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10年内,工人工资没有大幅的上涨,只是涨了一点点?

您好,欢迎阅读“良玉之音看世界”的第38次回答。

最近十年内,工人工资为何没有大幅度上涨?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关注的问题。俗话说“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作为工人阶级,大家都是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报酬的。但一方面这十年来随着货币增发、大宗商品上涨等原因,导致了物价水平不断攀升。但为何工人的工资水平却没有同步上涨呢?

有人归结于“黑心资本家”的压迫,有人归结于政策原因,但这些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近十年来(特别是2020年前),由于中国处于全球化贸易的范围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高了物价水平。但由于中国的经济主要以中低端产业为主,且中低端产业也同时是吸纳劳动人口(即工人阶级)最多的产业。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利润低、可替代性强。对于这些产业,有另外一个称呼: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这些产业的特点就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对于成本变化极度敏感,另一方面则是当成本上涨较多时,这些企业主会选择那些成本较低的地方。由于这些产业雇佣人数较多,使得工人工资占据了企业成本当中的大头。所以一旦工人工资出现了明显上涨的趋势,企业主就会有强烈的外迁倾向。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这个特点,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正是因为大陆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港台地区等,使得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得以启动。但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之后,就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这会导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他们会进入就业市场与其他找工作的群体展开竞争,再加上城市化仍未结束,每年也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工作,最终的结果就导致大家都只能接受工资较低的工作(尽管这是找工作的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这样的环境有可能逐渐改变。由于疫情、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共同冲击,一方面我国正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努力向高收入国家发起冲击;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了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不能放任制造业的外流;再加上很多企业外迁后,发现虽然海外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但由于缺乏产业配套的支持,以及低效的行政效率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最终的运营成本并不低,也在客观上阻止了企业进一步外迁的动力。

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工人人均创造价值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上涨,城市化逐步步入尾声,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工人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将会逐步减少,供需关系甚至有可能出现倒转,工人的工资在未来几年有进一步上涨的希望。




各级工会知道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大部分工人都在私企。只有国有体制员工,每年有固定的上升。而私企的老板却不愿意年年给员工涨工资。




最近十年内,工人工资没有大幅上涨,只是涨一点点。因为十年前工人工资涨的过快,超出周边发展国家的工资水平,外企无利可图,纷纷向东南亚国家迁移,就业市场不大景气,就业难度加大,想大幅增加工资是不大可能的。:




涨了一点点?,我认为是降低了。当三线城市房价都上到万元左右,当住院医疗费几天就把一个月的工资吞噬。当…。是涨是降低?




国资委位高权重。




现在企业生存很难。




关键是南方乡镇工业园产品占领了市场,大都市企业没有赢利点,怎么加工资?北方城市还在说学区房,涨房价呢!




领导肯定知道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工人工资   劳动密集型   工人阶级   私企   低端   劳动力   中国   大幅   年内   工人   工资   成本   我国   产业   国家   财经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