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乐意自己孩子坐教室最后一排,最后一排都是差生吗?

说到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班主任离不开人间烟火,平时家长、领导、朋友,为某学生座位问题不断找来,明明昨天刚刚全班统一调整了座位,结果就逼你今天给某特殊关系户再调换一下,此时班主任想死的心都有,尤其高中,学生接近成年,懂事了,常常揣度班主任调整某学生座位的潜规则,让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抬不起来头来。

一,传说中座位是分区的:

中间二三排是“黄金位置”,正面并平视黑板,避免了侧面反光(其实现在黑板已经不反光了),不像第一排,老师的唾沫飞溅,容易雨露均沾,这里避开了高个子且调皮的男生,老师的声音也平稳传来,不易遗漏,成绩好的相对集中,确是不可多得人人争抢的黄金宝座,人称“学霸区”,是最让老师省心的群体!

后排,大多是个子较大精力充沛的男生,患多动症的多,好玩游戏爱打球的多,学习马虎的多,人称“娱乐区”,是让老师最头疼的群体。

教室两侧靠前部(不含第一排),多是个子高,但座位需要靠前的关系户,这些人安排中间如鹤立鸡群,严重影响观瞻,安排两边是折中的方案,人称“贵族区”,这些人,老师其实比较反感,但又不得不关心有加。

教室两侧最前列,往往是个子特高,又极调皮好动,但关系最复杂,非富即贵,不能得罪的学生,因为被死死控制在旁边,又称“腐败区”,但学生认为是“监狱区”,谁坐到此位置就被钉上“调皮王”的标签,不到万不得已,学生不愿坐这儿,偏偏有些调皮大王脸皮比城墙厚、屁股比大象重,勇坐此位,一些虽然调皮,但表现欲强,情商高的学生反而想坐这儿,因为可以表现给老师看。

至于后排两个角落的学生,要么是调皮的,要么是屡教不改老师心力憔悴不想再过问的,人称“遗忘的角落”。

二,以上区域的划分,过于夸大,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能不能坐后排,是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

1,因人而异。

从小自律能力强的学生,是不会受太大影响的,每个班后排一群调皮鬼中,总有几个学生的成绩鹤立鸡群,非常顶尖!他们应酬式地与周边学生嘻嘻哈哈,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就对周边噪声两耳不闻,这类学生不仅自律能力强,而且特别聪明,将来职场适应性强,情商极发达!

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如鱼得水,臭味相投,谈的无非是网络游戏、篮球、美女、美食,尤其手机上的网络游戏,更是相互切磋,学习成绩自然平平。

2,因班而已。大多学校(尤其高中),入学时根据入校成绩,划分了普通班、重点班、实验班。

普通班的黄金位置相对可靠,但主要以女生为主,男生除非个子较矮,哈哈。

但是重点班或实验班就大不一样,黄金位置反而不吃香了,相反学生更喜欢后排或者靠墙的位置,有以下好处:

靠着后墙和边墙,两边无人,绝对安静。

教室后面多少有些空档,行走方便,来去自由。

可以减少干扰,有利独立思考,有利暗暗努力。

课堂上当发现老师所讲内容已经掌握时,可以抽出自己的资料,按自己的另一套计划同步研究,超越老师的进度。

所以,每个重点班的学习大神,往往就是后排和墙角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学生!

三,“黄金位置”果真金黄吗?未必。

这里座位拥挤,四面皆人,出入很不方便。

这里女生太多,女生心眼较小,容易产生莫名其妙的矛盾。

这里一举一动都在老师和同学的注视底下,只能跟随大流,不利独立学习。

周边皆人,太压抑了…

四,作为家长,有何对策?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入学前培训自己孩子的几个能力,灌输一些理念:

1,培养学习专注力,学习的时间任它山崩地裂 ,我自岿然不动。

2,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多接近优秀生,远离差生,提高处事情商。

3,培养独立的人格,知道区分好坏是非,知道任何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事。

4,训练抗干扰能力,树立思想的防火墙,培养特殊环境或恶劣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脱颖而出的能力!

5,注意洁身自好。

6,教育孩子:学校就是社会,有社会就有江湖,有江湖就要明辨是非,服从老师安排,在任何位置都能成才,想让我找老师打招呼给你调换座位,绝不可能!态度要斩钉截铁,不给孩子妄想。

当年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是省著名高中的教师,以我的能力完全可以给孩子调个好座位,但是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来没有干涉老师安排座位,孩子照样考取了985高校。







谢谢邀请。

为什么大部分家长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坐教室最后一排。

1.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较远,学生看黑板相对较困难,尤其是视力较差的学生。

2.最后一排座位离老师较远,学生远离老师视线,容易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讲,学习效果相对要差一些。

3.最后一排座位的学生相对而言,确实要被老师关注得少一些,老师提问、辅导作业的机会相对不多。

4.面子问题。孩子座位被安排前面或中间,家长感觉孩子得到了老师重视,自己有面子。

班主任编排学生座位的基本原则。

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座位的编排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家长们十分关注,班主任十分头疼。为了让自己孩子能坐上一个好位子,有的家长会动用各种关系,有的家长甚至送礼物给班主任。但是,学生座位的编排又是一个科学的问题,班主任安排座位是有以下原则的:

1.依据高矮顺序的原则。原则上,个子小的坐前面,个子大的坐后面。

2.依据视力好坏的原则。原则上,视力差的坐前面,视力好的坐后面,但如果视力差而个子又特别高,老师就会建议配眼镜后坐后面。另外,为保护孩子视力,各组的座位还会定期调换。

3.有利于课堂纪律的原则。有些孩子课堂上喜欢讲小话,一般来说,老师编排座位时会注意将这类孩子调到纪律观点强的孩子身边坐。

4.有利于学习的原则。为了学生学习时能相互帮助,为了有利于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原则上,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适当搭配均匀。

坐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是不是都是差生?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班主任将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到最后一排坐的现象,但这类情况毕竟是个案。绝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是按照上面的座位编排原则编排学生座位的。坐在教室前排或中间的有基础差的,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也有许多是成绩好的。

徐小明初三时就身高180cm,由于个子太高,从初二到高三一直坐教室的最后一排,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后来考武汉大学。张苡是语文老师的儿子,由于个子高,从初一到初三也一直坐最后一排,但他仍然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前五名。

座位编排是一门科学,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老师切莫横加干预指责。家长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




作为一位有经验、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全面提高每学科教学的班主任老师而言。他按排或调整学生坐位是有一定计划划的:主要几个方面:一:合理按排好、中、差学生座位,不会使好生扎堆,也不会把差生放在一起,更不会让调皮捣蛋的学生扎堆,这样有利于班级管理。二:先按排学生从高矮排位,从矮→中→高依次排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便于教师的教学,不会使学受到高的学生庶当,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听到老师的讲课,老师也能照顾或观察学生上深的情况,课堂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三、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大多放在第一排或笫二,矮在中→高在放在左角或右角,便于管理。四丶为了全班学生健康保护视力着想,隔周调整座位,一般为:原来坐左边调中或右调中,中的调左或右边隔周依轮调。至于有些学生家不满意自已的小孩坐在后排,这种想法恐怕有点欠妥,后排就差生不合实际。如你的孩子在班是最的但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为了不让他庶当别的矮学生放到后去坐,难道说这学生是差生吗?除非个别孩子有特殊情况,即从小弱视,或耳聋等,只使比别人高,老师都会合理安其坐一、二排左角或右角尽量不影响别人学习。总之;学校老师,为了孩子学习及健康成长,一切从实际出发,尽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总之一句话,为他人方便也是为已安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宝妈,也是一位教师,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孩子进入一个班级,座位是班主任老师综合各方面情况决定的,是不会以家长的喜好改变的。

我家孩子去年秋季读一年级,小女孩,一直坐在班级的后两排,因为她个子高,没有近视,我觉得没有什么,相反,家长会的时候,数学老师专门强调座位前三排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可见,座位不能决定孩子的成绩和表现。

进入初中高中以后,一些学校班级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自主选择座位,一些孩子也会主动选择后排座位,选择座位的权利交到优等生自己手中。

座位不能决定孩子的成绩,决定孩子成绩的只能是孩子自己。




家长不乐意自己孩子坐教室最后一排,其主要原因一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距离黑板较远,有时看不清黑板。二是老师一般站在讲台上讲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即使集中注意力,当老师讲课声音较低的时候有听不见的现象。三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一般远离老师的视线,老师课堂上提问、检查学习情况等很少能够照顾到最后一排学生,老师的日常关注度较前排或中间的学生要低。四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自律性较差,经常会开小差,分散注意力,有时甚至与邻桌同学搞小动作,时不时会违反课堂纪律。五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一般个子较高、视力较好,身强力壮,多为体育爱好者。

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并不是都是差生!因为班主任在编排或调整学生座位时,根本不是以学习成绩优劣来编排的,优生、差生都与在教室的座位排次无关。安排座位时一般都要遵循“身高、视力、性别、文化基础、个性特征等多方面的原则,也不排除要尽量照顾到领导、同学、同事、亲胴朋等各种人际关系,甚至还有以此收受家长礼物来谋私的现象。

事实上,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不是判断学习成绩优劣的依据,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有很多品学兼优、考上名牌大学的好学生。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是好学生。况且为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老师会定期或不定期调整学生座位,以免造成个别学生斜视、近视、弱视、驼背等问题,有时针对特殊情况也会个别调换学生座位的。







看到这个问题,我回想起了我上学时期,从小学到大学,我只在高中和大学有坐过最后一排,我先来说说我的感受。

高中为什么坐最后一排:

虽然我高中就读的学校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班上算是成绩比较好的,所以所坐的位置也一般都算是比较好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坐在第三排的中间位置附近。

而我之所以会坐到最后一排,是因为高中学习比较累,然后晚上也经常会学习到深夜,所以白天容易犯困。为了防止上课时候睡觉,我就私自去到最后一排,然后站着上课,班上也有另外几名同学也是这样子。

高中时期坐最后一排,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做最后一排的基本都是上课看小说的同学,对我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大学为什么坐最后一排:

大学时候每个人的座位是不固定的,想坐哪里都可以,我之所以会选择做最后一排,就是因为有些课是不想听的,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最后一排玩手机或者是看其他的书籍。



对于家长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坐最后一排,最后一排是否都是差生,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01

坐最后一排有哪些劣势?

很多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因为坐在最后一排常常会被认作是比较差的学生。

那么坐在最后一排有哪些劣势呢?

第一、很难引起老师的关注

老师一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前排的学生身上,这样一来,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学生自身也感受不到被重视。

第二、容易开小差或者偷偷干其他事

坐在最后一排老师一般注意不到,属于是比较“安全”的位置,所以这种“优势”使得学生容易开小差或者偷偷去忙玩。

第三、学习氛围不好

最后一排的学生,一般也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好学生基本都坐在前排。那么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周围的学习氛围都不太好,而且上课有些同学会悄悄说话,影响到孩子听课。



02

哪些同学会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

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确实是会考虑到学生成绩这一方面,但也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身高、上课表现等。

老师一般会把学习成绩较差、身高较高,然后上课比较爱讲话的同学安排在最后一排,老师,这样安排也是在为全局考虑,因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要照顾到大多数人。



03

最后一排都是差生吗?

我认为不能说最后一排都是差生,只能说他们成绩较差,不能代表他们未来就一定会是个不优秀的人。

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贬低和排斥。

04

老师怎样安排座位比较合适?

老师不能一味的将学习差的学生安排到最后一排,这样他们是很难有翻身的机会的。

最后一排的位置应该要轮流来坐,为了防止最后一排的学生贪玩、讲话,要把爱讲话和不爱讲话的搭配到一起,这样就能够杜绝学生之间上课偷偷讲话。

而且轮流来坐也比较公平,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视力也有一定帮助。



05

孩子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家长自然是不情愿的,但是这也与自己孩子的表现有关。

所以家长首先应该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一些,平时也多督促一下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提高了,老师自然会将孩子的座位换到好一些的地方。

其次家长也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看看隔一段时间能否把自己的孩子换一个位置,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搭配到一起。



结束语:家长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但是这是由孩子的成绩、表现所造成的,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学习,让成绩得到提高,或者与老师进行商量,将自己的孩子与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到一起,从而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我是小刘老师说,欢迎关注、转发和分享。




最后一排不是差生。每接一个班,班主任要做的第一件事都要先排位,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新的老师。老师期盼接班后班级有个新面貌!

第一次排位,按大小个子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接一个新班,为了熟悉学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排位。老师新接班,对每个孩子都不了解,他的原则是按大小个。小个坐前面,大个坐后面。

学生都在教室外排队,然后按大小个往教室走,去教室横着的课桌上坐好。如:教室有三排桌子,第一排三个桌子六个座位由前六个同学去坐。这样依此类推,当然大个子要坐后面了。

坐好后很自然地学生要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班主任一般不採纳,因为他不了解情况。

在学习生活中,跟据实际情况班主任不停地对学生坐位进行调整

开始上课了,班主任在上课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有利,班主任随时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调整。

1.上课时有一个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开小差,但是他不影响别人学习。对这样的孩子,老师除了个别教育外,要给他换一个学习跟着老师的步骤走的孩子,目的是为了让他带好这个学生。

2.课堂上,班主任发现有一个孩子自己不学习,影响周围同学都不能按心学习,并且多次做工作效果不明显。班主任要把他的周围都按排上自控能力强的孩子,让他玩起来没有市场,大家都忙学习,没人理他,逼迫他学习。

3.上课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班主任为了帮助这个学生,给他调整一个学习好的孩子,两个人共同进步。

4.近视眼的学生必须照顾。哪怕他个子高,老师也要把他往前调整,让他坐边上,因为他太高,坐中间挡住后面同学看老师、看黑板的视力。

家长、老师个学生自己都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视力,视力好坐在哪里都会学习好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视力当你发现学生看书写作业姿势出了问题,要及时提醒。

1.上课学习时学生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上课时老师要不时地提醒;讲课时老师。要表扬坐的直的孩子,提醒那些做不到三个一的孩子,一表扬他们马上坐得很直。

2.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正确抓笔姿势。家长和老师可以观察孩子们,有几个抓笔姿势对的,抓笔姿势不对都影响孩子的身份健康。

结束语:

孩子的视力很好坐到哪个位置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坐在后边是视力好的大个子,并非学习不好的孩子。所以家长朋友们,你们只要给孩子养成好习惯,不要担心孩子坐在哪里。孩子不认真学习,老师把他放在哪里都无用!

教师节来临之际,不要想给老师送礼给孩子按排一个好坐位。我当班主任30多年,说句实话,我真不知道教室哪里是好位置。

老师讲课的习惯不一样,我上课时对左边的同学看得多点。右边的同学看得少点。并不代表我关心左边的孩子,这是习惯。

好孩子把他放在哪里,他都像个小太阳,在哪里都发出燿眼的光芒。




小学老师给学生排座位,一般常用的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一般是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按个子高矮排座位。我就是这样排座位的。把孩子拉到走廊里,按个子高矮排好队,男女生搭配,安排好。

第二种,到中高年级了,有的老师会根据分数,让孩子自己挑选座位,高分孩子先选。

这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成绩好的孩子越选后面的座位。

其实,孩子座位不管在哪,只要视线不被遮挡就可以。举例比较下,一个孩子坐第一位,不被老师关注。一个孩子坐最后一位,老师关注了。

那么第一位孩子做小动作,上课打岔,老师没关注,就没人管他。

最后一位孩子稍微乱动走神,老师关注了,就提醒。

小伙伴们,这样对比,是不是老师关注比座位更重要。

所以不要纠结座位问题,题主的问题在许多老师这里是不存在的。

我的班里,如果成绩差点,肯定在前面,因为管理方便。成绩好的,自觉学习的孩子,后面多,这些孩子在后面,老师的目光也会盯住他们的。

所以最后一排不一定都是差生,我上一届学生,两个班长都坐最后一排,成绩却特别优秀。

而且,现在座位都是轮流滚动的,经常调整,不是固定坐哪不动,所以关注座位,还不如关注孩子书写习惯。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喜欢就关注我吧。






我们上一届考年级第一的孩子,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和他同桌的是我们的班长,成绩也非常优秀。所以坐最后一排的不一定都是差生,但是会有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刻意安排到最后一排。

最后一排有不足之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

一般家长都不乐意孩子坐最后一排,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影响孩子听课。的确坐在最后一排,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是特别理想。

1、离黑板比较远,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听的也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前边有个头比较高的同学时,上课坐在后排的同学就要开启摇摆模式,左右不停摇晃身体,力求能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

2、学习氛围不好。因为后排往往被老师安排一些听课状态不好的学生,不怕这样的学生睡觉,就怕这样的学生上课比下课还精神,前后左右的拉着别的同学说话,让那些想听课的孩子非常苦恼。

最近儿子就一直跟我抱怨,说他前排的同学上课老说话,老师管教一次顶几分钟的事,下来还是安静不下来。坐在后排的同学这样的遭遇还是比较多的。

3、学习上全凭自律,老师关注的时候比较少。一般坐在讲台边上的同学,还有前三排的同学,更容易得到老师的注意,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也很少有学生敢有小动作。而在后排的同学,老师往往关注不到,有时问个问题举半天手,可能都没能引起老师的注意。




有的学校已经解决了学生坐在最后一排的烦恼,先进的模式值得推广

上学期去别的学校教研的时候,发现那所学校非常有创新,因为教室的四周都有黑板,要求老师讲课的时候,围绕着四面黑板教学,不把讲课停留在一个方向。这样无所谓第一排的或者最后一排的学生,无论是前排的还是后排的同学,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教学环境。

还有的学校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排座方式,让小组成员拼坐在一起,类似于圆桌会议。而老师讲课也是巡回走动,照顾每一个视角的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也不会因为座位产生纠纷。

所以在排座位的时候,尽量兼顾大多数。老师教学的时候,尽量能够在教室的前后多走动,兼顾到前后左右所有的孩子。



无论坐在哪个座位,自律是取的好成绩的首要条件

刚才我也说了,很多好学生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依然可以考出出类拔萃的成绩。因为座位仅仅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外因,而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主要是学生的内因。坐在后排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与其纠结于座位的好坏,不如提高自律性,用自己的努力克服座位上的劣势。

1、如果上课没有听清楚,可以举起手来提问。或者等老师讲完课下来巡视的时候,及时向老师请教。

2、无论周围的人是如何表现的,一定要“独善其身”。如果你把注意力完全放到了听课上,身边发生的一切也就慢慢忽略了。

3、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能克服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这样的学霸才是真正的学霸。



总之,我认为真正的好学生,无论坐在教室的哪个角落,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绩。与之相反,如果孩子自己学习不努力,即使天天放到老师眼皮子底下,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所以与其纠结于孩子的座位,不如锻炼孩子的自律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内动力,那才是提高成绩的决定因素!




我是老教师和你谈谈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下老师是怎么给学生排位置的。

在一入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会按着高矮个子让学生排好队,然后矮个子在班级前排坐,高个子在后面坐。有时会遇到特殊学生,比如视力很差的或身体有残疾的会照顾一下,安排在合适的座位上。

但是,随着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熟悉,一些有私心的老师会把有些需要照顾的学生调到教室中间位置就坐。

一些屡教不改的经常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如果在班级前排坐会影响一大片学生听课,班主任就会把他放在教室后排的角落里坐。

这样,时间久了,后排就坐了很多纪律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也慢慢不追求进步,变成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学生。

学生们的座位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视力健康出发,绝大多数班主任会让学生每个月轮换一次座位,是竖列轮换,不是前后排轮换。

有些很公正公平的班主任,会按着学习成绩、遵守纪律情况,让一个学习好的和一个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一桌,这样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也会随着学生表现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座位。

所以,家长认为最后一排都是差生,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不是每一个班级都是这样,主要看班主任的做法。

家长不乐意孩子坐在后排还有4个原因。

1、后排距离老师讲台远,孩子会被老师忽视。

2、有的老师上课讲话声音低,后排听不清晰老师的讲课。

3、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差,在后排坐,上课开小差、不学习等,不易被老师发现。

4、有的学生视力不好,也不愿意戴眼镜,在后排坐,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小宝奶奶说得有道理吗,欢迎阅读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教室   家长   孩子   后排   前排   黑板   视力   个子   乐意   班主任   座位   成绩   位置   同学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