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郊区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来说说吧,在上海呆了快10年的人即将离开上海!

我呢,是12年毕业来的上海打拼,跟老公也是12年在同一个单位认识的,16年结婚并在金山买了一套90平的一手房,17年上半年宝宝出生后住进去的。未结婚前在锦江乐园附近上班,老公在金山上班,租房住在莲花南路附近,初住金山这边时候,感觉马路宽,人少,不堵车,想出去吃逛可以去万达或百联,总体感觉也还不错。但是现在有了孩子考虑的事情多了,就觉得郊区很不方便,我家孩子抵抗力不好,经常生病,自有次金山医院给宝宝误诊以后,宝宝不管大病小病都只去市区儿科医院,加上我生完孩子后,坐车晕车去一次开车50分钟,所以觉得特别不方便。另外孩子越来越大,想着以后上学的问题,和我们对口的学校也一般,想着将来孩子读书希望他能读好点的学校。还有最大一点空气不好,毕竟金山这边化工厂多,长久生活对健康肯定不好!总结郊区生活3大缺点,无非就是小孩教育资源,医疗服务,空气质量肯定没有市区好。

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有时候不想做饭,去小区门口周边 下小馆子吃,没有市区多,并且味道一般。

还有就是购物,这边也就万达 百联逛逛了

去年年底加上老公想在事业上拼一把,我们便考虑再三把房子挂出去了,没想到很快便成交了,今年过完年便要走程序,所以在上海也呆不了几个月了,希望新的一年老公事业有个好开始,宝宝健康成长,换个生活环境一家人顺心顺意,平安健康。

同时也祝各位新年快乐,诸事顺心!




我外地人在郊区嘉定和松江都有房,现在依然没有办法好好的生活,分别来说说这两个郊区房子的生活事情。

01



松江新桥,你可能不熟悉?如果说莘松路上的上海康城你可能知道,上海超大的小区。早年在那附近买了房,本来想在上海终于有个自己的家,开心的迎接新的生活。莘松路上的别墅、民宅、商品房就这样聚集在一起,短短的一条路每天堵的水泄不通,好不容易熬过这段路,到了莘庄地下通道又继续堵上,急不来的所有人都赶往最近的地铁站莘庄站。我在静安上班,提前90分钟也不一定到公司。开车吧,小区的地下车位早已满满的,地上车位那是完全碰运气,反正怎样都是堵。附近的医院、幼儿园、商场就不说,郊区都差不多稀少,生个病跑市区怎么也要一天来回,千万要有医保。

02



嘉定马陆,就是产马陆葡萄的地方,本来想这个地铁站边新房应该好些吧。确实有地铁上班方便多了。2016年3月给小孩报幼儿园,想过完年3月报名也太早了吧,一到当地还可以的民办幼儿园咨询,门卫说“你们也太晚了,年前都收满了。”这下给我们急的,周边可以报名的都报了,公办要120分积分要房产证,民办好的学费上万一月,关键郊区学校少,外乡人那个多,就这样快开学也没一个幼儿园可以上。说过了幼儿园,看看小区周边,地铁站周边道路还未修通路,周边还是大片的农田和村路,关键是好多年也没有变化,完全的城乡结合部感觉。花几百万买的郊区房子,居住还不如县城的生活方便。

以上的2个地方房子,因为种种原因我只能选择出租,自己也在市区居住。上海之大,郊区之远,制约外地人不光是房价是租金是生活便利性,现实的子女入学和医疗保障,都是一般人无法解决的。




你好,我就是生活在上海的郊区,人生前20年生活在远郊金山区,现在生活在近郊闵行区。在郊区生活,说实话,如果不考虑医疗、教育等资源的话,我认为是非常惬意的。

尤其是在远郊,虽然那里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整体生活节奏较慢,人际关系简单,生活的压力也就非常小了。

我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同学郊区小镇上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年收入呢在10万左右一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上班的地点离家里非常近,每天9点上班,8点半起床,走路去上班只要5分钟。中午午饭后还能回家睡个午觉,1点左右再出发去单位就是了。

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两点一线。一个月有一两次看电影的机会,小镇上也有电影院,和院线同步的。如果想购物,就开车3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去城区的百联购物中心或者万达。偶尔想喝个星巴克什么的也没什么问题,我在的镇上也有的卖。总体来说,生活还是很现代化的,不会太落后。

此外,在远郊小镇生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圈子特别小。这也不知道是好处还是坏处。好的地方是,大家都知根知底,即便不认识,也脸熟,朋友圈里只要找5个人,肯定有共同好友。坏处就是人熟嘴杂。尤其是跳广场舞的阿姨妈妈们,如果你妈正好是其中一份子,那完蛋了,你跳个槽、换个女盆友、挣了多少钱基本上会传的整个小区都知道,呵呵哒了。

总体来说,你要是没有孩子升学压力、房贷压力,比较求安稳的性格的话,那在郊区生活真的很不错,日子轻松惬意,上班做好分内事,下班吃饭逛马路,偶尔约个下午茶,也能小资一下。庸庸碌碌挺好的!


了解上海郊区,欢迎关注我:“沪郊笔记”,这里分享上海郊区的各类美食、美景,各类信息




我是北方人,2013年从学校毕业,来上海的郊区作了一名公务员。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拒绝的,认为郊区太偏,不繁华。那时还年轻,喜欢去热闹繁华的地方。第一次来这边,我感觉我像是到了美国(虽然我并没有去过美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路上看不到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一辆车呼啸而过。马路很宽敞,路上车也不多,人就更少了。天很蓝、云很轻、城市绿化很好。


不知不觉在这里生活8年了,讲讲我的真实感受。

首先,购房成本比较低。对于我这种家里没钱的外地人比较友好,让我不需要父母支援,完全靠自己努力就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有房有车。现在郊区一套次新房自住,市区投资了一套老破小出租。我有一个和我同期来上海的同学,他也是研究生学历,在市区作公务员,现在还没有结婚,就是因为始终买不起房,偏的地方不想买,市区又买不起,眼看着房价一路上涨,望房兴叹!



其次,郊区人民非常淳朴。我周围很多同事都是郊区本地人,大家相处都很愉快。去年疫情提倡就地过年,我们就没回老家,基本上从年三十到年初六,都是在不同的同事家吃饭作客,就像走亲戚一样。我以前听说上海人不喜欢外人到自己家里,但在郊区我没见过这种情况。


还有,郊区圈子比较小。大家基本都工作生活在这个地方,上班是同事,下班是朋友,工作之余大家会偶尔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有点什么事呢,也很容易就通过自己或者同事找到熟人了,办点事很方便。

而且,在郊区工作,上下班通勤时间很短。我家小区离我上班的地方走路15分钟就到了,开车5、6分钟吧,8点半上班,我8点15出门都不会迟到。家里有点什么事,随时都可以回家,跟领导打个招呼就行,不需要专门请一天假。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郊区商业不发达、医疗教育资源不好这些弊端,对于我来说,倒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是从北方农村来的,就上海郊区的这个医疗和教育资源,在我看来,已经是很不错了。

医疗的话,从郊区去市区医院交通很方便,而且现在郊区的医院基本都有市区专家来坐诊,不想去市区的话,就在郊区医院挂个市区专家的特需门诊,价格还比直接去市区医院挂专家门诊便宜的多(有一次挂了市儿科医院的一个专家号,郊区医院200多,去市儿科医院挂号反而要600多)。

教育的话,我从小都是在乡村小学、乡村中学读书的,那师资力量是相当薄弱的,也照样上985大学了。就教育而言,我认为老师很重要,但家长和孩子更重要。而且,郊区也有非常好的私立学校,只要你有钱,一样可以上。

商业的话,真的很少去市区逛,现在郊区的商场我也很少去逛了,基本都是网上购物,可以货比三家,方便又实惠。

总之,在上海郊区生活,压力相对小,生活节奏慢一些。不过,将来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去市区工作生活,因为我认为在我们打的基础上,她在市区也可以有不错的生活。




在上海的郊区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我2017年3月从外高桥的高东镇置换来南汇新城镇芦潮港,离滴水湖5公里。够郊区了。我从地理位置、吃、住、行、玩和整个人的心理来说说我的郊区生活体验。

一、芦潮港简介

2012年,原芦潮港镇和原申港街道合并,成立南汇新城镇。两城区的标志性地点分别为:芦潮港有芦潮港渔港,一级口岸,还有海鲜一条街;申港街道有滴水湖。

芦潮港位于上海市的最南端,东邻临港物流园区,紧靠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隔海相望,西侧是重装备园区,南面是渔港,北面是南汇新城镇的门户——泥城镇。

交通上,海上有芦潮港码头到浙江宁波、舟山、普陀山、大小洋山等地;陆路距离临港新城(即申港街道,滴水湖那边)5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32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7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52公里。紧邻沪芦高速(去市区)、两港大道(去机场)。

医院有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人也挺多的。如果看个大毛病真不是很方便。

二、吃

这里的吃,特色当然首推海鲜!本地人种的瓜果蔬菜也不错,很便宜。海鲜一条街每逢周末尤其捕捞期,市区的人们相继涌来,有一家叫“阿新海鲜加工坊”的店非常推荐,周末去滴水湖玩的朋友可以抽时间过来尝尝,什么时候都热闹的不得了,海鲜新鲜、便宜、味道也不错!我只要有朋友过来玩,必定带去吃海鲜。这里还没有像样的商业街,在建的商业广场预计明年开业,到时就终结芦潮港没有商业广场的历史,我们可期待了!所以,目前去看电影啥的还得去五公里外的临港新城的港城新天地。

三、住

芦潮港的住宅小区主要是新芦苑,分为A、B、C、D、E、F六个小区,因为都是安置房,房型不错,就是小区环境绿化一般般。近两年新建的新楼盘有宝龙世家、朗诗里程、紫菁庭等。这里的房价两万出头,是外地来上海拼搏的家底不丰厚的年轻人首次置业的好地方,如果工作在临港地区而又暂时承受不了临港新城三万左右的房价,这里是首选,以后肯定还要涨。

四、行

这里交通非常方便,公车线路去泥城、川沙、惠南、龙阳路、奉贤等都有,班次也挺多,相反是芦潮港到临港新城的公车班次间隔有点长,非早晚高峰,近半个小时一班。地铁还没有,16号线只到临港新城,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延长线到芦潮港,倒是听说有规划连通市区的轻轨,也有说规划有从新场直接连通芦潮港的地铁,这些都没有官方的明确表态,仅是猜测。总之,在这里得有车,否则要去市区办点事单程至少两个半小时,不方便。

五、玩

这里的玩芦潮港周边好玩的地方大多在建中,主要有芦潮港公园(2018年底)、滴水湖、南汇嘴公园、航海博物馆、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2018.10)、上海天文馆(2020)、全球最大的冰雪世界游乐场(2019——与迪士尼相媲美)、港城集团与保利影业合作创建的世界级影城(2019)、春花秋色海绵化城市公园、动漫主题乐园“达高炫乐园”(2020)等等。

2020年左右,芦潮港周边的大型游乐园游乐场都将基本建成,届时将享受旅游胜地带来的溢出效应,现在的冷清是为了迎接未来的盛典!目前以自然景点为主,尤其滴水湖,周末或者工作日傍晚骑车绕岛骑行别有一番滋味!

在郊区生活了一年多,最大的感受是空余时间多了很多,晚上不太出门,晚上也没啥活动,买了很多书看了很多书,整个人心境平淡宁静,不急不躁,经常开车带小朋友去春花秋色公园、滴水湖、洋山港(开车在夕阳下的东海大桥上非常壮观奇美),人民塘路两边参天杉树A字形树梢把路呵护得阴凉静谧,每次开车经过总有一种留恋时光不老的不舍感,让人心安。

在洋山港海关也就是东海大桥入口处不远是大学城,有海洋大学、海事大学、电力学院、建桥学院、电力大学(今年刚搬),我经常去海洋、海事大学校园里走走,对于我这种喜欢单纯、平淡、安静的生活的人是一大享受。

总之,市区有市区的热闹、繁荣,郊区有郊区的安静、淡然,喜欢热闹熙熙攘攘,适合在市区;喜欢宽敞的住房、宽阔的马路,吃饭不用排队,安静有时甚至寂静,那就来郊区,这边很多老人周末过来,工作日回市区。我认为住哪里都是一种缘分,最理想的状态是市区、郊区各有一套房,工作日节假日与工作日轮流着住,这是我的理想。请热爱生活,不管在哪个角落。




之前曾经在闵行住过一段时间。大概是东川路那里,五号线的倒数几站了。到莘庄都要不少时间,更别说再从莘庄进入市区。

不得不说,闵行的物价比市区低……我指的是水果的价格。在闵行能够以比较实惠的价格买到一些性价比超级高的水果,特别是夏天,在贩售西瓜的卡车上买西瓜,西瓜很甜很好吃,而且价格也不贵。

同时,闵行那那里,离奉贤校区很近,开高架也就二三十分钟就到了学校。也免去了自己乘坐车子回学校的麻烦。

而且我觉得,闵行的空气质量相对于市区来说没有那么闷。城市热岛效应让市中心的夏天变得很难熬,但是闵行就还好一些,夏天经常能看到在楼下乘凉的老人。

不过,闵行没有什么很大的商业中心,我经常去的也就是莘庄龙之梦。所以我觉得,除了去市区耗费的时间长了一些,加上一些商业设施少了些,闵行也还不错。

而且现在五号线要继续延伸到南桥,交通可你的那个越来越方便。所以对于一些刚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闵行这类的郊区是个很不错的立足点。最关键的是房租肯定没有市区那么贵,能够省下一点钱体验都市生活。


❤魔都小资城市生活指南,带你过有态度的小资生活~快来关注我的头条号吧!




本人小的时候在崇明,7岁到了大连。然后,考大学再考回上海,并留在上海。大学毕业前的经历,都是在一些人口很稀少的地方(备注,2000年前的大连,真的不错,现在的大连……)。造成了我不喜欢人很嘈杂的环境。所以,住在郊区,既是经济原因,更是生活习惯。

我爱人是奉贤的,那时嘲讽自己,上海最穷的一个县的,找了个最穷的一个区的。但是,郊区的生活,却从此延续了主旋律,并没有任何希望改变的想法。那,住在郊区什么感受呢?

首先说说目前住的老闵行,总体来说,生活上相对便利,交通越来越堵,但还能接受。既偶尔感觉了上海的繁华,但大部分时间其实和一个小城市的感觉差不多。也就是看到虹梅高架,嘉闵高架,才会重新感觉这是上海。但是,这些足够了,何必要每天要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呢?说实话,要不是女儿读初中,或者未来的高中,估计,我会搬的更偏,因为我觉得老闵行也已经……人很多了。

至于我的家乡,崇明,那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很多时候,当你工作很烦躁的时候,我都会请个几天假期,在老宅前面,呆呆的坐一段时间,然后,你就会觉得,心情很好。

说了这么多,总结住在上海郊区的感觉

1. 没钱是一部分原因

2.生活习惯影响更大

3.上海郊区既让你偶尔感觉大上海的繁华,又让你远离喧嚣

……




我住在闵行浦江镇,现在是闵行颛桥附近工作,妥妥的郊区上海人,父母在市区老房子住,每周回家陪老人,郊区衣食住行各方面体验如下:

1.交通:公共交通方面,今年浦江线开通了,浦江线接通8号线,40分钟到徐家汇,50分钟到人民广场,基本上到市区都是一个小时以内了,还算便利,虽然有车,但是平时去市区还是坐地铁方便,毕竟开车堵车,停车还不方便。开车的话,郊区道路都比较新,规划都相对科学,车少路宽的,不会堵车,车速也比较块,小区停车位充裕便宜,郊区购物中心停车位也充裕,大部分购物中心凭消费小票都免停车费,出行成本比市区低。

2.生活方面:菜市场比较多,都比超市新鲜便宜,24小时便利店也很多,奶制品基本上都在便利店买,天天都有特价活动,水果都在菜场附近买,比市区便宜,郊区有很大型口水果批发市场,品种丰富,价格比市区便宜很多了。郊区饭店无论菜品环境都相对差一些,不过一般工薪阶级去饭店的频率肯定是低于在家做饭的,这个缺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咖啡可以有,环境好的咖啡店比较少,一般鲜花在菜场也有,价格还便宜。但是需要吐槽的是没有连锁健身房,小品牌健身房倒闭风险比较大,之前在市区办的健身卡,搬来郊区后就很少用了,不过郊区公园多,适合慢跑散步。总的来讲,基本生活都可以满足,但是没有那么多情调。

3.工作方面,郊区的企业无论行业,工作环境或是待遇都逊色于市区的,但是,郊区开支也小很多,因为我们的工作相对稳定,在找工作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经验。

4.教育:这个真的是很致命的硬伤了,好的公立学校非常少,非常非常少,学校不像开shopping mall,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即使浦东新区建设这么多年,GDP撑起上海半边天了,虽然也有好的学校,但是比起老城区来讲还是弱很多,其它郊区自然更没有可比性。补习班什么郊区都有,总的来讲,上海郊区的教育资源已经优于很多中小城市了,但是与市区比起来,差距真的非常大。

5.医疗 社区医院人少设备新,医生态度好,普通的小病真不需要去三甲医院,三甲排队挂号的时间在社区医院都已经看完了,但是住院什么的还得去市区。

总的来讲,一般工薪阶级在郊区生活是比较方便的,生活成本比市区底很多,但是,如果教育资源是硬伤,虽然不太愿意,但是为了下一代,我也在考虑置换学区房




我是奉贤的,当年毕业了以后去市区工作,认识了我老公。我老公是外地的。大学毕业就来上海工作了。前面10年我们一直住在闵行,通过我们自己的奋斗,也买了二套房子。15年我家奉贤乡下拆迁了。分了4套房子。然后我们就搬回来了。我拿了二套一层楼的房子,现在一家4口住200平。一套64平方,一套140平方三房。我家对面是奉贤最大的中心医院,旁边是百联,2公里以内。闵行二套都出租。没觉得生活有啥不方便。吃的喝的百联都有。。。生活更舒适。老公工作也换到东川路了。上班过去17公里。




谢邀。本来是没有资格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因为自己的常住地距离上海两千里,距离上海郊区也大致上是这个距离吧。不过恰恰是在前年年末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上海郊区的南汇半岛,现在叫做浦东新区,住了一段时间。既在距离大海不远的乡间住了,也在新场古镇住了,还专门开车上了跨海大桥,到洋山港去看了看。

这一段上海郊区小住的时光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所谓上海郊区的,至少是这一部分上海郊区的生活有了些浮光掠影的印象。

应该说,当时感受最强烈的,也是和我所居住的华北平原的最大区别,就是这里没有雾霾。每天的空气细颗粒物都在30以下!这对动不动这个指数就上千的华北平原来说,简直像是天堂一般!

半岛深入海中,三面都是海。海风频吹,植被丰饶,大地平坦。村庄街市在田野中都有着严格的边界,占地可丁可卯,连道路都是够用即可的宽度。乡间的一家一户都是几层的别墅式的楼宇,道路田园河流屋舍,泾渭分明,如诗如画,很有一点岛国村庄的格局意蕴。

而地铁线在出了市区以后在这里变成了高架,列车往来频繁。在这里居住,进出城区也非常方便。尤其距离浦东机场很近,登机出发和落地回家,比在市区还有优势。周围还分布着野生动物园、生态园、上海迪士尼等等游园。物价比市区不高,尤其蔬菜水果要更便宜。周末的时候很多从城里来新场古镇玩的人,回去的时候都会捎上一把小青菜。

有一天,我们在宣新路上散步。因为小公路在树行下蜿蜒而行,两侧是在深冬里依然碧绿的菜地,便不知不觉地走出去了很远很远。回来的时候,妻子实在走不动了。挥手去拦了一辆正在驶过的电动车;实际上电动车当时已经冲过去了,但是还是刹住了车。骑车的中年女子听说是要搭车,便下意识地回看了一眼自己短小的电动车座位,略有点吃惊地问:你俩都上来吗?意思是搭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只是你俩都上车就坐不下了。等她载上妻子,临走的时候还对我说:那就劳费你了,还得走一段呢!

及至开车走了一段,她要拐弯了,而回新场的方向还需要直行。她便对妻子说:我把你送回去吧!

大约空气一直很好的地方,人们普遍就喜悦很多。表情更沉静,更有耐心,更容易帮助人,更尊重传统。

这是我个人对于上海郊区生活的一点点浅陋断片的印象。因为毕竟生活的时间有限,所以倘有不及或唐突,敬请原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郊区   奉贤   南汇   闵行   金山   上海   市区   距离   感觉   小区   时间   医院   地方   学校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