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材化环生”,真的是“四大天坑”吗?

谢谢邀请!2020年高考临近,很多高生特别纠结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特别是对于“生、化、环、材”这四大类的专业,有抵触情绪,对于考生来说,属于“天坑”专业。下面魏老师就这一问题做一下分析:

一、生,无怪乎包括科工类的生物工科和理学类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及生态学。这类专业多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些专业,就业前景相对一般,对口就业单位比较少,多数是一些科研单位,一些研究所需要些一方面的人才,这就对学这些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多数去深造,去读研读博,才可以有好的就业机会。因为只打算本科毕业就想工作的考生最好避免选择这些专业。

二、化。其实应该指的是纯理学类的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科学工程。因为工学类的和化学有关联的专业就业都还是不错的。纯理学化学类,就业前景一般,就是有就业岗位,相对比较辛苦,薪资待遇一般,所以报考此类专业的考生,以深造为主,能掌握更多相关的技术知识,能胜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就业前景才会看好。

三、环。应该指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之类的专业。这一类的专业就业前景暗淡,就业去向比较窄,本科毕业生,多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编考试,才可找到相关工作,去企业工作有相当难度,所以最好深造,只有深造才可以从事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去科研、教学或者管理工作。

四、材。应该指材料类。这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太多的专业,其实很多专业就业前景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一些个别材料类专业,工作环境相对一般,就业薪资也不高,多数专业需要进一步深造才可以有一个好的就业平台,材料类专业也算不上什么“天坑”有很多专业就业真的很不错的,只是人们的认知有问题。

总之这四大类专业,各有什么优势,也各有各的难处。咱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生无论报考那些专业,只要做到精致,是会一定成功的,也没有什么“天坑”之所了。




是。解释这个问题:

1.就业角度

不符合“好就业,就业好”

2.行业天花板

别说什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的行业的状元还比不上别的行业的探花

3.概率

别说本科,就是同样博士毕业,这四大所谓天坑专业的就业也比较差,比比计算机类,比比电子信息类

4.别过于强调兴趣爱好

生活需要柴米油盐,除非家里有矿,否则,家里发生一个大事就把你打醒了。更何况,坚持产生兴趣;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条件别太差,能多挣钱就是最大的兴趣

5.别动不动就扣帽子,国家第一、民族至上,这些基础学科没人读咋办?

和平年代,让自己过得好,让家庭更幸福就是最大的爱国。

放心,常老师影响有限,由于考生本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原因,这些学科还是有人读的

6.多元社会,选择不同才能呈现出五彩斑斓,我不主张,你却愿意,相互理解,彼此支持。




的确是这样,问题中描述的“材化环生”是四大天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从2019年高考志愿投档录取过程中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填报之时,基本上需要征集或者缺额专业志愿要么就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比较高,要么就是材化环生农林牧渔等几大专业,但由于整体录取率和招生录取计划人数等诸多因素,还是但经过一轮征集志愿填报之后,部分征集志愿能够完成招生计划。

但主要还是由于材料类、化学类、环境类、生物类四大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形势所致。

例如化学类专业通常分为工科和理科,化学类专业通常就是进入工厂和科研所搞科研,而且与化学相关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此化学类相关专业很难找到对口专业,而且薪资待遇水平比较低。材料类专业由于国家材料学科发展缓慢,毕业生要找工作不难,但要找好工作比较困难;环境类毕业生人数众多,各类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开设该专业,该专业看似既属于文科类专业,又与化学、生物学科相关联,开设学科专业成本比较小,申报容易,因此开设环境类专业院校数量众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生物类,从2019年完全可以有所突现,众多征集志愿专业中包含了生物科学类专业没有完成招生录取计划人数,需要依靠征集志愿,还是由于生物类相关专业比较严峻的就业率。

至于农林牧渔等专业,考生的报考率同样源于其就业率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




1.本文是针对什么坑专业的?

答: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别的什么水利,食品,轻工,农学,由于不了解,所以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所说的化学包括了许多专业,比如,四大化学,高分子,应用化学,制药,化工等,这些专业不管是本科还是博士,其实都大差不差。具体可以参见:

我眼中的大化学类各专业

弗兰克扬:迷茫的化学系毕业生,留下还是转行?期待各位前辈给点建议

弗兰克扬:我是一名大一女生,我们专业是大类招生,我们大二分专业,化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制药,学哪个好?

2.生化环材这类专业究竟怎么样?

答:那得看你说的这个怎么样是指的哪方面,许多无聊的争议都是因为我们讨论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说好,我说坏,当然说不到一起去了。我们就是很庸俗地讲毕业后能找到的工作的待遇的标准。

可以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都不怎么样,这个和别的专业对比的标准也是以行业内待遇的中位数进行对比的,可以说同样学历毕业生中,计算机的中位数达到化学的三倍是不成问题的,对比顶尖和末尾都没有任何意义。

我很早就说过:

有人会拿那一份经典的七八年前美国行业收入排名表来说事,说,你看,美国收入最高的工程师是石油工程师,化学工程师也能排在前五,一点都不比CS差。

但是却没有人告诉你,美国可能提供一百个IT工程师职位的同时,也提供不了一个石油工程师职位,这种行业的职位就像美国的终生教职一样,死一个,才能顶上去一个

所以,当你在宏观地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陷入到微观的细节问题上出不来。

弗兰克扬:化学真的这么惨?就没有一些在化学学得很好的人来澄清一下吗?

化学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专业?该不该转行?————试图以此文终结所有相关讨论

3.所有坑专业的人适用一个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学习本专业的标准吗?

当然不是,同样是本科生,北大化院也是化学专业,XX(三四线城市)师范学院的化院也是化学专业,后者转行码农可以拿到一个月入七千的工作都算比较成功了,但是前者本身不用转码农,大学期间刷一些实习经验去一家大企业也能拿到七千甚至一万的工作,所以转行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4.那么你平时写的那些劝退为主的文章都是有前提的吗?

当然是有前提的,一个是你本科的层次,一个是你的追求的目标的层次。

我主要针对对物质生活有一定要求的学生而言的,有些学生只想求一个在三四线城市能混下去的工作,那么我不反对学化学,读一个硕士然后再去考三线城市中学教师公务员的。

在我看来收入差距会带来较大心理落差的群体是属于某个金线以上的学校的本科生,他们学校同届的学计算机的学生出去工作肯定属于码农行业的前20%的群体,这样对比下,就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




并不是。如果你读这些专业到硕博阶段,就业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没有读研的想法,就不要选这些专业。




四大天坑专业是指:生物、化学、材料、环境四大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从众多的意见中可以提取到,是否是天坑,主要在于毕业之后的工作情况,以及是否学有所用。在国内的产业链环境下,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都满足这两点。最直接的,四大天坑毕业难找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也是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对等。根据网络上该专业的同学表述:在学校里,学校老师为了自身利益,尽可能压榨学生生产出更多的论文,这样学校老师功成名就。至于毕业生能不能找到工作,学校不需要关心。基于上述同样原因,因为天坑专业比较容易发论文,学校就尽可能扩大招生规模,更造成了市场上供需不平衡。 因为在学校里学的只是制造论文的能力,几乎对毕业生以后的工作没有任何用处。


这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比如化学工程在欧美国家就不是天坑,因为在工业界有很多职位,化学工程的毕业生很抢手。但在国内由于产业链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只占据低端位置,所以毕业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继续“深造”或者去竞争工业界那些不需要什么技术、待遇等的岗位。同时由于工业界高收入岗位的稀少,造成大量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化学研究越来越内卷,研究内容往“短平快”发展,而不立足实际解决工程问题。选择 短平快 方向的研究者成为学术新星,选择解决实际工业问题的研究者被逆向淘汰,进一步导致产业发展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以生物为例。

1.产学研脱节严重,超量招生,过度扩招:本科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的内容与就业生产需求脱节严重。中国除了财经政法大学,似乎是个高校就有生物专业。生物专业的泛滥程度,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理工类大学:生物是理科,我需要开生物专业;农业类大学:农业与生物息息相关,我需要开生物专业;文科类大学:有科研类生物专业的支撑,教学类生物专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地方院校:贯彻落实转变为综合性大学,我们也要开设生物专业。


2.就业困难:当学生本科毕业,美滋滋的去就业市场一圈,发现生物专业只能找到月薪4000工资,于是乎开始怀疑人生。就算继续攻读深造,你博士毕业了,你发现就业真相是这样的:1.去高校:现在连双非学校都要海归博士,甚至可能只能当临时工;2.公务员:生物专业基本只能报三不限的公务员,竞争比300:1起跳,1000:1都是正常;3.中小学老师:面向硕士的教师招聘要求本科是师范专业,去参加普通的公职教师招聘,发现自己一点优势都没有,既不会教育心理学,也不会备课讲课,而且竞争也无比激烈。


所以网上铺天盖地的出现了劝退四大天坑专业的言论。除了理工科的四大天坑外,有网友还评选出了文科的四大天坑专业: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贸易/商务、各类小语种。

以英语为例。学校里的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为文学英语、语言学理论、文学史。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超量招生,过度扩招比生化材环还严重,由于英语专业开设成本极低,导致阿猫阿狗学校都有英语专业,上至C9下至专科,几乎都有英语专业,还包括各类财经,药科,工业,石油、医科大学,而且这些大学几乎都有外语学院,以英语专业为首的班级数量平均为4-6个,因为有外国语学院,一些资质一般的高校还会附带一些办学成本同样低的日语、韩语等专业,作为“特色教学”专业。


学习时你以为好好学就能去同声翻译了,一年好几百万呢。殊不知,优秀的,市场上需要的同声翻译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 又有人说:“英语专业再不济也可以当公务员、老师”。事实是,英语专业公务员除了对外办事处类,还是只能挤三不限;由于英语太不好就业了,大部分学生都去竞争当英语老师,而且不少大城市的英语教招比例已经飞速的奔向1:20到1:30+迈进,堪比生化材环。


最主要的是,.高中老师、家长、学生基于错误的认识填报志愿——这是英语专业最坑的一点。常见错误认识:①高中老师认为英语就业不错,让学生报考。事实上,英语专业在20年前是很好的专业。然而在智能翻译和英语教育普及化的冲击下,加之自身产学研脱节严重,导致英语专业就业每况愈下。②学生认为我高考英语很好,我在英语中有天赋。然而,高考太简单了,没法作为检测天赋的手段。


最后作个总结,因为以上八个专业就业特别困难,已经导致了这8个专业的分数线逐年降低,开始逐渐沦为了调剂专业,因为分数线较低,不少学生秉着“冲名校”“上重本”等理念误打误撞,报了这些专业,导致了这些专业的超量招生,并没有多大解决。




如果你上网搜索什么专业最坑人,那么你在这条帖子下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专业,大家对自己的专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满。但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定是生化环材这四大专业,被网友戏称为四大天坑,一起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哪里“坑”,需要“排雷”吗?

天坑F4主要指↓↓↓


生物: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应用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生物生态;


化学:化学、应用化学、化工工艺、制药工程、化学生物学;


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


NO.1 生物

生物科学(也被称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本质上说,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生物科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关乎我们自身,还关乎植物、动物、环境乃至整个世界。


但是,生物工程学科的专业性是很强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可能性不大,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本科生如果要直接就业,选择面确实是比较窄,大多选择和生物相关的行业,比如医药、食品、环保等部门,而且薪酬并不高。


NO.2 化学

化学专业属于理学类,按照大学本科的专业设置,化学类包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共4个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领域从事科研、教学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但其实化学专业更多的还是从事化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原子,分子及其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条件等内容。


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分析测试、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的实验室或学校从事化学方面的科研或教学工作。从毕业去向看,有50%的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余学生择业于大、中型国有、民营或外资企业。


NO.3 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属于工学。它包含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环保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等7个专业。


毕业生具体可进入的单位包括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内相关企业和公司,从事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政策研究、科研和教学、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处理等工作。如: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污染治理(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处理工程师、环保产业项目咨询、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低碳农业研究等。


NO.4 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被大家称为天坑的原因

1、工科类专业,学习难度大;

2、和其他专业相比薪资低;

3、成功成本高,工作环境艰苦;

4、就业面小,没有那么多岗位需求,毕业等于失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英语   生化   类专业   毕业生   化学   老师   生物   环境   科学   材料   学校   工程   学生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