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的簸箕炊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

玉林也有的,小时候每年七月十四每家都有做,是用大米泡几个小时再打成米浆,然后将一种竹编的大盘子(就是簸箕)放在开水锅上蒸热再均匀的淋上一层米浆,蒸熟后再淋上一层,一般五层,放最后一层米浆是再洒上一些肉末.笋丁等馅料,蒸熟后再淋上酱油蒜泥香油等调成的酱料,用一把竹刀将它切成菱形,香喷喷的簸箕炊就做成了。




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在茂名地区的电白、高州、信宜、化州、以及湛江地区的湛江各区,遂溪县、廉江市、吴川市、雷州市、徐闻县一带非常盛行。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

用磨成浆的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酱,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是很多茂名人心中的家乡味道。

簸箕炊的做法其实也并不算复杂,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其家常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试着在家自己也做一下。

材料

粘米粉150克 澄面粉50克 盐2克 清水(搅拌粉)500克

白芝麻10克 蒜5瓣 姜5克 砂糖半勺

花生油适量 酱油5勺 清水(煮酱汁)20克

制作过程

1、水洗粘米粉150克,澄粉50克,把2克盐放进去,把500克水倒进去搅拌均匀,静止30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水分;

2、锅里烧水,碟子里刷上一层花生油,搅拌均匀面粉水,放一汤勺到碟里开始中火蒸4分钟,然后一层层的蒸,蒸最后一层时蒸1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3、把姜和蒜蓉剁碎,锅里放油,小火,把材料放进去翻炒1分钟,把酱油,芝麻,砂糖,清水,进去翻炒后就可以了,酱料就做好了;

4、等完全凉透后再切,可以看出一层层的簸箕炊,把酱汁淋上去,白嫩的簸箕炊蘸上酱料吃,味道特别棒!

茂名的朋友们,你们还有好的制作簸箕炊的方法吗?欢迎大家留言进行分享。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茂名的簸箕炊,作为土生土长的茂名人印象中记得,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做过几次簸箕炊。簸萁相当于现在的蒸笼,炊就是蒸的意思。制作方法:先把大米(粘米)放水里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放石磨里磨出米浆,勾兑一些清水,在大锅里放上一个小簸箕,上面铺一层砂布,刷上一层花生油(防止粘连),加两勺米浆进去平摊好,蒸个几分钟直至熟透,再加两勺米浆进去蒸,重复以上的动作,一层一层的把它蒸熟透,大约蒸三四层这样吧,然后又换另外一个小簸箕上去蒸…

蒸完一个小簸萁拿出来,在上面洒一些芝麻,花生粒,谅凉后用小刀划成大小不一的方块形或菱形,倒在碗里加些生抽花生油蒜泥,美味的簸箕炊就完成了。

真的很怀念以前的日子,多么希望能吃上一顿美味的簸箕炊,小时候吃簸箕炊就成了美好的回忆。




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簸箕炊是由大米粉制作而成,传统的大米粉是石磨米浆再蒸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石磨,进而机器化制作了,同样很美味。



制法方为放磨成浆的大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做“簸箕炊”虽然简单,但工序复杂,并且非常考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用竹签戳着吃,脆滑爽口却不油腻,油香绕齿,余味无穷。



好多城市里都有人卖簸箕炊,制作簸箕炊用的都是电石磨,这种磨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快,磨得也非常细,十分方便省力。在茂名、化州、电白等地,这种街头小吃还很实惠,每一整个簸箕炊的售价大约是6元左右。可以买一整只,也可以买一半,更可以只买四分之一,价钱随量折半,实是街头惠食者的一大首选。




簸箕炊在化州吃过,蛮好吃的,软糯细膩不粘牙,浓浓的酱香味!有调酱吃的,也有炒着吃的,各有特色,是一种比较有代表的地方小吃!




谢邀




吃了不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茂名   簸箕   化州   电白   格状   美食   蒜蓉   酱料   石磨   花生油   香油   米粉   小刀   酱油   芝麻   小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