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国乒直板最优秀三个人:刘国梁、马琳、许昕,你觉得还有谁?

在国乒历史上确实诞生过许多优秀的直板选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刘国梁、马琳、许昕,但另有一位为直板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王皓,题主应该是把他忘掉了。下面也来说说几位直板各自的技术特点:



刘国梁,直板正胶近台快攻打法代表人物,发球和前三板极为出色。

刘国梁被称为乒坛“智多星”,能够与一众欧洲横板及队友王涛、孔令辉一较高下,刘国梁确实把他直板正胶近台速度及发球抢攻变化发挥的极为出色。



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把正胶打法带上了巅峰。在38mm的小球时代,并不像现在40+这种绝对力量的比拼,而是速度与旋转的比拼。刘国梁是传统的直板正胶打法,他在近台的速度经常是能够给对手非常大的压迫感,再加上他发球落点、旋转变化非常多,一旦你接不好他的发球,基本上在一、两板之内就被他打穿了。当年,就是号称“游击队长”的瓦尔德内尔,也是跟着刘国梁的快攻节奏在走。



虽然是正胶,但刘国梁的发球反而是最转的。近台连续压迫式的快攻,让你都拔不出手来防守。为了限制刘国梁的近台快攻,国际乒联也把球增到40mm,让球的速度降下来。另外,又修改了无遮挡发球。这两条规则,让刘国梁的近台快攻、发球变化立马受到限制。出于技术和器材的改革,刘国梁的正胶快攻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马琳,直板反胶近台快攻打法,侧身正手攻及脚下跑动能力卓著。

同样是直板的近台快攻打法,刘国梁是一味打快,而马琳把速度和旋转结合到了一起。刘国梁是速度+落点,而马琳的正手暴冲弧圈比刘国梁的击打更有威胁。



1.台内球控制出神入化,侧身暴冲一板过。马琳的台内小球技术是极为细腻。通过发球变化和抢攻套路,再加上台内摆短、回摆短的控制,马琳作为直板也能够与一众横板抗衡。特别是他侧身正手爆冲,基本上是一板过。在相持对攻环节,他的侧切球也是手感超好。就跑动能力而言,马琳正手的覆盖范围比刘国梁更大。由于是反胶打法,马琳并未受到40mm球的影响。直到张继科等人的台内反手“霸王拧”的出现,直板在台内小球优势上的消失,马琳反手位漏洞偏大的问题才显现出来。



许昕,直板中远台对拉型打法,远台对轰能力为直板之最。

许昕不属于传统类型的直板打法,他的站位偏于中远台,其“弯月大刀”似中远台弧圈球,能够与横板形成强强对轰。



1.打球风格偏于表演化,打法太消耗体力。与刘国梁、马琳都是争取在前三板上得分不同,许昕的大部分得分都是靠中远台对轰得来的。作为直板能够敢于退台,并在中远台与樊振东等暴力进攻打法对轰,这个胆量和能力不是一般球员能做得到的。用刘国梁的说法是,你的球就在于多耗,你能多拉他一板,他就崩溃了。



不过,许昕这种大范围中远台的跑动,确实是对体力消耗太大、对身体的损害程度也太大。刘国梁也曾试图让许昕在近台打出威力,然而从小养成的击球习惯,许昕还是越退越远。有球迷把许昕民称为“大蟒”、“乒乓球表演艺术家”,就是他的球能缠、能耗,观赏性比较强。



王皓,直板两面攻打法,横打技术运用最为成熟的球员。

刘国梁、马琳、许昕始终没能解决反手位进攻的问题。刘国梁、马琳到反手位是以推挡为主,然而对于横板来说,推挡这个技术攻击性并不强,反而是给了对方反拉的机会。许昕退到中远台之后,反手只能是放高球来应付,漏洞也是比较大。只有王皓在解决直板反手进攻上,为乒坛贡献了比较成熟直板横打技术。



王皓的直板横打与欧洲力量型的横板对抗丝毫不落下风,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王皓直板横打的球还带有明显的侧旋。如果说刘国梁、马琳、许昕都是靠正手单面攻,而王皓则属于真正把直板改为两面攻了。即使拥有这样的先进的技术,王皓却因在大赛上的心理不过关,三届奥运会都拿到了亚军的成绩。



国乒在直板上当年还有秦志戬、杨影等人。不过其他直板的成绩与以上4位选手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随着40+球时代,横板全台反手拧技术的成熟,直板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像赵子豪、薛飞等都没有打出来。大家觉得还有哪些令人印象的直板选手?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王皓直板横打棒棒的[赞]




这问题有点儿怪,刘、马、许三人是在横板盛行的时代坚守传统打法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国手,而历代众多国手中,哪个不优秀?




,,7。v。




当然是王浩了。




王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板正   乒坛   正手   国手   落点   球员   快攻   欧洲   小球   打法   历代   选手   确实   成熟   速度   体育   技术   马琳   许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