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阅读课外书时,是大声朗读好还是默读好?

谢邀!视场合而定。要教育孩子要学会读书的方法,什么情况应该默读。




我们家有一个喜欢读书,看各种课外书的小姐姐,对于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公共场合,默读就好

公共场合,不管是喧哗的场所还是安静的场所如图书馆、书店等地方,保持安静,有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也能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即便孩子再喜欢朗读,也要开启静默状态。

朗读有助于提高自信心、训练协调能力

朗读需要孩子在阅读书籍的同时,接受阅读的文字信息,快速的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反复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眼、大脑、语言表达的协调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我女儿上二年级之前的自信心也不够强,但是从二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的朗诵班之后,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孩子对于阅读、朗读的兴趣和信心的提升。

有韵律性的读物,朗读更合适

像一些古诗词、散文集等,文字往往有一定的韵律感,平仄押韵,对于这种节奏感很强的文字,朗读起来更容易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令人沉浸、陶醉其中。

私密环境下,按孩子喜欢的方式来

在家庭环境内,或者相对比较私密的环境中,如果孩子喜欢朗读,或者你已经跟孩子养成了一起朗读的习惯,可以按这种方式来,但不用强迫孩子一定要朗读出来。

毕竟,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打开心灵的窗口,只要孩子愿意阅读,方式并不重要。

可以尝试和父母一起轮流朗读

亲子阅读能够有效的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相对年幼的孩子,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可以尝试和父母一起轮流进行朗读,分享书本中的故事内容,及时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阅读方式,更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训练孩子的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默读的方式,效率更高、更专注,磨练耐性

相比朗读来说,默读不需要大脑再去协调嘴部的动作,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在文字的阅读上,阅读的速度、效率更高,更容易专注进去,对于注意力的提升、磨练耐性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默读的方式,不容易出现疲劳感和嗓子干哑的问题。

我是元宝爸爸,家庭教育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一起关注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建设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大声   孩子   课外书   语感   自信心   亲子   专注   性格特点   语文   家长   能力   方式   环境   时间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