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plus dmi会不会成为中国乘用车月销量冠军?

秦Plus DM-i的销量取决于产量,如果产量跟上,3月份就是销量冠军了。


在“我迪朋友们”粉丝媒体见面会上,我曾质问过比亚迪乘用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这个问题。秦Plus DM-i未卖先火,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上市后预订量更是惊人,据传比亚迪官网的预订页面被刷爆,预订页面访问量超过百万人次。(这个消息是准确的)有几十万人缴纳了意向金,(这个消息未经证实),截止三月底,订单量超过5万台。(李云飞亲口承认)

所以,如果3月份所有订单能够全部交付的话,那么销量冠军是板上钉钉的事。要知道,3月份的轿车销量冠军朗逸,第二的轩逸,只卖了4万辆左右。

在轿车领域,国产车还没有一次登顶冠军,甚至冲进前十名都不容易!比亚迪错失良机!要知道,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羊群效应”是很严重的,很多人因为对汽车的不了解,只会看销量买车,一旦形成了这种优势,会带动一大部分“盲从”的消费者,只要车辆不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或者有新车型足够强势,形成冲击,那么这种优势就会形成积累。

像是哈弗H6,先说明,H6的产品力的确强,质量也过硬,但是远没有强到碾压同级别竞争对手的水平。但是为什么H6连年销冠?很大程度还是依赖这种先发优势。销量榜第一的车型都是如此,大部分不懂车,不知道买什么车的消费者,都会随大流。


秦Plus DM-i为什么交付不了?

我作为比亚迪的车主,同时也是粉丝,对此扼腕叹息,不惜在粉丝媒体见面会上指着李总的鼻子质问:为什么这么好的局面错失掉?燃油轿车颠覆者的口号都喊出来了,结果没弹药!你怎么颠覆?对此,李云飞是这么回答的:(大意)

秦Plus DM-i这款车发布之后,我们也没预料到预定会这么火爆!我们甚至什么宣传都没做,就是邀请了一批媒体朋友做了一下实车测试,证明我们公布的油耗数据是真实的,结果一下子订单就爆了。我们官网都给搞宕机了。本来我们后续还有广告投放计划的,结果什么都没做,可就是这样,也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现在我们的产能结构也在调整,预计在7月份,产能上来,就可以大量交付了,属于我们的销量冠军,我们早晚是要拿回来的。

当然,这是李总的一面之词,我是不信的。

说是措手不及,没想到,这怎么可能?燃油轿车颠覆者的口号都喊出来了,反击合资A级车市场,收复失地,降维打击!他会没想到?我一个边缘从业人员都能判断出来,这车必然火爆,他作为比亚迪内部的品牌事业部的一把手,他会判断不出来吗?如果是真的,只能说明他失职!

然而,这怎么可能?背后是一定有深层原因的,只是他不方便在当时的场合中说出来罢了。

对此,我的猜测有两个方向:

一、比亚迪内部协调问题


首先,刀片电池肯定是供不应求的,热销汉现在也是提不到车的状态。比如说弗迪电池那边一个月的产量交付出来,给谁用?不够那肯定涉及到一个优先级的问题,而汉的优先级肯定要优于秦的。

我们不知道比亚迪内部是怎样的策略,只能猜测——比如说按照利润率高的优先供应。汉EV定价20多万元,利润率肯定要远高于定价10万元的秦Plus DMi的,秦Plus DM-i太便宜了,利润非常有限,所以排产能没有优势,只能等到刀片电池的产能全面提升之后才能大规模交付。

除了汉EV以外,刀片电池还是外供的,李总也解释了,很多合作企业都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没办法透露,唯一能说的是红旗——红旗也签了保密协议,只不过被记者挖出来,问红旗那边,那边承认了,所以比亚迪这边也能说了。外供的刀片电池如果利润率高于秦Plus DMi的话,那可能随时会加塞。

二、比亚迪的策略问题


比亚迪,和长安、吉利、奇瑞不同,它不是个正经的车企。所谓不正经,它啥都干!不光是造车,手机代工的利润几乎和造车差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云轨,现在升级叫云巴了。去年疫情期间,一看没口罩了,三天出图纸,七天出设备,10天投产!王传福自己也说,比亚迪啥都能造……

一方面是真牛,一方面也特么有点不务正业。

所以说,比亚迪对这个销量冠军,还真未必看得上,它卖电池,卖动力总成,共享E平台,甚至卖专利,可能比直接造车卖车赚得还多。

弗迪动力独立出来了,不光给比亚迪供货,未来DMi可能也对外。如果说秦Plus DMi利润率太低,可能这车策略上的意义就是为了搅乱市场,重新洗牌。

也不是饥饿营销,这车我卖,也能让你买到,不过优先级一直不高,比较产能有限嘛,你想买等几个月——那边它卖动力总成,卖电池赚钱,毕竟当供应商只针对企业客户,售后的压力会小很多。


秦Plus DM-i有绝对的冠军实力

现在的轿车销量前十的朗逸、轩逸、卡罗拉、英朗、宝来、速腾等车型,基本上都在10万元左右价位,性能、产品力都在一个水平线,没说谁比谁抢多少。像是SUV领域,常年的销量冠军H6,也只是先发优势而已,比竞品的CS75Plus,博越、瑞虎8p,也没有明显优势,说实话没有必然选择H6的理由。


而秦Plus DM-i不同,它有着绝对的碾压级别实力。动力水平,百公里加速7.9S,高配车型7.3S,就已经让十万级别的A级轿车望之兴叹了。而油耗方面,更是秦Plus的绝对领域,目前,说它是世界上最省油的车也不为过。标称的3.8L油耗并非极限,提车的车友开到3L以下水平的比比皆是。而这些合资车,能做到5—6L油耗表现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除此之外,秦Plus DMi的行驶品质也远非燃油车可比的,纯电形式,发动机零噪音,零震动,即便是不充电,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增程模式工作,行驶中80%以上的时间发动机都是不工作的,行驶品质无限接近于纯电车——不知道纯电车开起来什么样的去体验一下,百万级豪车都未必能给达到的平顺性和低速静谧性。


另外,大家很关注的车辆变速箱的问题,发动机大家水平相差无几,多数挑的还是变速箱。知道AT平顺,耐用,不过油耗略高,双离合省油,但是体验不好,容易顿挫,CVT平顺省油,但是无法承受大扭矩,而且维修成本高,不耐用……在你纠结于哪种变速箱的时候,秦Plus DMi直接颠覆了变速箱,干脆给这玩意取消了。

变速箱其实是对发动机低扭不足,转数区间过窄的一种弥补方案,而比亚迪采用了用电机来弥补的方式。ECVT说是变速箱(这玩意和CVT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更多是一种动力分配器。简单说就是适合发动机干的活发动机干,适合电动机干的活电动机干。没电的时候,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给电动机,同时给电池充电(增程模式)。所以,它兼顾了平顺、省油和耐用的优点。


之前十万级别的轿车,你有不同的选择,选轩逸还是朗逸,英朗还是宝来,是需求不同,喜好不同。而现在,你没有其他选择。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和秦Plus DMi比,这些合资车相当于烧煤的那种绿皮车,而秦Plus DMi是和谐号。不光是十万级别,哪怕你预算只有8万,贷款两万买它都合适,因为油费都能省回来,更何况行驶品质完全上了一个级别。燃油车里,即便到了20万价位,能与之媲美的仍旧寥寥无几。


写到这,肯定有人说我充值了——你自己琢磨琢磨,比亚迪订单都完成不过来,它需要充值玩营销吗?

对秦Plus DM-i这款车,唉,一言难尽啊。我真的很希望它能够灭了合资,完成降维打击,加速燃油车的淘汰,但是比亚迪的产能,不给力啊!




不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产能问题,秦DM-i只所以这么长时间才交付,就是因为产能不足,想要称霸单一车型冠军月销要超过4万台才有可能,就算比亚迪的总装厂能装出来这么多,电池厂也造不出这么多电池,而且刀片电池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第二、比亚迪的渠道和网点数量也决定了他销售不了这么多车,现有王朝网四百多家,平均每家销售一百多台,这对于很多内地经销商来说根本打不到这种服务能力。

第三、品牌影响力,比亚迪的品牌认可度高的地方主要集中的发达地区,以北上广深为重要的零售地,在限牌限购,政策扶持,配套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的刺激下才逐步完成市场教育,在县镇级市场大家并不愿意接受新能源。

第四、市场口碑,该车型才刚刚交付,前期的热度靠的是媒体营销,对于一款新车型,很多人是持币观望的态度,车子真正怎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历练后才能下定论。

所以,老大不是这么容易当的,我们可以对他充满期待和关注,具体能发展怎么样还是要靠自己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给大家一波福利,拆一台秦DM—i给你看:





















这要看短期内的市场反馈了,毕竟还没有大批量交车。等第一批大批量上市之后看看用户的反馈,如果车的品质没问题,相信会成为爆款。毕竟电车的行驶质感以及低油耗,都是很大的优势。其实电车尤其是混动还有一个优势是油车无法比拟的,就是外置电源。举个例子:因为某些原因我需要在车内等待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这时候我想听听音乐玩玩手机,但是普通油车熄火的时候车机是蓄电池供电,最多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就会断电,而且长时间亏电影响蓄电池寿命,而点火供电又确实浪费。这时候DMI的优势就来了,55公里的电池组满电大约8度电,可以随意取电,甚至开空调制冷。我不清楚车载空调的功率,但是一个家用1匹的空调制冷功率大约是一小时0.8度电左右。8度电完全可以满足几个小时的制冷以及车机供电,让你可以在车里舒服的等待,甚至睡一觉。这是油车熄火状态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秦PLUS DM-i能否成为轿车销冠取决于产能

比亚迪汽车作为主攻新能源车的企业,想要成为某种车型的销量冠军真的很难;因为这种车型的制造成本高,车辆定位总是偏高一些的。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需要时间来沉淀,也需要消费者逐渐扭转对中国制造的偏见;所以早期的秦唐宋系列的车辆都没有实现热销,这是真正的叫好不叫座。

但随着王朝系列、红旗汽车、吉利领克、长城坦克等自主高端品牌的携手发力,国产高端车终于获得了认可;轿车「汉」自推出之后销量一直很高,经过二月的低迷期之后,三月的销量又突破了万辆。


「汉」已经是国产中高端车的销量冠军,同时也超过价格重合的帕萨特、天籁、君威、雅阁等,在豪华轿车中也超越了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等。那么这款国产高端轿车都能热销,终于突破成本障碍,将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轿车的起售价拉低到10万级别的秦PLUS,它能够热销吗?

理论上这款车绝对有“爆款”的潜力,然而同期的销量成绩只有2509辆!这是个多尴尬的成绩哦。可是销量数据的低迷并不代表这款车冷门了,现在的问题是订单量巨大但是交不出车。


曾经说过比亚迪的产品规划总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题,打造出爆款车绝对是凭运气……秦PLUS DM-i是个“运气产物”,在规划这款车的时候,甚至规划院都没有想到它能热销;于是给这款车的排产计划也设定的非常保守,印象中在与时其销售部门的李云飞交流的时候,李云飞也是非常无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交不出来车。

产能规划从单月几百量将将提升到几千辆,然而预售阶段的订单量就已经是“以十万计”的标准;但是产品线的调整不是这么简单的,结果则是一款本应该成为轿车销量冠军的车,短期内连国产轿车销冠都还成不了。预计要到六七月的产能才有可能与单月数万连的标准匹配,这又有个问题了。


一款车在上市之初没有打响,销量的数据不够漂亮,这就难免会令人质疑车辆是否有问题;很多消费者选车的参考就是看销量排行榜,其次则是品牌知名度,这也就是朗逸轩逸之流也能够热销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个“随大流”。

所以前期的销量数据很重要的,秦PLUS因产能问题已经落后一步,下半年想要成为销量冠军,需要的是又一轮高成本的宣发投入;这就是问题所在吧,不过热销虽然会晚一些,但结果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因为只要集中交付订单,某个月的销量必然会创纪录。



秦PLUS DM-i究竟好在哪,是什么吸引来了如此多的订单?

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车吧!选择代步轿车首先要考虑安全和油耗两个问题,王朝系列汽车的安全性无需置疑,车身关键位置都有高标准的热成型钢和马氏体钢;而且比亚迪有非常全面 的碰撞测试实验室,车辆不仅会进行常规的碰撞测试,还会进行柱撞和15%-60%的多个角度的正面偏置对撞测试,所以比亚迪的汽车始终被认为时“公路坦克”。

同时从最低配开始安装包括头部气帘的六气囊,主动保护也已经非常全面了。


油耗方面秦PLUS应当无可挑剔,这辆以增程式驾驶为主的混动汽车,代步驾驶时的内燃机基本不参与驱动,只是将转速主要控制于最佳热效率(43%)的区间内发电;所以省油是必然的结果,在不充电的前提下设定好SOC,耗油量能低至4L/100km以内。

可以说没有更省油的A+级轿车了,同时还有55/120km的两个纯电续航标准,日常代步总是用不到油的;用电通勤的成本低至几分钱一公里,用公共充电桩也只是一角左右罢了。所以超低的用车成本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再加上7.3-7.9秒的破百性能,这款车应当是10-15万区间内目前性价比最高的现象级轿车了。


综上所述,秦PLUS DM-i有热销的所有特征,曾经的插电混动秦之所以销量不高,原因正是上文所述的消费者对国产中高端车的不认可,也就是价格在同期看来还是高了一些。但PLUS版本的价格在消费者认可国产高端车之后还有下探,所以热销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现在的问题就是抓紧提高产能,既然弗迪电子独立为子公司开始外供,比亚迪也没有打算放弃乘用车品牌;那么做好秦PLUS这款轿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产能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更得上订单呢?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产能上来一定会成为销量冠军!dmi已经火爆仍将持续火爆!dmi不仅仅低油耗!并且强动力!超越两田,碾压合资,秒杀省油王轩逸,省油一多半!一箱油比轩逸多跑500多公里!可油可电,极其方便!城区通勤用纯电动车模式,零油耗!长途使用HEV模式,亏电油耗非常低,,满油满电巡航1200多公里!加油就走跟燃油车一样便利,亏电状态动力性能强劲相当于2.0T发动机,省钱省心实用方便!目前dmi是最尖端最成熟最安全最可靠的插混车!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敢于公布亏电油耗的,而亏电油耗世界最低!没有之一,没有里程焦虑,没有充电烦恼。既是家用车又可自驾游,何乐而不为!相信我的判断,产能上来,一飞冲天!月销几万辆只是小目标!




不会,比亚迪没有那个产能,比亚迪也不是专心在做车,只不过三电系统处于研发顶端级别,顺便出个车而已,做电池,收专利费,做轨道交通,做芯片才是比亚迪主营。




肯定不会!

连比亚迪自己都没那个信心,否则在新车上市之前早就已经布局好了产能。

比亚迪这款车主打的是节油经济性,但较同级别国产车贵3万多,较合资车价位相同。由于比亚迪多年来“自毁长城”般的销售手段,把BYD这个品牌从高端大气砸得臭大街。因此市场普遍并不认可这个品牌。

比亚迪总想把自己与合资车对标,但市场只能把它与国产车放在一起同比。所有人都在计算的价格是,贵出的3万多元钱何时才能跑出来。

比亚迪从低端的4S店到拙劣的售后服务,从混乱的车品定价到无良的减配(秦plus连仪表盘的成本都在省,你可想而知其它减配到何等程度),每一处都尽显比亚迪销售端狭隘的格局!

比亚迪不解决销售问题,永远对标不了合资车。一个企业面对你的客户,不是真心与其交朋友,总是千方百计的算计他们。你把爱你的人,当成你挣钱的工具,无脑的残粉,最终只能让更多的粉丝变黑!

未来市场全面铺开,比亚迪dmi的问题必然暴露无遗,现在只是开端。一年只能从车辆本身的问题,会逐渐转向售后问题,甚至会包括BYD“三电保修”的问题。

比亚迪从技术层面绝对是个好企业,但成销售层面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烂企业。




优点就不说了,太香。

说点无关痛痒的缺点:

1,关机一会儿后车窗按键无效,必须开机才可以,真抓狂,我就降个窗还得先按个启动[衰]。关窗虽然可以APP上实现,但也麻烦不是。

2,车窗开关键没有指示灯,一个都没有[衰],黑夜的时候只能靠摸靠猜,[衰],扣,扣死了,只有一键锁门有个锁后才亮的指示灯。

3,顶部阅读灯和天窗开关,没有指示灯,没有,你得靠摸,靠猜。车窗那里好歹有凹凸,好判断,阅读灯这里一个平面,猜都不好猜。

4,其他地方能增加一点照明灯就好了,比如中间的储物箱,仪表台下储物格那里。

5,水杯架和无线充电格设计冲突,拿手机必须把水杯拿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平顺   冠军   销量   变速箱   油耗   热销   产能   燃油   发动机   车型   轿车   订单   级别   电池   品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