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人们在高铁上都很安静,火车上却总是叽叽喳喳?

别跟我扯“素质”,这跟素质没有必然关系。原因其实很简单,普通火车的座位是面对面,高铁,也包括飞机,座位是朝一个方向的。


(当然,像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都不太多。是不是高铁也有面对面的座位,我就不知道了)


在我的孤陋寡闻的见识里,面对面坐着四个或六个人,又是在相对封闭、比较无聊的环境里,很容易高谈阔论、笑语喧哗起来。你说是中国人“素质低,不注重隐私,打扰别人”也由得你,我说是中国人热情,“四海之内皆朋友”,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吧?


但是到了高铁或飞机上,座位都是朝一个方向的,座位的靠背又比较高,前后两排想说话并不容易。而同一排的相邻座位当然可以聊天,但是距离这样近,又不需要高声说话了。于是环境就很安静了。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作为一个经常坐火车的人,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

相对而言,高铁上的旅客比较安静。大部分人都是看手机,看书,或者睡觉,互相聊天比较少,所以显得较为安静。但也有一种情况,让人觉得无奈——有的旅客看手机喜欢外放声音,看电影,看电视剧,看短视频的声音响彻车厢,让人烦躁不已。

反观普通旅客列车,旅客却不那么安静,特别是硬座车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杂而乱,让人感觉不到清静的氛围。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两种车型隔音效果不同。高铁隔音效果好,运行过程中外界的噪音基本上能够被隔阻在外;普通旅客列车的隔音效果不太好,列车运行中轮轨摩擦的噪音经常传入车厢中。

第二,车厢座位的设计不同。高铁座位是同一个方向的,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旅客的后脑勺,无法前后交流,只能邻座聊天。普通旅客列车则不同,一般是四个人或六个人对面相坐,给唠嗑聊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一旦其中一个人打开话匣子,另外几个人跟上,那么就热闹非凡了。

第三,两种列车运行时间不同。高铁运行时间较短,一般是两三个小时居多,旅客上车后,看看书,刷刷手机,就到站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别人聊天交流。普通旅客列车则不同,一般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旅客们长时间在一个车厢里,必须需要比较多的交流沟通。

第四,旅客的性格爱好不同。乘坐高铁的旅客,一般是出差、商务的居多,上车后,有的忙工作,有的要休息,互相之间的交流不多。乘坐普通旅客列车的旅客,多为学生党、务工族,互相之间聊天、拉家常的欲望更加强烈一些。




高铁承载的是诗和远方,无需多言,前路自有光芒,火车带的思念与家乡,千言万语不过相思一场。




高铁载的是诗和远方,无需多言,前路自有光芒,火车载的是思念和家乡,千言万语不过是思念一场




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收入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坐飞机的乘客一般更淡定。坐高铁的,一般是收入高的,注重隐私,比较低调。坐绿皮火车的,彽收入的居多,嚷嚷习惯了。没有安静的时候。
















坐高铁的人跟坐火车的人层次不同。做高铁的人,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蓝领或白领。他们一般受过好的教育,文化层次较高,有涵养有素质,懂得礼貌,懂得尊重别人。在公共场合,懂得以身作则,维护好公共秩序,尽量不高声喧哗,打电话,与朋友聊天,都要小声,尽量不打扰到别人。坐高铁的人虽不能说是精英,但也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出发有较强的目的和艰巨的任务,有的在高铁上要看资料,看图纸,还要动脑考虑要联系的事情。有的需要在高铁上养精蓄锐,到目的地学习参观,和人家交流,坐高铁的人都比较忙碌,人群也大都是上班族。所以,每个人都会尽量保持安静,不去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坐火车的人,经济状况一般,大多是回家探亲,和外出打工的普通百姓,他们比较清闲轻松,也不需要动脑学习,涵养不够,在一起就是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天南地北的胡聊,甚至打扑克等,输赢还要挣个面红耳赤,大吵大闹,根本不注意影响不影响他人的事。坐火车的人面还比较广,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有。火车上是熙熙攘攘,五花八门的声音,每个人只管自己表达,根本不考虑别人,所以火车上是叽叽喳喳,吵吵闹闹声不断。

坐高铁的人群和坐火车的人群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涵养不同。这就是


高铁上很安静,火车上叽叽喳喳的原因!




这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系,虽然不是绝对,但你仔细观察,坐高铁动车的一般都是公职人员或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或者学生,坐火车的大多是平民百姓,比较随性,说说笑笑性格使然不是什么坏事。文化程度高的一般修养比较好,自律性强,很好面子,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公共场合都比较安静。




我觉得是座椅方向不同导致的,火车是乘客面对面坐,聊天方便,而高铁是朝同一方向坐。




这是相对而言的。

技术上说,高铁密封好,无渣轨道的运行方式平稳且车轮噪音小,显得安静;而且从硬件影响软件的角度上看:座位一律向前,一人一个小桌板,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上,比火车上互相对面坐、拥挤着坐的方式更少互相干扰,也少了陌生人之间搭话的机会。

当然,高铁的乘坐者花费较高的票价,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更经常地出入对环境有限制的场合,可能更容易养成在公共场合不高声的习惯。这也并非就否定乘坐火车的乘客中很多人其实也有这样的习惯,仅仅是就人数比例上相对而言,可能会少些。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文明与否,在公共场合制造噪音与否与经济状况无关,与受教育程度也无关,与其出入什么场合也无关,仅仅就是其个人真实的文明素质的一种外显而已。

不管是火车还是高铁都不能完全避免那些不自觉地在公共场合里高声说话、长时间打电话或者不戴耳机看视频放音乐的人,还有肆无忌惮地聊天旁若无人地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在安静的车厢里制造的噪音更扎耳朵。




嗯!入乡随俗,坐高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火车   经济状况   涵养   车厢   旅客   噪音   面对面   座位   旅客列车   安静   素质   方向   声音   感觉   环境   时间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