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典韦古之恶来?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对于典韦咱们应该都不是太陌生,三国超级猛将,外号“古之恶来”。

其乃是曹操贴身猛将,许诸的前辈,曾以肉身为曹操挡箭,用自己命救得曹操性命。是古代忠仆的典范。

至于他这个“古之恶来”的称号,主要来源于一个古称!

古代的文化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欢拿更古老的事情或人来比拟、解释眼下的情况。典韦就属于这种!

众所周知,曹操是个文化人,看过很多历史古籍,文化水平较高,在看到典韦勇猛过人的表现之后,突然想到历史上也曾有人非常勇猛,和眼前的典韦很像,那就是恶来。

相传,恶来是殷纣王时期的宠臣,以力大勇猛见长,可以和犀兕熊虎等大型恶兽搏斗,可见他的勇猛有力。

“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史记》)

“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墨子》)

曹操把典韦比作恶来,自有典韦的过人之处。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也就是现在的商丘宁陵人,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勇猛过人的一面,为了帮人报仇,只身一人前去找到仇家,手刃仇人,其余的人见到典韦的壮猛威风,没人敢近身。

后来跟随张邈从军,他的力大无比又一次表现出来,军队中的牙门旗是即长又大的,没有人能把它举起来,可是典韦竟然只用一只手就能把它举起来,这份超过常人的力气很快在军中传开了,大家都认为他不是一般人。

后来典韦投靠了曹操,在征战中表现的非常卖力勇敢,为人也非常忠诚谨慎,曹操于是把他拉到身边,作为近身侍卫。

再往后就是典韦的惨死故事了,自从成了曹操的贴身侍卫之后,每日跟在曹操身后护主。有一次发生在宛城的战役,张绣本来已经投降了曹操。

正所谓,曹魏好人妻、东吴爱萝莉、蜀汉全是基,曹操这人喜欢别人的妻子,他竟然玷污了张绣的嫂子。

张绣怒而起兵,攻打曹操营寨,由于事出突然,作为曹操近侍的典韦几乎孤身奋战,在缺少援兵的情况,力杀数十人。

在身受多处伤痕的情况下,仍然坚守不退,吓得敌人胆战心惊,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而殒命沙场。

这场战役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一起丧命归西,可是曹操在祭奠的时候却说:我失去了儿子和侄子并无很大悲痛,而失去了典韦却最让人痛惜。

可见典韦的勇猛忠诚已经深得曹操之心。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不管是蜀汉的“五虎上将”,还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抑或是东吴的“十二虎臣”,都因其过人的武勇韬略而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并在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小说戏剧中被作为了重要角色。除了与他人并列成一个“组合”的这些名将,吕布、典韦、许褚等人也都是人们公认的勇猛将领。

相比于五子良将的文武双全、统兵有方,曹操帐下的典韦、许褚等将领少了几分谋划,但多了一些凶悍和骁勇,于是曹操一般都是让张辽、于禁这样的帅才领兵作战,而委任典韦、许褚担任近卫,发挥他们勇猛的优势。因为对典韦、许褚的喜爱,曹操曾分别用古代的猛将来喻指他们,在《三国志》中,曹操就夸赞许褚道:“此吾樊哙也。”而在《三国演义》中,典韦被形容为“古之恶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恶来”是什么,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字,并不会很快认定这是一个人名,因为它显然不符合如今被广泛接受的命名习惯。其实,恶来不但是个人名,还是一位名人,他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年,是著名暴君纣王手下的一位猛士,关于他的记载,许多史料和古书中都留存着只言片语。

提到中国历史,太史公司马迁所创作的《史记》绝对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史书,在其中的《秦本纪》里曾记载道:“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可见,恶来是凭借自己过人的蛮力得到纣王赏识的。那么,恶来的蛮力到了怎样的地步呢?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尸子、墨子都在其著作中有所记载。

《墨子》中记述道:“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虽然并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人明显便是恶来,书上说他能够生擒“兕”和“虎”,老虎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百兽之王,凶悍而残忍,而“兕”则是一个今天已经不再使用的称谓,《山海经》说兕是“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许多人认为它就是今天所谓的犀牛。

能够生擒老虎和犀牛,可见恶来实在是勇猛非常,而《尸子》更是说他能“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不过,恶来虽然勇猛,却并非一个称职的臣子。在纣王诛杀比干、放逐箕子后,恶来便上位执政,但他并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于是商朝日渐衰弱。不过,他忠心耿耿,为纣王战斗到最后时刻,还是值得赞扬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用“恶来”来形容典韦,很显然是在表扬他的勇力,在《三国志》中,就有典韦替人报仇,被数百人追赶但人们都不敢靠近他的记载,在张绣降而复叛,夜袭曹操时,也是典韦勇猛作战杀退许多敌人。笔者认为,曹操将典韦称为“恶来”,还在于小说中,典韦曾经“逐虎过涧”,这与恶来生擒猛虎的壮举有着相似之处,于是曹操便根据这一事件想出了“古之恶来”这个十分恰当的比喻。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恶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恶来,是商纣王的大臣,天生神力,以勇武闻名。据《墨子》中记载,“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这个勇力之人指的就是恶来。从这可以看出,恶来是一个力大无穷,甚至能手搏猛虎的猛将。同时,恶来也是商纣王的忠臣,周武王伐纣时,恶来力战而死。

由此可见,古之恶来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勇力过人,另一个是为主尽忠力战而死。显然,在曹操阵营,典韦和恶来是最相似的。

据《三国志》记载,典韦形貌魁梧,臂力过人。典韦在军中当差时,能够单手举起几个人都抬不起来的牙门旗(古代将帅出征时作为仪仗的大旗),并且喜欢使用双戟与长刀作为武器。当时军中的人都很崇尚他的武力,士兵们称颂道,“帐下壮士有典君(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曹操也很欣赏典韦,让他做了自己的保镖。

而之后,典韦也为主公曹操尽忠力战而死。话说曹操率军到达宛城后,张绣投降。这时候,曹操色性大发,居然调戏了张绣的寡婶。张绣深感受辱,在谋士贾诩的计策下,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曹操猝不及防,大败后仓皇出逃。为了给曹操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典韦据守在军营门口,不让张绣军队通过。典韦最终因为寡不敌众,瞋目大骂战死。

所以,虽然曹操手下武将众多,其中也不乏武力卓绝者,例如许褚、张辽等人,但是从为主尽忠战死的角度上来说,只有典韦最配称为古之恶来况且,说得更进一步,典韦当时保护的是正在泡妞的曹操,此时沉迷女色的曹操也完全可以比成是当年的商纣王,为护他而战死的典韦当然就是恶来了。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大家有何高见,也可以多多指教!历史其实很有趣,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心得!




“恶来”是以为商纣王时期的武将,商朝的大忠臣。

据《墨子》中记载,“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这个勇力之人指的就是恶来。恶来是一个力大无穷,能够和熊虎之类野兽搏斗的人。同时,恶来也是商朝的忠臣,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恶来为保商纣王力战而死。

第一个说典韦是“古之恶来”的人是谁呢?典韦的老板曹操。

在《三国演义》第十回: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这是曹操在了解了典韦的简历,亲眼看见典韦单手执定中军大旗之后,脱口而出的一声赞叹,并在赞叹之后,当即是“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不过,也正是这一语成谶,典韦最后也如同“古之恶来”一样英勇护主而死。当然这是后话。

在《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

在《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典韦杀到吊桥,回头不见了曹操,翻身复杀入城来,门下撞着李典。典韦问:“主公何在?”典曰:“吾亦寻不见。”韦曰:“汝在城外催救军,我入去寻主公。”李典去了。典韦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撞着乐进。进曰:“主公何在?”韦曰:“我往复两遭:寻览不见。”进曰:“同杀入去救主!”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

在《三国演义》第十六回: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抵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典韦从第十回出场,到第十六回战死,可谓是昙花一现。不过从曹操初见的“古之恶来”的评语,到第十六回英勇护主战死,都见证了曹操非凡的识人才能。典韦更是用生命捍卫了自己“古之恶来”的美名。




答:提问问题这位网友,问得没头没脑的,猜想,一是不知道“恶来”是一个古人的名字,所以才会这样问吧?

恶来是商朝纣王的大臣,飞廉之子,同时也是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

恶来此人以勇力著称。

《墨子》、《尸子》等书都记载说,恶来有擒熊缚虎之能。

《史记·秦本纪》则重在强调恶来有天生神力。

《晏子春秋》讲得最夸张,说恶来可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

那么,《三国演义》第一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写典韦初出场时,先是夏侯惇介绍他早年曾在张邈帐下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后来在山中又有逐虎过涧的惊世骇俗的经历,然后又出现了他在演武场挟戟骤马,往来驰骋的凶悍亮相;最后是一个独撑被狂风吹倒的大旗,俨然是神级操作,三军尽惊。

这个时候,曹操就鼓掌喝彩说:“此古之恶来也!”

把典韦比喻成古之大力神恶来,并解身上棉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另外,从商朝的角度来说,恶来是一个大忠臣,在商亡时殉国。但从周朝的角度来说,就属于顽固分子。

后世史家因循“商纣无道,武王革命”的调子,也就对恶来评价很低。

《史记.殷本纪》就认为恶来“善毁谗”,商朝灭亡,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魏书》甚至说,殷纣就是因为寄信飞廉、恶来,所以丧其国。

《辽史》没有直接说飞廉、恶来有多坏,只说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拍手称快,民心大悦。

明人许仲琳的小说《封神演义》则虚构出许多恶来与飞廉作恶的情节,把恶来与飞廉设定为大奸臣。

也许,提问问题这位网友,是《封神演义》的影响,觉得曹操刚刚认识典韦,就把典韦比喻成大奸臣,所以费解吧?

实际上,《封神演义》不但把恶来与飞廉写得很坏,还完全颠覆了史书中记载恶来是大力士的形象,把恶来与飞廉都写成文臣,没有缚鸡之力。

如果提问问题这位网友对恶来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封神演义》,就更无法理解曹操把典韦比喻恶来的原因了。

不过,话说回来,把典韦比喻恶来,也只是《三国演义》的独创,正统史家,比较喜欢把典韦比喻成樊哙。

反正,陈寿在《三国志》里,就把许褚、典韦直呼为“汉之樊哙”。




要解答为什么曹操叫自己的爱将典韦叫“古之恶来”之前,我们得先知道“恶来”是谁。

据《周书后案》记载,恶来人名、又称“恶来革”商朝纣王时期的大忠臣,父亲叫“飞廉”又称蜚廉,生两子哥哥叫季胜,父子三人都效力纣王,恶来的哥哥季胜会道术神行法,最快时能日行千里夜行800成名,而由其是“恶来”是同犀兕熊虎博斗的勇士,从商纣王众叛亲离走麦城时,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最后一个人战死杀场,成为古代最著名的猛将。

可是在小说《封神演义》文学形象中,把飞廉、恶来父子写成是纣王的两个仕大夫,是两个圆滑的滚刀肉文臣,姜子牙带领周兵兵临城下之际,二人为了保命,临阵倒戈叛变当了叛徒,在最后封神时,姜子牙将两位当奸臣斩首封神。

民间有一吕“吕布”二赵“赵云”三典“典韦”四关“关羽”五马“马超”六张飞之说,由此可见典韦是曹操阵营中唯一排在前三名上榜的一位猛将,为救主子曹操徒手战死,难怪曹操听到典韦战死的消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典韦古之恶来”,这就是为什么“典韦古之恶来”的典故。




典韦是曹操手下的猛将,拥有不输于许褚的实力。

当年因为曹操好色,调戏张绣的婶婶,并将其留在营帐过了几夜,张绣恼羞成怒,趁夜里袭击了曹操的营地。

本以为此次是来招降张绣的曹操,哪里料到对方会突然袭击自己,仓促间被杀得卸甲而逃。

这一战,曹操损失了儿子曹昂和“古之恶来”典韦这名虎将,事后懊悔不已

关于“古之恶来”这个称号,是一个很高的赞誉,“古之恶来”,是指典韦如同古代的恶来一样,它是用来形容典韦武力强大、勇猛过人。

曹操手下虎将众多,唯有他一人拥有这样的称号

恶来,是秦国人的先祖,以勇气、力气过人闻名。

曹操这样称呼典韦,是出于对典韦的特长而命的名。

典韦出名,是因为单手举旗和濮阳战吕布的事情,在这两次事件中,典韦表现出了他的两个特征:勇敢、有力。

《三国志》: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

陈寿的这段话,讲的是张邈和曹操一起去结盟打董卓,当时军队的门牙旗又长又大,典韦却用一只手就将别人束手无策的大旗,举了起来,其实力真的强!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恶来是商朝末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也是后来秦国开国君主的五世祖。在历史上,恶来有两个形象:其一是勇士,他与孟贲、夏育等人一样,是古代勇士的一个代名词;其二,他是助纣为虐的一个奸臣。曹操把典韦比为“古之恶来“,显然指代的是前者,即一代勇士,而不是说他助纣为虐。

第一,古籍对恶来的描述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一些典籍所描绘的恶来形象。

《史记·秦本纪》记:“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蜚廉又称为飞廉,是恶来的老爸。他们父子都是效忠于纣王,老爹蜚廉“善走”,是个长跑运动员,恶来“有力”,是个大力士。

《史记.殷本纪》记:“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这显然就是负面形象,说恶来这个人,喜欢在纣王面前进谗。后来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恶来作为战犯,被诛杀。

尽管在正史里,恶来是个反面人物,但他的勇武是很有名的。《尸子》一书说:“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他能够跟犀牛、熊罴、老虎搏斗。《晏子春秋》一书说:“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可以跑上一千里,好几个马拉松距离了,赤手就可以把犀牛、猛虎撕为两半。

曹操把典韦比为“古之恶来”,就是说典韦的武力值,不亚于恶来。

第二,典韦的武力值有多高

恶来毕竟是很古老的人物,事迹比较模糊不清,但典韦的故事,就要多得多了。典韦虽然没有手撕猛虎的壮举,但勇武盖世,这点是不用怀疑的。

《三国志》里称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任侠精神。他年轻时所作所为,就是个江湖侠客,爱管闲事。当时有一个刘氏与李永有仇,李永本是富春县令,可能是有点仗势欺人吧,反正典韦看不惯,要给刘氏报仇。

李永是当过官的人,宅第很豪阔,就靠近集市。典韦弄些了酒菜,雇了辆车,假装前去拜会。李家大门打开后,典韦拔出一柄匕首,冲进去结果李永的性命,然后不慌不忙地出了大门。出了门了,典韦取了放在车上的刀戟,步行离开。这时,被吓得呆若木鸡的李家人才反应过来,拉了几百人去追典韦。典韦把刀戟一横,大家无人敢上前,只在后面追随着。走了四五里后,典韦的同伙来了,与几百号人打斗一番才脱身。

这一战,让典韦一举成名。

后来典韦从军,投在张邈帐下当一名士兵,他的上司是司马赵宠。后来有一件事,让赵宠对典韦印象深刻。古代营地都设有牙门旗,旗杆是很粗也很长,别人用吃奶的力都举不动,但典韦只有一只手,就轻松举了起来。由此可见,典韦的神力,比起古代的恶来,也不见逊色。

第三,曹操的爱将

后来,典韦投靠曹操,因作战勇猛而得到曹操的器重,视有心腹爱将。

典韦最有名的一次战斗,是与吕布军队的濮阳之战。

当时曹操袭击吕布设在濮阳西的一个兵营,大获全胜。正当准备返回时,吕布率主力赶到,两军展开大厮杀,从早晨杀到傍晚,依然胜负未决。眼看夜幕就要降临,如果不能摆脱吕布的纠缠,就大大不妙了。

这时,典韦自告奋勇,带着一支敢死队迎战吕布。

吕布下令弓弩齐发,典韦与众敢死队员以盾牌掩护,徐徐推进。箭雨过后,吕布命军队压上去,典韦吩咐左右道:“敌人距离我十步时,再告诉我。”敢死队员喊道:“已经十步了。”典韦又道:“五步时告诉我。”话音刚落,敢死队员已呼出声:“敌人已到了。”

典韦大喝一声,持戟跃起,杀向敌阵,左劈右砍,如砍瓜切菜,戟锋所至,血肉横飞,敌人无不应声而倒。在典韦的奋勇冲杀下,吕军不支,纷纷后撤。由于典韦的神勇表现,曹操得以乘夜色安全返回营地。

经此一役,曹操对典韦更加重用,擢升典韦为都尉,让他负责警卫工作。

可惜的是,后来曹操因为霸占张绣的婶娘,张绣一怒之下带兵突袭曹营,典韦力战而死。典韦之死,异常悲壮。

当时张绣紧追曹操,典韦英勇地挡住他的进攻。他率领自己的部队殿后,拼死掩护曹操逃跑。在张绣优势兵力的猛攻下,典韦左右卫兵全部战死,而位勇猛战将仍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以一挡百,血染战袍犹苦战不退。

战到最后,典韦身受数十处创伤,武器也打没了,赤手空拳。张绣军队冲了上来,想将他生擒。岂料力大无比的典韦双手一抄,居然把两个敌兵抓在手中,一手一人当武器。最后张绣放弃生擒他的打算,数十把刀戟利刃齐插入典韦硕大的体内,他死的时候两眼还怒睁,嘴里还叫骂着。

三国时代是出勇将的时代,而典韦算得上是勇将中的勇将,曹操把他比为“古之恶来”,并不为过。




典韦有勇有谋,对曹操忠心耿耿,能够理解曹操心思,曹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让他做了,深得曹操喜欢,并且在曹操泡妞的时候救了曹操一名,以死报答曹丞相,忠心无二。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威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万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典韦武艺卓越,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勇力   秦国   墨子   猛虎   史记   指画   商朝   主公   本纪   忠臣   猛将   勇猛   演义   父子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