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排入大海?

黄河水暴涨只能出现在上中游。

因为,只要黄河上中游出现洪峰,它们一定会被龙羊峡、公伯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青铜峡、沙坡头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等拦截调峰,不会迅速通过下游入海。

这是因为,黄河中下游是一条悬在天上的悬河,不能允许它出现巨大洪峰,若因此导致黄河大坝决堤,那对于两岸流域的生命财产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黄河上中游出线洪峰,一定要人为拦截分洪,防止黄河下游抗洪压力太大。

若黄河中下游出线特大暴雨,则只能暂时淹没黄河两岸低洼地区,因为这些洪水水位低于黄河河面,无法通过黄河干流泄洪,也就不会出现黄河中下游洪峰(这就是今天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洪水的原因。)

黄河水能排入大海是人工干预的结果。

黄河承担了中国12%人口、15%耕地、60余个城市、和众多能源化工基地供水。黄河水逐渐不够用了,在 20世纪中后期居然出现断流。

在20世纪60年代,黄河入海的年径流量为575亿立方米。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锐减为187亿立方米。

20世纪70年代起,1972年至1999年间,黄河频繁出现断流,1997年,黄河出现史上最长的断流,长达226天。

黄河断流对下游生态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到了2000年,随小浪底水库工程完全发挥调水调沙的作用,加上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强用水调控,黄河流域加强节水农业推广,黄河才再也没有出现过断流。

所以,不用担心黄河水暴涨。

因为黄河流域整体是缺水地区,黄河水暴涨,中国有足够的水利枢纽工程收集截留它们。

也不用担心黄河下游会出现大洪水直泄山东东营入海,要关心的是,黄河下游决不能再断流。




黄河水暴涨为什么排入大海?

不是不想排入大海,而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

因为首先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

地上悬河

什么是地上悬河?

地上悬河是指河流河床由于泥沙淤积而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段

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 河床逐渐抬高,平均每年以8~10厘米的速度增加。在河南沁河口附近,黄河水位高出河堤外地面6~7米,高出新乡市区地面30米。在柳园口附近,黄河滩面高出开封市地面7米左右,这一段黄河形成了地上悬河。

地上悬河剖面图

黄河流域之所以能够成为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实也是凭借着地上悬河基于大量泥沙形成冲击平原,这些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种植小麦、水稻、发展养殖业,黄河也因此成为我们的母亲河。

地上悬河的弊端

黄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河水经过黄土高原的时候,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就携裹着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黄河水也是在这时候变成黄色,其实在上游的时候,黄河水是十分清澈的。

黄河水一路向下游流去,除了黄土高原之后地势变得低缓平坦,水流也逐渐变得平稳缓慢,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慢慢沉积,黄河底部淤积起大量的泥沙,不断地使河床抬高,历史上由于河床抬高导致黄河改道造成洪灾的事例不胜枚举。仅仅是文献记载可考证的黄河下游决堤就多达1500多次,黄河改道的次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0余次,实在是无法想象造成过多么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很先进发达的水利设施和工具,官府在面对黄河河床抬高这种现象的时候只能征调徭役加固黄河沿岸堤坝,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黄河水不断地从黄土高原带来泥沙,不断地堆积在河床上,使黄河下游的河床不断抬高,水位不断上升,官府又发动百姓和徭役加固抬高堤坝,逐渐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地上悬河就成了黄河下游的独有特点。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形成之后到现在,我们的水利技术和设施也无法彻底地改善这一问题,其实即便能够将地上悬河疏通为正常的地下河,也不可能做这种规划,因为地上悬河为黄河下游的农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黄河下游的平原对我国的农业事业意义重大。

所以为了防止黄河决堤或者洪灾泛滥的危害,在黄河中上游建设了很多水库和水电站,一方面可以拦截暴涨的黄河水,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巨大的水能进行发电,这种用水库和水电站调节黄河水量的做法才是真正合理有效的。

黄河水暴涨不是不想排进大海,其实是排不了

这段时间黄河流域降水量十分巨大且持续时间极长,我家就在黄土高原,黄河在省会兰州穿城而过,大学时我还经常在黄河边打水漂看长河落日,每到雨季黄河水位都会大幅度升高,雨水多的时候甚至可以淹没河边的茶摊和靠岸边的湿地公园,水位降下去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树身大半截都有泡水痕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兰州中山桥(黄河铁桥)

黄河水一直都是流往大海的,但是由于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太过特殊,一旦在上游拦截不住暴涨的河水,下游必然会大面积的决堤,黄河水根本来不及流到海里就对沿岸城市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这种大型的洪灾人力完全无法抵挡,无数城市和村庄,高楼和良田将会消失在洪水中。




首先要纠正一下,黄河水是排入大海的,不管它是暴涨还是不暴涨,它最终的归宿都是流向大海。所有的河流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流河,所谓外流河就是河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海洋里;一种是内流河,它的河水不流入海洋里。黄河就是典型的外流河,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在山东的东营注入渤海。我国目前唯一一条内流大河就是位于新疆的塔里木河,只有它的河水没有排入大海里。

黄河入海口

我想你应该想问的是: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能快速排入大海中?

首先,每条河都有它的径流量,所谓径流量就是指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简单地说就是一段时间里流过的水的大小。当某一段时间里流过的水太多,超过河流正常的径流量,它就会暴涨形成洪水。黄河的河道宽度有限,径流量也有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74.5立方米每秒。但最近一段时间来,北方持续强降雨,大量雨水注入黄河中,致使黄河水暴涨,形成了今年的第3号洪水,河水的流量大增,其中山东的黄河河道的洪水就达到5000立方米每秒的量级,大大超过了黄河平时的径流量,这么多的水挤在有限的河道里当然就不可能一下子都排入大海里,这就像高速路上的堵车一样。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持续15天左右,黄河防汛面临严峻的形势。

黄河的流速平缓

其次,黄河是有名的“地上河”,河里含有大量的黄土和泥沙,这些泥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水的流速,让它不能快速地流入海里。

最后就是,黄河末段位于平坦的华北平原上,一马平川,河水的流速平缓,大量的洪水流经这里的时候都会减速,泥沙也就是在这里沉积才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历史上这里也发生了许多次的洪灾。

黄河洪水

总的说就是,大量的降水超过了黄河的流量,造成黄河水暴涨,形成洪水,加上黄河自身不利于排水的特点,所以暴涨的黄河水才不会快速马上的排入到大海里。




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排入大海,因为千年以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导致下游区域的河道已经彻底成为了地上悬河。但是话说到底,黄河水最终还是要排入大海的。

黄河泛滥决堤造成的水灾在有记录的历史上多达1590次,而黄河泛滥令河道大改就有26次,甚至夺淮入海。一次次治理水害,加高黄河河堤,导致黄河河床一次次抬高,彻底成为一条地上悬河,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由人工干预形成的世界奇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的利用和治理主要是以建立多重大坝拦截并利用水力的方式进行。至今已经在黄河上建立多达30座大坝。有班多水电站大坝、龙羊峡水电站大坝、拉西瓦水电站大坝、尼那水电站大坝、李家峡水电站大坝、直岗拉卡水电站大坝、康养水电站大坝、公伯峡水电站大坝、苏只水电站大坝、黄丰水电站大坝、积石峡水电站大坝、寺沟峡水电站大巴、刘家峡水电站大坝、盐锅峡水电站大坝、八盘峡水电站、黄河河口水电站大坝、柴家峡水电站大坝、黄河小峡水电站大坝、大峡水电站大坝、乌金峡水电站大坝、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大坝、青铜峡水利枢纽大坝、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大坝、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龙口水利枢纽大坝、黄河天桥水电站大坝、三门峡水电站大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西霞院水库大坝等。

经由如此多的大坝对黄河水进行调整调节,如今黄河已经不再是灾害频发的暴怒的母亲河,而是一位慈祥的给我们带来更多收益的母亲河。

而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也已经不再频频泛滥,即使黄河水位暴涨,在诸多的大坝调节下,也不会再度形成决口改道等天灾。




&黄河水就是排入大海。由山东东营排入渤海。




黄河洪水最好的去处,当然就是流入大海了。但问题是,发生洪水的地方可不是即将流入大海的山东省内的黄河下游,而是出现在黄河中游,河南省内的三门峡。洪水要从三门峡流到出海口东营,途中任何一处的河堤出现问题,就是洪水泛滥。

所以不是黄河洪水不排入大海,而是害怕没来得及流入大海,在途中发生溃坝,就把洪水泄出去了。

目前中国官方已经宣布,2021年黄河第3号洪峰10月5日在中游形成、正往下游而去,10月7日过境河南省,经观测后发现此为1979年以来最大洪水,流量高达每秒8360立方米(8360m³/s)。

中国水利部汛情通报显示,受渭河、黄河北方支干流量增加影响,黄河中游潼关水文站,在5日晚间11点流量上涨至每秒5090立方米,达到洪水标准,将其编号为“2021年黄河第3号洪水”。

由于洪水持续往下游推进,黄河水利委员会10月6日对河南省三门峡市河段,发布洪水黄色预警,当地水库7日测得42年来最大洪水,流量高达每秒8360立方米,1979年的黄河洪水流量每秒高达1.1万立方米,此次洪水让三门峡水库将26个泄水孔洞全部紧急打开泄洪。

三门峡官方表示,来自黄河中上游的流量持续偏多,预计未来几天将持续如此庞大的水流量,水位高、时间长的现况为防汛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形势极其严峻。

按这个说法,从三门峡以下,河南和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都处于洪水危险之中了。现在这一路的河道任何一处的堤坝出现危险,那都是洪水泛滥。而且,黄河下游由于淤积,黄河已经成为了“悬河”,此时有河堤出现危险,那可就是大危险了。




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九曲十八弯,弯弯是险滩,数千公里长,水流速度靠自淌,怎么可能直接排入大海?

而且由于泥沙俱下,沉积严重,绝大多数河段都已经是地上河,黄河底比旁边的土地高很多,一旦发生决堤、溃坝,洪水就会迅速流入大堤之外,更不可能直接流向大海。

所以,防汛形势严峻,不是大海能够解决的。




谁说黄河水不排入大海?黄河自从有水以来就排入大海,现在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海。黄河暴涨是黄河中下游,河南省与山东省段,上游来水过大,中下游流淌不及时,水位就上长。




历史上黄河是经常泛滥的,黄河水暴涨以后,洪水四溢就会让黄河突然的修改河道,比如说以前的夺淮入海。最早以前的黄河是在江苏的苏北地区入海的。后来经过调整以后,现在是在山东的东营入海了。

北方地区一直以来都严重的缺水,黄河的径流量跟长江相比,只有长江的几分之一,所以输水量是很不足的,万一黄河的上游发生洪水的话,其实总的水量也没有多少,而且沿黄河我们早就已经修建了龙羊峡、公伯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青铜峡、沙坡头、小浪底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等,利用这些水库,梯次拦截调峰,积蓄这些洪水,以备灌溉之用,不会迅速通过下游入海。

此外,黄河中下游是一条悬在天上的悬河,不能允许它出现巨大洪峰,若因此导致黄河大坝决堤,那对于两岸流域的生命财产将是灾难性的。况且黄河中下游也经常缺水,尤其是有几年青岛干旱缺水,还是想办法调了黄河水才去救急的。#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










































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排入大海呢?主要是北方地区常年缺水,有水的话是宝贝呢。即使局部有水暴涨,但从整个流域整条河来说,水量并不是很大的。

黄河是有必要向长江学习的,长江是有好多的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等等,甚至还有太湖,也是跟长江有勾连的。

黄河周边,比如说内蒙古和山西这两个地方长期都是缺水的。可以建一些蓄水的大的水库。起到蓄水和调节洪水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工程机械已经越来越先进了,可以挖一些池塘来存水。平时水多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养鱼。把北方一些地区也可以建成水乡泽国湿地公园。

把洪水在干旱的北方多绕几个弯,黄河九道弯,把它弯到18~28道弯的话,那么这些洪水就更加不可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土高原   东营   悬河   径流   大海   水利枢纽   黄河   泥沙   河床   水电站   水位   大坝   洪水   下游   地上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