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现场监督执行死刑是一种什么体验?

曾经作为一名刑警,是如何亲历了案侦件查的艰难,审讯工作的零口供困局、刑场上的释然?

多年前,发生一起了J S案件,一名在河边玩耍的女孩被害,手段令人发指!大家都气愤填膺,发誓不会放过那个畜牲?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找到一个嫌疑人,一个猥琐不堪的糟老头子!他失口否认自己又任何犯罪,尽管有许多证据指向了他,他也有许多情节无法解释清楚!后来,生物证据最终认定了他!

尽管证据确凿,但他始终不承认犯罪,零口供的案子值得法律和时间的检验吗?经过漫长的法律程序,最高法还是核定了死刑!

他反复强调自己的冤屈,有的同事甚至有了动摇!在上刑场的路上,他还是喊冤叫屈,但已没有人理睬他!当执行枪决的那一刻,他转过头苦笑着对我:你们,终于给那个小闺女报仇了!

后来,过了许多年,他那一刻求生的眼神,他那一句话临刑时吐露真言,让我感到所有的努力没有辜负!如果你看到受害人的的惨状,就不会同情任何犯罪分子了!




“不要害怕,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听到检察官的这句话,被告人吓哭了。

这是一位退休检察官给我讲的故事:

城市郊区的一个村子里,突发一起大案,打破了多年的平静:村长突然接到绑匪的电话,说八岁的儿子被绑架,要求赎金30万,不准报警。村长不敢怠慢,赶紧按绑匪的要求凑齐了赎金,放到了绑匪指定的地点,然后焦急地等消息。可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儿子回家,也再没有接到绑匪电话,回拨电话已无人接听。

村长这才报警,警方经过大范围搜索,在附近一座山上找到了被害人的遗体。遗体在一颗大树下,被人用树枝和落叶掩盖。警察通过那个绑匪的手机号码顺藤摸瓜,很快就抓到了嫌犯:隔壁村子的无业青年小马。原来,小马认为村长有钱,家里又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勒索赎金的难度小,所以动了绑架的念头。警察问他,既然已经拿到赎金,为什么还要杀害人质?他说,因为两个村子相邻,怕人质认识他,所以要杀人灭口。

两个月后,案子送到检察院,检察官到看守所提审他。刚进看守所的时候,小马还是满头黑发,等检察官见到他的时候,他的头发已经差不多全白了,看起来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

检察官问完案情以后,小马非常紧张地问了一句,“检察官,我这种情况能判多少年?”

检察官没有正面回答,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

“不要害怕,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小马听完一愣,居然抽抽泣泣地哭了起来。

按照当时的《刑法》规定,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判死刑。即使不知道这个法律规定,小马难道不知道杀人偿命的道理吗?也许他也知道,只是还残留着一点儿苟且偷生的奢望吧。

小马的死刑判决被最高法核准后,检察官到现场去监督执行,他们把这叫做“监斩”。小马被法警拖下车的时候,双手反绑,两腿发软,浑身哆嗦,被喝令跪在地上。执行法警拿着手枪站在他身后,对他说,“张开嘴,准备,一,二”。不等“三”字喊出口,“啪”的一声枪响,小马和他偷生的奢望一起烟消云散了。

检察官说,“看他那个恐惧、绝望的样子,难免会有些恻隐之心,但是想到无辜的被害人,就会觉得对被告人用枪毙的方式行刑,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最好的朋友是一名刑事法官。

他刚开始上班就在法院刑庭做书记员工作。他说刚到刑庭那个时候,真的适应不了那个精神强度。为了更好完成书记员工作,必须仔细翻阅刑事卷宗。刚开始看到尸检卷的时候,他连续吐了好几次。

呕吐最严重还不是尸检照片,而是在刑场做记录。法医负责检查尸体,他负责记下每个细节。他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目睹一条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没了,而自己还得在旁边目睹整个过程。那是他吐得最严重的一次,胸口疼了一个多月。之所以吐得那么厉害,除了是生理反应之外,更多的是对生命流逝的悲哀。

然而,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刑场,或许就是死刑犯最好的归宿。因为不将他们明正典刑,就无法面对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无法有效震慑犯罪行为。他们,是罪有应得。只是这么多年了,每当临场执行,他都无法克服心里那一抹悲悯之情,或许这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人性之美吧?

朋友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经,做刑事法官,他见过太多的别离生死,切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力,也感受到自由和生命的可贵。在刑场,罪犯其实跟蝼蚁没啥区别。生命,就在刹那之间说没就没了。所以,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很珍惜,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平常心面对就好。过去的,就让他成为过往。我们能做而且能做好的,就是过好当下,做好迎接每一个明天的准备。

关注好好先生,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作揖][作揖]




作为法医,前前后后参加过几十个死刑执行,亲自注射过一个,分享一下个人的经历。

我们国家已经很多年不用公开处刑了,所有死刑都在专门的刑场执行,而刑场建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刑场是封闭的,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

但实际上,执行现场人是不少的,一个死刑犯需要押运的法警、执行的枪手、检察官、法官、公安、法医、安保等人员,不下二十个人。如果是一次执行多人或者案情重大,人还会更多,比如某锤杀同学的小伙,执行的时候现场去了百十人,车子都快停不下了……

所以,有人作伴壮胆,除了部分胆子特别小的小姐姐,大多数人倒也不会特别害怕。

执行现场虽然人不少,却是静得出奇,连周围虫鸣鸟叫的声音都分外清晰。这一方面是刑场纪律要求,另一方面大家其实也是有压力的,毕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马上就会逝去。

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的执行,那一次枪毙了四个人,四个死刑犯验明正身后押赴刑场,并排跪在地上,身后是五名枪手(不像电视,真实的执行枪手是就在死刑犯身后的,并没有间隔一段距离),我站在枪手斜后方大概五米左右的地方。

随即指挥员发出指令:枪手准备、预备——“砰”。枪声并不是很响,五个犯人都栽了下去。虽然表面不动声色,我的心还是紧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

这些都是罪大恶极之人,死有余辜——我默默对自己说。

后来参加的执行多了,慢慢就麻痹了,不再有那么多的情绪,甚至有时候会和主审法官、检察官八卦一下案情,开个玩笑之类的……

有一次,因为是公安部督办案件,又涉外,决定不用枪毙,全部用注射死刑,但是做专门注射死刑的护士没有犯人多,本来可以顺序一个一个来,但某领导一拍脑袋,不是还有几个法医嘛,让他们上——一万只神兽飞奔而过,你不知道我是法医系又不是护理专业吗,就大三的时候学过打针(还是同学互相拿生理盐水打皮试那种)。

我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做了生命中唯一的一次行刑人。

没办法,我只有翻出早已发黄的教科书,把静脉注射的章节仔仔细细看了两遍,然后——上刑场。

那天,到了刑场,拿到了行刑的工具——一个小方盒子,里面有三管药、一个静脉注射针、几个针筒、还有一份详细的说明书,告诉你怎样让那个人无痛苦地死去……

接着一切照旧,人犯验明正身以后押了进来,这个犯人三十来岁,黝黑的皮肤,不高,脸上也不似凶神恶煞的样子,但裸露的手臂十分粗壮,结实的肌肉告诉你这曾经是个厉害的角色。

法警让犯人躺在床上,解开捆绑的左臂,这个犯人似乎早已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并没有任何的反抗,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握紧了拳头。

犯人手臂上的静脉清晰可见,我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手,好让它不发抖,机械地把注射针插进犯人手臂上最粗的一根静脉里,看见血从透明的注射管里回出来,我停了下来,用胶布固定好针头。然后拿出第一管注射液,接上了接头,注射进去,犯人原本紧握的拳头马上松弛了下来,耷拉在床边,我知道犯人已经“睡着了”。于是我拿出第二管注射液往里面推,接着是第三管,犯人的身体开始剧烈地抽搐,几分钟以后再也不动了。

同行的法医检查了犯人的脉搏和瞳孔,宣布犯人已死,而我还呆在原地,刚才的一切,记忆中似乎只有几秒钟时间,而我知道,注射死刑过程超过20分钟……

作为一名法医,做过数百次尸体解剖又经历过那么多次刑场,还是会有一些PTSD的症状,对正常人来说,杀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检察机关工作多年。因为是省级检察院,临场监刑不多,但特别重大的案件去过几次,每次执行前,有关部门会开一个协调会,第二天从法庭到刑场每几十米就有一名警察蜀黍。刑场在一山凹里,抬头一看;山上也是警察,你会发现政府的动员组织能力有多强!执行时罪犯跪在地下,两武警一边一个手尽量伸长抓住罪犯肩膀。一排战士用步枪对准后背上的圈,不看罪犯,全部看侧面的指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转过身去。哨声一响,无论执行多少罪犯,你只能听到一声响,因为太整齐了。之后战士立即撤离。人不是那么容易死的,要挣扎翻滚很久,还叫喊,那场面不忍直视。过一会是法医鉴定和补枪,补枪的都是干部,用手枪。以后单位组织打打靶训练我能躲避的坚决不去,甚至看电影“南京,南京”里面的枪声响起我立马就走不看了。还有些情况不便说了。我坚决支持尽量减少和取消死刑!




目前执行死刑是法院的司法警察,在刑场上看执行的现场本人就参加过一次,第一次,确实是很震撼,晚上回家都睡不着,一直脑海里都是那种场景,现场监督执行的是检察院,我记得当时是个女的,小小个,说话声音很小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很震撼!




现场监督是检察院的活。记忆中,执行场所很偏,到地方,犯人拖下车、爆头、把石灰,简捷明了,用时超短。检察院执行完现场查勘后,人就可以撤了。现场感觉很血腥恶心,具体省略,你猜!




亲戚是看守所的老狱警了

当然现在已经退休了。

他以前跟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执行死刑的事情。

有些是他自己亲自参与的,有些是听他的同事说的。

这些都是他的真实经历。

90年代的时候

死刑一般都是武警来执行的。

后来就全是法警来负责了。

不管是枪决还是注射死刑都是法警来担任。

咱们国家现在对死刑的判罚是非常严谨的。

能不判死刑就不判死刑,就算是死刑也是能少杀。

执行死刑不仅仅是法院的人员到场。

公安,检察院都必须一起到现场去监督的。

不是哪个部门就能单独给处理的。

现在全国都是推广注射死刑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地区依然是枪决。

而且看守所里也能看出来。

很久才能有一个死刑犯被执行。

真的能看出国家的用心良苦了。

能不死就不死。

亲戚一个朋友是中院法警

讲几个这个法警经历过的现场吧。

第一个据说是他们那边一个黑老大。

后来因为啥事把人打死了。被现场抓住了。

开始的时候这个人还很不服气。

等被判决以后,精神就垮了。

等执行的时候,真的是彻底的崩溃了。

被拖死狗一样拖着去执行点,最后鼻涕眼泪的。

一枪结束了罪恶的人生。

第二个是个贩毒的

就是一个二道贩子。

但是咱们国家对毒品零容忍。

据说被抓以后,非常配合,还供出几个毒贩。

但是功不低过。

最后也是一枪送走。
第三个是杀人犯

非常恶劣,抢劫,杀人,强奸。

这人到最后也没服。

到最后还在反抗,这就是典型的反社会的人格了。

而且执行时候一枪没死,补了一枪送走了。

最后一个
是一个不到14岁的孩子。

被抓了3次,前2次都是抢劫杀人。

最后一次,杀人了。

一枪送走。

亲戚他们这帮老人基本都是经历的枪决的时代

后来改注射的时候。

他们也陆续要退休了。所以注射死刑这边了解就不多了。

但是不管是枪决还是注射死刑。

都是杀人的。

对我们来说,好好遵守法律才是正道。

遇事冷静,别冲动。

如果犯罪了,真的是无人能救。小毛病还行。

掉脑袋的罪,没人去找这个不愉快。




临场监督死刑,是检察官的职责。

死刑执行临场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死刑执行监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现场介入形式对人民法院死刑执行活动依法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开展临场监督,对监督人民法院公正行使死刑执行权,确保执行工作依法准确文明规范进行,维护死刑罪犯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拙作《第一次上刑场》这篇小文章里,介绍了本人第一次执行死刑临场监督任务的情况。时间是1988年9月21日,地点是在江苏省泗洪县上塘乡。死刑犯叫傅某某,罪名是故意杀人。

07:30,行刑车队开到上塘乡公路边一块事先已选定的耕地,警察在周边布好警戒线,几名武警战士把罪犯从囚车车厢上扶下来,押解着向耕地里边走去。到了前面,命令罪犯跪下,两名扶着他的武警战士迅速后退,指挥员一声令下,枪声响起,罪犯人体向前瘫倒在地面。生命定格在07:50。我站在后面约10M左右,能闻到子弹发射时的火药味以及一丝血腥味。

行刑完毕,武警官兵迅速撤离。

审判长和法医走上前去,确认罪犯已经死亡。法医从多个角度拍了照片。我也走到跟前,近距离观察了情况。

这是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押上囚车之前,还向武警战士要了一枝香烟。他和战士还说了几句什么。车辆开到临近的村庄时,罪犯还偏斜着脑袋,向远方眺望,竭力想辨认出远方奔‬跑‬来‬的人影是谁。下车之后,短短的几分钟就丧失了气息,‬与‬其亲‬人‬阴‬阳‬相‬隔‬。亲眼目睹这番景象,我们检察官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也有点为他惋惜。

几乎所有的人,在告别这个世界之际,都会表露出无限眷恋之情。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人,多少会有一点怜悯之心。

回来后,那天中午就餐时,‬许‬多人没有食欲。

还好,那天晩上没有做噩梦。




害怕出错,一切都是小心翼翼,拍照,取证,签字,存档,不敢有一点过错,害怕有了错误,后面会被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现场   法警   赎金   死刑犯   绑匪   刑场   法医   检察官   犯人   罪犯   武警   小马   检察院   死刑   机关工作人员   司法   生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