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坐火车喜欢吃什么?

10几年前,工作不稳定,为了谋生总要东北、山东两头跑,一边是老家一边是新家,有苦有甜有快乐地回忆。

当时坐火车都是绿皮的,青岛到通化,忘记了车次了,经过的站点历历在目,青岛、潍坊、济南,出了山东往北过天津昌黎后就是山海关,这就算东北了,到了通化再转车,当时没个高铁,回去一次要30小时以上,有时候车晚点,一晚几小时,有一次晚了九小时,人都快爆炸了,一路风尘一路颠簸一路辛苦,坐一次火车就是一次历练啊,感觉脱了一层皮,只是到了家见到了亲人,这辛苦化做快乐,感觉值!

当时坐火车难,先是订票难,没12306,就是排除、或者找人,要提前几周下手操作,卧铺一票难救,坐票也没有就站票,没法子,自己买个马扎弄点报纸,上车找个靠门的地方坐下,晚上报纸一铺,睡觉喽,自己设的卧铺,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火车上人真多。

再辛苦吃的要准备好了,咱们有个概念穷家富路吗?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肚子,上车前备好:烧肉、烧鸡、火腿、硬火烧、方便面、花生米,一瓶东北小烧,路途远,得准备四顿以上的饭,准备得还得全是硬货。

一般过了天津就能混上个坐,有了小饭桌,拿出吃的摆上,再来点白酒,这叫一个惬意、舒坦啊!

赶巧对桌也好喝俩口,这就把两人的美食合在一处,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从生分到熟悉,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然后开始吹牛、聊天,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说一路子。

下车了,留下电话,相约再聚,也真会再聚,东北人热情、实在!

爱东北、爱山东!




很多人坐火车会准备一些自己爱吃的东西,无论是水果还是作为午饭晚饭,要说东北人坐火车喜欢吃什么,那就先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说起吧,如果旅途短一些的话,像是五六个点,我可能会准备一些水果,比如上车之前就洗好的葡萄、苹果、小柿子,另外带果皮的香蕉、桔子也不错,不用洗扒了就能吃,省事。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准备肯德基、泡面、榨菜、面包、火腿肠和餐车上卖的盒饭,换着样儿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火车上看别人吃泡面感觉特别有滋味儿闻起来可香可香了,特别馋,但是自己吃的时候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还有很多人喜欢带一些薯条薯片瓜子,边吃边看手机或是电影,另外像其他我在旅途上遇到的很多男生会喜欢提前准备一些啤酒,然后下酒菜就包括香肠、花生米、鸡爪子、干豆腐、黄瓜等,边吃边和邻座唠嗑或是打扑克,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消磨时间的方法。




五年前,从哈尔滨搬到山东威海生活,很多东西大多走了快递,但随身也带了不少。

决定人怎么走时,是八月底了,不能坐飞机,一是飞机票太贵,舍不得花钱,二是儿子才十二岁,也没有身份证,坐大客不安全,于是,只能坐火车。

准备买车票时,有点吃惊,哈尔滨到青岛的火车卧铺一张居然有六七百,而硬座只有二百多。卧铺跟硬座比俩个人差不多贵了近800元,说实话,对于条件不是很好,平时省吃俭用过日子惯了的我来说,真心舍不得多花那么多钱买卧铺的。

我就跟儿子商量,买硬座可不可以,用省下来的钱我多多给他买他喜欢吃的各种好吃的,路上二十六个多小时虽然坐着挺辛苦,但绝对能吃到许多美味。再说,晚上时,我可以把座位让给儿子,夏天也不冷,拿个薄毯子,十二岁的儿子完全可以躺在我们的座位上好好睡觉,至于我吗,怎么都能对付那一夜的,因为自己是在临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护士,值夜班家常便饭,经常一夜一夜地忙碌照顾住院重病病人。所以,在火车上一夜不睡应该没问题的。

儿子也挺财迷,一听坐硬座能省很多钱,重点是会有很多好吃的,眼睛立刻亮了,连连点头同意。

最后,我定了俩张硬座火车票。然后,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买了俩个特大的鸡大腿,若干个鸭小腿,一斤肉皮,三斤多梅花肉,一股脑地送去熟食店加工出来,然后又买了几块月饼,一些嫩黄瓜、西红柿,几斤桃子,几斤葡萄……

这些好吃的装了好几个塑料袋,儿子的脸高兴得红扑扑地,路上尽心尽力地拎着……

在火车上,我们这些吃的摆了一桌子,各种美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多富裕,简直太奢侈了,对座的一家三口是农村打工出来的,好像很困难,只带了一大袋饼干和几根老黄瓜,这一路儿子吃了这样吃那样,幸福得一塌糊涂,真的是各种过瘾……

说来也奇怪,平时生活中不怎么样的东西,一到火车上,我天啊,别提多好吃了,那个美味,闻着都馋死人啊,吃着真是太享受了,居然有几分野餐的感觉。

对面的一家三口有时就直勾勾地看着我们吃,饿了他们就吃那个饼干和啃老黄瓜,真是挺可怜的,我给了那个孩子不少吃的。

想想都觉得奇怪,那么多的东西,居然在下火车时基本都吃光了,我们这娘俩的胃口简直太好了,现在回想还觉得真的是挺有意思挺难忘的……




东北的无论男女都特别豪爽,自来熟的样子。一次从广州到大连的火车上,我刚上车找好自己的卧铺,里面坐着几个大老爷们在喝酒。因为我是下铺,看见他们坐我床铺上特别生气,但是他们很自觉的就出去了。等我收拾好了,他们进来又开始喝,一大哥问我:妹子,和哥几个喝点吧!把你位置占了,不好意思。

还没等我说话,大哥从包里掏出2两的小瓶瓶递给我说:妹子,哥几个敬你,咱们在火车上相遇,是缘分。但是你放心,哥几个虽说五大三粗的,绝对不是坏人,在这车上,要是有人敢欺负你,哥几个给你出头,来……干一个,哥我一口闷了,你随意。

这大哥这豪爽性格,让我没有理由拒绝。他也是刚打开的一瓶2两的小瓶瓶,一口干了,我对几位大哥说:很高兴认识你们,感恩遇见,妹子敬你们哥几个,我也一口闷。

几位大哥看见我这样喝,心疼的说:妹子,你不能这样喝,你是女孩子,哪能这样喝酒?你一个人在火车上,一个熟伴都没有,这样一喝多,有人欺负你咋办?女孩子在外,千万要保护好自己,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另一位大哥赶紧掏出吃的,卤蛋:鸡爪、有名的红肠、辣条、煎饼果子、花生米、卤豆腐干、熏鸡、黄瓜、西红柿、葱、东北大酱、方便面……一大堆,太丰盛,应有尽有,像在饭馆一样。大哥说:妹子,赶紧吃点,这样喝坏呀,多吃点东西,快把胃填饱,不然会难受的,你们不要再劝妹子喝酒了。

我说:没事,这点酒不会多的,我心中有数。再说这不在车上遇到你们了嘛,你们保护我呀!没人会欺负我,所以我放心的喝你们喝,我的酒量虽说不敢和你们比,但是也能搬上台面的。

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的,聊得特别开心,一瞬间,一大堆东西全部消灭光,边吃边聊,时间过得真快,其中一位大哥说:可惜没有粥,让妹子喝点热乎的粥,等到站了我下去看看,再买的吃的。这漫漫长路全靠吃喝打发。

我问他们几个都能喝多少,几个大哥说:真要是拼的话,两斤多能承受,我们属于能吃能喝,越喝胃口越大,所以我们长成这样圆滚滚的,哈哈……

到了一站上来一位江西的女人,卧槽……这女人,我没法说了,整个旅途中没和我们说一句话,她的床不让别人坐。她上车倒床上叉着腿,旁若无人,一点不顾及形象!

本来气氛好好的,她这样一搞,几位大哥只好坐过道,因为他们都是上铺。他们聊天这个女人嫌吵,不让他们说话,他们扫兴的去了别处。本来这漫长的旅途,有他们的陪伴和唠嗑,会很愉快的就过去了,这女的一搅和,真无趣。后来我们下车是晚上11点,几位大哥不放心我,他们亲自把我送到酒店才离开,特别热情,特别厚道。

第二天一位大哥坐大厅里等我,我一看惊呆了,这大哥为什么在这,大哥对前台的人说:这妹子的房费给打五折,原来他是酒店的老板。大哥又带我去到处玩,吃遍大连,玩遍大连,带我去旅顺,我想吃啥想喝啥,随便点,大哥说反正他做东。

大哥给我买了回广州的火车票,后来和几个大哥又聚了一次,最后一次我请客,表示对他们的感谢,谢谢他们对我的关照。我一直都很喜欢东北的朋友,热情、豪爽、大气,说到做到,对朋友两肋插刀,认识他们不会后悔。




我是东北人,我跟同学一起去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4个男生3名女生,坐火车17个小时,绿皮普快火车,晚上9点半上的火车,要到第二天下午3点到站。上车就睡觉了,早上8点多我还在睡觉,同学们叫醒我去吃饭,我们大家一起去的餐车,要买餐车上的饭的,一个人买了一份,大家围坐一桌,同学带了好多吃的,他们是真的有坐火车带吃的经验,我看傻眼了,哈哈。带的啤酒铁罐20多罐,煎饼、鸡蛋、肉酱、花生米、炸的小鱼,葱、还有熟食,还有些我都忘了,开喝,从早上吃到下车,喝了一路,中午餐车又收的每人40一份餐费,中午餐车又一人一份餐,结果都吃不了了。

有次坐火车,一个人上车带的做好的红烧排骨,放到铁盒里,看着挺好吃,这把我馋的,

还有带烧鸡喝酒吃一路的。

听说上海人坐火车吃螃蟹,一只螃蟹能吃到北京下车,抠的干干净净的。哈哈。

其实坐火车大部分人吃方便面的多,满车箱飘着方便面的味道。

每个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样,所以带的吃的也不一样。




本人男,家是内蒙通辽铁路的。一般以前大学开学时经常和三个同学找人卖个四人小座,然后几个人都会提前联系准备车上吃的东西。那会儿车慢,记得好像早上九点多开车,晚上十点多到,得准备两顿饭的。一上车就开始往桌子上码东西,基本上都是熟食有板鸭,烧鸡,猪蹄,猪耳朵,猪尾巴,,红肠,肘子,小咸菜,干豆腐,香菜,黄瓜,炸的肉酱啥的,五斤一桶的纯粮散白酒,两箱24听的罐啤,基本就这些。中午晚上两顿的,一到饭点,就开始拆食品袋拿吃的,在别人的含有惊诧或者羡慕的眼光中开始吃喝,挺过瘾的。经常也能认识很多在同一城市上学的老乡,当然是通过聊天邀请一块喝酒开始认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东北人   餐车   大葱   熟食   硬座   烧鸡   卧铺   老爷子   妹子   黄瓜   白酒   豆腐   大哥   火车   东西   美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