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歌手王杰?

巨星之姿崛起,后沉迷于纸醉金迷,烟酒无度后倒嗓荒废。以炒作重回第二春。

一场游戏一场梦专辑封面

王杰,这是60、70一个时代的歌手记忆。很多人热爱他,喜欢他,他当年《一场游戏一场梦》所创作的唱片销量一直是一个华语天花板。

但是,回顾早期五年之外,王杰的生涯之中表达了他中后期是一个纸醉金迷,和热衷于商业炒作的歌手。

以前,我小的时候也相信王杰的嗓子是被毒哑的。但是随着个人社会阅历越多,个人成熟性和音乐专业度越深,越发驳斥这个被毒的事实。因为不论是从社会效应、唱腔倒嗓机能、个人言语立场分析、法律意识考虑,王杰的言语都是漏洞百出。

王杰的人生基本上有着如下几个阶段:

  • 1:被伯乐李寿全赏识,以巨星之姿崛起;
  • 2:学习作曲、乐器的进步期;
  • 3:固步自封,纸醉金迷的吃老本;
  • 4:个人跋扈,离婚酗酒,无视合同导致被雪藏;
  • 5:离开TW、HK,回到大陆,利用信息差疯狂炒作。

以下简单的以王杰人生经过进行阐述:

1:巨星之姿;


王杰出生在TW,他的父母都是当时在大名鼎鼎的邵氏电影公司做演员,想来是有部分资源和人脉。得益于父母的影响,王杰在3岁开始,就开始出演电影。最早的一部电影出演纪录是《鬼太监》之中,和他的腹腔王侠同台演出,父子飙戏。虽然是配角。

在王杰12岁时,家庭突遭巨变,父母离异。王杰被送到寄宿学校HK三育书院,这所学校也成为了王杰的最高学历。三育书院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正常的国办公立学校。

三育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所交内容并非是我们认知的数理化,而是哲学、工商、音乐等。值得一提的是,三育书院的风格是英国教堂。TVB经常来此采景。这为后来的王杰具有意义。

离异后,王杰生活得十分惨淡。他的父母对他不闻不问。一切生活开支乃至于三育书院的学费都并没有上缴,王杰大部分靠着勤工俭学和部分学校救助生活。其中回台TW发展的父亲把王杰孤零零地留在了HK。

三育书院之中有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音乐老师,王杰开始展现出部分的对音乐有着各位的兴趣。这为音乐老师为王杰完成音乐启蒙,从读书时王杰他就开始了音乐创作的尝试。

14岁那年,王杰结识了美法混血的初恋女友德莎,德莎在回国的暑假之中意外因为车祸去世。后来,王杰第一张专辑之中的《安妮》,便是王杰作曲的作品。为了纪念这位去世的初恋女友。

这种父母离异的遭遇,让王杰格外缺少安全感和亲情。14岁时王杰创作的歌曲,充满着强烈的亲情欲望,比如:《娃娃在哭了》、《妈妈带我走》。

15岁的王杰肄业,离开三育书院,结束个人读书阶段,同时也和父母正是断开经济联系。17岁那年,他来到TW,以油漆工、零工等闲散工作为生。

两年后,不过19岁的王杰便与第一任妻子结婚。王杰的工作发生了质变:做过快递员、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侍应、厨师、调酒员、酒廊歌手、特技演员、作曲人等工作。他的个人作曲功底,于当时具有部分底蕴打底。但是当时,他一天打四份工,在工作结束后睡桥洞。但辉煌的一切,就在等着他。

时间来到了1987年。仿佛一瞬间之间,王杰两个字成为了现象级巨星。

1987年,王杰以作曲人的外快私活,积累了部分人脉,也找到了自荐媒介。满怀信心的王杰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往当时TW唱片公司一个——滚石唱片应聘,被无情拒绝。滚石唱片的拒绝理由是:

你一个特技演员会什么作曲?滚犊子。的确,当时的王杰的多重工作之中,的确有一项是龙虎武师出身的特技演员。

心灰意冷的王杰,并没有丧失希望。他转而把自己的作品投入了滚石的对立面,华纳子公司。由好友、制作人李士先引荐,认识了制作人李寿全,李寿全慧眼识珠,发掘出王杰的声线和作曲能力,一把拉住王杰,让王杰加盟飞碟唱片公司

这一次遭遇,让滚石唱片在那个时代黯然失色。

1987年12月,一张名为《一场游戏一场梦》的专辑,火速席卷东南亚。TW认证销量250倍白金,全亚洲网传销量1800万张,但是个人猜测这个销售数量有水分,但是600-800万张的销量应该是有。前所未有的单张专辑市场销量,

《一场游戏一场梦》一共收录:十首歌曲,作曲由两人包揽:王杰、王文清;

其中王杰作曲的歌曲之中,具有现象级的歌曲是《安妮》

而王文清作曲的歌曲之中,正是当年的扛把子歌曲:《一场游戏一场梦》。

凭借着这两首歌的惊艳作曲,和王杰完美的嗓音优势和声线明亮度。这一张专辑磁带,成为了当年改革开放之后的时髦。

当时的人们,村子里谁家里有王杰的磁带,就是一个村子之中的集中地。

那个一天打四份工、那个睡桥洞、那个被滚石拒绝的小子,在25岁的当口,成为了现象级的巨星。风头无两。

2:进步期:开始全面学习作曲。乐器、声乐;

王杰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寿全。

这位发掘出王杰的伯乐,同时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制作人。对于当时音乐能力并不出众的王杰而言,从音乐制作的工艺水准上,李寿全的作用具有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简单介绍一下李寿全,他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李寿全制作的第一张专辑是1980年李建复的《龙的传人》,20年后,李寿全发掘出王力宏,王力宏再次编曲《龙的传人》。同时他还曾为苏芮、潘越云、刘文正、蔡琴等人制作过多张专辑,比如《张三的歌》。

李寿全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顶级音乐制作人,拥有着全面的作曲、编曲、作词、配器、混音、商业定位等能力。同时李寿全拉过王杰,开始手把手教导王杰更为系统的声乐知识。

从这时候起,在制作专辑之中,李寿全发现了王杰的作曲和乐理实际上十分简陋。就是基本的简谱旋律,不具备底层的音程、和弦关系。

在李寿全安排之下,王杰开始了钢琴、吉他、架子鼓、乐理、声乐的全面性学习。这种学习,集中于1987-1989年这两年之间,这两年之间,是王杰音乐生涯之中,少数的进步年份。

这一年,他的唱法,开始从拉扯、挤压声带,变得开始具有机能支撑,开始具有强混能力。同时腔体共鸣更为优越。乃至于他一开口,腔体声线就是天然强于其他歌手。

名场面是,王杰和齐秦的吉他弹唱对比,王杰直接秒杀了齐秦,不论是客厅度、声线清晰度、音域、音色。

具体考虑王杰唱功,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王杰唱法稿子;

在进步期之中,王杰发专辑的速度飞快,这种过于集中的专辑次数,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具有着商业的紧迫性。具体日期如下:

1:《一场游戏一场梦》发行日期:1987年12月19日;

2:《忘了你忘了我》发行日期:1988年7月1日;

3:《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发行日期:1989年1月1日;

每隔半年一张专辑,这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代表着,基本上上一张专辑制作完毕后,就立马进入了下一张专辑的制作。而且在这个阶段之中,王杰的话语权变低,他个人作曲的作品很难有出彩的存在。

大部分由职业作曲人王文清替代。在这种繁重的压力之下,王杰可想而知,在拥有巨大财富的同时,王杰开始频繁的除夕各大活动,拥有这无与伦比的名利

他开始将李寿全的教授慢慢遗忘,声乐角度上,不再使用更为护嗓的唱法, 而是依旧使用业余的挤压唱法,在倒嗓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3:固步自封,纸醉金迷;

1989-1994年,是王杰收获大量名利的时刻。

因为《一场游戏一场梦》过于火爆,在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MV后,瞬间在内地引起轰动。随即而来的,便是无尽的商业交错利益。

王杰开始通过音乐进入了影视演艺圈,和大部分歌手一样,但是王杰又是不同的,因为当年的他着实太过火爆。

每半年发布一张专辑,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营销模式。违背饥饿营销原则的同时,导致了王杰的学习时间过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数据销量必定不会好看,这时候资本的手爪就深入了更具有利润率的影视。

在王杰爆火之中,他成为了捞金狂人。一整年,他的日期满满当当,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明码标价的收益。

以1990年为例,王杰的日程如下:

  • 1:1月,推出第五张国语专辑《向太阳怒吼》;
  • 2:1月,推出第三张粤语专辑《人在风雨中》;
  • 3:2月,在HK红磡体育馆举办6场“真情演唱会”。
  • 4:4月,应邀赴美加各大都市巡回演唱,回到TW展开演唱会。
  • 5:5月,推出第六张国语专辑《我要飞》;
  • 6:8月,主唱电影《异域》主题曲《家太远了》、《亚细亚的孤儿》,《异域》电影原声带;
  • 7:10月,推出第四张粤语专辑《流浪的心》;
  • 8:11月,电影《至尊无上Ⅱ之永霸天下》开拍,扮演“亚洲第一快手”仇杰。
  • 9:11月,赴法国、南非及纳米比亚拍摄电影《战龙在野》。

这种程度之下,你能想到什么?层出不穷、压榨;


可能是悲惨的童年经历,让王杰格外注重赚钱。但是这种,一年发布四张专辑的举动,依旧太过浮躁。根本不具备丝毫的进步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也完全破裂了李寿全的教导他的可能性。在繁重的日程之中,李寿全教会王杰的知识,王杰开始一点点忘记。这一点在唱法之上尤为明显。

其中,原本的进步,不论是强混能力,还是头腔共鸣,亦或是技能控制和咽喉肌肉紧张度,都因为这种令人窒息的日程开始倒退。王杰又回到了1987年的那个愣头青,以为自己真的有天赋神通,可以一直保持巅峰。

但是事实是很明显的,短短两三年,王杰的嗓音就发生了巨大变化。1987年的声带厚度和1989年的胜读厚度几乎相差了一倍。那种青涩感的真声颗粒度被磨平磨成了圆润的感觉。就好像发福一般。但是本质上,还并没进入严重下降的阶段。

但是人是会变的。在穷酸日子之中,突然王杰拥有着过分的资产和金钱,他逐渐开始迷失。

一部又一部的偶像剧,一部又一部的垃圾电影,一张又一张的低水准商业专辑。王杰开始变得以专辑的数量,偶像剧的数量,电影出场费的数量来衡量自身。而不是,专辑的质量。他开始酗酒。

而那位伯乐李寿全早已在王杰说出:”老师,我要去拍电影。可能没时间在你这练琴了“之后,就不在担任王杰的制作人。

李寿全为王杰做过三张专辑:

1:《一场游戏一场梦》销量600万张;

2:《忘了你忘了我》销量350万张;

3:《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销量145万张;

李寿全离开王杰后,王杰的作品质量,就变得拉胯。从音乐的专业度角度,早期的王杰,巨星二字是李寿全将王杰生生抬上去的。

音乐制作人对于音乐专辑的作用,就是导演对于电影的意义。而鲜有人知他的重要性。

而王杰也彻底遗忘了那一位将自己从苦海之中拉出的人,沉迷于一张又一张的专辑。同时,王杰喜爱烟酒和辛辣的消息,屡次登上头条新闻。这对于音乐歌手而言,是必须禁止的东西,因为伤嗓。

4:个人跋扈,与Y皇公司闹掰;

1996年,王杰正式进入倒嗓阶段,嗓音一年不如一年。对应的专辑销量一年不如一年,王杰终于不再是六年前那个巅峰小生。

1996年王杰正式离开飞碟唱片,从TW来到HK,两年后加入Y皇娱乐。

注意,这一次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飞碟唱片,是唱片公司,注重于音乐作品。这和王杰在李寿全那里学到的知识是一致的,集中于音乐。

Y皇娱乐,是娱乐公司,注重于炒作和商业性。集中于各种商业利益,音乐仅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影视才是核心。

王杰当时选择Y皇,本身就是一次不对口的选择。

加入Y皇前两年——酗酒离婚

1997年,法院判决,王杰离婚,调查之中确认王杰酗酒,以此判定他败诉。财产开始清算和支出。按照法律,支配前妻财产,王杰进入事业低谷期。

这里的核心是酗酒;

第一点,在声乐角度讲,酗酒对于歌手而言是致命的。酒精是声带倒嗓的最大杀手。为什么王杰嗓音一年比一年差,问题的结果很明显。同时,王杰抽烟的照片比比皆是,烟酒合一。倒嗓是必然。

王杰在飞碟以老大自居惯了。长达7年,他都是TW甚至于整个唱片产业之中的巨星,自然是具有傲气的。这种傲气,无法在短时间更改。加之酗酒、离婚等因素。

王杰在Y皇的处境,必定是被排挤的。偏偏王杰自傲。Y皇和王杰的罅隙早已出现。那时,谢霆锋还是一个在日本音乐大学学习结束的小伙子,开始迎来人生巅峰

整个Y皇开始迎来事业上升期,以谢霆锋为核心。王杰开始不满《谢谢你给我的爱》不给自己演唱,而给了谢霆锋。

但实际上这本来就是无稽之谈,你一个三四十岁的油腻大叔,破锣嗓子一年不如一年,还酗酒不止、辛辣不断、而且在公司内部傲气惯了。反观谢霆锋人帅、有才,曲子都是谢霆锋写的。拿什么争?

最终,这一件事彻底激怒了王杰。王杰开始频繁出入各D场,而将Y皇安排的活动日程一概不理。其中包括Y皇董事的传唤不理,直接抗衡。

这种情况之下,Y皇将王杰死死按在冰柜里,开始冷冻。而整个Y皇在谢霆锋的《活着Viva》之中,迎来巅峰。

5:回到内陆,炒作曾经的巅峰;

2009年9月,王杰与ying皇约满回归自由身,不久后在电台推出demo《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过气的歌手》。公开卖惨赚足噱头,Demo退出后,内陆无数歌迷为之惋惜,怒斥Y皇。

随后,王杰进入内陆发展。然后出现在各大真人采访类节目。

如是,王杰开始了各种调侃、跑火车说起自己曾经和HK乐坛的事情。说自己被毒哑嗓子,随即网络之上,义愤填膺,为王杰鸣冤。矛头直指谢。

凡是有点脑子的都是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毒药。而当时ying皇早已将王杰雪藏,以合约在身,公司具有一切资源分配权,何来毒哑之说?

而当时王杰为什么离开飞碟唱片,加入Y皇娱乐?他自己心里没有点数吗?因为你的状态越来越差,而脾气越来越大。声带状态一年不如一年,酗酒程度却一年大于一年。你不倒嗓谁倒嗓。

但是,当时国内网络发达,但是并未具有打通。消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他很好的利用了这个信息差,完成了含沙射影的商业炒作。在发布毒哑新闻后,王杰事业重返第二春

而他以前的事情反倒是被重大网友选择性忽略,王杰做过的大型恶性事件如下:

1:2004年四川义演事件;

演出艺人收钱,不仅未能为希望小学和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反而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王杰因收钱,被文化部勒令退款,以下是核心真实性:

每每出现在荧幕之上,王杰都仿佛在回味自己曾经的巅峰,那一种上位者的调侃、不屑和审视。以各种花边秘辛去保持热度。

但是从来没有去审视自身的问题,为什么要酗酒,为什么不注重作品的深度、为什么在李寿全全力相助的时候选择拒绝。

随着当年不具备成熟自我判断力的小孩子都已经长大。王杰的谎言,自然不攻自破。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最优秀的王杰,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在音乐海洋里拼搏

最善良的王杰,自从出道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最真诚的王杰,在每一次节目邀请中把最真的一面毫不保留的程现给观众。

最正能量的王杰,总是在一波又一波陷害打击诽谤中更挺拔,像常青树一样不惧寒雪。

最正义的王杰,巅峰时期带红了一个个小师弟小师妹,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娱乐圈黑暗阴暗的一面。

王杰热爱生活,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潇洒洒脱创作出无数个音乐经典。

王杰,这个时代的骄傲,虽然被黑势力打压,始终不屈不挠,无所畏惧,人中之楷模。

王杰,谦谦君子,对邪恶直言不讳,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个时代应有的坚强,勇敢,奋斗和自信,信心与信念。

云里去,风里来

带着一身的尘埃

心也伤,情也冷,泪也干

悲也好,喜也好

命运有谁能知道

梦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飘

看过冷莫的眼神,爱过一生无缘的人

才知世间人情永远不比问

热血在心中沸腾

却把岁月刻下伤痕

…………………………

王杰唱自己的故事,也是在唱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的故事。

珍惜善良,尊重他人,弘扬正义是我们这个时代肩负的职责。













王杰

为什么要长得那么帅,

长得帅就算了,

为什么要说话那么好听,

说话好听就算了,

为什么要那么温柔,

那么温柔就算了,

为什么要那么有才,

那么有才就算了,

为什么要写得那么好,

写得那么好就算了,

为什么还要唱得那么好,

唱得那么好就算了,

为什么还要把我唱哭……

唱歌唱出感情来,

才叫唱的好。

听歌要听出感情来,

才叫好听。

只有杰歌入耳入心入情……

世间纵有千万曲,

唯有杰歌入我心。

世间虽有曲万千,

独有杰歌伴我行。

一首歌,一个故事。

一首歌,一段路程。

一首歌,一点经历。

一首歌,一些心情。

一个王杰,

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我把最美的句子写给了你,

感动的却是我自己,

你知道吗……













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传奇

王杰可以称得上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歌手,在他迅速走红的那个年代,王杰在歌坛的风头无人可及。他个人的特质极为鲜明,下面我对他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王杰唱歌风格到目前来看这么多年独树一帜,高亢的嗓音加沧桑感的结合,让他的声音辨识度极高,自身忧郁浪子的定位与他的成长经历高度吻合,基本是本色表现,歌路与嗓音及其演唱方式也很一致,自身创作能力也非常强华语乐坛这么多年像王杰这样的歌手独一无二,别无分号,也找不到所谓的接班人。

第二、他的巅峰期红遍两岸三地,87-93那6年在港台歌坛难得有人可与其相提并论,当然这段时间正好香港歌坛处在迭代的空白期,谭咏麟、张国荣淡出歌坛,四大天王还未接班,王杰的横空出世也成为一种市场的需要。那时的王杰随便一个专辑就是销量排行上的首位,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爆款频出,成为当时歌坛的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第三、王杰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篇励志的故事,离异明星家庭(父亲是邵氏武打明星王侠),12岁就独自寄宿学校14岁就开始自己赚钱,早年当过油漆工、溜冰教练、驻唱歌手、出租车司机、特技演员等职业。1987年在制作人李寿全先生的推荐下进入台湾飞碟唱片公司 ,历经苦难后,正式踏入歌坛,在台湾出道。然后就是他那一段传奇音乐生涯的开启。

第四、虽然巅峰期不算长但作品很多,典型的高产歌手,而且专辑质量普遍较高,每张专辑都有几首精品,经典歌曲很多,传唱多年依然长盛不衰,90年代末复出,虽然不复当年风采,但依然推出《伤心1999》《不浪漫罪名》《万岁》等精品。

总之王杰整个人就是一个传奇,是忧郁伤感的代名词,但是都是他本真表现,并不是包装出来的,这点尤为可贵,历数歌坛又有多少人能担起“真”这个字呢?




王杰是一个傻瓜,因为这个世界的人绝大部分都虚伪自私,早已丢弃了良知,为了利益会做出各种各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事,而王杰几十年来一直都保持着敦厚的性格,对人真诚善良,为人重情重义,被骗了很多次才会远离那个骗他的人,面对娱乐圈中黑暗不平之事敢于指责揭露,就算因此而屡被打压侮辱都不改初心,五十多岁的大男人还像孩子一样天真单纯。最近十年来,王杰变了很多,其实他还是当年那个害羞腼腆真诚善良的王杰,只是现在的他不得不努力保护自己。






  1. 这是王杰最酷的形象,用自己最真实的经历演绎的一首经典杰作。


气质不一样,王杰给人感觉比较桀骜沧

桑,后者可能更注重形象方面的东西,时

间久了才会发现他们光鲜之外的东西。




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注定要成为传奇!所谓的 天王,巨星,一大堆,浪子只有一个!这一生,没有迷恋过谁,但是只有王杰,从高中起,他的嗓音,他的故事,他的歌声里有一种打动人的音符,只要他一开口,就是他的标志。很多人能被模仿,但是只有王杰的嗓音,从来没有人能模仿到位,华语乐坛独一份。王杰永远不缺故事性,或许是由于他的故事性,有爱和追随他的,也有不理解他的,但是无论怎样,王杰的歌迷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迷茫,一个曾经恋爱过,努力过,奋斗过,成功过的人生,我们看到他,就或许是我们自己,那份孤傲和腼腆,那倔强的邻家孩子。中国好歌曲有个歌手唱到:我们是听话的孩子,唱歌的孩子……正是他的歌声,永远陪伴着我们那份年轻的心,无论永远!




王杰是一个很难去评判的周全的人,不管相对于同时代的齐秦、童安格、周华健,还是香港的四大天王来说,王杰他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其他人都太“乖”了,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去安守本分,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但王杰不同,他是浪子,一身的桀骜,年轻时他浪荡不羁,如今年纪大了,失去了昔日巨星的光环,但他仍旧没有改过自己的秉性。

王杰曾经真的很红,不同于今日最火的流量鲜肉鹿晗、蔡徐坤们,八九十年代,王杰是那种大杀四方的火,火到两岸三地人人都在传唱。鹿晗、蔡徐坤有什么歌?你去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估计大多数都说不上来。



王杰走下坡路也实属可惜,其实本来他可以红的更久一些,但是当中的内情,大概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明白。天王的时代,自然有其他天王来代替,浪子的时代,自然有其他的浪子来终结。

王杰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网络上,支撑他的,大概就是那股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愁吧。




气质不一样,王杰给人感觉比较桀骜沧桑,后者可能更注重形象方面的东西,时间久了才会发现他们光鲜之外的东西。大爱王杰!





年轻时迷恋他的歌,老了老了开始迷恋起他这个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歌手   唱法   销量   声乐   制作人   歌坛   巅峰   嗓音   书院   浪子   巨星   唱片   评价   专辑   电影   音乐   王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