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你见过哪些奇人能人?

早期的:一、相邻大队的支部书记,文盲一个写不起画不起,就是记忆力特别强,公社开会时象睡觉打呼噜,公社干部们明就理不管他,因为他回去传达会议精神,几乎是没有偏差一字不少;大队的帐务往来,几年前都能记忆,比笔记还稳当。

二、邻居李叔,年轻时特别能混吃饭馆,只用一招新吃遍天:进去时把上眼皮上翻一个或是两个,红洞一个怪死难看,吃完以后瞅准时间把眼皮放下来就走,从来没有被逮住,因为他从不在一个地方混吃第二次。

工友的:一,顶头老板赌A工友在食堂吃二十份烧白(四川扣肉)。一份三两三线肉,一般人量好的吃三份,二十份就是三公斤六斤,没有人认为老板不会赢,可是结果A工友一片不剩,太吓人了。

二、B工友身份证被派出所弄大了五十岁,三十几岁打工还领八十岁以上老人的补助,并时常洋洋得意向我们晒收益。可高兴过度乐极生悲:工地实行实名制登记,八丶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拒绝录用。去派出所找户籍民警更改身份信息,B工友提供不出生医学证证明,所以,好几年不当农民工了,损失可算不小。

我家的:爷爷真正的瞎字不识,可偏偏爱装文化人。听说早年和奶奶谈恋爱的时候,去奶奶那边:

一、喜欢抓一本书翻“阅”,嘴皮还煞有介事的张开合拢。有天书拿倒了露了马脚,被奶奶家里人提醒,他回答说我是在拿起给你看呢,如此反应神速化解难堪,这智商要是遗传到我辈,至少我不会当农民工。

二、奶奶家人都知道爷爷“有文化”,那年过年除夕,问他会不会写袱子(故显考老大人老孺人收用那种)。爷爷答小事一桩,并吩咐拿来笔墨纸张,用砚山给他磨好墨。突然间他一声惊叫,解释说他三哥在背后喊他,可能家里有事商量。最后奶奶家人突在无法等候下去,另外请人写了。爷爷找准时候回来还不忘吹牛如何会写。

现在的本村民小组的:农村老家整酒,客人走完以后,帮忙的客人晚上才安心吃饭喝酒。这几年可是钻出来了别外一件趣事,八个中年妇女酒量基本一致,打酒官司谁也不输谁,每件酒事,他们都要相约一桌斗酒,那可是天昏地暗,不整扒几个不收场,每人人喝的白酒,要甩男性一条街,每次都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那天差点把我老婆喝死了。




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一奇人就是在大集体时的农村文艺宣传队一个成员,我那时还小,只知道他姓郭,绰号叫小狗熊。他是专门搞文艺宣传的,但是在那时只要到农忙季节,各行各业都要停下来,支农。可是这个小狗熊为了逃避生产队的劳动,他就经常装病,到小队请病假。但是时间久了小队的干部群众都看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就有几个干部上门查看究竟。干部一到他家,他只要阿一声,口中变吐出一口鲜血,在阿在吐,就这样,干部都同情他,便离开他家了。可是干部这边走了,他在那边就什么病也没有了。就这样,干部去了很多次,而他也表演很多次。
大忙过后,大小队又组织宣传队了,他还是继续参加,什么病也没有了。他的这个迷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能够解开。人们都说他是奇人一个。
我给大家分享第二个奇人,他叫唐伟奇。在分田到户时,他的父母先后过世。他有一个哥哥也结婚分家另过了。而唐伟奇还没有成家,老家也只有他一个人过日子,开始几年还行,大约过了四五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开始他一日三餐和常人一样,后来尽然改变成一日早晚二餐了,中午只喝水,又过一段时间他确只吃晚上一餐,中午还是喝水,但是水喝的比以前多了。最后尽然连一餐也不吃了,全部都是喝水,而且喝水的数量足见增加,到最后他一次能喝大号洗脸盆盛满的两盆水。就他这种情况,有人议论是一种病,可是他的身体状况很好,也很健康,肚子也不大,更主要的是,他还能干农活。有更多的人说他是个奇人。
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三个奇人,他姓韩,人们都叫他小韩,其实就在分田到户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是一个乞丐。他要饭也不要多,自己够吃就行,要钱也不要多,
只有一毛钱就行,你给他五毛,他会找你四毛。他大字不识一个,但他有一个绝活,叫什么掐指一算。开始他来我们这里,人们都不知道他有这一手。只到有一次午季,我们这里好几家都在放麦子晒,确巧乞丐小韩到了,他对放麦晒的人说:"你们不能放麦晒了,中午有大雨″。可是放麦晒的人说:"见你的鬼去吧,这大晴天的,那里来的雨呀″?说这话时,已是上午接近十点钟了。可是没过两个小时,天空出现了乌云,接着打了几个雷,很快就下起雨来了,而且雨下的很大,有几家都遭了场上的小麦。
还有一次,有一家娶媳妇前一天晚上,小韩去那家讨吃的。那家的人也很好,邀请小韩上桌坐到吃并给他喝了喜酒。小韩酒足饭饱后对主人说:"你家明天不能娶媳妇,就是娶也不吉利″。主人听说后很是不高兴。于是,就叫小韩赶紧走,别的在说了。
这时主人想,定好的日子怎么能说改就改,更何况双方的暖房酒和催妆酒都喝了。
经过全家商量后,确定明天婚事造办。
第二天新郎就骑着新自行车去接新娘了。
就在接新娘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下坡,新娘也没有下车,新郎的车技又不好,就跌了一跤,把新娘的腿给跌骨折了,自行车也趺坏了。新郎只有背着新娘去医院了。
这时候新郎家还等着新娘到家开席呢,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到。于是新郎家就叫两个人骑车去迎接。
这两个人骑到上坡的地方发现新郎的新自行车被甩坏在路边,而不见新郎新娘。就知道出事了,就赶紧通知了家长,到医院去找人。都这样了,你们说这家的婚事办的吉利吗?
后来,人们知道情况后,都说这个乞丐小韩真是奇人。




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个男人,三十多岁的年纪,整天疯疯癫癫、埋埋汰汰的。他好像姓贾,但是不记得大名叫什么,只记得人们都叫他“三疯子”!

人们说三疯子原来并不疯,还曾经是个聪明伶俐的帅小伙。据说三疯子出生的时辰特硬,正赶上太阳高照的午时。当时天上突然来了一大团红色的云彩,云彩里面好像有一条大龙盘旋着的形状,然后就电闪雷鸣的下了一阵大雨。接着就听见一声响亮的啼哭,三疯子就降生了!

过去民间有一种说法,说“男孩难得正当午,男孩难得午时贵。”命理学上认为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刻,这时出生的男孩必是充满阳刚之气,必有一番作为,必会出人头地……而三疯子还是一个属龙的生肖,所以必是富贵之命!

但是命不逢时,三疯子刚上中学的时候,就赶上了运动。他那个从医多年的父亲,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自杀了。听人说是上吊死的,三疯子放学回来正看见父亲挂在房梁上,身子已经硬了……那以后没多久,三疯子莫名其妙的就疯了!

对于他的突然发疯,有几种传闻。其一:说三疯子是因为看见父亲的惨状,吓疯的。其二:说三疯子有家族遗传史,早晚都得疯。其三:说三疯子出生的时候脐带缠脖好几圈,早就“勒”傻了……等等!

但是三疯子疯了以后,并不祸祸人。他只是不大在家待着,也不爱在人多的地方露面。更不爱跟人说话,就像个小哑巴一样,不论你问他什么,他都嘿嘿傻笑着不理你。他喜欢一个人在树上坐着,或者在房顶上躺着,或者去山上,河边,树林子里游荡。有的人还见过他黑天半夜的在坟圈子里转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疯子脏,长年累月的不换衣裳,他母亲给他做了新衣裳他不穿,总是傻笑着把干净衣裳撇到一边,做的新鞋也不爱穿。整天就穿的破衣啰嗦,趿拉着有鞋帮没鞋底的破布鞋,露着黑黑的脚后跟到处跑。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浑身臭烘烘的爬满了虱子。有时候人们会看见他捉了好几个又大又肥的虱子,在手掌心里玩……

三疯子吃东西也脏,不论什么,只要能吃的,不管生熟,都不会洗。饿了生米也能抓一把咽进去,地里拔出一根萝卜来也能就着泥土啃饱了。渴了就趴在河沟子里喝水,喝饱了还能就地尿上一泡尿。

但是三疯子也有干净的时候,有一次,他在河沟子里尿尿,正看见一个卖“✘✘大酱”的毛驴车经过。那个赶车的老板停下来,舀河沟子里的水往装大酱的塑料桶里倒。三疯子冲过去把人家一桶大酱全推到河里,还把那人按到河沟子里灌了个水饱……

三疯子吃东西虽然脏,但是从来不生病,也不中毒。他的鼻子特好使,人们说三疯子的鼻子比狗鼻子都灵。有一次,邻居家的大黄狗叼着一块骨头从三疯子身边过,三疯子突然扔出一块石头打掉了狗嘴里的骨头。

身边的人不理解,一边骂着一边把骨头捡回来丢给了大黄狗。三疯子瞪了瞪眼睛,气得跑到树上去坐着了。可是到下午的时候,大黄狗就躺在那动不了了,人们找兽医一看,说是中毒了,说那骨头上面有老鼠药……

三疯子不但鼻子好使,眼睛也亮堂。村子里有一家人家在后院种了几株花草,特好看,大朵的粉红的花又艳又香。也不知怎么被三疯子发现了,他跑到跟前都给人拔了,弄得那家子主人把他狠狠骂了一顿。三疯子也不生气,早就傻笑着跑远了,后来有个老人说那是有毒的大烟花……

三疯子长得小,个子不高,干巴巴的,但是贼有劲。有一次,他和人打赌,把一麻袋180斤重的玉米扛了八公里。然后赢了两包槽子糕屁颠屁颠的给母亲送家去了,自己一块也没吃。

还有一次,三疯子在河边蹲着出神。有几个上学的孩子过不去河,三疯子瞅了半天,把那几个孩子一搂……脖颈上骑了一个大的,两只手拎着俩小的,就像拎小鸡似的都送过河去了……所以,人们都说三疯子仁义!

但是三疯子的母亲死了以后,三疯子就不怎么回家了,人们也不知道他在哪住,吃什么,也找不到他。有一天,村里来了一辆吉普车,一个老人从车上下来,找三疯子的家……人们找不到人,大队的大喇叭喊了半天,三疯子才跑回来……据说那人是三疯子父亲救过命的人,他去三疯子父母的坟前磕了好几个头……

那以后,人们更看不见三疯子的人影了。三疯子好像特意躲着那个人,以后那人又来了好几趟,拿了好多东西和钱,但是找不到三疯子。大队的大喇叭怎么喊,三疯子也不回来,人们都说三疯子傻,天生的穷命,没办法!

可是几年以后的一天夜里,吓着雨,三疯子突然跑回来,拿个破盆敲的叭叭响,可村子喊,嗷嗷的像疯了一样。半夜三更、黑灯瞎火的,人们也不知道咋回事,都跑出来看热闹……眼见着天空一团团的黑云彩滚过来,又打雷又打闪的,雨突然大起来。

不一会儿,山洪爆发了,一股股浑浊的泥水,夹着石头和泥土从山上砸下来。人们都蒙了,赶紧拉家带口子往安全的地方跑。三疯子冲着天空的雷电蹦高高叫唤,也不知道喊的是什么……

但是洪水过后,人们又找不到三疯子了,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跑到哪里去了……那以后,三疯子再也没露面,一点人影子都没有。也没有一个人看见过他,就是他常去的山上,河边,树林子里,大家找了多少遍,也没找到。

于是,有的人就说,三疯子肯定让洪水冲走了,要不给三疯子修个坟吧,别让他的魂到处飘着。但更多的人说,三疯子不会死,三疯子有本事,还仁义,老天会眷顾他的……

——三疯子就这样成了一个谜,成了一个传说!




我们村有一个老大爷,无儿无女,年轻的时候跟人打架,一失手把人给打残了,被判刑了二十几年,出来的时候都快五十岁了,在农村大家都知道,坐过牢的村民们都不待见他,他就住在村东头,靠近我们农村埋死人的乱葬岗,因为哪里村民都嫌晦气,没有人家居住,他就在哪里修了三间土房子自己住,我们村男孩子多,又特别淘气,经常一放暑假就到哪里比谁胆子大,经常就会看到他



  

 他住的地方离吃水的井有点远,都是自己提水回家吃,农村那种大木桶,一桶水估计有五六十斤吧,他就靠两手提,而且能把两只木桶装满水后,提成一条线平行走,可能他一个人住的寂寞吗,也喜欢我们这先小孩子,有次他提水,还让我们两个男孩子,各自一个带在他手臂上,每个男孩子最少七八十斤吧,他依然能健步如飞的走,农村那种耕地的大水牛,他双手抓住牛的角,然后大吼一声,能把几百斤重的大水牛搬到在地。


  

  我们这些小男孩子崇拜他的不得了,他还经常表演给我们看,他运气的时候,就看到他手臂有一团气在手臂皮肤下串,就跟小老鼠是的,他说这团气去那,就去那,他住的地方没有通电,点的就是农村的煤油灯。


 

  小时候大家都可能玩过用手掌打灭蜡烛吧,我们亲眼所见,他在他房间门口点燃煤油灯,然后退到另一间卧室,大概距离最少有六米远距离,他先运气,然后一掌打出去,煤油灯给灭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村里人都知道他有本事,村民就有问过他这身本事那学来的。


  




说说我的姨父吧,算不算能人不知道,但是我很佩服他,佩服他那个小小的脑袋。

姨父,瘦瘦高高的,脑袋特别小,小姨都叫他麻雀头,麻雀头里没一两脑子,可姨父的小脑袋里,脑子特别的多,记忆力相当的好。

他一天学没上过,12345都不会写,可他当过生产队的保管,当过小组里的记账员,当过村里油房的会计,深得村民认可。

他当小组里的记账员,可他不会拿笔,怎么记呢?全靠脑袋。

那时候生产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干农活,记工分,年低算收入,小组记账员,每5天向会计报一次账,账的內容就是小组里的20几个人,每天干的什么活,干了多长时间,交给会计,会计留存,年底结算。

别的记账员拿着本子,念给会计,他没有本子,凭脑子想,凭嘴说,从来不会给谁说多了,也不会给谁说少了。

每到报账的这天晚上,组里的人员都会到场旁叫,那时候的工分,就想当于现在的工资,谁也怕给记错了,拿本子记的,经常记错,错了就免不了一场争吵,而凭嘴说的却很少出错,弄的生产队里的劳动力,都乐意到他组里去干活。

他当保管也很奇葩,一个季度与会计对一次账,对账时,会计一旁念,他在一边听,数量对了,他点头,会计画勾,数量错了,与账不相付,他与会计从头一笔一笔的对,直到相付为止。

刚开始的时候,会计觉得他保管当的会是一锅糊涂,毕竟脑袋再好,也好不过笔杆子,就想占点便宜,有的账多记,有的少记,令他想不到的是,脑袋比他的笔杆子记的还清楚。

最不可思议的是,村里开了个油房,大队书记竟然让一个字不识的姨父扶责,并当会计,他在油房干了7年,为村里挣了不少的收入,从他手里过的账,硬是没有一笔账是错的。

全村共有280户人家,不到2000口人,加上周围村里的人,都到他那油房去加工油吃。

那时候没有超市,没有卖油的,都是农民自己生的大豆,花生,芝麻,自己加工自己吃,所以油房的买卖很好,天天人不断。

他管账,另一位管钱,他称斤数,管钱的按斤数收钱,那时候油房就是挣个加工钱,一斤豆子几分钱的加工费,账目很简单,他们是半年一对账,斤数与钱数相付就是对的,不付就是错的。

油房的墙壁,就是他的账本,每天都在墙上画一些符号,有时候是几道横线,有时候是几道竖线,有时候是几个圆圈,或者是其它图形,一个数字都没有。

每次对账他看着墙,说出时间,从某月某日开始,这十天收入了多少钱,保管钱的人,就报出这十天的收入是多少钱。

如果对了,他说好的,如果不对他会和管钱的人,把这十天来加工油的人,一个一个的对,如果保管钱的人说“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就一起去找当事人核对,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第一年换了2任保管,都是因为与他说的钱数不对,保管私自截留了钱,第二年又换了一位诚实的人,他们一起干了6年。

他还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从他手里经过的钱或者是物,只要是公的,他不允许一分变成私的,只要是私的,他也不允许成了公的,谁要是在他这里坏了规矩,会被他记一辈子的。

姨夫活到88岁,死的时候也简单,上午去地里转了一圈,中午喝了一杯酒,他有睡午觉的习惯,一觉睡到3点,小姨觉得不对劲,没睡过这么长时间,想去叫醒他,结果一看,没有呼吸了,就走的这么简单。

他一辈子没住过医院,没打过针,只吃过几次药片,我觉得姨父是个奇怪的人,那么小的脑袋,装那么多事情,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谢谢邀请!

我认识的这个妇女是我们街道附近生产队的,这个妇女大名叫谢桂兰,当年也就30岁左右的样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人长的细高肤白丹凤眼,在当地是个美人;而她的丈夫则是个其貌不扬又黑个子又瘦小,满脸的猥亵样,但人相当忠厚老实,属于那种三脚都踢不来一个屁的人,在当时不是他家出身好,肯定是就连家庭出身地主的谢桂兰都娶不到的。

谢桂兰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她父亲就生她一个,而且文的书也读到高中,武的自小就和她爸爸学武术,平时四、五年轻男人近不了她的身。由于她家庭出身不好,那个时又讲阶级成份的,因此她到20多岁还没讲婆家,这时候一些家庭成份好的,但家穷找不到老婆的光棍们经常有理没理找她的茬,乘机想揩她的油,有胆大的想乘机非礼她的都有,结果是这些光棍们不是被打的鼻青脸肿就是胳膊骨折收场。

就在谢桂兰结婚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在家做月子的时候,一直想占有她的大队会计乘她丈夫出工的机会,乘她一个人带孩子在家,借上门核对上半年工分的事到她家,看见她正在喂孩子奶,就先用语言调戏,见她没什么反应,便动手动脚去摸她的奶,又得寸进尺去摸她的下身,因是大队会计又是邻居尊重他不好翻脸,便正色告诉会计,再不停手就不客气了,哪知色迷心窍的会计哪理会这些,色胆包天地上去就抱住她乱亲乱摸,忍无可忍的谢桂兰一手抱孩子,一手快速来了个大擒拿将会计甩倒在地,用脚踏着会计的背部,直打得会计直喊“姑奶奶饶命,下次再也不敢了”才放手叫他快滚,要知道当年会计也才30多岁,一米八几的大块头,就这样被谢桂兰轻松地打倒教训了。




我老家前面的邻居,只上过三年级,后来去当兵了。





当兵往家里写信错别字一堆,闹了不少笑话。复员回村后他想学无线电修理,让我给他找有关书籍,我给他找了两本,因他识字太少看不懂,干脆不看了。




于是自己废寝忘食的钻研,为此他父亲花十元钱给他买了台旧收音机,他拆了安,安了拆,反复试验,他用舌簧喇叭检查线路通不通。有几次正在生产队干活,他拄着锄头"三条腿”站在地里苦想。忽然就一溜小跑回家鼓捣他的收音机去了,那时生产队的社员都认为他“神经病"。也没人理会他。




有半年多时间,他学会修收音机了,他骑着自行车串乡村给人修收音机,修一台收一元钱。





又过了一、二年的时间,他竟然学会了修电视机!黑白的、彩色的都修。不用拆开,他一听,便知是啥毛病。大家特别信服他的维修技术。

他家的屋子里摆满了送上门、待修的电视机、收音机,每天都忙到深夜。




后来方圆几十里,谁家的电视坏了,打电话请他上门维修,他骑着摩托车去修,他成年忙得不亦乐乎。几个乡的人一提他修电视机的技术,都伸出了大拇指!








我初中毕业后,去了一个水利工地。在工地上,认识了一位民工,随着我们接触的加深,我发现他有几门神奇绝技,我们都啧啧称奇。

这个人与我同姓,也姓周。认识后,我们互称“家门"。由于我与他都喜欢喝酒,也算是共同的爱好吧,因此,我们也就走得更近一些。

我们当时在工地实行的是八小时工作制。上午七点半出工至下午十一点半休工,四小时,然后中歺午休。下午两点出工至六点散工,也是四小时。

有一天上午散工的路上,他问我中午想喝点吗?我那时的酒瘾很大,马上答应了。说只是缺少吧酒菜。我们在工地都是吃大食堂,每歺才几分钱,只有很少的一点菜。他说去提泥鳅。

我说等你提来泥鳅下午就得出工了,还喝什么酒?他说,你去打酒,回来保证你有泥鳅吃就行了。我半信半疑,去供销社买了一斤碎米酒。我们民工住的地方离供销社大约一公里的距离,跑个来回也就半个多小时吧。

买酒回来,我第一次见证了奇迹,我买酒前脚刚进食堂,他后脚就提着至小有半斤泥鳅进来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快?难道泥鳅是你家里现成的吗?

后来才发现,提泥鳅是他的独门绝技。无论春夏秋冬,他捉泥鳅从来都不要脱鞋子,因为他根本不用下田。他手里拿一个篓子,蹲在田埂上,田里的泥鳅就像是现成为他准备好了的,他手伸下泥一摸,准有一条泥鳅,一般不会放空。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捕捉泥鳅的高手,真是大开了眼界。

(图片来源网络,致谢原作者。)




在农村生活了七十多年,见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奇人能人,就选择一个超乎想象的,违背客观现实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常人无法理解的一个奇人介绍给猴哥。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以前,只能说依稀记得,不够准确了。写出来一定有些悬疑惊悚,荒堂离奇,甚至有点神话成份,因为故事都有虚拟的特质,否则就索然无味了。[偷笑]

新中国成立时劳动人民夺回了劳动果实,农民分得了田地,分得生产工具。农民欢欣鼓舞,吃饱饭干活也有劲,不久成立了互助组。

土改时,小张母子一家分得一头草驴,个头大有力气,脾气好听摆弄,耕田耙耙,推碾子拉磨干啥活都不用操心。就冲着这头草驴,人们都争着和他家插(搭)具在一个互助组。大家推举小张当组长,他很有算计,也很能干。

第二年春耕播种,干一气活就歇气吃早饭,小张把草驴卸下套。对大伙说“再有半个时晨我舅舅投胎了”逗得大家伙一阵狂笑。

果然,吃顿饭功夫,草驴下了一头小叫(公)驴。驴驹长的好看,白嘴巴,白眼圈,雪里站四个白蹄,皮毛好,骨格匀称,可带劲呢。小驴拜了四方,就站起来了,先向小张点了几下头,小张抚了抚驴背,又对小驴鞠了个躬,喊了几声娘舅。随口说“啊舅,吃奶去吧”,小驴好像听懂了小张的话,就去吮吸奶水。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晃就到秋收季节。村子里的人经常听到小张喊小驴啊舅,小驴总跟着小张,习以为常也就不很在意。村子里十天一个小集市,小张去赶集,小驴就跟在他身后。小张想买二个瓦盆(泥烧的)就停下来挑选付钱,正要回走,小驴来了脾气,把剩下瓦盆全踢碎。小张一看小驴惹了祸就抱怨说“我的亲娘舅啊,踢碎人家盆,外甥没钱赔啊”。卖盆的人问小张为什么管驴叫舅,听完叫道“看来真是‘天理昭彰,人心不可欺也’,这就是了,我曾欠乃舅的钱”。说罢算了算了瓦盆价钱,分文不差,当即双手合十,三揖为礼,那驴儿也点了三下头,转身离去。惊得在场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就有那好事屯邻,带着酒菜去小张家喝酒,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套个话。小张说那天夜里梦见多年杳无音讯的娘舅,对他说要投胎做驴来还欠外甥的债,明天,晨时尾巳时头正点报到。


又交待小张对他好一点,不然他就不还了,等下一轮回再还。小张问他十八层地狱之事,回说不可言,恐加重罪孽。又嘱咐一番其它言语,言毕离去。据小张讲,乃舅活着时好吃懒做,属于啃老族,父母死后大胆吃喝嫖赌,最后无法过活,偷了姐姐(小张母亲)给小张攒的讨老婆钱,从此再无踪影。

小驴很有力气,能拉独犁。最听小张的话,闲时到县城拉板车,为小张赚了不少钱。说来也奇,五年后,(小张梦见乃舅说明日到它出生地去,牠要回地府了),也是春种时节,还是在那块地,那个时晨,小张把他驴舅卸下套,喂了一盘水饺。痛哭流涕的磕头,那驴儿也掉下眼泪,卧伏于地不再呼吸。小张把他驴舅就地掩埋,那块地就改叫驴儿坟,至今还在。

次年小张用攒下的钱讨了老婆,日子过得很红火。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一劫富济贫的毛贼,名为“草上飞”,可惜后来不幸丧命,年仅三十岁不到,村里人都说他是遭上天嫉妒,英年早逝。

说起这草上飞,他是我从小到大听过最传奇的人物了,几项本领使用得出神入化,甚至不亚于现在的国家运动员。

“草上飞”原名刘凯,早些时候,由于战乱,随父母家人颠沛流离至此,也在此定居,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为什么大家叫刘凯为草上飞?

因为这家伙有一身轻功,健步如飞,过田野时候几乎脚不触地,过一条小溪只需脚尖两次点击水面,两米多的高墙可以轻松翻越,因此村里一些中二的青年人开始叫他草上飞。

刚开始他还有些不乐意,后来叫的人多了,他也就习惯了,甚至还有些引以为豪。

那个年代,人人平等的观念根本还没诞生,地主阶级横行霸道,村里有个有权有势的地主,家产万贯,但为人实在不厚道。

村里的居民大都敢怒不敢言,没办法,坏人当道,家族势大,但也就只能偏安一隅,当个土霸主罢了。

据说,地主十分刁蛮,常常克扣工人们的工资,有时候,为他辛勤劳作了一天,最后仅仅因为喝口水休息,就被扣了半天的工资。

刘凯听闻这些事后,对地主以强欺弱的行为颇为不满。

一日,待夜深以后,一道人影悄无声息地翻入地主家中...来者头戴斗笠,身着一袭黑衣,以布遮面,但从这身形以及身手中,不难看出是谁。

第二日清晨,便听闻地主家中的金库,被人凿了一个窟窿,钱财被偷取大半。

原来,刘凯昨日连夜潜入地主家金库,窃取了他的大半钱财,又连夜登门,把钱财发给了被克扣工资的工人,和村里几户快吃不上饭的家庭。

本以为这件事情天衣无缝,却不曾想到,地主在被盗窃的金库之中发现一滩血迹,原来,他在金库之中设了机关,盗窃者一定是被机关所伤。

只需召集村民,看谁身上有还未愈合的伤势,便是这盗窃之人,避而不来者,就直接视为盗窃者。

村民们都是明白人,只有地主蒙在鼓里,却谁也不肯出卖草上飞,谁叫他为人正直,深受村民们爱戴。

刘凯昨日夜里,确实被利器所伤,但他自己也没把那当回事。

他的左脚上,有一处十几公分的伤痕,可以看出,还有些许血迹。受他恩惠的几个工人,生怕连累了他,也在自己的脚上,用锋利的树枝划出一道伤痕。

大家本以为,只要这样做,地主恐怕也没有办法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越发不可控。

地主蛮不讲理,把包括草上飞在内的几人,一同视为行窃者,联系了当地的衙门,要没收工人们的钱,把他们送进大牢。

那时候的衙门,很多都和地主关系要好,地主的侄子,更是衙门有名的捕快,这下子说什么都没用了,地主铁了心不讲理。

见事情败露,怕连累无辜,草上飞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事情招了。可地主咄咄逼人,仍然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将草上飞和工人们送入大牢。

要知道,送入大牢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不能活着出来。

本来事情就该这么结束,可地主仍然蛮不讲理,草上飞为了解决后患,从袖中掏出一把利器,将地主杀害,一招致命。

随即,在衙门的追击之下,投入江中自尽…

后来,民间隐约传来一些消息,说草上飞是诈死,因为他从小习得水性。

有人说那江中水流湍急,水性再好的人也难逃一劫;还有人说,在外边的村庄碰到过草上飞。人们对他的遭遇深表痛惜,感慨草上飞是遭天妒,才英年早逝。

不管草上飞是死是活,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在村里面再出现过…

也许,他是去别的地方拯救世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奇人   姨父   河沟   生产队   工友   泥鳅   能人   新郎   村里   地主   大队   疯子   脑袋   农村   会计   地方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