个都会酿酒的。酒的种类也多,不仅有普通的烧酒,还有糟酒、水酒……按季节还有冬酒、春酒之分,既使在六七十年代也是家家户户可以酿酒的,而没有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禁止过。

八十年代前,酿酒的饼药(酒曲)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种植饼药草,再加上山上采的辛香类植物土法制作的,可以说那个时候农村酿的粮食酒喝了是绝对安全的、放心的。八十年代后,随着许多个体户制作酒曲的出现,瑶民们嫌自己制作饼药太麻烦,几乎都到集市上买现成的酒曲和饼药了。

那到底现在农民在集市上买的酒曲或者饼药,回家酿酒喝了安不安全?放不放心呢?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酒曲和饼药是不一样的,洒曲产酒率高,但人喝了会口渴甚至头疼。饼药则产酒率低些,但人喝了一般都没有囗渴、头疼这些问题。

几年前我还在夲地县城煮过酒,也是在街上买的饼药,刚开始蒸饭不熟,有人告诉我,蒸不熟饭的时候往里倒点醋,饭很快就熟了,第一次倒了点醋进去饭没熟,恼了,第二次把剩下的一整瓶都倒了下去,饭还是没怎么熟,但酿的酒既不会酸也不会坏。

过去农村用自制的饼药酿酒,六七月高温天气会有许多酿成酸酒的。现在集市上买的饼药无论你怎么酿都不会酸酒,也不会出现酿酒的米饭腐败变质的现象。

许多装饼药的包装袋上都写着防酸、防高温腐败,至于添加了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过去农村用自制的饼药酿酒,根据气温不同一般都要发酵沤制一二个月的,蒸酒的时候才能保证出酒量。现在买集市上的饼药来酿酒,六七月高温时一星期到十天就可以蒸酒了。

你问我现在农村自家酿的粮食酒喝了放不放心?如果你是用自制的土饼药酿酒的话,只要你天天喝的不太过量,可以说是放心的。因为我们瑶族人饮酒是很厉害的,过去在家时,特别是农闲时节,到每家去都要喝酒的,一天喝五六餐酒是很平常的,许多人七八十多岁了还在田地里劳作,身体还棒棒的,可见
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至于说现在从集市上买的饼药酿的酒,喝了放不放心?这个我可不敢下结论。




农村酿造的粮食酒暍着放不放心?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我们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我本人就是农村酿酒人之一。从我爷爷那辈开始酿酒传到现在已有七八十年了。爷爷和父亲都是一日两餐酒,爷爷去世二十几年了,那年爷爷刚好八十四岁。父亲今年刚过八十大寿,身体还很灵活,我酿酒他经常帮我打下手。

只要是纯粮食酿造的酒,合理掐头去尾,不添加酒精,香精,甜味剂等辅料,是可放心饮用的。陈点高度纯粮白酒,闲暇时细品,是人生一大快事。品酒品人生,求道求知己。看山看水看世界,品茶品酒品人生。




农村酿造的粮食酒喝着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因为我家就是专业酿酒的,而且从我的自身经历告诉你,喝着不但放心,适当饮酒还对身体有益处的!我从去下几个方面给你分析:


一、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粮食酒的酿造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大种,那么在我家这边绝大多数都是用的干法酿酒,也就是蒸馏法酿酒。酿酒的工艺看似简单,但要想酿造出口感绝佳的粮食酒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粮食酒的生产都是离不开糖化酶的,主要就是促进粮食中的淀粉向糖分转化的,那么就会用到大曲,而这个大曲都是用粮食烧制的。在酒糟的整个发酵过程中以及通过蒸馏出白酒的过程中,都是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的!


二、相关的权威质检部门都是质检过的。那么只要是纯粮食酒拿到质检部门都是能经受住检查的,因为生产过程没有添加任何的人工添加剂。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不管哪个部门来对粮食酒进行检测,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经常喝酒的人都知道怎样去分辨勾兑酒和粮食酒的,最直接的反馈就是醉酒后上头,也就是脑瓜子嗡嗡的疼,这就是俗话说的上头了,而粮食酒不管你怎么醉酒,都不会有头疼的情况出现的,主要还不是因为粮食酒中的酒精是纯植物提炼的,容易被机体新陈代谢。是不是纯粮食白酒,你喝过几回就知道了!


就像也有很多人工合成的食用油和用纯花生,纯大豆,纯玉米等纯粮食炸出来的油,哪种吃着更放心,这还用多说吗!


综上纯粮食酒是绝对可以放心的喝的,但要找到真正的纯粮食酒不是很容易,我们国家的白酒市场已经让勾兑的假酒给搅混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纯粮食白酒了!但真正的纯粮食酒又有多少呢,市场上很多的包装酒又有几个敢保证是纯粮食酿造的呢!


以上都是小闫的个人拙见,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认为小闫说的有道理的给点个赞吧!




农村酿造的粮食酒,能不能放心喝,不担心安全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作出判断:

第一,槽坊的基本情况。

首先看村民印象。农村槽坊,一般的都是本地村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几个村,或一个村。那么,当地人长年累月喝他的酒,问到头上,都会随口给个说法。如果都说不错,或者“就那回事”,“一般般”,说明酒还行,那就可以放心喝。要是回答“不知道”,“自己看啊”,或者“不如原先”,就得小心点。当地这种服务性质的作坊,又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经常打交道的,口碑就是衡量标准。

其次看环境。造酒环境干净还是脏乱,谷物储存多少,发酵正常不正常。槽坊普通设备和设施,只要是在运转,有粮食,有发酵或蒸馏,有储存酒缸,就可以判断是生产着的槽坊。

再次看师傅。农村槽坊酒怎样,师傅起着关键作用。不论外貌长得好看不好看,有技术的人,气定神闲;技术不咋的的人,语言漂浮,神情恍惚。造假的师傅更容易看出,要么故作镇静,要么夸夸其谈,张口闭口他的酒好。

第二,兑没兑入添加物。

粮食酒是谷物发酵蒸馏的产物,在酿造过程中,不可以有任何外来物质添加。但是,农村槽坊因为市场监管不好到位,有作弊行为就不容易发现。列举三个主要作弊做法:

首先是添加酒精。为了增加出酒量,有的作坊会在酒醅里加酒精,提高酒体度数,依此增加产酒量。这个过程外人看不到,不让你看,反正蒸馏出来的是酒,外人更是辨认不出。

其次是直接添加酒精和香精。酒精酒勾兑不是高难技术,一般的师傅都会搞。看他像模像样在酿酒,其实只是个幌子,大量的酒在背后勾兑。勾兑酒非常简单,酒精、香精和水,按着比例兑一起就是白酒。来得快,要多少有多少。

再次是以次充好。也是因为酒精酒勾兑,教会了槽坊弄虚作假,把本来不要的酒头酒尾都兑成酒,当好酒卖。说起来也是酒,还是纯粮酒,只是不合格,不好喝也不能喝。

第三,是新酒还是陈酒。

酿酒很简单,没多少技术含量,但是酿酒师傅都是那种神神秘秘的样子,好像我有绝技在身。其实是故作神秘,以此显示自己的重要,这话还不能当面点透。

谷物酿造的酒,只要没有添加物,算是真酒,我们叫纯粮酒。但是不一定合格产品,也就是说不一定能放心喝。因为纯酿造的白酒,还有个陈化过程,陈放到一定时候,老熟后才是合格产品。

道理也很简单。农村槽坊的酒,根本不需要现代化的过滤、检测设备,不需要这个程序。古老的酿造酒,跟煮饭炒菜一样,每煮一锅饭还要搞什么化验检测,本来煮熟就合格。酒与饭不同之处,饭在新而酒在陈,酒出来后味冲辣喉不好喝,就是因为新酒不成熟。

新酒必须陈放一年以上,里面的有害物质才会减少到安全范围内,喝起来舒服、相对安全。所以,买酒人要注意,别买新酒喝,真要买了,那就放一年后再喝。卖酒人也要讲良心,你什么过滤检测手段都没有,心里清楚新酒不能喝,就不要卖新酒了。




农村酿造粮食酒喝着放心吗?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我们这里不管家里有没有人喝酒几乎每家都懂酿造米酒,家里有人喝酒则酿来自己喝,家里没有人喝(这种情况很少)的也会造当酿一些贮存起来做待客用。

至于你所说的,农村酿造的粮食酒喝着放不放心的问题,踏火的看法是要看情况来论,如果真的是农户家里自己酿来喝的那的种粮食酒喝着是绝对放心的。这种酒一般都是根据个人对酒的喜好程度来酿,度数有高有低但是喝下去之后就算稍有过量也不会上头最多就是想睡的感觉,基本上睡一觉起来之后什么事都没有。在我们这里真正喝酒的人都只喜欢喝这种酒,不管你在外面混的多好、喝多好的酒,只要一回家一律只认准家里自己酿造的粮食酒。

当然,在我们镇上也有好几家专卖米酒的店,这些米酒的品质则要看卖酒人的良心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没有自己家里酿的放心,喝起来口感会差很多。主要是生产工艺和用的酒曲不同,他们都是用的化学酒曲和免蒸生产工艺,大米不蒸直接发酵而成,所以口感会差很多。

而且这些卖酒的人通常也会在里面加一些别的东西进去来调香和调酒精度,所以酒的品质很不稳定,同一家的酒有时喝了之后没有什么不适,但有时喝了之后会出现头疼之类的。他们做这种生意的主要还是做农村办酒席时用的酒,特别是白事通常主家都没有什么准备,只能去买他们的酒,如果他们当时的酒不够的话则很易买到这种品质不好的酒,其实这种酒喝起就不是很放心了。上半年我在家里参与了两家的白喜,每次都是头一天送去的酒品质不错,但之后送去的就明显差很多,喝起来带苦、带辣、喝后上头,这些问题喝酒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只能说在农村酿造的粮食酒,想要喝起来绝对放心的话只有自己家里酿造的才能做到,街上那些自称粮食酿造的酒则在买的时候就要谨慎些才行。




【大别山鹰】答疑:农村酿造粮食酒喝着放心吗?在农村,特别是在我们山区农村,过去在物资流通不畅通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请酿酒师傅酿酒,酿酒用的原料是自家生产的稻谷,一酿就是几百斤稻谷,因此,在农村家里的陶器中,就多了一个盛酒的酒缸,口小肚大,一个酒缸大约可装50~60斤酒,爱喝酒的人,有的一家有几只这样的酒缸,以储存更多的酒供长年食用,也会在节日里勺出来几斤作为礼品送给亲戚。因此,我们这里用稻谷酿的酒叫谷酒,酒味特别醇香,口感无辣味,喝后不上头,酒的度数一般选择在50~60V,农村人对这种酒特别珍视,一般不会轻易卖给人。除了单纯的白酒储备外,还有不少人采摘一些山里的中草药材泡制药酒,如枸杞、金樱子、鸡血藤、三七、杜仲等,一泡也是几十斤,而这种药酒比白酒更珍贵,只供自家人饮用,或家里来贵客时才舍得给别人喝。在大山里,喝酒是日常饮食生活中缺不可少的,不但男人们喝,有的女人比男人更会喝,假如冬季来临,我们这里习惯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烤着炉火,一边吃着吊锅,这酒有时也会喝上个1~2个小时才散,这就是山里人农闲时节的悠闲生活。

农村人自家酿酒大都选择在秋后新稻谷上场以后,这时冬播作物基本上已播种完毕,只是一些小的管理农事,于是农村人便有时间腾出手来做一些储备工作了,如办过冬烧的劈柴、酿新酒、杀年猪腌腊肉等。酿酒师傅是多年来选定的熟客,因为固定的酿酒师傅酿出来的酒大家喝习惯了口味,换一个人就口味不对劲了。酿酒之前,师傅先来探听一下今年酿酒的数量,以嘱咐大家需要准备哪些原材料,以及多少盛器。蒸酒时,先要将稻谷洗净,再将稻谷蒸熟后摊凉拌入酒曲,最后装入大陶缸中发酵一段时间,发酵时间一到,酿酒师傅便按发酵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蒸酒。蒸酒时现场内三层、外三层站满了瞧热闹的人,随着蒸灶内的柴禾越烧越旺,蒸锅上的滴酒管口上便开始一滴滴地滴着酒水,后来由水滴变成了小水流。这刚出来冒着热气的酒味随着风向四周扩散,让人闻着新酒的醇香禁不住直咽口水。这时,酿酒师傅为了证明本事,也不失时机地用酒杯勺了一大杯,请周围围观的人尝尝鲜。人们一边品尝着新酒,一边直夸师傅好手艺,场地上弥漫着酒香和欢笑声,充满了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农村人自酿的稻谷酒除了发酵酒曲外,是不添加其它任何辅料的,更谈不上勾兑酒精,而酒的度数也是按稻谷蒸馏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掐头去尾,留取中间最醇香的部分。当然,这种纯粮谷酒只针对自酿自饮而言,但如果是酿酒进行出售就另当别论了。用低度酒勾兑酒精当高度酒买是酿酒业界中心知肚明的事,因为如果按高额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去买低价酒,谁也不会做这种亏本生意,而市场上所谓的纯粮酒是高梁、玉米、红薯之类的杂粮酒,这些酿酒材料相对稻谷来说成本价格要低了许多,而且酒味也没有稻谷的醇香,口感差。如果只要是纯粮酒都可以喝,而农村酿的传统稻谷酒和其它类型的酒对人体是没有害的,但假使为赚钱用禁止食用的工业酒精去勾兑白酒出售就是违法行为,购买时千万要擦亮眼睛,另贪图便宜而伤了身体。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在我们老家,邻村有三家酿酒作坊,他们酿的酒都有一个共同点,口感不好,辛辣味严重,也就是辣嗓子。由于平时爱喝酒,成品酒假冒太多太多,一个不小心中招后,会象生病一样,好几天都难受不完。

在一次白公事上,同村一大哥拉起喝酒一事,这哥才是真正喝家,早晨半斤,中午七两左右,晚上七两左右,一天二斤多酒。偶尔心情好或菜稍好些,会突破三斤。是不折不扣的酒晕子,他家的不锈钢制品太多太多(打需酒挣的)。也就是这天他告诉我邻村那那有几个酿酒做坊,不然还真不知道,第二天便骑车去,本想先买上十来斤喝着,架不住老板劝,一次买了三十斤。

回到家打开桶,奇怪没有做坊里闻的有香气(做坊里可能剩余的酒糟味)。喝了一口,气味也没有酒坊里的醇香,并且下肚时略品尝到苦苦的味道。感觉到上当了,当时就把酒桶拎到厨子后边去,还是喝成品酒去了。隔了有半年左右,突然想起还有一桶酒没动,拿出来尝了下,苦味没了,辛辣味也去了不少,但依旧是没有人民所以说的(康味浓)的味道。之后分别去了另外两家蒸酒坊,其结果是一样的,后来总结出经验一没有添加香料,所以导致酒的味道不好。二不会存储酿出来的酒都随时卖掉了,没有老酒一说,所以导致口味淡淡平平常常。三盛酒的器材不行,除刚出的酒在瓷缸里之外冷却后的酒都在塑料桶里。四酿酒工艺,使用工具不行,都是新式酿造设备,在酿酒方面也没有经验,大都靠自己摸索,并且是主要摸索怎样才能提高出酒率,对酒的品质,追求低一些。

去年夏天本家侄子来城,给带来一箱白酒,是他们检查本市一家酒厂时,厂家送的。正好儿子送我一颗老山参,先泡上呆个几年再品尝下,看放上几年的酒有啥不一样。



老山参配枸杞。




我就是一个农村地区酿酒师,农村地区酿造纯粮食白酒特别是在我们贵州确实很多,当然全国都有,只是没有那么普遍而已。至于农村地区的纯粮白酒能不能放心喝要根据情况而定,下面进入正题。

放心喝的纯粮白酒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用优质水源地的水酿造;必须选用无霉烂变质的好粮食酿造;必须用传统酒曲酿造;必须整体蒸煮固态发酵;酿酒师必须对工艺娴熟,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对行业的敬畏心;必须有送检合格报告;必须封坛存放最少半年以上(酱香型白酒必须封坛存放三年以上)。满足这些条件的纯粮白酒都算是不错的白酒,可以放心饮用。

我是贵州酒哥,家族四代传承、酿造传统工艺纯粮食酒二十多年,自营品牌农三粮高粱酒、农三粮苦荞酒品质超过四五百的大品牌白酒




其实酒哪里酿造并不是放心的源头,而是这个酒是否是用心酿造的。也就是说这个酒是不是优质的纯粮食酒。

就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纯粮食酒不一定是好酒,但是好酒一定是纯粮食酒。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会一头雾水,请不要急,茅酒守艺人给你慢慢道来。


如果说一个酒想成为好酒,他一定要具备多方面的因素。纯粮食、传统工艺、优质的新酒、年份足等等。

首先:纯粮食酿造

一个酒如果说想要成为好酒,他首先必须是纯粮食酿造,因为纯粮食酒酿造的酒属于粮食的淀粉缓慢的通过发酵产生的酒精分子,虽然与食用酒精相比,在化学结构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其口感或者说来源具有本质性的差异。而有的酒例如说发酵二三天的酒,我认为和食用酒精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传统工艺

中国的酒一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是以粮谷为酿酒原料,以腐败变质的粮食(其实是经过发酵的)作为天然的发酵糖化发酵剂,这种天然的糖化发酵剂因为是网罗和筛选驯化了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赋予酒复杂多变的滋味。

但是今天一些酒是以麸皮和糖化酶或者说根霉菌为糖化和发酵剂,这种酒在农村的作坊非常多。口感单一、比较冲,如果说使用糖化酶这个酒非常容易重金属超标。

所以我认为还是传统自然发酵的糖化发酵剂比较好。

第三:优质的原酒

可能大家都是知道一句话,孩子看小,也就是说孩子的一举一动基本上代表了他以后的行为举止,甚至是可以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其实酒也是一样的,原酒也叫做基础酒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陈放后的酒的品质。就好比有时候我们把小朋友称为这个小朋友就是一个美人坯子。

茅酒守艺人曾经接触到一个酒,在酿造出来的时候有一股那种坏咸菜的味,新酒的时候味不是特别突出。当时恰逢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火热的时候,我给他建议是如果有人要这个酒,尽量卖了算了。他属于对利润比较固执的人,发咬定要50元钱一斤的新酒。这个后来在18年的时候,我再次品尝了这个酒,这个酒的咸菜味更重了。

第四:时间的沉淀

酒的陈放主要是让酒中的低沸点物质挥发,进而使酒刺激性减小,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产生令人“愉悦”的陈味。这种陈味有的人并不是很喜欢,例如说我比较喜欢的酱香型白酒的“油陈”,这种入口有的似“油蛤”味的酒,在出气的时候给人一种很舒适优雅的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酒友们如果说在经济条件一般的情况下,我建议不要为年份买单,虽然说酒确实是陈的香,但是就是上面我说的优质的原酒可以是你考虑的对象。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节约很多的钱。

最后回到正题农村小作坊的酒,在茅台镇的农村也不乏很多小作坊,这些酒大部分都是以玉米为原料,以麸皮为糖化发酵剂,发酵七天的酒。这种酒品质参差不齐,其中有不错的,我品尝过差不多15年陈的作坊高粱酒,口感单一,滋味单调,香气香味单一,整体而言也就是勉勉强强过得起。但是我发现很多酒和街上酿造的酒一样仔细一算连成本都不够,哪这些酒怎么来的呢?

我想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啦。


所以农村酿造酒好不好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说遇见好的就品尝品尝,不好的存上一百年他还是垃圾。同时还是那句话,就是入口的东西,请大家喝点“良心”酒。


茅酒手艺人

一个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

一个普通的酱香白酒酿酒工人

一个对酿酒工艺痴迷的年轻人

以酒会友

为懂酒的人寻找美酒

为美酒寻觅知音

茅酒手艺人maojiuyr(版权所有)




农村酿造粮食酒喝着放心吗?

农村烤的白酒不一定放心,我们村就有几家烤酒喂猪的。


一是环境卫生上,农村酿酒环境是相当差劲的,特别是比较边远的小作坊,我们村酿酒作坊与猪圈是相连的,到热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蝇到处都是,这种作坊怎样能够保证白酒的质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二是质量很难保证,特别是甲醇含量,大家都知道甲醇有毒,喝了含有甲醇的酒,会引起双眼失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经常喝酒的人会发现,视力越来越差。农村小作坊是没有办法降低白酒甲醇含量的。


三是农村小作坊酿造粮食酒对材料很难保证,特别是秋收季节连绵阴雨天气,很容易引起玉米发霉,有的小作坊就是收购价格便宜的发霉玉米作为原料,如果误用发霉的玉米作原料酿酒,霉菌毒素会进入白酒中,造成霉玉米酒中毒。我们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年由于阴雨天气长,玉米收获后发生了霉变,当年,农村大多数酿酒作坊就是用这种发霉玉米作为原料,造成许多喝酒人发生发霉玉米酒中毒的事故。


四是农村烤的白酒不一定是粮食酒,现在农村小作坊的老板已经学会了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方法。我们县在买酒的商店每家都有一个烤酒的工具,门口摆满了粮食酒糟,证明酒是粮食烤的,但是这酒糟已经干燥了,并且这点糟能够出多少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瑶族   槽坊   粮食   酒曲   发酵剂   放心   农村   稻谷   作坊   口感   白酒   酒精   玉米   师傅   家里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