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一说经典82版《西游记》的幕后故事吗?

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仅仅是重播就超过了3000次,这真的是无法想象。

这么火的电视剧,举国皆知,你对它的幕后的故事了解多少。



一开始杨洁导演是没想到拍这部神话小说的电视剧的,虽然《西游记》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但是毕竟当时的条件有限,拍摄那些仙景,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景,真的是有点难。

我们没想到拍它,但是有人居然拍了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他们拍也可以,但是他们歪曲了原著的内容,这就不行了。



70年代,日本拍了最早的《西游记》电视剧,只不过这个版本在我国只播了三集就叫停了。

杨洁导演:因为它太胡闹了,人物完全不是吴承恩的原著里的,它也有师徒四人,但是唐僧是个女的。

这一版《西游记》电视剧当中,不仅唐僧是个女人,如来佛祖都是个女人,观音菩萨则是个男人,包括银角大王也是个女人,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看了三集就让人气得喷,这个版本太不靠谱了。



杨洁导演说,台湾省也拍了这个《西游记》,这个里头就更出格了。唐僧哭着、闹着要和妖怪结婚,叫孙悟空一棒子给打晕了,猪八戒又跳,大神儿把他唤起来。

以上两个版本的《西游记》,虽然情节不太靠谱,多少还有一点原著的影子,但是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有下面两个版本。

一个是唐僧和观音菩萨谈起了恋爱,一个是把它解释成一个探险故事。这完全扭曲了原著的意思,真的太让人生气了。



看了别人的版本的《西游记》之后,导演杨洁直接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话,“咱们自己拍”!

杨洁导演说,我们的名著,为什么让别人胡搞乱搞?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拍自己的名著?

于是,说拍就拍。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非常困难。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拍摄的困难仅次于唐僧西天取经。

因为《西游记》不是一般的题材,它是神话小说,里面涉及的人物太多了,他们都长什么样?没人知道。而且那些场景,比如龙宫地府、凌霄宝殿、蟠桃园等等,上哪儿去拍啊?还有更难的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还有千变万化的剧情,怎么拍?

当然了,那些拍摄情景,要是在今天拍摄,那就好办了,直接上电脑,虚拟场景全部都解决了。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别说什么三维动画,电脑特效了,就连电视剧本身都是个新鲜玩意。

后来拍出来的82版《西游记》真的是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完成任务的。



《西游记》里边,唐僧师徒四个是主角,在这四个主角里头最关键的是孙悟空。这么重要角色,可不是随便打一个人就能胜任的。

杨洁导演当下想到了自己看过的一部戏,就是那 部拍摄于1960年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出演孙悟空的就是,出身于猴戏家族的六龄童章宗义。

杨洁导演想找章宗义扮演孙悟空,毕竟他有经验。但是,章宗义1960年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已经40岁有多了。22年后的82年,他都60多岁了,怎么演了。



没办法了,最后,杨洁导演只好让章宗义老师给推荐一下,他就推荐了自己的儿子。

杨洁导演对于章宗义推荐的人,她不是很满意,要继续物色人物。

杨洁导演:后来我一看墙上挂着一幅周总理抱着一个小猴的相片,特可爱的一个小猴,他爸爸章宗义很失落的那个感觉,他说这是我大儿子,他已经去世了。哎呦,我说真可惜啊!他又说了,这是我小儿子章金莱。



当时章老爷子极力推荐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他的小儿子六小龄童章金莱。其实刚开始杨洁导演还想看看其他的猴戏演员怎么样的,可是张老爷子太过热情了,拒绝他的话,确实不太好。无奈之下,杨洁导演只好暂定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了。

可六小龄童刚来,就给演砸了,连他自己都觉得看不下去。

六小龄童说,他拍了一个试集,叫做《除妖乌鸡国》,在剧中他就是演了那段救国王的戏,后来他看了自己的戏,很不喜欢,很不满意,有种特别想钻地洞的感觉,他认为自己是比较失败的。



六小龄童觉得自己演不好,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六小龄童是个近视眼,还挺严重的,600多度的近视眼,200多度的散光。

孙悟空的形象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火眼金睛,可六小龄童的大近视眼,他所看到景物都是一片朦胧,连个人都看不清,怎么演火眼金睛?

由于自己的近视眼,这把六小龄童给难住了,想放弃,但又不舍得,唯有下苦功夫了。

六小龄童说,他白天有时间就看人家练乒乓球,看那个球的往返练眼神的速度;晚上就是点一根拜神用的那种香,看袅袅上升的烟雾。

就这样,白天看练球,晚上看烟雾,几个月下来,六小龄童还真把眼睛给练活了,而且为了更好的体现孙悟空的眼神特点,他还有一个好办法。



为了让六小龄童能够更加熟悉猴子的脾气动作,杨洁导演还专门让剧组买了一只猴子养着。《西游记》拍了6年,六小龄童也就观察了六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六小龄童成功地演绎出了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美猴王形象。

孙悟空定下来了,杨洁导演又找到了昆剧演员马德华,让他扮演猪八戒,话剧演员闫怀礼扮演沙和尚。

三个徒弟都找齐了,就差师傅了。当时杨洁导演想,这个形态各异的徒弟都找到了合适的演员,那个白白净净的和尚,应该很好找到了,去电影学院随便挑一个长相秀气的演员就行了。



可没想到,找个合适的人演唐僧却是那么难。当时的《西游记》当中唐僧这个角色,接连有三个不同的演员出演。

开始的时候,杨洁导演去北京电影学院,想直接找一个长相清的学生。但是当时学校已经放假了,不能亲眼见到真人。

不过,北电的人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说先看照片,从中挑选,毕竟以前没人整容的,全部是纯天然的。



北电的人立马拿来一大堆照片,杨洁导演拿着照片一眼就相中一个相貌英俊的小伙子,他叫汪粤。

这张照片就是最早的《西游记》最初的师徒四人组合,本来挺好的一个组合。可是在拍完《观音院偷吃人参果》和《三打白骨精》三集之后出问题了。

扮演唐僧的汪粤因为接拍了一部电影,档期发生了冲突,放弃演唐僧了。

刚开始的时候,汪粤说,自己可以一边拍电影,一边演唐僧的。

唐僧这个角色并不是客串,每一集都有他,而且他的戏份特别重,不能缺席。

最后,在无法两全其美的情况下,汪粤选择离开了《西游记》剧组。在剧组中,按理说所有角色里面最没法换的就是唐僧了,因为其他角色多少都有点扮相,有点遮挡。比如孙悟空一身毛,基本看不出他的真容,猪八戒更加看不出原人。

可唐僧是个和尚,一身的袈裟,什么扮相都没有,脸上光光的,没有任何遮挡;若换了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当时,杨洁导演也着急,不过人家要人,你也没办法,以前没签合同的。那就唯有再找人了,那个时候,刚好有个人送上门来。他就是第二任的唐僧——徐少华。



据说,当时徐少华是自己找来的,不过人家要演的不是唐僧,而是小白龙。结果谁知道,当她试演小白龙之后,杨洁导演觉得,这个小白龙跟角色气质不符。

这时候,旁边有人说了,让他演唐僧吧!

就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梦中人。杨洁导演立马让他换上唐僧的衣服,这一看感觉还不错,就是有个问题。徐少华太瘦了,于是,杨洁导演直接下命令要他增肥。

杨洁对徐少华说:你呀,花半个月时间催肥,才像唐僧白白胖胖的一个和尚,半个月时间,猪肘子一天一个,吃完了,给我躺着,结果就胖了,就演了唐僧。

从那时候,徐少华就接替了汪粤,化身新唐僧,开始了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可没想到三年之后,徐少华的西天取经之路,也遇到了新的选择。

拍了三年后,徐少华收到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上大学呢?还是留在剧组继续西天取经?

徐少华拍完了《趣经女儿国》之后,还是拒绝了《西游记》剧组的再三挽留,选择上大学。

这个消息,对于整个剧组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电视剧已经拍了一半了,火烧眉毛,如今又要换师傅,这第三任唐僧哪儿找去?



俗话说得好啊,叫做无巧不成书!这第三任唐僧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一天傍晚,杨洁导演正在为唐僧的新演员发愁,忽然在单位的楼道里面碰到了一个人。

杨洁导演:那天上来就一个人,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我感觉到这个人气质不错,脸看不见,我就好像有一个感觉,我就回头叫他,站住!

迟重瑞:杨洁导演说“站住”时,我跟她走过了,我一下子就站住了。

他站住之后,杨洁导演就问他是哪儿来的?他说他是同一个单位的。

杨洁导演:我以前怎么没看见过你呀?你看我眼皮底下的唐僧,我居然没发现!

她顺口就说出这么一句话,让他十分惊讶!

杨洁导演碰到的这个人,正是刚刚拍完电影,回到单位领工资的迟重瑞。就这样,迟重瑞直接加入了西游记,并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并且最终取得了真经。

其实,不光在挑人演唐僧师徒四人时有点典折,《西游记》里每一位演员在挑选的过程当中,几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玉兔精的扮演者李玲玉。当时,杨洁导演正看一本叫《大众电影》的杂志,上头有一张两寸左右的照片头像,导演觉得这姑娘不错,又漂亮又洋气,就让剧组全国撒网去找。

扮演弥勒佛的杨昕晔,是杨洁导演在上海交流会上遇到的。更离奇的是,杨洁导演在火车上看中了一位姑娘,觉得不错,也邀请她加入剧组。她就是扮演那个调戏猪八戒的怜怜姑娘。

虽然很多人在《西游记》中演的都是小角色,但是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大腕。比如,著名的小品演员赵丽蓉,她一直把杨洁导演视为自己的伯乐,没有杨导演,就没有后来的她。



当年《西游记》电视剧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一阵轰动,广大观众都要求《西游记》全剧组亮相。

于是,央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要求。在1987年的春晚,赵丽蓉第一次上台表演小品。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在小品舞台上大放异。

还有杨洁导演在火车上邂逅的那个姑娘,也就是演怜怜的那个演员,她就是何晴。

演完《西游记》之后,何晴先后又扮演了《红楼梦》里面的红颜薄命的秦可卿,《水浒传》里边的一代名妓李师师,《三国演义》里面的美艳动人的小乔,等等。何晴四大名著都演了一遍,直接挤身为当年的一线演员。



在剧里面,还有很多能叫出名字的角色,甚至一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角色,日后也成了大腕。

比如,那个给太上老君扇火的角色,她就是后来在全国走红的女演员许晴,就是那个一笑,脸上有两个甜酒窝的大美女许晴。



其实,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当中,虽然说没有相应的参考资料,但是我国这么大,这么多人,下点功夫,总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的,所以说这个角色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更难的还在后头,那就是特技。

《西游记》是个神话故事,想把它拍成一一部电视剧,至少有1/5的镜头需要特技才能完成。

当时的拍摄器材有限,整个剧组只有一个摄像机,还是卡片式的,也就是摄像机和录像机分体的。

取不同的景点,都要反复的拍摄,不但折磨演员,还经常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说拍“智击美猴王”的时候,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骑着马追兔子。这兔子一溜烟就逃跑了,两个摄影师抬着摄像机,跟着兔子的后面跑。

而,两个技术员抬着录像机,又跟着摄影师跑。后面又有两个人抱着监视器,跟在录像机后面跑。最后,导演又跟着监视器后面跑。

就是为了这么一个追兔子的镜头,十几个人来回跑的气喘吁吁,这还是常规镜头,要是碰上需要特效的镜头,比如说,腾云驾雾的情景,这就有点烧脑了。

杨洁导演:拍《西游记》特技对我们来讲是最难的一个难关,其他的我都不怵,就是这个怵,人怎么飞起来?怎么千变万化?天上腾云驾雾,72变,反正是各种各样的要求吧!

刚开始,杨洁导演曾试过让演员用跳板,蹦床演,甚至是滑板这些设备。可是,拍出来的效果都不太理想。无奈之下,只能去香港学习别人的方法。


杨洁导演眼看这土办法都不好使,只好带着摄像师去香港看看人家是怎么拍的。说来也巧,他们一进片场,就碰上人家刚好在拍一个鬼戏。

那个披头散发的鬼从地下的坟墓飞出来的画面,非常逼真。那时也没有特技,不知人家怎么做到的。

杨洁导演一看就恍然大悟,原来人家用钢丝掉着拍的。这边跑,那边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吊威亚。

从香港回来之后,杨导演就开始尝试使用钢丝。使用钢丝这个原理是懂,但是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留在画面上的钢丝印记怎么去掉。为了让观众看不出来钢丝的印记,他们只能根据背景的颜色,来给钢丝涂上同样的颜色。

吊威亚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没有考虑到的是演员的危险性。

杨洁导演说:唐僧师徒四个人都摔过。猴子是第一次上天,从三米多、四米的地方掉下来,绳子断了,幸好什么事也都没有。



用现在的审视标准来看,82版《西游记》的技术水准,那可是惨不忍睹的。仔细看的话,里面还有不少的穿帮镜头。

比如说,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时候,从地面上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蹦床。

还有以下那个画面,孙悟空的脚下似乎还能看到一块滑板。

穿帮的镜头还有的,不此这两个。虽然《西游记》成品出来以后,很多瑕疵,但这并没有影响《西游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特技和四个主角的难题都解决了,那后期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了。可是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在拍盘丝洞的时候,原先定好的七位美艳动人的蜘蛛精居然集体罢演了。

姚嘉说:当时试妆的衣服都不敢穿的,要露肩膀出来的,这怎么可以?

那个年代的服饰和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们穿那种服装肯定很难接受。

姚嘉就是演蜘蛛精里的老大的人,那年他刚满15岁。在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这露肩膀露肚脐的服装,对他们来说,那就相当于没穿衣服呀,能不抗拒吗?



姚嘉说:当时有一个女孩子,刚接到衣服时给吓得在房间里面哭啊什么的,一晚上没睡,就觉得自己特别悲惨,怎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啊?或者怎么样的?

这下可把杨洁导演给急坏了,姑娘们态度很坚决,坚决不穿这样的服装。可是根据剧情的要求,他们的着装又必须得暴露。

思来想去,最后服装师给支了个招,她给这些姑娘们每个人量身制作一套肤色的体操服。体操服穿在里面,外面再加上一层薄纱披风,这样,那几个姑娘才妥协了。

还有一些比较暴露的特写镜头,女孩子们肯定会拒绝拍摄的。比如说,一条黑鱼在水里,围着女妖的大腿,肚皮蹭来蹭去,还有露出肚脐眼,吐蜘蛛丝的画面,等等。



上面那些印象深刻的镜头,其实都是剧组几个大老爷们儿扮演的,其中有一位就是扮演过黑熊精的演员。

这个难题总算是过去了,可导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又一个难题来了。这回是直击要害,直接停机,剧组没钱了。

刚开始,《西游记》剧组只有300万的经费预算,可因为没有经验,谁也不知道这部电视剧拍下来得花多少钱?

于是,大家开始想方设法的节省开支。戏份比较重的六小龄童和马德华,拍一集才80块,六年下来吃尽苦头,片酬还不到2000块钱。其他人就更别说了,片酬低得不能再低了。

就是这么精打细算,才拍了15集,还有15集没拍,300万就没有。

杨洁导演:那时候没钱了,领导就说别拍了,那个时候,女儿国还没拍呢,拍完红孩儿就要收兵了,我说这叫什么事啊?《西游记》拍半截,有头没尾的,所有的剧组人员不仅是他们几个,集体要求我们自己找钱。

那时候,商业运作并不流行,不像现在那样可以拉广告商赞助。要自己找钱,到哪儿去找呢?



后来,那位扮演蜈蚣精的李鸿昌,当时是剧组的制片主任,他借来了300万。有了这300万,《西游记》才得以继续拍摄。

本以为有了这300万,《西游记》怎么也能拍完的。但是情况又变了,就这么一两年的时间,物价飞涨,除了剧组人员的片酬之外,其他消费都涨了,就连之前选的景点,也变成了旅游景点,开始收费了。

没有钱,只能硬着头皮,省省又坚持了一年。最后,杨洁导演还是忍痛割舍,省去了5集。

原定30集的《西游记》,最后变成了25集。可就是这25集,整个剧组从1982年到1988年,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来完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花6年时间拍摄的《西游记》终于成为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经典。

每当《西游记》开播,响起那熟悉的音乐时,不少数都放下手中的活,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每当孙悟空腾空一跃的那一刹,在那个电视剧资源并不丰富的时代,这个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




跑到西天佛爷身边,不送礼也难取真经。由此而知:神仙不打送礼地[呲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西游记   唐僧   腾云驾雾   西天   师徒   特技   剧组   钢丝   悟空   名著   幕后   导演   演员   镜头   角色   电视剧   故事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